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482发布日期:2019-05-21 20:4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冷弯成型机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把卷材、带材等金属板带不断地进行横向弯曲,以制成特定断面型材的塑性加工工艺的机械。如图7所示的挂板是通过冷弯成型机对卷材进行轧辊成型后剪切成段条状的制件,该挂板7上轧辊形成有左下弯折板部71、右上弯折板部72,用冷弯成型机来生产出这样的形状的挂板后,在品检中发现一些挂板的左下弯折板部和右上弯折板部会存在严重的浪边变形问题,这样的制件是不符合应用标准的。目前市场上没有研发出对这种出现浪边变形的挂板进行校直的设备,以至于厂家对于这些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大多是将其丢弃或回炉再造,这样的处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以满足用户对这种出现浪边变形的挂板的左下弯折板部、右上弯折板部进行校直的需要,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该挂板用校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轻巧、生产成本低、能将出现浪边变形的挂板进行校直,大大降低厂家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有左立板、右立板,所述左立板的右立面与右立板的左立面是相对且相互平行的;所述左立板的右立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左上压轮和若干个左下压轮;所述左上压轮、左下压轮各自穿置有一左转轴,左上压轮、左下压轮各自上的左转轴分别是通过一上下调节机构安装于左立板上的,且所述左上压轮与左下压轮相间分布;各左上压轮上的左转轴的轴线是与左立板的右立面垂直的,各左下压轮上的左转轴的轴线也是与左立板的右立面垂直的;所述右立板的左立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右上压轮和若干个右下压轮;所述右上压轮、右下压轮各自穿置有一右转轴,右上压轮、右下压轮各自上的右转轴分别是通过一上下调节机构安装于右立板上的,且所述右上压轮与右下压轮相间分布;各右上压轮上的右转轴的轴线是与右立板的左立面垂直的,各右下压轮上的右转轴的轴线也是与右立板的左立面垂直的;所述左下压轮、左上压轮、右下压轮、右上压轮各自的周向面为辊压面;各左下压轮的左端面为左内夹压面,在各左上压轮上形成有左夹压凸环部,该左夹压凸环部的右侧面是与左内夹压面配合作用的左外夹压面;各右下压轮上形成有右夹压凸环部,该右夹压凸环部的左侧面为右外夹压面,各右上压轮的右端面是与右外夹压面配合作用的右内夹压面。

进一步地,各上下调节机构分别包括滑块和调节螺杆,各上下调节机构上的滑块上分别形成有卡口部,各上下调节机构上的调节螺杆的底端分别形成有卡头;所述左立板、右立板上各自形成有若干个安装口和若干个螺孔,所述安装口各自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滑轨;所述左立板上的螺孔与左立板上的安装口是一一对应的,且左立板上的螺孔的一端是连通左立板顶面的,左立板上的螺孔的另一端是连通与其对应的安装口的;所述右立板上的螺孔与右立板上的安装口是一一对应的,且右立板上的螺孔的一端是连通右立板顶面的,右立板上的螺孔的另一端是连通与其对应的安装口的;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各自上的每个安装口中对应安装有一所述上下调节机构的滑块,且滑块是滑动安装于安装口的滑轨上的;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各自上的每个螺孔中对应穿置有一所述上下调节机构的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的卡头对应与安装于安装口中的滑块上的卡口部相卡装一起;各左上压轮的左转轴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的滑块上的,各左下压轮的左转轴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的滑块上的;各右上压轮的右转轴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的滑块上的,各右下压轮的右转轴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的滑块上的。

再进一步地,各左上压轮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左转轴之间设有轴承;各左下压轮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左转轴之间设有轴承;各右上压轮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右转轴之间设有轴承;各右下压轮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右转轴之间设有轴承。

又再进一步地,所述左立板的4个角部与右立板的4个角部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形成浪边变形的挂板推入到本校直装置中,使挂板的左半侧被左立板上的左上压轮的辊压面、左下压轮的辊压面错位夹装,挂板的右半侧被右立板上的右上压轮的辊压面、右下压轮的辊压面错位夹装;之后根据挂板的左下弯折板部、右上弯折板部的变形情况,调节上下调节机构的调节螺杆使左下压轮、左上压轮、右下压轮、右上压轮各自作上下移动,使挂板的左下弯折板部被左下压轮的左内夹压面和左上压轮的左外夹压面错位夹压进行校直,挂板的右上弯折板部被右下压轮的右外夹压面和右上压轮的右内夹压面错位夹压进行校直,使挂板穿过本校直装置后得到符合应用需求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轻巧,生产成本低;在应用时只需要调节上下调节机构使左下压轮、左上压轮、右下压轮、右上压轮各自作上下移动,操作方便、能将出现浪边变形的挂板进行校直,大大降低厂家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本实用新型的左下压轮、左上压轮、右下压轮、右上压轮是可通过上下调节机构各自作上下移动,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左下压轮、左上压轮独自对挂板的左下弯折板部进行校直,也可以使右下压轮、右上压轮独自对右上弯折板部进行校直,令到挂板的左下弯折板部、右上弯折板部变形的差异较大时,本实用新型也可达到较好的对挂板校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校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校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校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校直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校直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校直装置在校直工作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左立板;21-左上压轮;211-左夹压凸环部;212-左外夹压面;22-左下压轮;221-左内夹压面;23-左转轴;3-右立板;31-右上压轮;311-右内夹压面;32-右下压轮;321-右夹压凸环部;322-右外夹压面;33-右转轴;213、222、312、 323-辊压面;4-连接杆;5-安装口;51-滑轨;6-上下调节机构;61-滑块;611-卡口部; 62-调节螺杆;621-卡头;7-挂板;71-左下弯折板部;72-右上弯折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挂板用校直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有左立板2、右立板3,所述左立板2的右立面与右立板3的左立面是相对且相互平行的;所述左立板2的右立面上安装有3个左上压轮21和4个左下压轮22;所述左上压轮21、左下压轮22各自穿置有一左转轴23,左上压轮21、左下压轮22各自上的左转轴23分别是通过一上下调节机构6安装于左立板2上的,且所述左上压轮21与左下压轮22相间分布;各左上压轮21上的左转轴23的轴线是与左立板2的右立面垂直的,各左下压轮22上的左转轴23的轴线也是与左立板2的右立面垂直的;所述右立板3 的左立面2上安装有3个右上压轮31和4个右下压轮32;所述右上压轮31、右下压轮32 各自穿置有一右转轴33,右上压轮31、右下压轮32各自上的右转轴33分别是通过一上下调节机构6安装于右立板3上的,且所述右上压轮31与右下压轮32相间分布;各右上压轮31上的右转轴33的轴线是与右立板3的左立面垂直的,各右下压轮32上的右转轴 33的轴线也是与右立板3的左立面垂直的;所述左下压轮22、左上压轮21、右下压轮32、右上压轮31各自的周向面为辊压面222、213、323、312;各左下压轮22的左端面为左内夹压面221,在各左上压轮21上形成有左夹压凸环部211,该左夹压凸环部211的右侧面是与左内夹压面221配合作用的左外夹压面212;各右下压轮32上形成有右夹压凸环部 321,该右夹压凸环部321的左侧面为右外夹压面322,各右上压轮31的右端面是与右外夹压面322配合作用的右内夹压面311。

为了使上下调节机构6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图4、图5所示,各上下调节机构6 分别包括滑块61和调节螺杆62,各上下调节机构6上的滑块61上分别形成有卡口部611,各上下调节机构6上的调节螺杆62的底端分别形成有卡头621,调节螺杆62各自的顶端形成有供工具操作转动的转动部;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上各自形成有7个安装口5和 7个螺孔,所述安装口5各自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滑轨51;所述左立板2上的螺孔与左立板 2上的安装口5是一一对应的,且左立板2上的螺孔的一端是连通左立板2顶面的,左立板2上的螺孔的另一端是连通与其对应的安装口5的;所述右立板3上的螺孔与右立板3 上的安装口5是一一对应的,且右立板3上的螺孔的一端是连通右立板3顶面的,右立板 3上的螺孔的另一端是连通与其对应的安装口5的;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各自上的每个安装口5中对应安装有一所述上下调节机构6的滑块61,且滑块61是滑动安装于安装口5的滑轨51上的;所述左立板2、右立板3各自上的每个螺孔中对应穿置有一所述上下调节机构6的调节螺杆62,且调节螺杆62的卡头621对应与安装于安装口5中的滑块61 上的卡口部611相卡装一起。在使用时,各上下调节机构6通过转动调节螺杆62,使调节螺杆62相对于其穿过的螺孔升高或下降,进而实现带动滑块61沿滑轨作升降动作;各左上压轮21的左转轴23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6的滑块61上的,各左下压轮22的左转轴 23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6的滑块61上的;各右上压轮31的右转轴33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6的滑块61上的,各右下压轮32的右转轴33是安装于上下调节机构6的滑块61 上的。

为了使左上压轮21、左下压轮22、右上压轮31、右下压轮32实现转动,如图2、图 3、图4、图5所示,各左上压轮21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左转轴23之间设有轴承;各左下压轮22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左转轴23之间设有轴承;各右上压轮31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右转轴33之间设有轴承;各右下压轮32与穿置于其上面的右转轴33之间设有轴承。

为了使本校直装置的结构更加牢固,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左立板2的4个角部与右立板3的4个角部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4连接一起。

本校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将形成浪边变形的挂板7推入到本校直装置中,使挂板7的左半侧被左立板2上的左上压轮 21的辊压面213、左下压轮22的辊压面222错位夹装,挂板7的右半侧被右立板3上的右上压轮31的辊压面312、右下压轮32的辊压面323错位夹装;之后根据挂板7的左下弯折板部71、右上弯折板部72的变形情况,调节上下调节机构6的调节螺杆62使左下压轮22、左上压轮21、右下压轮32、右上压轮31各自作上下移动,使挂板7的左下弯折板部71被左下压轮22的左内夹压面221和左上压轮22的左外夹压面212错位夹压进行校直,挂板7的右上弯折板部72被右下压轮32的右外夹压面322和右上压轮31的右内夹压面311错位夹压进行校直,使挂板7穿过本校直装置后得到符合应用需求的产品。本挂板用校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轻巧、生产成本低、能将出现浪边变形的挂板进行校直,大大降低厂家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