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734发布日期:2019-04-20 02:3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具体为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对车辆及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时,往往对组装的夹具或夹具的位置及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夹具或夹具的位置没有保持水平,就会在组装生产时产生误差,给组装操作带来不便。而已知的技术往往是是预先设置好装配平台,尽量使装配平台保持水平,但这种装配平台往往位置比较固定,通用性较差,只能适用一部分产品的组装,如果有新的装配要求则需要从新搭建新的装配平台,新的装配平台的要求比较高,这样就增加了生产的时间,使生产效率降低,不能满足装配时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装配平台通用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压块单元、托块单元、调整垫片单元、手柄和自动夹紧器,所述连接架、所述压块单元、所述托块单元、所述调整垫片单元、所述手柄和所述自动夹紧器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横卧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二连接臂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所述压块单元中第一压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第二连接臂一端,所述压块单元中第二压块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一端,所述压块单元中第三压块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一连接臂一端,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托块单元中第一托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所述托块单元中第二托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臂边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调整垫片单元中各垫片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所述第一托块与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所述第二托块与所述连接架之间和所述第三压块与所述连接架之间,所述手柄两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两端,所述手动夹紧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相邻于所述第二托块,固定板穿过所述手动夹紧器上的环形孔并连接于所述调整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压块远离固定板一端的压头安装有用于完成第三第三压块旋转的旋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压块远离固定板一端的压头前安装有用于压力测试的压力传感器,可以使得第三压块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压力传感器提供的数值改变压力测试过程,从而提高压力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与第二压块结合的平面上安装有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汽车制造中装配平台通用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该夹具结构制造简易,轻小,不需很多空间放置此夹具,相对其他中小型固定机构,性价比更高,且操作简单,无需操作者具有较高教育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架;2、第一连接臂;3、第二连接臂;4、第一压块;5、第二压块;6、第三压块;7、第一托块;8、第二托块;9、手柄;10、固定板;11、自动夹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一种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包括:连接架1、压块单元、托块单元、调整垫片单元、手柄9和自动夹紧器11,其中:所述连接架1、所述压块单元、所述托块单元、所述调整垫片单元、所述手柄9和所述自动夹紧器11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架1上。

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

接下来,结合附图分步骤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后举门安装辅助手持机构的具体应用。此机构主要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对后举门垂直方向的固定与简易定位。

步骤1:将第二压块5放入顶盖工件的工艺孔内(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及工件类型选取此定位,工件为汽车白车身上的某部分,一般为冲压的钣金件,通过定位焊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车身部件)实现整套手持夹具的基本定位。第二压块5可沿第二连接臂3滑动,以适应顶盖工件的工艺孔位置。

步骤2:借助人力及其他辅助工具将待安装部件放入安装位置,此时借助托块及压块4、6、7、8来实现对待安装工件高度方向的定位固定。

步骤3:第三压块6上的压力传感器可将压力传导至自动夹紧器11上,以防止过大的夹紧力破坏工件,从而利用夹紧部件6、11夹紧待安装部件,通过托块8充当杠杆原理的支点,实现待安装垂直部件与已知固定部件的简易固定。第三压块6可通过旋转适应工件形状,从而达到在不损坏工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讲工件夹紧。

步骤4:使用完毕时,将夹紧部6、11打开即可取出。(注:此机构使用前6、11应为打开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