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627发布日期:2019-07-17 06:3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特指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



背景技术:

在现有零部件生产中,圆柱打孔是最常见的加工;现有的圆柱打孔,均采用人工将代加工圆柱放置到夹具上打孔,在手工拆卸将加工好的圆柱放到收料盒中,加工速度慢,效率低,且人工参与,浪费人力,易发生工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支柱和安装孔;所述支柱上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一侧设有传送气缸,底座顶端设有与上料机构连接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底座之间设有与传送气缸连接的输送滑杆,输送滑杆可在传送气缸的作用下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位于传送气缸相反侧的一端设有卸料槽,卸料槽内设有与下料气缸连接的下料板;

优选的,所述输送滑杆上设有置料槽,输送滑杆位于置料槽处的一侧连接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连接有夹紧块,夹紧块可伸进置料槽内将工件夹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完美结合,集间歇上料、定位夹紧和自动下料三种功能为一体,占比面积小,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的上料状态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的加工状态结构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部放大图;

其中:1、安装板;11、安装孔;2、支柱;3、底座;31、传送气缸;32、卸料槽;33、下料板;34、下料气缸;4、输料管;5、输送滑杆;51、置料槽;52、夹紧气缸;53、夹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支柱2和用于安装的安装孔11;所述支柱2上固定连接有底座3,底座3一侧设有传送气缸31,底座3顶端设有与上料机构连接的输料管4;所述输料管4与底座3之间设有与传送气缸31连接的输送滑杆5,输送滑杆5可在传送气缸31的作用下左右滑动;所述底座3位于传送气缸31相反侧的一端设有卸料槽32,卸料槽32内设有与下料气缸34连接的下料板33,下料板33可在下料气缸34的作用下前后伸缩;所述输送滑杆5上设有置料槽,输送滑杆5位于置料槽51处的一侧连接有夹紧气缸52,夹紧气缸52连接有夹紧块53,夹紧块53可伸进置料槽51内将工件夹紧;如附图1所示,位于上料状态时,置料槽51与输料管4对齐;如图2所示,位于加工状态时,置料槽51与卸料槽32对齐。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位于上料状态,工件从输料管4上料落入置料槽51内,传送气缸31驱动输送滑杆5向右滑动;如图2所示位于加工状态,输送滑杆5将输料管4封死,实现间歇上料,夹紧气缸52驱动夹紧块53将工件夹紧,开始打孔,打孔结束后,夹紧块53松开,下料气缸34驱动下料板33缩回,加工好的工件从卸料槽32下料,恢复上料状态,往复工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的送料台与自动化圆柱打孔机完美结合,集间歇上料、定位夹紧和自动下料三种功能为一体,占比面积小,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