一种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8567发布日期:2019-04-05 21: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折弯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钣金加工厂家中,R=0.5-5的小圆弧零件较多,钣金加工厂会配置通用的折弯模具用于加工该类零件。而R>50时可采取利用小圆弧模分段折弯成形或滚弯的方式加工圆弧,也可采用专用模具折弯成形。小圆弧模分段折弯成形虽然可选用已有模具,但生产效率很低且尺寸精度难以保证。滚弯不需要专用模具,生产效率及质量介于分段折弯与专用模加工之间。专用模具折弯时生产效率高且质量稳定,但模具准备周期长且费用高,一般适合大批量生产。R=5-50时,受尺寸限制,一般采取分段折弯成形或采用专用模具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折弯设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通过凸膜模具头的变径设计以及子凹膜的同步调整,可快速、便捷的变换折弯半径以及折弯角度,特别适合于小批量的订制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包括凸模和凹模,

所述凸模包括凸模连接件和凸模模具头,所述凸模模具头固定在所述凸模连接件上;

所述凹模包括两个子凹模;根据折弯工件预设的折弯角度,所述两个子凹模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倾斜的支撑面和所述两个子凹模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凸模模具头位于所述间隙正上方。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模连接件和所述凸模模具头上分别设有用于相互定位的相配合的凸缘和凹槽;

所述凸模连接件沿径向外伸出凸缘并配合在所述凸模模具头的凹槽内。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模还包括用于所述凸模模具头限位的凸模限位板,所述凸模限位板固定在在所述凸模连接件轴向两端。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模连接件沿轴向分别固定有多个不同半径的模具头;

同一时刻内,只有一个模具头与所述间隙正对。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模还包括凸模调整装置;所述凸模调整装置驱动所述多个模具头沿轴向运动。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模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支架、调整电机和相互配合的调整齿轮、调整齿条;

所述凸模连接件沿轴向设置有通槽,所述调整支架延伸出滑杆配合在所述通槽中;

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凸模连接件顶面上,所述调整电机固定在所述调整支架上,所述调整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并与所述调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膜还包括调整丝杆;所述调整丝杆横向贯穿所述两个子凹膜且与所述两个子凹膜螺接;

所述调整丝杆与所述两个子凹膜的螺纹旋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通过凸膜模具头的变径设计以及子凹膜的同步调整,可快速、便捷的变换折弯半径以及折弯角度,特别适合于小批量的订制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折弯装置侧视图;

图2示出了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凸缘和凹槽结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凸模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凸模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凹模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弯装置侧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整折弯装置,包括凸模1和凹模2。

所述凸模1包括凸模连接件101和凸模模具头102,所述凸模模具头102固定在所述凸模连接件102上;具体的,针对折弯工件所需的不同的折弯半径,将凸模模具头103与凸模连接件102连接固定,所述连接固定的方式包括配合限位连接、螺丝固定等方式。

所述凹模2包括两个子凹模201,根据折弯工件预设的折弯角度,所述两个子凹模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倾斜的支撑面202和所述两个子下模相对面之间设置有间隙d;

所述凸模模具头与所述间隙正对,作业时,凸模连接件101带动所述凸模模具头102朝正下方运动,将折弯工件3折弯。

进一步的,考虑到凸模连接件和凸模模具头相互定位的便捷,可以在所述凸模连接件和所述凸模模具头上分别设置相配合的凸缘和凹槽;

所述凸模连接件沿径向外伸出凸缘并配合在所述凸模模具头的凹槽内。

图2示出了凸缘和凹槽的多种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中示出的凸缘和凹槽结构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的,凸缘和凹槽的结构还可以为圆形配合结构、T型配合结构、L型配合结构等结构。具体的,当采用图1所示的配合结构时,需要设置其余的固定手段用于固定凸模连接件101和凸模模具头102相互间的位置,而采用圆形配合结构、T型配合结构、L型配合结构等结构可自动维持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此时,所述凸缘只能够沿所述凹槽轴向运动,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凸缘从凹槽中滑出,所述凸模还包括用于所述凸模模具头限位的凸模限位板,当凸模连接件的凸缘卡进凸模模具头的凹槽中后,所述凸模限位板固定在在所述凸模连接件轴向两端,防止凸模连接件滑出。

基于凸缘和凹槽的配合,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凸模模具头了实现不同折弯工件不同折弯尺寸的折弯作业,对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个子凹模之间的间隙d随不同尺寸的凸模模具头的更换进行调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基于凸缘和凹槽的配合,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凸模模具头以及调整子凹模之间的距离实现不同折弯工件不同折弯尺寸的折弯作业。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该折弯装置调整的便捷性,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所述凸模连接件沿轴向分别固定有多个不同半径的模具头,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模具头与所述下模正对。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模三维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段不同半径的模具头,分别为第一凸模段500和第二凸模段600;第一凸模段500和第二凸模段600同轴布置,凸模连接件的T型凸缘配合在第一凸模段500和第二凸模段600同轴布置的凹槽中。

通过调节第一凸模段500和第二凸模段600在凸模连接件上的位置或直接通过调节凸模整体的位置,可使用不同的凸模段对折弯工件进行折弯,与更换凸模模具头方法相比,作业更加简便。

实施例三:

进一步的,可采用电动控制的方法对凸模进行调整,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凸模还包括凸模调整装置,所述凸模调整装置驱动所述多个模具头沿轴向运动。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模三维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凸模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支架801、调整电机802和相互配合的调整齿轮803、调整齿条804;

所述凸模连接件沿轴向设置有通槽805,所述调整支架801延伸出滑杆配合在所述通槽805中;

所述齿条804固定在所述凸模连接件顶面上,所述调整电机802固定在所述调整支架801上,所述调整齿轮803与所述齿条804啮合并受所述调整电机802控制。

调整支架801上部连接有折弯装置的压力系统,在压力系统的驱动下可沿竖直方向运动,对折弯工件进行折弯;通过调整电极802的驱动,凸模连接件和多个凸模模具头整体沿轴向进行移动,从而可以使不同的凸模模具头与所述折弯工件相对,并使用不同的凸模模具头对折弯工件进行折弯,不同弧度的模具头切换十分方便。

实施例四: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模结构侧视图。进一步的,为了适配实施例三提供的凸模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模,除两个子凹模外,还包括有调整丝杆901。

调整丝杆901横向贯穿所述两个子凹膜且与所述两个子凹膜螺接;

所述调整丝杆901与所述两个子凹膜的螺纹旋向相反,当调整丝杆901转动时,两个子凹膜的对称平面始终不变,因此,不需要重复调整凸模模具头的位置,凸模模具头始终保持在两个子凸模的间隙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通过凸膜模具头的变径设计以及子凹膜的同步调整,可快速、便捷的变换折弯半径以及折弯角度,特别适合于小批量的订制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折弯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