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2582发布日期:2019-10-09 07:3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铰链包括铰链主体、铰链臂、弹簧和销钉,在对铰链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对铰链主体、铰链臂、弹簧和销钉进行组装。但是,现有的铰链装配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工人进行铰链的装配,手动进行铰链的装配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工人的手容易受伤,存在安全隐患;手工操作导致销钉插入铰链主体、铰链臂和弹簧的压入力度不一样,铰链的质量不同;工作效率低,人工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链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进行铰链的装配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装配完成的铰链质量不同、工作效率低和人工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铰链组装设备,其包括:

机架;

穿钉机构,所述穿钉机构包括穿钉单元和销钉输送单元,所述穿钉单元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销钉输送单元与所述穿钉单元连接,所述穿钉单元设有组装工位;

铰链主体输送机构,所述铰链主体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铰链主体输送机构用于输送铰链主体至所述组装工位;

弹簧输送机构,所述弹簧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弹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选料单元、第一弹簧上料单元、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第一侧翻单元、第二侧翻单元、限料单元、导向组件、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所述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所述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料单元,所述第一弹簧上料单元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的一侧和第一选料单元,所述第一侧翻单元和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的另一侧,所述导向组件正对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所述第二侧翻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侧翻单元的下部,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设有与高压气源连接的吹气杆,所述限料单元与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连接,所述吹气杆的出气口朝向所述第一侧翻单元,所述第一侧翻单元设有第一装配工位;

铰链臂输送机构,所述铰链臂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铰链臂输送机构设有第二装配工位,所述铰链臂输送机构用于输送铰链臂;

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取料单元和第二取料单元,所述第一取料单元用于将所述弹簧从所述第一装配工位输送至所述组装工位,所述第二取料单元用于将所述铰链臂输送机构从所述第二装配工位输送至所述组装工位;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穿钉机构、所述铰链主体输送机构、所述弹簧输送机构、所述铰链臂输送机构和所述组装机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料单元包括第一限料气缸和第二限料气缸,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限料气缸和所述第二限料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正上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翻单元为侧翻板,所述侧翻板靠近所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侧翻板通过第一固定座设于所述机架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翻单元包括拨杆和驱动所述拨杆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侧翻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拨杆正对于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引针、第一引针接头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引针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针插设于所述第一引针接头。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上料单元包括第一直振器和第二弹簧上料轨道,所述第二弹簧上料轨道设于所述第一直振器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组装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取料单元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板、第一夹取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和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垂直移动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一夹取件的顶端连接;

所述第二取料单元包括第三滑块、第三滑轨、第四滑块、第二连接板、第二夹取件、驱动所述第三滑块水平移动的第五气缸和驱动所述第二夹取件垂直移动的第六气缸,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气缸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四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夹取件与所述第四滑块连接,所述第六气缸与所述第二夹取件的顶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所述第一拖链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拖链与所述第五气缸连接。

可选的,所述穿钉单元包括穿钉固定座、引针部、夹头部和冲针部,所述穿钉固定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组装工位,所述穿钉固定座顶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引针部和所述夹头部连接,所述冲针部与所述夹头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引针部包括第七气缸、第二引针固定件、第二引针和切钉安装板,所述切钉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引针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七气缸与所述第二引针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引针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引针固定件,所述第二引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切钉安装板;

所述夹头部包括夹头固定块和夹头安装板,所述夹头固定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穿钉固定座的另一侧,所述夹头安装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穿钉固定座,所述销钉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夹头固定块;

所述冲针部包括第八气缸、冲针和冲针固定件,所述第八气缸与所述冲针固定件连接,所述冲针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冲针固定件,所述冲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夹头固定块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设备,通过开启控制机构,铰链主体输送机构、铰链臂输送机构、弹簧输送机构、组装机构和穿钉机构能够同时协调工作,铰链主体输送机构将铰链主体输送至组装工位,弹簧输送机构将弹簧输送至第一装配工位,铰链臂输送机构将铰链臂输送至第二装配工位,第一取料单元将弹簧从第一装配工位输送至组装工位之前,第二取料单元将铰链臂从第二装配工位输送至组装工位之前,第一取料单元和第二取料单元先将弹簧和铰链臂组合成装配状态之后再传送至组装工位,最后,铰链主体输送结构、第一取料单元和第二取料单元分别对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对准后,穿钉机构对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进行穿钉,从而实现铰链主体、铰链臂、弹簧和销钉的装配;

(2)通过设置第一侧翻单元和第二侧翻单元,弹簧的两个引脚在第一弹簧上料轨道中是垂直向下设置的,当弹簧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和吹风杆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输送时,弹簧与第一侧翻单元接触,从而使得弹簧能旋转一定的角度,接着第二侧翻单元工作,从而使得弹簧再能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在第一取料单元夹取弹簧时,弹簧处于装配状态;通过设置限料单元和导向组件,由于在装配过程中,第一选料单元将弹簧依次送入第一弹簧上料单元中,当弹簧被输送至第一弹簧上料轨道时,限料单元每次允许其中一个弹簧往第一侧翻单元和第二侧翻单元的方向移动,其余位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的弹簧在限料单元的限位作用下静止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上,从而能保证在每一个铰链的组装过程中,第一取料单元对应一个弹簧,进而确保装配的准确率;通过设置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感应设置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的弹簧的放置情况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感应设置于第一弹簧上料单元的弹簧的放置情况,从而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限料单元、第一弹簧上料单元和第一选料单元的工作情况,进而保证装配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输送结构具有装配过程简便和弹簧输送效率高的特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不需要人工进行,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由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使用者的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侧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簧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主体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移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臂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取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取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穿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1、第二选料单元;22、铰链主体上料单元;221、第二直振器;222、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3、第三取料单元;231、夹紧组件;2312、第四滑轨;2313、第五滑块;2314、夹紧块;23141、夹紧块; 23142、连接轴;2315、第九气缸;232、移料组件;2321、移料固定座;2322、承托块;2323、第五滑轨;2324、第六滑块;2325、限位块;2326、第十气缸; 3、铰链臂输送机构;31、第三选料单元;32、铰链臂上料单元;321、第三直振器;322、铰链臂上料轨道;4、弹簧输送机构;41、第一选料单元;42、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1、第一直振器;422、第二弹簧上料轨道;43、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4、第一侧翻单元;45、第二侧翻单元;451、拨杆;452、第一气缸;46、限料单元;461、第一限料气缸;462、第二限料气缸;47、导向组件; 471、第一引针;472、第一引针接头;473、第二气缸;48、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9、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5、组装机构;51、第一取料单元;511、第一滑块;512、第二滑轨;513、第二滑块;514、第一连接板;515、第一夹取件; 516、第三气缸;517、第四气缸;52、第二取料单元;521、第三滑块;522、第三滑轨;523、第四滑块;524、第二链接吧那;525、第二夹取件;526、第五气缸;527、第六气缸;53、支撑架;54、第一滑轨;6、穿钉机构;61、穿钉单元;611、穿钉固定座;612、引针部;6121、第七气缸;6122、第二引针固定件;6123、第二引针;6124、切钉安装板;613、夹头部;6131、夹头固定块;6132、夹头安装板;614、冲针部;6141、第八气缸;6142、冲针;6143、冲针固定件;62、销钉输送机构;7、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铰链组装设备,其包括:

机架1;

穿钉机构6,穿钉机构6包括穿钉单元61和销钉输送单元,穿钉单元61设于机架1,销钉输送单元与穿钉单元61连接,穿钉单元61设有组装工位;

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设于机架1上,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用于输送铰链主体至组装工位;

弹簧输送机构4,弹簧输送机构4设于机架1上,弹簧输送机构4包括第一选料单元41、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第一侧翻单元44、第二侧翻单元45、限料单元46、导向组件47、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49,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设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49设于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一侧和第一选料单元41,第一侧翻单元44和导向组件47位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另一侧,导向组件47正对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第二侧翻单元45位于第一侧翻单元44的下部,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设有与高压气源连接的吹气杆410,限料单元46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 连接,吹气杆410的出气口朝向第一侧翻单元44,第一侧翻单元44设有第一装配工位;

铰链臂输送机构3,铰链臂输送机构3设于机架1上,铰链臂输送机构3设有第二装配工位,铰链臂输送机构3用于输送铰链臂;

组装机构5,包括第一取料单元51和第二取料单元52,第一取料单元51 用于将弹簧从第一装配工位输送至组装工位,第二取料单元52用于将铰链臂输送机构3从第二装配工位输送至组装工位;

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与穿钉机构6、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弹簧输送机构4、铰链臂输送机构3和组装机构5电连接。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设备,通过开启控制机构7,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铰链臂输送机构3、弹簧输送机构4、组装机构5和穿钉机构6能够同时协调工作,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将铰链主体输送至组装工位,弹簧输送机构4 将弹簧输送至第一装配工位,铰链臂输送机构3将铰链臂输送至第二装配工位,第一取料单元51将弹簧从第一装配工位输送至组装工位之前,第二取料单元52 将铰链臂从第二装配工位输送至组装工位之前,第一取料单元51和第二取料单元52先将弹簧和铰链臂组合成装配状态之后再传送至组装工位,最后,铰链主体输送结构、第一取料单元51和第二取料单元52分别对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对准后,穿钉机构6对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进行穿钉,从而实现铰链主体、铰链臂、弹簧和销钉的装配;

(2)通过设置第一侧翻单元44和第二侧翻单元45,弹簧的两个引脚在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中是垂直向下设置的,当弹簧在导向组件47的导向作用和吹风杆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输送时,弹簧与第一侧翻单元44接触,从而使得弹簧能旋转一定的角度,接着第二侧翻单元45工作,从而使得弹簧再能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在第一取料单元51夹取弹簧时,弹簧处于装配状态;通过设置限料单元46和导向组件47,由于在装配过程中,第一选料单元41将弹簧依次送入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中,当弹簧被输送至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时,限料单元46每次允许其中一个弹簧往第一侧翻单元44和第二侧翻单元45的方向移动,其余位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弹簧在限料单元46的限位作用下静止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上,从而能保证在每一个铰链的组装过程中,第一取料单元51对应一个弹簧,进而确保装配的准确率;通过设置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 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49,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感应设置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弹簧的放置情况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49感应设置于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的弹簧的放置情况,从而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和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 49发出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限料单元46、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和第一选料单元41的工作情况,进而保证装配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输送结构具有装配过程简便和弹簧输送效率高的特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不需要人工进行,,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由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使用者的操作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使得限料单元46能对位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装配的弹簧和待装配的弹簧分隔,限料单元46包括第一限料气缸461 和第二限料气缸462,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限料气缸461和第二限料气缸462位于第一凹槽的正上方。具体的,第一限料气缸461 靠近于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第二限料气缸462远离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第一限料气缸461的活塞杆和第二限料气缸462的活塞杆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所述空隙可容纳弹簧,当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感应到其中一个弹簧穿过第二限料气缸462往第一侧翻单元44方向运动时,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发送信号至控制机构7,控制机构7控制第一限料气缸461的活塞杆和第二限料气缸 462的活塞杆向下移动,从而能将待装配的弹簧固定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当第一弹簧有料传感器48感应到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对应的位置没有弹簧放置时,第二限料气缸462的活塞杆向上升,第一限料气缸461的活塞杆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接触,允许位于空隙的弹簧穿过第二限料气缸462输送往第一侧翻单元44方向运动;当需要往空隙输送弹簧时,第一限料气缸461的活塞缸向上升,第二限料气缸462的活塞缸向下降,第二弹簧有料传感器49发送信号至控制机构7,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和第一选料单元41工作,往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输送弹簧;

因此,第一限料气缸461和第二限料气缸462的配合工作,能使得对位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装配的弹簧和待装配的弹簧进行有效的分隔。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便于第一侧翻单元44能使得弹簧转动一定的角度,第一侧翻单元44为侧翻板,侧翻板靠近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一端设有缺口,侧翻板通过第一固定座设于机架1上。具体的,在吹气杆410的驱动作用下,导向组件47带动弹簧往侧翻板的方向移动,当弹簧穿过缺口与侧翻板接触时,侧翻板对弹簧产生作用力,从而使得弹簧旋转一定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便于在第一侧翻单元44使得弹簧转动一定的角度后,第二侧翻单元45继续使得弹簧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弹簧最终处于装配状态,第二侧翻单元45包括拨杆451和驱动拨杆451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452,侧翻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设有第二凹槽,拨杆 451正对于第二凹槽。具体的,当需要拨动弹簧时,第一气缸452的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一气缸452的活塞杆带动拨杆451向上移动,拨杆451与侧翻板接触,拨杆451对侧翻板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侧翻板旋转一定的角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便于导向组件47对需要装配的弹簧进行导向,导向组件47包括第一引针471、第一引针接头472和第二气缸473,第二气缸473的活塞杆与第一引针接头472的一端连接,第一引针471插设于第一引针接头472。具体的,导向组件47正对于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第二气缸 473的活塞杆进行伸展时,第二气缸473的活塞杆带动第一引针接头472往第一弹簧上料轨道43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一引针471穿过弹簧的安装孔,从而实现第二气缸473带动弹簧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便于弹簧在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的移动,第一弹簧上料单元42包括第一直振器421和第二弹簧上料轨道422,第二弹簧上料轨道422设于第一直振器421的顶部。具体的,第一直振器421具有传输效果好、占用空间小和便于布置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1、11、12和13所示,为了便于第一取料单元51对弹簧的取料和第二取料单元52对铰链臂的取料,组装机构5还包括支撑架53,支撑架53连接有第一滑轨54,第一取料单元51包括第一滑块511、第二滑轨512、第二滑块513、第一连接板514、第一夹取件515、驱动第一滑块511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516和驱动第二滑块513垂直移动的第四气缸517,第一滑块511与第一滑轨54滑动连接,第三气缸与第一滑块511连接,第二滑轨512与第一连接板514连接,第二滑轨512与第二滑块513滑动连接,第一夹取件515与第二滑块513连接,第四气缸517与第一夹取件515的顶端连接;

第二取料单元52包括第三滑块521、第三滑轨522、第四滑块523、第二连接板、第二夹取件525、驱动第三滑块521水平移动的第五气缸526和驱动第二夹取件525垂直移动的第六气缸527,第三滑块521与第一滑轨54滑动连接,第五气缸526与第三滑块521连接,第三滑轨522与第二连接板524连接,第三滑轨522与第四滑块523连接,第二夹取件525与第四滑块523连接,第六气缸527与第二夹取件525的顶端连接。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滑块511、第一滑轨54和第三气缸516,能使得第一夹取件515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第一装配工位的正上方,从而便于第一夹取件515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通过设置第二滑轨512、第二滑块513和第四气缸517,从而便于第一夹取件515往下移动,进而便于对弹簧进行夹取;

通过设置第三滑块521、第一滑轨54和第五气缸526,能使得第二夹取件 525能在水平方向移动至第二装配工位的正上方,从而便于第二夹取件525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通过设置第三滑轨522、第四滑块523和第五气缸526,从而便于第二夹取件525往下移动,进而便于对铰链臂进行夹取。

本实施例中,如图1、11、12和13所示,为了便于第一取料单元51和第二取料单元5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支撑架53的上部连接有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第一拖链与第三气缸516连接,第二拖链与第五气缸526连接。具体的,第一拖链对第一取料单元51起着牵引和保护的作用,第二拖链对第二取料单元 52起着牵引和保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14所示,为了便于销钉与铰链主体、铰链臂和弹簧的装配,从而提高穿钉的效率,穿钉单元61包括穿钉固定座611、引针部612、夹头部613和冲针部614,穿钉固定座611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形成组装工位,穿钉固定座611顶部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引针部612和夹头部613连接,冲针部614与夹头部613连接。具体的,穿钉固定座611设有第一凹槽,铰链主体、铰链臂和弹簧在第一凹槽中进行组装,一方面能提供足够大的穿钉空间,另一方面,机架1设有卸料槽,卸料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一侧,且卸料槽位于第一凹槽的下方,从而便于装配完成后的铰链的收集;

通过设置引针部612,从而能对铰链实行预装配;通过设置夹头部613和冲针部614,冲针部614将夹头部613的销钉推出,且将销钉插入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的安装孔中,最后引针部612612恢复至原始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14所示,为了进一步保证销钉打入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的安装孔,从而能提高销钉打入铰链主体、铰链臂和弹簧的松紧度和平整度,引针部612包括第七气缸6121、第二引针固定件 6122、第二引针6123和切钉安装板6124,切钉安装板6124固定于引针固定座的一侧,第七气缸6121与第二引针固定件6122连接,第二引针6123的一端插设于第二引针固定件6122,第二引针6123的另一端穿过切钉安装板6124;

夹头部613包括夹头固定块6131和夹头安装板6132,夹头固定块6131可拆卸安装于穿钉固定座611的另一侧,夹头安装板6132可拆卸安装于穿钉固定座611,销钉输送机构62安装于夹头固定块6131;

冲针部614包括第八气缸6141、冲针6142和冲针固定件6143,第八气缸 6141与冲针固定件6143连接,冲针6142的一端插设于冲针固定件6143,冲针 6142的另一端插设于夹头固定块6131中。具体的,在铰链主体的安装孔、铰链臂的安装孔和弹簧的安装孔对准后,引针在第七气缸6121的推动下进入铰链主体、铰链臂和弹簧的安装孔,实现预装配;接着冲针6142在第八气缸6141的推动下进入夹头固定块6131上,由于销钉是从销钉输送单元中进入夹头固定块 6131中,冲针6142推动销钉和第二引针6123一起向前,在冲针6142的冲击作用下,销钉进入铰链主体、铰链臂和弹簧的安装孔,引针部612恢复至初始状态,且销钉的尾部与切钉安装板6124进行撞击,从而使得销钉与切钉安装板6124 接触的一侧发生变形,进而保证销钉不会从安装孔位中退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7、8和9所示,铰链主体输送机构2包括第二选料单元21、铰链主体上料单元22和第三取料单元23,铰链主体上料单元22包括第二直振器221和设于第二直振器221顶端的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第二直振器221设于机架1,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的一侧与第二选料单元21连接,第三取料单元23位于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的另一侧。具体的,第二选料单元21 对铰链主体进行选型定向后,将铰链主体输送至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中,第二直振器221带动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移动,从而铰链主体往靠近第三取料单元23的方向在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中滑动,第三取料单元23将铰链主体夹紧并且输送至组装工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1、7、8和9所示,为了便于对铰链主体的夹紧和移料,第三取料单元23包括夹紧组件231和移料组件232,移料组件232设于机架1,且位于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的另一侧,移料组件232与夹紧组件231连接。具体的,夹紧组件231对铰链主体夹紧后,移料组件232带动夹紧组件231移动,从而将铰链主体移动至组装工位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7、8和9所示,为了实现对铰链主体的夹紧,夹紧组件231包括支撑板2311、第四滑轨2312、第五滑块2313、夹紧部2314和驱动夹紧部2314上下移动的第九气缸2315,支撑板2311可拆卸安装于移料组件 232,第九气缸2315设于支撑板2311的顶部,第四滑轨2312设于支撑板2311 的侧面,第五滑块2313滑动连接于第四滑轨2312,夹紧部2314与第五滑块2313 连接,第九气缸2315与夹紧块23141连接,第九气缸2315的上下移动带动夹紧部2314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铰链主体在被夹紧部2314夹紧后,铰链主体从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中脱离,进而便于将铰链主体输送至组装工位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7、8和9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对铰链主体的夹紧,夹紧部2314包括夹紧块23141和连接轴23142,连接轴23142设于夹紧块23141 的底端。具体的,铰链主体设有连接孔,连接轴23142的直径大小与连接孔的直径大小相等,连接轴23142插入铰链主体的连接孔后,能实现夹紧部2314对铰链主体的夹紧。

本实施例中,如图1、7、8和9所示,为了便于夹紧组件231对铰链主体夹紧后,移料组件232将铰链主体输送至组装工位上,第一移料组件232包括移料固定座2321、承托块2322、第五滑轨2323、第六滑块2324、限位块2325 和驱动承托块2322移动的第十气缸2326,移料固定座2321固定于机架1,限位块2325设于承托块2322的顶部,且限位块2325的侧面与铰链主体上料轨道 222的侧面连接,支撑板2311固定于承托块2322;第五滑轨2323固定于移料固定座2321,第六滑块2324滑动连接于第五滑轨2323中;限位块2325能防止铰链主体从铰链主体上料轨道222中脱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10所示,铰链臂输送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三选料单元31和铰链臂上料单元32,第三选料单元31和铰链臂上料单元32 连接,铰链臂上料单元32用于将铰链臂输送至第二装配工位,并保证铰链臂保持装配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10所示,为了便于铰链臂的上料,铰链臂上料单元 32包括第三直振器321和铰链臂上料轨道322,铰链臂上料轨道322为铰链臂提供支撑作用,第三直振器321为铰链臂上料轨道322提供动力,从而便于铰链臂的输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10所示,铰链臂输送机构3还包括铰链臂限位板,铰链臂限位板设于铰链臂上料底板远离第三选料单元31的一侧,从而能保证每次循环取料时第二装配工位始终有铰链臂,避免第二工位没有铰链臂,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装配工位为铰链臂上料单元32靠近铰链臂限位板的一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组装设备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进行铰链的装配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装配完成的铰链质量不同、工作效率低和人工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