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帽压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7342发布日期:2019-06-13 09:37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键帽压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帽压合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键帽压合治具多采用半人工半机械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保压的同时,手动操作的精度不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键帽压合治具,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键帽压合治具,包括上框架模组、下压模组、载具平台、下箱体模组、红外探测器、载具平台滑轨;

所述下压模组包括气缸、气缸杆、第一导柱、第二导柱、第一导柱套、第二导柱挡板、中压板、下压板、保压弹簧、上压板、第一导柱挡板、键帽压合板;所述上压板中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杆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杆连接中压板;所述中压板通过立柱连接下压板上部,下压板下部通过保压弹簧连接键帽压合板;所述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设置在中压板上;所述第一导柱套设置在上压板上;所述第一导柱在第一导柱套内上下滑动;所述上压板上设有用于穿过第二导柱的孔;所述第一导柱尾端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导柱运动的第一导柱挡板;所述第二导柱尾部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导柱运动的第二导柱挡板;

所述下压模组安装在上框架模组内部;所述上框架模组下部连接下箱体模组;所述下箱体模组上表面设有载具平台滑轨;所述载具平台在载具平台滑轨内滑移;所述载具平台滑移到上框架模组正下方时,下压模组的键帽压合板位于载具平台上方;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在上框架模组前端位于载具平台两侧;所述下箱体模组内设有控制载具平台滑动、气缸杆下压以及红外探测器的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放置有键盘的载具放置在载具平台上;下箱体模组控制载具平台滑动到下压模组下方,红外探测器的作用是检测载具平台滑移的位置是否在下压模组正下方。下箱体模组控制气缸杆下压,安装在键帽压合板上的键帽压到载具平台上的键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键帽压合治具能够实现键帽的快速压合,压合精度高,压合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上框架模组示意图。

图2为下压模组示意图。

图3为下箱体模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键帽压合治具,包括上框架模组1、下压模组2、载具平台3、下箱体模组4、红外探测器5、载具平台滑轨6;

所述下压模组2包括气缸21、气缸杆22、第一导柱23、第二导柱24、第一导柱套25、第二导柱挡板26、中压板27、下压板28、保压弹簧29、上压板210、第一导柱挡板211、键帽压合板212;所述上压板210中部设有气缸21;所述气缸杆22连接气缸21;所述气缸杆22连接中压板27;所述中压板27通过立柱连接下压板28上部,下压板28下部通过保压弹簧29连接键帽压合板212;所述第一导柱23和第二导柱24设置在中压板27上;所述第一导柱套25设置在上压板210上;所述第一导柱23在第一导柱套25内上下滑动;所述上压板210上设有用于穿过第二导柱24的孔;所述第一导柱23尾端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导柱23运动的第一导柱挡板211;所述第二导柱24尾部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导柱24运动的第二导柱挡板26;

所述下压模组2安装在上框架模组1内部;所述上框架模组1下部连接下箱体模组4;所述下箱体模组4上表面设有载具平台滑轨6;所述载具平台3在载具平台滑轨6内滑移;所述载具平台3滑移到上框架模组1正下方时,下压模组2的键帽压合板212位于载具平台3上方;所述红外探测器5设置在上框架模组1前端位于载具平台3两侧;所述下箱体模组4内设有控制载具平台3滑动、气缸杆22下压以及红外探测器5的电路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