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具和铣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0993发布日期:2020-01-21 19:2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切削刀具和铣削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刀具和铣削工具。



背景技术:

常规地,已知日本专利公开no.2015-47693(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铣削工具。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铣削工具具有工具主体和盒部。盒部附接至工具主体。盒部具有切削刀具和紧固构件。切削刀具附接至紧固构件。冷却剂通道设置为在紧固构件的切屑引导表面中开口。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ptl)1:日本专利公开no.2015-47693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削刀具包括切削刃部件和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有所述切削刃部件。所述切削刃部件包括前刀面以及与所述前刀面续接的后刀面。所述前刀面和所述后刀面之间的脊线构成切削刃。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所述切削刃部件的安装表面、与所述安装表面续接的第一侧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反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冷却剂供应通道,所述冷却剂供应通道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中开口。所述冷却剂供应通道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中的开口构成所述冷却剂供应通道的排出口。所述冷却剂供应通道在所述第二侧表面中的开口构成所述冷却剂供应通道的引入口。所述第一侧表面设置有由上升部以及与所述上升部续接的平坦部构成的台阶。当假设第一截面表示与所述前刀面垂直且横穿所述引入口和所述排出口中的每一者的截面时,在所述第一截面中,所述排出口具有第一排出口部和第二排出口部,所述第二排出口部位于所述第一排出口部与沿所述安装表面延伸的直线之间。当假设第一距离表示在垂直于所述前刀面的方向上所述切削刃与所述安装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表示在垂直于所述前刀面的方向上所述安装表面与所述上升部和所述平坦部间的边界部之间的距离,第三距离表示在平行于所述前刀面的方向上所述边界部与所述切削刃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并且第四距离表示在平行于所述前刀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排出口部与所述切削刃的所述末端之间的距离时,所述第二距离长于所述第一距离,并且所述第三距离除以所述第四距离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8。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当从第一侧表面侧观看根据本实施例的切削刀具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当从第二侧表面侧观看根据本实施例的切削刀具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v-iv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区域v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示出设置在主体中的冷却剂供应部的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沿图4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示出冷却剂供应通道的排出口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9是示出切削刀具附接到主体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0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和切削刀具的作用和效果的第一示意性透视图。

图11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和切削刀具的作用和效果的第二示意性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变型例的切削刀具的冷却剂供应通道的排出口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变型例的切削刀具的冷却剂供应通道的排出口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变型例的切削刀具的冷却剂供应通道的排出口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15-47693中描述的铣削工具中,来自工件的被切削刃切削的切屑朝向切屑引导表面移动。冷却剂供应通道设置为在切屑引导表面中开口。因此,在上述铣削工具中,冷却剂供应通道可能被切屑阻塞。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刀具和铣削刀具,通过这种切削刀具和铣削刀具中的每一者,能够抑制冷却剂供应通道被切屑阻塞。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削刀片和铣削刀具,可以抑制冷却剂供应通道被切屑阻塞。

[实施例的描述]

首先,下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概述。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切削刀具10包括切削刃部件20和安装部30。在安装部30上安装有切削刃部件20。切削刃部件20包括前刀面22以及与前刀面22续接的后刀面23。前刀面22和后刀面23之间的脊线构成切削刃21。安装部30包括安装切削刃部件20的安装表面37、与安装表面37续接的第一侧表面31、以及与第一侧表面31相反的第二侧表面32。安装部30设置有冷却剂供应通道40,冷却剂供应通道40在第一侧表面31和第二侧表面32中的每一个中开口。冷却剂供应通道40在第一侧表面31中的开口构成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冷却剂供应通道40在第二侧表面32中的开口构成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引入口42。第一侧表面31设置有由上升部31b以及与上升部31b续接的平坦部31d构成的台阶31b。当假设第一截面表示与前刀面22垂直且横穿引入口42和排出口41中的每一者的截面时,在第一截面中,排出口41具有第一排出口部41d和第二排出口部41c,第二排出口41c部位于第一排出口部41d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之间。当假设第一距离d1表示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切削刃21与安装表面37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d2表示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安装表面37与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间的边界部31c之间的距离,第三距离d3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边界部3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并且第四距离d4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排出口部4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二距离d2长于第一距离d1,并且第三距离d3除以第四距离d4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8。

在根据(1)的切削刀具10中,当假设第一距离d1表示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切削刃21与安装表面37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二距离d2表示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安装表面37与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间的边界部31c之间的距离时,第二距离d2长于第一距离d1。因此,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之间的边界部31c布置在高于前刀面22的位置处。因此,沿前刀面22移动的切屑的方向被由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构成的台阶st改变,使得切屑通过比前刀面22高的位置。因此,可以抑制切屑朝向冷却剂供应通道40移动。因此,可以抑制冷却剂供应通道40被切屑阻塞。

此外,当假设第三距离d3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边界部3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并且第四距离d4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排出口部4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三距离d3除以第四距离d4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8。因此,切屑被引到第一侧表面31附近,并且随后切屑的方向被由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构成的台阶st改变。因此,切屑可以通过第一侧表面31容易地卷曲。结果,可以有效地分开(divide)切屑。

(2)根据(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边界部31c可以位于穿过第二排出口部41c和切削刃21的末端21f的直线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之间。

(3)在根据(1)或(2)所述的切削刀具10中,第二距离d2减去第一距离d1所获得的值可以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0.3mm。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第一排出口部41d可以位于沿上升部31b延伸的直线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之间。因此,切屑的方向被改变为使得切屑向第一排出口部41d上方移动。因此,可以抑制切屑进入冷却剂供应通道40。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冷却剂供应通道40被切屑阻塞。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第一侧表面31可以具有与平坦部31d续接的弯曲部31f。因此,切屑可以有效且容易地卷曲。结果,可以有效地分开切屑。

(6)根据(5)所述的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当假设第五距离d5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一排出口部41d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五距离d5可以长于第四距离d4。

(7)根据(6)所述的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弯曲部31f可以具有与平坦部31d续接的第一端部31e以及与第一端部31e相反的第二端部31g,并且当假设第六距离d6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端部31g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六距离d6可以短于第五距离d5。因此,切屑可以更有效地卷曲。结果,可以更有效地分开切屑。此外,可以抑制切屑与主体接触。

(8)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具10中,切削刃21可以具有第一切削刃部21a、与第一切削刃部21a续接的拐角切削刃部21c、以及与拐角切削刃部21c续接的第二切削刃部21b。第一切削刃部21a和拐角切削刃部21c之间的边界可以构成第一拐角部21d。第二切削刃部21b与拐角切削刃部21c之间的边界可以构成第二拐角部21e。当假设第二截面表示平行于前刀面22的截面时,在第二截面中,冷却剂供应通道40可以具有第一侧端部41a以及与第一侧端部41a相反的第二侧端部41b,并且第一拐角部21d和第二拐角部21e中的每一者可以位于沿第一侧端部41a延伸的直线与沿第二侧端部41b延伸的直线之间。因此,冷却剂可以有效地供应至拐角切削刃部21c的附近。结果,在有效地分开切屑的同时,可以抑制切屑卡在工件中。

(9)在根据(8)所述的切削刀具10中,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切削刃21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冷却。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铣削工具包括: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具10;以及主体60,其附接切削刀具10。主体60中设置有与引入口42续接的冷却剂供应部90。

(11)在根据(10)的铣削工具中,冷却剂供应通道40可以由冷却剂容器部44和排放通道43构成,冷却剂容器部44与引入口42续接,排放通道43与冷却剂容器部44和排出口41中的每一者续接。冷却剂供应部90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并且可以大于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由于使冷却剂供应部90的截面面积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因此即使在当切削刀具10的切削刃被磨损时切削刀具10的切削刃相对于主体60向前偏移的情况下,主体60的冷却剂供应部90也被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覆盖,从而可以将冷却剂从主体60供应到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此外,通过使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即使在高速旋转期间冷却剂也可以精确地供应至切削刃。此外,能够改善分开切屑的效果。此外,即使具有少量冷却剂供应,冷却剂也可以以高压供应到切削刃。

(12)在根据(11)所述的铣削工具中,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1mm2。因此,冷却剂可以以高压供应至切削刃。

(13)在根据(11)或(12)所述的铣削工具中,前刀面22可以平行于排放通道43的延伸方向。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细节]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细节。应当注意,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下面描述的实施例的至少一部分。

(铣削工具的构造)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的构造。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主要具有主体60、切削刀具10、紧固螺钉81和调节螺钉80。主体60具有外周表面63、刀具附接部65、第一端64和第二端66。外周表面63设置为围绕主体60的中心轴线a。刀具附接部65设置在外周表面63上。外周表面63上可以设置多个刀具附接部65。刀具附接部65中的每一个相对于外周表面63朝向中心轴线a侧凹陷。

第一端64和第二端66中的每一个是主体60在沿着中心轴线a的方向上的端部。第二端66是主体60的位于附接到机床的主轴的一侧的端部。第一端64是与第二端66相反的端部。外周表面63与第一端64续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中开口(敞开)的通孔67设置在主体60中。例如,主体60由钢构成。例如,主体60的直径为100mm。例如,工件为铝合金(adc12)等。

切削刀具10布置在设置于主体60中的各个刀具附接部65处。刀具附接部65中的每一个通过紧固螺钉81附接至主体60。这导致主体60的变形量最小化并且简化了切削刃的偏移调节。多个切削刀具10沿主体60的周向设置。每1英寸(2.54cm)的直径可布置四个或更多个切削刀具10,所述直径是以主体60的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切削刃的包络圆的直径。调节螺钉80设置为与切削刀具10接触。调节螺钉80中的每一个在平行于中心轴线a的方向上位于切削刀具10与第二端之间。调节螺钉80构造为调节切削刀具10在平行于中心轴线a的方向上的位置。

(切削刀具的构造)

接下来,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切削刀具10的构造。图2是当从第一侧表面31侧观看根据本实施例的切削刀具10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当从第二侧表面32侧观看根据本实施例的切削刀具10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是沿图2的线iv-iv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2所示,切削刀具10具有切削刃部件20和安装部30。切削刃部件20具有前刀面22和后刀面23。后刀面23与前刀面22续接。前刀面22和后刀面23之间的脊线构成切削刃21。后刀面23具有第一后刀面部23a和第二后刀面部23b。第一后刀面部23a和前刀面22之间的脊线构成第一切削刃部21a。第二后刀面部23b和前刀面22之间的脊线构成第二切削刃部21b。切削刃部件20例如通过钎焊附接到安装部30。切削刃部件20由例如包括多晶金刚石(pcd)的烧结材料构成。切削刃部件20具有平板状形状。切削刃部件20可以由例如包括立方氮化硼(cbn)的烧结材料构成。

切削刃部件20安装在安装部30上。切削刃部件20与安装部30接触。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部30主要具有安装表面37、第一侧表面31、第二侧表面32、第三侧表面34、第四侧表面36、顶表面35和底表面33。如图2所示,安装表面37是安装切削刃部件20的表面。安装表面37面向切削刃部件20。安装表面37可以与切削刃部件20接触。安装表面37与切削刃部件20的前刀面22大致平行。第一侧表面31与安装表面37续接。当沿垂直于第三侧表面34的方向观看时,切削刃部件20形成在安装表面27上,并且第一侧表面31形成为相对于切削刃部件20的前刀面22向上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侧表面32位于与第一侧表面31相反的位置。冷却剂供应通道40设置在安装部30中。冷却剂供应通道40在第一侧表面31和第二侧表面32中的每一个中开口。如图4所示,冷却剂供应通道40在第一侧表面31中的开口构成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冷却剂供应通道40在第二侧表面32中的开口构成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引入口42。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部30中设置有紧固螺钉插孔50。紧固螺钉插孔50在第一侧表面31和第二侧表面32中的每一个中开口。紧固螺钉插孔50包括:在第一侧表面31中开口的第一开口51;以及在第二侧表面32中开口的第二开口52。例如,第三侧表面34与第一侧表面31、第二侧表面32、底表面33、顶表面35和安装表面37中的每一者续接。切削刃部件20布置为相对于安装表面37突出,以便与沿第三侧表面34的平面交叉。第四侧表面36位于与第三侧表面34相反的位置。切削刃部件20与第四侧表面36分离。第四侧表面36与调节螺钉80接触。冷却剂供应通道40和紧固螺钉插孔50中的每一者位于第三侧表面34与第四侧表面36之间。底表面33位于与顶表面35相反的位置。底表面33位于与安装表面37相反的位置。安装表面37位于沿底表面33的平面与沿顶表面35的平面之间。底表面33与第二侧表面32、第三侧表面34和第四侧表面36中的每一者续接。顶表面35与第一侧表面31、第二侧表面32、第三侧表面34和第四侧表面36中的每一者续接。

如图4所示,冷却剂供应通道40例如由冷却剂容器部44和排放通道43构成。冷却剂容器部44与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引入口42续接。排放通道43与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续接。如图4所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截面(第二截面)中,冷却剂供应通道40具有第一侧端部41a和第二侧端部41b。第二侧端部41b与第一侧端部41a相反。第一侧端部41a位于第二侧端部41b与第三侧表面34之间。从另一视角来看,第一侧端部41a相对于第二侧端部41b更靠近第三侧表面34。第二侧端部41b位于第一侧端部41a与紧固螺钉插孔50之间。如图4所示,在第二截面中,第一侧表面31为例如弧状。第一侧表面31具有例如6.3mm的曲率半径r1。

如图4所示,切削刃21具有第一切削刃部21a、第二切削刃部21b和拐角切削刃部21c。当沿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观看时,沿第一侧端部41a延伸的直线(第一直线la)可以与第一切削刃部21a交叉。类似地,当沿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观看时,沿第二侧端部41b延伸的直线(第二直线lb)可以与第二切削刃部21b交叉。第一直线la大致平行于第二直线lb。如图4所示,第一切削刃部21a可以沿平行于第三侧表面34的方向延伸。第二切削刃部21b可以沿平行于第二侧表面32的方向延伸。在平行于第二切削刃部21b的方向上,拐角切削刃部21c与第一侧端部41a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1.2mm。

图5是图4中的区域v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切削刃21还可以具有拐角切削刃部21c。第一切削刃部21a与拐角切削刃部21c续接。第二切削刃部21b与拐角切削刃部21c续接。拐角切削刃部21c与第一切削刃部21a和第二切削刃部21b中的每一者续接。第一切削刃部21a与拐角切削刃部21c之间的边界构成第一拐角部21d。第二切削刃部21b与拐角切削刃部21c之间的边界构成第二拐角部21e。如图5所示,拐角切削刃部21c相对于第一切削刃部21a和第二切削刃部21b中的每一者倾斜。如图5所示,当沿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观看时,第一拐角部21d和第二拐角部21e中的每一者可以位于第一直线la与第二直线lb之间。

图6是示出设置在主体60中的冷却剂供应部90的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6所示,冷却剂供应部90设置在主体60中。设置在主体60中的冷却剂供应部90与设置在切削刀具10中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引入口42续接。如图6所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截面(第二截面)中,冷却剂供应部90具有出口91和内壁表面92。出口91具有第一出口部91a和第二出口部91b。第一出口部91a位于主体60的第一端64与第二出口部91b之间。

如图6所示,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引入口42的宽度大于冷却剂供应部90的出口91的宽度。从另一视角来看,冷却剂供应部90的出口91被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引入口42包围。引入口42具有第一引入口部42a和第二引入口部42b。第一引入口部42a位于第二引入口部42b与第三侧表面34之间。在沿第二侧表面32的方向上,从第一端64到第二出口部91b之间的距离(第七距离d7)短于从第三侧表面34到第二引入口部42b之间的距离(第八距离d8)。因此,如图6的虚线所表示的,即使当切削刀具10设置为沿平行于第二侧表面32的方向相对于主体60偏移时,冷却剂也可以从主体60的冷却剂供应部90供应到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

图7是沿图4的线vii-vii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所示的截面为与前刀面22垂直且横穿引入口42和排出口41中的每一者的截面(第一截面)。如图7所示,第一侧表面31设置有由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构成的台阶st。平坦部31d与上升部31b续接。上升部31相对于平坦部31a倾斜。第一侧表面31还包括侧壁表面31h和平坦表面部31a。侧壁表面31h与安装表面37续接。侧壁表面31h大致垂直于安装表面37延伸。平坦表面部31a与侧壁表面31h续接。平坦表面部31a大致平行于安装表面37延伸。上升部31b与平坦表面部31a续接。上升部31b相对于平坦表面部31a倾斜。平坦表面部31a位于上升部31b与侧壁表面31h之间。上升部31b位于平坦部31d与平坦表面部31a之间。

如图7所示,在第一截面中,第一侧表面31还具有与平坦部31d续接的弯曲部31f。弯曲部31f具有与平坦部31d续接的第一端部31e,以及与第一端部31e相反的第二端部31g。排出口41设置在弯曲部31f中。排出口41位于第一端部31e与第二端部31g之间。在第一截面中,排出口41具有第一排出口部41d和第二排出口部41c。第二排出口部41c位于第一排出口部41d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第四直线ld)之间。第一排出口部41d相对于第二排出口部41c更靠近第二端部31g。第二排出口部41c相对于第一排出口部41d更靠近第一端部31e。

如图7所示,在第一截面中,当假设第一距离d1表示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切削刃21与安装表面37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二距离d2表示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安装表面37与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间的边界部31c之间的距离时,第二距离d2长于第一距离d1。从另一视角来看,边界部31c设置在高于前刀面22的位置处。第二距离d2减去第一距离d1所获得的值例如大于或等于0.1mm并且小于或等于0.3mm。第二距离d2减去第一距离d1所获得的值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0.12mm或者可以大于或等于0.14mm。第二距离d2减去第一距离d1所获得的值例如可以小于或等于0.28mm或者可以小于或等于0.26mm。

如图7所示,在第一截面中,当假设第三距离d3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边界部3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并且第四距离d4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排出口部4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三距离d3除以第四距离d4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8。第三距离d3除以第四距离d4所获得的值例如可以大于或等于0.53或者可以大于或等于0.56。第三距离d3除以第四距离d4所获得的值例如可以小于或等于0.77,或者可以小于或等于0.74。例如,第三距离d3为3.5mm。例如,第四距离d4为5.0mm。

如图7所示,在第一截面中,上升部31b与平坦部31d之间的边界部31c可以位于穿过第二排出口部41c和切削刃21的末端21f的直线(第三直线lc)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第四直线ld)之间。从另一视角来看,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边界部31c可以位于第二排出口部41c与切削刃21之间。在第一截面中,第一排出口部41d可以位于沿上升部31b延伸的直线(第五直线le)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第四直线ld)之间。从另一视角来看,第五直线le可以延伸为与连接第一排出口部41d和第二端部31g的线段交叉。

如图7所示,在第一截面中,当假设第五距离d5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一排出口部41d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五距离d5可以长于第四距离d4。从另一视角来看,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排出口部41c可以相对于第一排出口部41d更靠近切削刃21的末端21f。从另一视角来看,在冷却剂流动的方向上,第二排出口部41c可以相对于第一排出口部41d位于前方。前刀面22可以平行于排放通道43的延伸方向。

如图7所示,在第一截面中,当假设第六距离d6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端部31g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六距离d6可以短于第五距离d5。第六距离d6可以短于第四距离d4。从另一视角来看,在冷却剂流动的方向上,第二端部31g可以相对于第一端部31e位于前方。从另一视角来看,当沿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观看时,弯曲部31f可以朝向切削刃21的末端21f侧突出,从而覆盖排出部。在第一截面中,弯曲部31f例如具有2.5mm的曲率半径r2。

图8是示出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的构造的示意性正视图。如图8所示,当从排出口41的正面观看排出口41时,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2大于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1。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1例如为0.5mm。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2例如为1.6mm。例如,排出口41由直线部41e和弧部41f构成。弧部41f中的每一个例如具有0.25mm的曲率半径。冷却剂供应部90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见图4)并且可以大于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见图4)。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例如小于或等于1mm2。例如,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0.9mm2,或者可以小于或等于0.8mm2。这里,术语“截面面积”是指垂直于冷却剂流动的方向的截面中的面积。

图9是示出切削刀具10附接到主体60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如图9所示,主体60的刀具附接部65具有第一安放表面61、第二安放表面62和脱落防止表面(escapingpreventionsurface)68。第一安放表面61与外周表面63续接。第一安放表面61相对于外周表面63的切线倾斜。第二安放表面62与第一安放表面61续接。第二安放表面62相对于第一安放表面61倾斜。第一安放表面61、第二安放表面62和脱落防止表面68中的每一者与第一端64续接。切削刀具10的底表面33与第一安放表面61接触。切削刀具10的第二侧表面32与第二安放表面62接触。切削刀具10的顶表面35面向脱落防止表面68。利用脱落防止表面68,可以抑制切削刀具10与主体60分离和脱落。主体60的冷却剂供应部90的出口91设置在第二安放表面62中。

接下来,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的作用和效果。

图10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的作用和效果的第一示意性透视图。如图10所示,切屑b从切削刃21朝向第一侧表面31移动。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之间的边界部31c布置在高于前刀面22的位置处。因此,沿前刀面22移动的切屑b的方向被由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构成的台阶st改变,使得切屑b通过比前刀面22高的位置。因此,可以抑制切屑b朝向冷却剂供应通道40移动。因此,可以抑制冷却剂供应通道40被切屑b阻塞。这里,切屑b可能以以下方式阻塞冷却剂供应通道40:切屑b直接进入冷却剂供应通道40;以及切屑b与第一侧表面31的在冷却剂供应通道40下方的部分抵靠,使结合至该部分的切屑b逐渐累积,结果阻塞冷却剂供应通道40。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当假设第三距离d3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边界部3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并且第四距离d4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排出口部41c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三距离d3除以第四距离d4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8。因此,切屑b被引到第一侧表面31附近,并且随后切屑b的方向被由上升部31b和平坦部31d构成的台阶st改变。因此,切屑b可以通过第一侧表面31容易地卷曲。结果,可以有效地分开切屑b。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第一排出口部41d可以位于沿上升部31b延伸的直线与沿安装表面37延伸的直线之间。因此,切屑b的方向被改变为使得切屑b向第一排出口部41d上方移动。因此,可以抑制切屑b进入冷却剂供应通道40。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冷却剂供应通道40被切屑b阻塞。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第一侧表面31可以具有与平坦部31d续接的弯曲部31f。因此,切屑b可以有效地卷曲。结果,可以有效地分开切屑b。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在第一截面中,弯曲部31f可以具有与平坦部31d续接的第一端部31e以及与第一端部31e相反的第二端部31g,并且当假设第六距离d6表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第二端部31g与切削刃21的末端21f之间的距离时,第六距离d6可以短于第五距离d5。因此,切屑b可以更有效地卷曲。结果,可以更有效地分开切屑b。此外,可以抑制切屑b与主体60接触。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切削刃21可以具有第一切削刃部21a、与第一切削刃部21a续接的拐角切削刃部21c、以及与拐角切削刃部21c续接的第二切削刃部21b。第一切削刃部21a和拐角切削刃部21c之间的边界可以构成第一拐角部21d。第二切削刃部21b与拐角切削刃部21c之间的边界可以构成第二拐角部21e。当假设第二截面表示平行于前刀面22的截面时,在第二截面中,冷却剂供应通道40可以具有第一侧端部41a以及与第一侧端部41a相反的第二侧端部41b,并且第一拐角部21d和第二拐角部21e中的每一者可以位于沿第一侧端部41a延伸的直线与沿第二侧端部41b延伸的直线之间。因此,冷却剂可以有效地供应至拐角切削刃部21c的附近。结果,在有效地分开切屑b的同时,可以抑制切屑b卡在工件中。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切削刃21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冷却。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冷却剂供应通道40可以由冷却剂容器部44和排放通道43构成,冷却剂容器部44与引入口42续接,排放通道43与冷却剂容器部44和排出口41中的每一者续接。冷却剂供应部90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并且可以大于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由于使冷却剂供应部90的截面面积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因此即使在当切削刀具10的切削刃被磨损时切削刀具10的切削刃相对于主体60向前偏移的情况下,主体60的冷却剂供应部90也被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覆盖,从而可以将冷却剂从主体60供应到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此外,通过使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小于冷却剂容器部44的最大截面面积,即使在高速旋转期间冷却剂也可以精确地供应至切削刃。此外,能够改善分开切屑b的效果。此外,即使具有少量冷却剂供应,冷却剂也可以以高压供应到切削刃。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排放通道43的截面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1mm2。因此,冷却剂可以以高压供应至切削刃。

图11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铣削工具1和切削刀具10的作用和效果的第二示意性透视图。如图4所示,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平面中,切削刀具10的第一侧表面31具有曲率。因此,切屑b被第一侧表面31沿大致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卷曲,并且还沿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卷曲(见图11)。因此,切屑b可以更有效地分开。

(冷却剂供应通道的排出口)

接下来,将描述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的变型例的构造。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变型例的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的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可以构造为具有椭圆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2为椭圆形状的长轴的宽度。此外,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1为椭圆形状的短轴的宽度。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变型例的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的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可以构造为具有矩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2为矩形形状的长边的宽度。此外,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1为矩形形状的短边的宽度。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变型例的切削刀具10的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的构造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冷却剂供应通道40的排出口41可以由多个圆构成。具体地说,可以在平行于前刀面22平行的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多个圆。圆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可以设置四个圆。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口41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2对应于在平行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从布置在一侧的圆的端部到布置在另一侧的圆的端部的距离。此外,排出口41在垂直于前刀面22的方向上的宽度w1对应于每个圆的直径。

本文中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任何方面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条款限定,而不是通过上述实施例限定,并且本发明的范围旨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的条款等同的范围和意思内的任何修改。

附图标记列表

1:铣削工具;10:切削刀具;20:切削刃部件;21:切削刃;21a:第一切削刃部;21b:第二切削刃部;21c:拐角切削刃部;21d:第一拐角部;21e:第二拐角部;21f:末端;22:前刀面;23:后刀面;23a:第一后刀面部;23b:第二后刀面部;30:安装部;31:第一侧表面;31a:平坦表面部;31b:上升部;31c:边界部;31d:平坦部;31e:第一端部;31f:弯曲部;31g:第二端部;31h:侧壁表面;32:第二侧表面;33:底表面;34:第三侧表面;35:顶表面;36:第四侧表面;37:安装表面;40:冷却剂供应通道;41:排出口;41a:第一侧端部;41b:第二侧端部;41c:第二排出口部;41d:第一排出口部;41e:直线部;41f:弧部;42:引入口;42a:第一引入口部;42b:第二引入口部;43:排放通道;44:冷却剂容器部;50:紧固螺钉插孔;51:第一开口;52:第二开口;60:主体;61:第一安放表面;62:第二安放表面;63:外周表面;64:第一端;65:刀具附接部;66:第二端;67:通孔;68:防止表面;80:调节螺钉;81:紧固螺钉;90:冷却剂供应部;91:出口;91a:第一出口部;91b:第二出口部;92:内壁表面;a:中心轴线;b:切屑;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d3:第三距离;d4:第四距离;d5:第五距离;d6:第六距离;d7:第七距离;d8:第八距离;la:第一直线;lb:第二直线;lc:第三直线;ld:第四直线;le:第五直线;r1、r2:曲率半径;st:台阶;w1、w2:宽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