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烙铁头及焊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1222发布日期:2019-09-25 01:19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焊接烙铁头及焊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烙铁头及焊接工具。



背景技术:

MBB组件为将常规电池的栅线结构由5主栅优化为12主栅的组件结构。对不同栅线结构的光伏电池和组件进行电学性能的测试对比,对比测试结果表明:MBB组件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和组件的串联电阻和遮光面积,进一步增大电学增益和光学增益,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MBB组件选用球形焊带,在汇流条焊接时由于焊带较细,直径只有0.3mm,并且球形焊带与汇流条接触时是线接触,导热慢,使用常规烙铁头焊接时间长,严重影响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焊接烙铁头及焊接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效率较高的焊接烙铁头及焊接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烙铁头,用以实现第一待焊接元件和第二待焊接元件的相互焊接,所述焊接烙铁头包括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的端部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具有加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自加热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在焊接时收容所述第一待焊接元件,所述加热面用于在焊接时与所述第二待焊接元件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不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面与所述主体的轴线呈30-60°角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待焊接元件在凹槽深度方向上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沿所述加热面的长轴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mm-0.5mm,所述凹槽的底部宽度为0.3mm-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待焊接元件为焊带,所述第二待焊接元件为汇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焊带的横截面为圆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工具,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焊接烙铁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焊接烙铁头的加热面设置凹槽,将待焊接元件收容在凹槽内进行加热焊接,如此设置,所述待焊接元件与焊接烙铁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焊接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烙铁头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焊接烙铁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焊接烙铁头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烙铁头对第一待焊接元件和第二待焊接元件进行焊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烙铁头100,其包括加热部110、与加热部110相连以将加热部110安装在焊接工具(未图示)上的安装部130。

请参图3所示,加热部110的端部设有加热面120,加热面120与加热部110轴线的夹角α为锐角,优选的,夹角α为30-60度,如此设置,符合人体力学的原理,方便工人操作。

请参图1和图4所示,加热面120上开设供容纳待焊接元件的凹槽121,凹槽121用于收容第一待焊接元件10,加热面120与第二待焊接元件20接触。优选的,凹槽121贯穿加热面120设置并将加热面120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加热面122和第二加热面123,如此设置,使得焊接烙铁头100可以对长条状的第一待焊接元件10进行焊接。另外,相互独立的第一加热面122和第二加热面123可以分别对其他不同的待焊接元件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加热部110优选设置为圆柱形,由于加热面120与加热部110呈锐角设置,使得加热面120呈现为椭圆形,优选的,凹槽121设置在加热面120的长轴上(即椭圆形的长轴上),如此设置,凹槽121的长度较长,使得焊接烙铁头100可以一次焊接较长的第一待焊接元件10,提高焊接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形状的待焊接元件,可以将加热部110设置为长方体等形状,加热面120根据加热部110的形状形成不同形状的表面。凹槽1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及以上,方便同时对多个待焊接元件进行焊接,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凹槽121的截面为梯形,相较于矩形凹槽而言,梯形凹槽更容易将第一待焊接元件10纳入其中,操作简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凹槽121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半圆形或三角形,在此不予限制。

请参图2所示,安装部130内部设置空腔131,一方面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减缓焊接烙铁头100受热产生的应力。

优选的,安装部130上设有限位部140,在将焊接烙铁头100安装到焊接工具上时起到限位作用。

请参图4所示,当焊接烙铁头100用于MBB组件中焊带(第一待焊接元件10)和汇流条(第二待焊接元件20)焊接时,优选的,凹槽121的深度为0.2mm-0.5mm;凹槽121的底部宽度为0.3mm-1mm。

工作时,将待焊接的焊带与汇流条摆放好,加热面120直接与汇流条接触,具体的,凹槽121倒扣在焊带上;第一加热面122在焊带的一侧,第二加热面123在焊带的另一侧,分别对汇流条进行加热,凹槽121与汇流条之间形成加热空间,对容置其中的焊带进行加热。由于焊带的截面为圆形,如此设置,使得焊带与焊接烙铁头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一方面加快化锡速度,提高焊接速度;另一方面,化锡速度越快,焊带与汇流条之间焊接就越结实,焊接拉力越好;另外,加热速度提高,使得生产效率增加,产能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焊接烙铁头的加热面设置凹槽,将第一待焊接元件收容在凹槽内进行加热焊接,增加了焊接烙铁头与第一待焊接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焊接速度,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提高Mbb组件汇流条的焊接速度;增大加热面积提高汇流条化锡速度,焊接拉力显著提高,提升产品质量;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烙铁头集成到汇流条焊接机,解决现在汇流条焊接机焊接机拍长的问题。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