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7783发布日期:2019-05-21 20:5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类零件车床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份,主要有两种加工形式:一种是把车刀固定,加工旋转未成形的工件,另一种是将工件固定,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具加工未成形工件,且通过车刀(刀架)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行精度加工。对现有管类零件双头进行车床加工,常采用将管类固定,再调整管类零件的双头中心与刀具旋转中心保持一致,利用高速旋转的刀具对其进行加工。

现有对管类零件进行定位的结构,请参考图3所示,包括压紧机构以及在管类零件两端设置的两组调节定位组件,每组调节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斜面相对设置的A楔块2和调节A楔块2沿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进行移动的螺钉组件3;在调节管类零件进行定位时,需通过四组螺钉组件3调整四个A楔块2的斜面来调整管类零件的中心位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更换加工不同直径管类零件时,调节麻烦,耗费时间长,且难以保证压紧机构沿管类零件的中心线对其进行压紧,压紧不稳定;用于提升四组楔块斜面的螺钉均受剪切力作用,无法承受重力较大的管类零件,结构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管类零件定位机构调节定位麻烦且结构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可快速实现对管类零件进行调节定位,且提高定位机构的刚性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包括两组调节定位组件,每组所述调节定位组件均包括底座和定位块,在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呈长条状的型腔,且在底座的上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定位块沿导向孔插入型腔内并与导向孔的尺寸相适配,且定位块的上端面开设有V型槽,定位块的下端面呈倾斜状,所述型腔内设有倾斜面与定位块倾斜面对应设置的B楔块,且型腔内还设有用于推动B楔块沿型腔水平移动的推动件。

本实用新型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采用上述定位结构对管类零件进行定位时,先将管类零件的两端放置在两个定位块的V型槽内,再利用每组调节定位组件的推动件沿水平方向推动B楔块,进而带动定位块沿竖直方向移动,调节管类零件的中心高度;由于在先设计压紧机构对底筒提供的压力合力沿底筒截面圆心方向对其进行压紧,且合力竖直向下,管类零件压紧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不会发生偏移,适应对更换直径不同的管类零件进行定心压紧,可始终保证管类零件夹紧过程中受力稳定,且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本技术方案只需要调节两组推动件便可有效调节管类零件的中心高度,相对现有调节四组螺钉组件具有更高的调节效率,且每组用于支撑管类零件的两个斜面相对固定在同一定位块上,利用定位块直接支撑管类零件可有效提高定位机构的刚性强度,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推动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推动螺杆的一端沿型腔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型腔内并与B楔块的竖直面转动连接,推动螺杆的另一端设于底座外侧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为使得推动件在调节好定位块的高度后具有较好的锁紧效果,将推动件设计成与底座螺纹连接的螺杆,可有效调节推动螺杆延伸至型腔内的长度,也可进一步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底座上,保证加工过程中受力稳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推动螺杆的尺寸相适配的第一螺纹通孔。推动螺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底座螺纹连接,使得推动螺杆具有更好的自锁效果,且通过推动螺杆与B楔块配合调节锁紧定位块高度,可轻易实现对管类零件中心高度的调节,提高了传统定位结构的定位精度。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径向设有用于顶紧推动螺杆的锁紧件。为进一步提高对管类零件定位的稳定性,沿推动螺杆径向设置的锁紧件可有效沿径向对其进行顶紧,避免推动螺杆沿轴向滑动,进而推动定位后型腔内的B楔块沿水平方向不稳定滑动。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钉,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锁紧螺钉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通孔。锁紧螺钉与底座螺纹连接稳定,只需要较小作用力便可将推动螺杆沿第一螺纹通孔顶紧,稳定性高且操作简单。

优选地,在定位机构上方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和与驱动气缸输出轴连接的压头,所述压头与管类零件接触的下端面设置有凹槽。为增加压紧管类零件的受力面积,提高其受力稳定性,将压头与管类零件接触面设计成凹槽,可有效避免其脱离出V型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凹轮廓呈弧形状或呈倒置的V型状。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壁面粘接有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的材质为橡胶。可有效保护材质较软的管类零件,避免其夹持过紧而造成压痕,保证工件的成品率。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设有V型槽的定位块支撑管类零件,并配合与定位块尺寸相适配的导向孔的设计,可对管类零件在左右水平方向起自动定心的作用,压紧机构对管类零件提供的压力沿管类零件横截面圆心方向,且压力合力竖直向下,可有效避免管类零件在定位过程出现水平方向受力不稳定而滑出V型槽,稳定性好且调节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只需要调节两组推动螺杆便可有效调节管类零件的中心高度,相对现有调节四组螺钉组件具有更高的调节效率,简化调节工序,且更容易使管类零件两端保持调节高度的一致性,保证管类零件加工的成品率。

3.本实用新型将竖直提升管类零件的螺钉巧妙的转换成了水平调节结构,不仅可用于承受重力较大的管类零件,提高定位结构的刚性强度;而且避免四组受剪切力作用的螺钉沿竖直方向提升难度大,导致调节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底筒、2-A楔块、3-螺钉组件、4-压紧机构、41-驱动气缸、42-压头、43-凹槽、44-缓冲垫片、5-底座、6-定位块、7-型腔、8-导向孔、9-推动件、91-推动螺杆、92-锁紧螺母、10-V型槽、11-B楔块、12-第一螺纹通孔、13-锁紧螺钉、14-第二螺纹通孔、15-支撑架。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类零件定位装置,管类零件具体为减震器底筒1,定位装置具体设于底筒1两端的两组调节定位组件,两组调节定位组件的上方设有压紧机构4,压紧机构4通过支撑架15架设在底筒1正上方,每组调节定位组件均包括底座5和定位块6,在底座5的右下端开设有呈长条状的型腔7,型腔7的横截面优选为矩形状,且在底座5的右上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型腔7连通的导向孔8,定位块6沿导向孔8插入型腔7内,且定位块6的尺寸与导向孔8的尺寸相适配,从而导向孔8对定位块6竖直方向的移动起导向作用。

在定位块6的上端面开设有V型槽10,定位块6的下端面呈向右倾斜的倾斜状,型腔7内设有倾斜面与定位块6倾斜面对应设置的B楔块11,楔块的前后两侧与型腔7内壁相接触,沿定位块6倾斜面一侧(即定位块6左侧)设有用于推动B楔块11水平移动的推动件9。

为使得推动件9在调节好定位块6的高度后具有较好的锁紧效果,推动件9包括推动螺杆91和锁紧螺母92,推动螺杆91的右端沿型腔7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型腔7内并与B楔块11转动连接,具体地,推动螺杆91沿B楔块11的竖直面插入至B楔块11内并通过轴承与其转动连接,推动螺杆91的左端设于底座5外侧并通过锁紧螺母92锁紧,将推动件9设计成与底座5螺纹连接的螺杆,可有效调节推动螺杆91延伸至型腔7内的长度,也可进一步通过锁紧螺母92固定在底座5上;在先设计压紧机构4对底筒1提供的压力合力沿底筒1中心呈竖直方向,V型槽10的设计可用于对不同大小的底筒1左右水平位置进行自动定心,可始终保证底筒1夹紧过程中的受力稳定性,且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

在底座5左下端设有与推动螺杆91的尺寸相适配的第一螺纹通孔12,第一螺纹通孔12沿型腔7的长度方向延伸,推动螺杆91通过第一螺纹孔与底座5螺纹连接,使得推动螺杆91具有更好的自锁效果,且通过推动螺杆91与B楔块11配合可调节锁紧定位块6高度,可轻易实现对底筒1中心高度的调节,提高了传统定位结构的定位精度;为进一步提高对底筒1定位的稳定性,在沿第一螺纹通孔12的径向设有用于顶紧推动螺杆91的锁紧件,本实施例的锁紧件优选为锁紧螺钉13,在底座5前端设有与锁紧螺钉13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通孔14,锁紧螺钉13与底座5螺纹连接稳定,只需要较小作用力便可将推动螺杆91沿第一螺纹通孔12顶紧,稳定性高且操作简单。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采用上述定位结构对底筒1进行定位时,先将底筒1的两端放置在两个定位块6的V型槽10内,V型槽10内的底筒1可自动定心;再利用每组调节定位组件的推动螺杆91沿水平方向推动B楔块11,进而带动定位块6沿竖直方向移动,调节底筒1的中心高度;由于在先设计压紧机构4对底筒1提供的压力合力沿底筒1截面圆心方向对其进行压紧,且合力竖直向下,管类零件压紧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不会发生偏移,适应对更换直径不同的管类零件进行定心压紧,即便调节定位块6沿导向孔8的移动也不会出现左右移动而滑出V型槽10,可始终保证底筒1夹紧过程中的受力稳定性,调节方便且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

本技术方案只需要调节两组推动螺杆91便可有效调节底筒1的中心高度,相对现有调节四组螺钉组件具有更高的调节效率,更容易使底筒1两端保持调节高度的一致性;待调节整底筒1的双头中心与刀具旋转中心保持一致后,再利用锁紧螺母92将推动螺杆91锁紧在底座5上,且利用锁紧螺钉13沿推动螺杆91径向对其进行顶紧,定位稳定性高且操作简单;本技术方案直接用定位块6支撑底筒1可有效提高定位机构的刚性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2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地,压紧机构4设于底筒1的中部,包括驱动气缸41和通过联轴器与驱动气缸41输出轴连接的压头42,压头42与底筒1接触的下端面设置有凹槽43;所述凹槽43的内凹轮廓呈弧形状或呈倒置的V型状,本实施例提供凹轮廓为V型状的凹槽43为例,为增加压紧底筒1的受力面积,提高其受力稳定性,将压头42与底筒1接触面设计成V型状的凹槽43,可有效防止其由于受力不稳定而脱离出V型槽10。

本技术方案中压头42始终沿底筒1中部的圆心方向对其进行压紧,可有效保证压紧过程中其受力的稳定性;在凹槽43的内壁面粘接有缓冲垫片44,缓冲垫片44的材质具体为橡胶,从而可有效保护材质较软的底筒1,避免其夹持过紧而造成压痕,保证工件的成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