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5735发布日期:2019-07-10 09:03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弧形铣刀片的铣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刀具切削加工中,切削崩碎会飞溅伤人,并损害机床;长条状的切削会缠绕在工件或者刀具上,易刮伤工件,引发工件破损。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弧形曲面且带有锯齿的铣刀,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铣刀,包括铣刀主体,所述铣刀主体的端部沿外周凸出设有多个刀座,相邻所述刀座之间形成第一排屑槽,每个所述第一排屑槽的内侧面设有铣刀片,每个所述铣刀片背离所述刀座外侧形成刀刃且相对所述刀座向外凸伸,所述铣刀片远离所述刀座且靠近所述刀刃的侧面设有多个锯齿,相邻所述锯齿之间形成第二排屑槽。优选地,所述铣刀片靠近所述刀刃的侧面边缘开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自所述刀刃边缘起向内倾斜延伸至最低点后又继续向所述铣刀片的外端面延伸;在所述弧形槽远离所述刀刃的槽面上向外形成多个所述锯齿,每个所述锯齿的外端面与所述铣刀片的端面平齐。优选地,每个所述刀座背离所述铣刀片的外侧面开有第一弧形面。优选地,自与所述铣刀片的连接端至所述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铣刀主体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减小。优选地,每个所述铣刀片中所述刀刃所在的侧面开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贯通。优选地,自所述第一排屑槽至于所述铣刀片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铣刀主体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刀座连接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形成第三排屑槽。优选地,其中一半所述铣刀片与所述铣刀主体的轴向形成第一夹角,其中另一半所述铣刀片与所述铣刀主体的轴向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小于等于3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优选地,所述锯齿的外端面与所述弧形槽靠近所述刀刃的槽面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90°。上述铣刀通过在刀座侧边焊接铣刀片,铣刀片上形成锯齿,在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的作用下,切削较快排出,避免断屑崩碎伤人;另外,锯齿会迫使断屑流入第二排屑槽时再次卷曲变形,断屑受附加的卷曲变形力后,进一步硬化和脆化,较易折断,避免缠绕在工件或者刀具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铣刀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铣刀的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铣刀的铣刀片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铣刀片的立体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铣刀的其中一个侧视图。图6是图1所示铣刀的另一个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铣刀100铣刀主体10刀座20第一排屑槽21第一弧形面22第三排屑槽23铣刀片30刀刃31弧形槽32锯齿33第二排屑槽34第二弧形面35第一夹角θ1第二夹角θ2第三夹角θ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刀100,该铣刀包括铣刀主体10,铣刀主体10呈圆柱体,但不限于此结构。铣刀主体10的端部沿外周凸出多个刀座20,多个刀座20与铣刀主体10一体成型。刀座20的数量优选为偶数,即为2、4、6和8个。相邻刀座20之间形成第一排屑槽21,每个第一排屑槽21的内侧面设有铣刀片30,铣刀片30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刀座20连接。每个铣刀片30背离刀座20外侧形成刀刃31且相对刀座20向外凸伸。铣刀片30和刀座20的外端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刀刃31随着铣刀片30外端面的形状贴合铣刀片30的外端面设置。铣刀片30远离刀座20且靠近刀刃31的侧面设有锯齿33,相邻锯齿33之间形成第二排屑槽34。铣刀100加工产品时,产品经刀刃31切削后形成断屑,一部分断屑主要经第二排屑槽34离开产品表面,另一部分断屑经第二排屑槽34排出后进入第一排屑槽21进行辅助排屑,第一排屑槽21的排屑空间比较大,可以很快将断屑排出,防止断屑粘结于产品表面。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铣刀片30靠近刀刃31的侧面边缘开有弧形槽32,弧形槽32自刀刃31边缘起向内倾斜延伸至最低点后又继续向铣刀片30的外端面倾斜延伸,在弧形槽32远离刀刃31的槽面上向外开有锯齿33,每个锯齿33的外端面与铣刀片30的端面平齐。另外,锯齿33的外缘与刀刃31工作面的距离为0.05~0.1mm,优选0.08mm。刀具加工产品过程中,铣刀片30切削产品产生断屑,锯齿33会迫使断屑流入第二排屑槽34时再次卷曲变形,切削受附加的卷曲变形后,进一步硬化和脆化,较易折断,避免缠绕在工件或者刀具上。请继续参阅图1,每个刀座20背离铣刀片30外表面的外侧面开有第一弧形面22,其沿铣刀主体10圆周上的侧表面设有铣刀片30。沿刀座20的厚度方向,自与铣刀片30的连接端至第一排屑槽21,第一弧形面22与铣刀主体10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每个铣刀片30中所述刀刃所在的侧面开有第二弧形面35,第一弧形面22和第二弧形面35贯通。沿铣刀片30的厚度方向自第一排屑槽21至于铣刀片30的连接端,第二弧形面35与铣刀主体10的中心轴的距离逐渐减小。连续的曲线刀刃31可以有效降低切削力,减小机台震动,排屑顺畅,保证加工产品表面品质稳定,进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第二弧形面35与刀座20连接的端部高于第一弧形面22。由于第二弧形面35与刀座20连接的端部高于第一弧形面22,因此,第一弧形面22可形成第三排屑槽23。断屑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排屑槽34排屑,另一部分可以依次通过第三排屑槽23和第一排屑槽21进行辅助排屑,避免断屑粘接于产品上,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请同时参阅图5和图6,其中一半铣刀片30与铣刀主体10的轴向形成第一夹角θ1;其中另一半铣刀片30与铣刀主体10的轴向形成第二夹角θ2,第一夹角θ1和第二夹角θ2小于等于30°。铣刀片30和铣刀主体10的轴向形成夹角,以减小对刀具的磨损。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和第二夹角θ2间隔分布,第一夹角θ1大于第二夹角θ2。第一夹角θ1较大,刀具在加工产品中比较锋利,可以加工产品的硬质合金层;第二夹角θ2较小,刀具在加工产品中较钝,可以加工产品的超硬工程塑料层,对刀具磨损小。第一夹角θ1和第二夹角θ2交错设置,既可以高质量地完成产品的加工,又可以减小对刀具的磨损。具体地,第一夹角θ1可以为20°,但不限于此度数夹角;第二夹角θ2可以为15°,但不限于此度数夹角。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锯齿33的外端面纵向延伸的平面与弧形槽32靠近刀刃31的槽面形成第三夹角θ3,第三夹角θ3为90°,但是不限于此角度。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