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加工工件的切削刀片和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1378发布日期:2019-10-18 21:5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加工工件的切削刀片和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加工工件的刀具的切削刀片,具体地涉及切向切削刀片。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加工工件的刀具,具体地涉及用于切向铣削的刀具,所述刀具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切削刀片容纳部的刀架,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可拆卸地紧固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削刀片容纳部中。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包括以下特征:(i)两个基本相同的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ii)通孔,沿着孔轴线延伸穿过两个部分;(iii)两个基本相同的、相对布置的基座侧部,即第一基座侧部以及第二基座侧部,其中,第一基座侧部是第一部分的一部分并且包括与孔轴线正交地延伸的第一平坦支承表面,第二基座侧部是第二部分的一部分并且包括与孔轴线正交地延伸的第二平坦支承表面;(iv)四个基本相同的主侧部,其在两个基座侧部之间延伸,其中,四个主侧部中的每个均包括与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正交地延伸的平坦接触表面;(v)四个直线式主切削刃,其中,在四个主侧部中的每个上均分别布置有四个主切削刃中的一个,并且两个部分中的每个各自分别包括四个主切削刃中的两个,其中,第一部分的两个主切削刃彼此平行地延伸,以及其中,第二部分的两个主切削刃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与第一部分的主切削刃成锐角;(vi)四个直线式副切削刃,其中,在四个主侧部中的每个上均分别布置有四个副切削刃中的一个,并且两个部分中的每个均分别包括四个副切削刃中的两个,以及其中,副切削刃横向于主切削刃延伸。两个部分沿着中心平面连接在一起,中心平面与孔轴线正交地延伸并且分别与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距离相同的距离,其中,第一部分能够通过绕位于中心平面中的旋转轴线旋转180°并随后绕孔轴线旋转所述锐角而投影至第二部分上。四个主切削刃中的每个均在第一端处经由第一拐角边缘连接至四个副切削刃中的布置在相应的相同主侧部上的一个,该第一拐角边缘包括半径部和/或倒角部。



背景技术:

在de102012108752b3中已经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切削刀片。

这种类型的切削刀片通常也称为可转位刀片,或者具体称为切向切削刀片,并且这种类型的切削刀片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金属加工应用中,具体地,用于铣削和车削应用中。该切削刀片通常用于切向铣削。使用这种切削刀片的铣削刀具通常包括旋转对称的刀架,其中,至少一个切削刀片(然而,大多数是多个所述切削刀片)周向可拆卸地紧固在该旋转对称的刀架上。

通过形成在切削刀片中的高精度切割器或高精度切削刃来确保在铣削操作期间从工件去除材料。为了保持尽可能小的磨损、承受在加工期间产生的非常高的切削力并且确保尽可能高的精度水平,所述切削刀片大多数情况下由硬质金属制成。然而,由于高水平的材料应力,切削刃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会被磨损。因而,特别是在以高精度水平为前提的铣削操作的情况下,切削刀片在特定时间之后必须进行更换。

为了防止每次刀刃磨损时都必须整体更换相对昂贵的切削刀片,已经开发了具有彼此对称布置的多个刀刃的多侧部式切削刀片。例如,在ep1572407b1中公开了这种具有彼此对称布置的四个相同的主切削刃的可转位刀片。

其中示出的可转位刀片实现成分别针对其三条主轴线成约180°地旋转对称。一旦所使用的主切削刃磨损,则可转位刀片可以相应地旋转和/或转动180°,并且在新位置中紧固在刀架中。因此,当四个主切削刃中的一个磨损时,不必将可转位刀片整体更换掉,而是仅在刀架中旋转或转动以能够利用之前未使用的、未磨损的主切削刃继续加工。

由于每个主切削刃在其中均包括相同的切削几何形状的可转位刀片具有对称特性,因此,转动或旋转可转位刀片不会改变切削特性。换言之,到所有切削刃都被磨损并且必须对该可转位刀片进行处理为止,同一个可转位刀片可使用四次。在de102012108752b3中公开的可转位刀片也是这种情况。然而,此处的四个主切削刃并非如根据ep1572407b1那样分布在可转位刀片的两个侧部上,而是分布在四个侧部上,使得每个主侧部在每种情况下均设置有一个主切削刃。

de102007022536a1和jp2008-229744a公开了可旋转且可转动的八片式切削刀片,其具有基本上方形的基座区域。

相对于简单的、非转动式切削刀片或切削板,这种可转位刀片具有明显更高的灵活性水平,并且由于其能够多次使用,因此在不损失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明显更长的时间。虽然制造这种四片式可转位刀片比制造传统的、单片式(非转动式)切削刀片更复杂,但已证明这种四片式可转位刀片不仅更便于使用,而且从总体上看,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具成本效益。

然而,从这种可转位刀片制造商的角度来看,结构方面的问题不仅在于利用多个相同的切削刃实现这种可转位刀片的对称特性,而且在于同时确保所述切削刃中的每个均具有相同的加工特性并使其能够以相同方式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问题通常在于避免与切削刀片或刀架的其它组件发生可能的碰撞,以及确保切削刀片在刀架的刀具容纳部中的固定位置,从而确保引入最佳的力。

具体地,必须注意的是,需要确保在相应时间时未使用的切削刃或者切削刀片的其余组件没有以不期望的方式与工件发生碰撞。因此,未用于对工件进行机加工的切削刀片的位置一定不能与工件发生碰撞。换言之,因此必须注意确保在相应时间时未使用的切削刃运转自由。显而易见的是,相比于仅有一个切削刃的传统切削刀片的情况,在具有多个可交替使用的切削刃的可转位刀片的情况下,这些前提条件更难实现。

在ep1572407b1中公开的可转位刀片的情况下,由于该可转位刀片包括绕该可转位刀片的主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预定角度的两个部分,从而实现了上述对称特性、其余切削刃的自由运转以及在切削刀片与工件之间避免不期望的碰撞。在这种情况下,主切削刃相对于彼此各旋转预定角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以在技术上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所需的对称特性以及自由运转特性。另一方面,在这种其自身进行旋转的可转位刀片的情况下,形成了相对大量的复杂成形的表面。具体地,通过这种旋转,在主刀片表面上形成相对复杂的切屑表面,这种复杂的切屑表面需要以非常苛刻的技术进行制造。即使在技术上这种苛刻的制造是可行的,但这种苛刻的制造也涉及非常高的制造成本。最终,对于最终的消费者而言,这会导致可转位刀片具有较高的单位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技术领域中提及类型的切削刀片,该类型的切削刀片提供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上述可转位刀片的替代方案。

根据本发明通过技术领域中提及的类型的切削刀片来实现所述目的,四个主切削刃中的每个均与布置在相应的相同主侧部上的副切削刃布置在共同的切削平面中,共同的切削平面排布成与布置在相应的相同主侧部上的接触表面平行。

与de102012108752b3中公开的切削刀片类似,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还包括两个基本相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沿着中心平面一体地连接在一起。

在本示例中,中心平面仅用于切削刀片的几何描述。然而,中心平面在此仅是构思的假想辅助平面,其在物理上是不存在的。所述两个部分在本示例中描述为“基本相同”。添加“基本”的原因仅在于,切削刀片的两个部分的整体几何形状当然是相同的,而一些较小的细节可能在精确的同一性上有所偏差,但这些较小的细节对机加工并没有直接影响。优选地,这两个部分(如果有所偏差的话)仅通过没有技术贡献的标记或名称与彼此有所偏差。例如,可以对切削刀片的各个主侧部进行不同标记,以连续地对它们编号。

正如在de102012108752b3中公开的切削刀片一样,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也针对孔轴线成180°地旋转对称。

然而,与de102012108752b3中公开的切削刀片的本质区别在于,在切削刀片的四个相同的主侧部中的每个上,主切削刃与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副切削刃布置在共同的切削平面中,该切削平面与每种情况下均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接触表面平行地延伸。显而易见的是,与上述中心平面类似,所述切削平面是纯粹的假想平面,在本示例中仅出于描述目的而提及。

根据本发明,通过所提及的方式(即,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布置在与相应的接触表面平行的共同平面中)首先使得各个切削刃相对于相应的接触表面进行非常精确的对齐,这使得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相对于将这些切削刃夹持在其中的刀架具有简单且易于重复的对齐类型。其次,所述类型的对齐形成一种排屑槽,该排屑槽由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以及相应的相关接触表面进行限定。因此,接触表面不仅用作切削刀片与刀架之间的接触部分,同时还用作排屑槽的、能够在机加工期间在其中形成切屑的一部分。

在副切削刃的区域中,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因此包括一种闭合的排屑槽,其与在de102012108752b3中公开的切削刀片不同。这改善了切屑的形成。这种排屑槽使去除的切屑能够更好地卷起,从而支持切屑断开并且能够生成较短的切屑。这对待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有积极影响。然而,同时其还减小了切削刃上的负载,因此能够延长使用寿命。这又有助于改善切削刀片的经济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的改善的切屑形成特性具体(但不仅仅)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用于端面铣削时起作用。当通过端面铣削加工工件时,通常使用切削刀片的副切削刃中的一个来加工待制造的几何形状的基座。

参考在本示例中使用的术语,务必注意以下内容:“直线式(rectilinear)”刃在本示例中应理解为直线型(straight-lined,即非弯曲式)刃。“平坦的”表面应理解为同高的非弯曲表面。“横向地”应理解为形成不等于0°的任何角度的两个轴线、边缘或平面的不平行排布。因此,“横向地”可以但不一定意味着垂直或正交。在本示例中,“边缘”应理解为彼此横向排布并且可以成角度但并非必须成角度的两个平坦表面之间的过渡。边缘也可以是圆润的。“成180°地旋转对称”应理解为通过绕限定的轴线旋转180°而投影至其自身上的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四个主切削刃中的每个在每种情况下均在第二端处直接连接至或者经由第二拐角边缘连接至侧刃,其中,第二拐角边缘包括半径部和/或倒角部,其中,四个侧刃中的每个均没有布置于在其中布置有同一主侧部上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相应切削平面中。

换言之,因此,每个主切削刃在其第一端处经由包括半径部和/或倒角部的第一拐角边缘连接至副切削刃,并且在其相对布置的第二端处直接连接至或经由第二拐角边缘连接至侧刃。然而,侧刃不位于共同的切削平面中,而是在该共同的切削平面之外延伸。当使用切削刀片时,所述侧刃通常不与待加工的工件接触。因此,所述侧刃并非用来对工件进行机加工的切削刃。通过在切削平面之外延伸的侧刃,在主切削刃的与副切削刃相对的一侧上形成上述排屑槽的一种开口。由于从工件去除的切屑能够通过所述侧部开口流走,因此所述开口能够改善切屑流动。

优选地,每个侧刃的第一端直接连接至或经由相应的第二拐角边缘连接至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主切削刃。每个侧刃的相对布置的第二端直接连接至、经由半径部连接至和/或经由倒角部连接至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接触表面的边缘,其中,四个接触表面距孔轴线的距离短于四个切削平面距离孔轴线的距离。

因此,在切削刀片的每个主侧部处,侧刃在每种情况下均分别将每个主切削刃的横向端部连接至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接触表面。因此,侧刃向后延伸远离相应的主切削刃,并且因此提供上述排屑槽的单侧开口。优选地,所述侧刃在每种情况下均形成切削刀片的外侧刃,使得通过排屑槽开口流出的切屑可以说是直接进入至空气中。所述改进方案还支持优选在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的情况下提供的所谓正向拉切。正向拉切是指当在远离正减少的材料的方向上(也是在与加工期间形成的槽壁相反的方向上)在切屑表面上实现切屑去除之时。与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的负向拉切相比,这种正向拉切对于切屑的形成特性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平坦的切屑表面布置在每个主切削刃与在每种情况下均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接触表面之间。

所述切屑表面也支持切屑流动。特别是与弯曲地或复杂地形成的切屑表面相比,平坦的切屑表面还非常易于制造。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在每个主侧部上均布置有至少部分周向的倒角部布置,该倒角部沿着布置在相应的主侧部上的第二拐角边缘、主切削刃、第一拐角边缘以及副切削刃连续地延伸,并且该倒角部抵靠于布置在同一主侧部上的切屑表面。

所述倒角部形成一种保护性倒角部。该保护性倒角部可以设计为有棱角或有斜角的倒角部或者设计为圆润的半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改进方案,假想的中心平面与所有的四个接触表面相交,使得每个接触表面的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关联,并且每个接触表面的另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关联。

因此,接触表面相应地设计得相对较大,从而使得刀具中的刀片座能够设计得相对简单。由于平坦的接触表面在必要的对称特性方面也有助于简化整体几何形状,因而接触表面的这种相对较大的设计也有助于更简单地制造切削刀片。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四个接触表面中的每个均分别包括通过凹入部与彼此分离开的两个平坦的部分表面。

优选地,每个接触表面的两个部分表面完全通过相应的凹入部彼此分离开。这使得切削刀片通过两点式接触或两平面式接触以限定的方式抵靠于刀架,从而使得刀片座能够机械地加固。除此之外,在凹入部内部能够设置对相应的主侧部进行编号或表征的标记。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切削刀片在每个主侧部上分别包括两个突起部,其中,相邻的主侧部的副切削刃布置在所述突起部上,其中,突起部布置在相应的主侧部的相对布置的侧部上,并且突起部相对于相应的主侧部的接触表面突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的情况下,所述突起部用于形成副切削刃自由角度,该自由角度用于确保切削刀片的必要的自由运转特性。换言之,因此在每种情况下,对在加工期间所需的切削刀片的运转特性而言所必需的自由角度均形成在两个突起部中。实质上,这是由于每个突起部包括平坦的和/或复杂成形的表面而实现的,这些表面相对于相邻的接触表面倾斜并且相对于相邻的副切削刃倾斜,从而在每种情况下均在切削刀片的拐角中形成多个自由角度。由于自由角度在所述突起部中进行布置或在突起部中形成,使得切削刀片不必以过度明显的方式转动自身,从而有效避免在加工期间与切削刀片中未使用的组件发生碰撞。除此之外,与通常情况相比,例如与在ep1572407b1中公开的切削刀片相比,由此在切削刀片的外壳上形成了基本上不太复杂地形成的表面。这使得切削刀片的制造更简单并因此更具成本效益。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四个副切削刃彼此平行且与主切削刃正交地延伸。这对于切向铣削尤为有利。

优选地,切削刀片精确地包括四个相同的主切削刃,其中,在每个主侧部上均精确地布置有四个主切削刃中的一个。切削刀片还精确地包括四个相同的副切削刃,其中,在每个主侧部上均精确地布置有四个副切削刃中的一个。优选地,每个主侧部均以不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优选地,每个接触表面也均以不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尽管如此,整个切削刀片满足上述对称特性,即,满足绕孔轴线成180°地旋转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当沿着孔轴线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切削刀片具有大致为长菱形的形状。“长菱形”应理解为包括四条边的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的相对布置的边是平行的并且具有相同的长度,四个拐角中没有一个形成为直角。然而,所有拐角角度的总和是360°。这种长菱形有两个对角线,两个对角线具有不同的长度并且倾斜地相交,即两个对角线不是垂直相交。因此,该长菱形与等边菱形不同。

必须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在所描述的平面图中没有包括精确的长菱形形状。切削刀片与长菱形的理想形状有所偏离,具体地,在拐角上有所偏离。这种偏离实质上是由于已在上文提及的并且布置于切削刀片的拐角处的副切削刃和拐角边缘而导致的。

切削刀片的基本上为长菱形的形状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所需要的自由运转和对称特性。通过切削刀片的基本上为长菱形的形状,而形成相对较少的难以制造的复杂成形表面。因此,四个主刀片侧部(主侧部)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设计。此外,只需要在切削刀片中形成很少的倾斜表面或凸的表面,使得在制造过程中显著地降低了加工费用。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主切削刃距中心平面的距离小于支承表面距中心平面的距离。由于在支承表面与主切削刃之间的所述偏移,在每种情况下均在主切削刃与支承表面之间形成有这样的主自由表面:该主自由表面是基本上平坦的,其相对于假想的中心平面倾斜,即不与中心孔轴线正交地延伸。反过来,又需要所述四个平坦的主自由表面能够确保切削刀片必要的自由运转特性,否则切削刀片的支承表面可能会在加工期间与工件发生碰撞。优选地,主自由表面与相邻的支承表面围成的倾斜角度处于2°至10°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处于4°至6°的范围内。

如在技术领域中所提及的,本发明不仅涉及切削刀片本身,而且涉及用于机加工工件的刀具,具体地,涉及用于切向铣削的刀具,所述刀具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切削刀片容纳部的刀架,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紧固于所述切削刀片容纳部中。因此,上文所提及的设计也相应地适用于具有这种切削刀片的刀具。

在这一点上,必须注意的是,在本示例中主要利用切向铣削刀具的实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的使用。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在原则上也同样可以用于在端铣削或可旋转刀架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以及所要求保护的刀具不限于在本示例中描述的应用。

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框架的情况下,上文所提及的特征和下文将要提及的特征不仅可以以相应的特定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以其他组合使用或者可以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作为示例;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3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在图1中不可见的第一侧部的平面图作为示例;

图4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在图1中不可见的第二侧部的平面图作为示例;

图5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区段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刀架的立体图作为示例,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可以用于该刀架中;

图7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切削刀片插入至其中的刀架的立体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的、切削刀片插入至其中的刀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的实施方式的各种视图作为示例,切削刀片在各种情况下均由附图标记10表征为整体。从图1中所示的立体图可以看出,该切削刀片是具有四个相同的直线式主切削刃12a至12d的四片式可转位刀片10(主切削刃12d在图1中不可见,对此参见例如图4)。

切削刀片10的外形通过总共六个侧部进行限定:两个相对布置的基座侧部14a、14b(其形成切削刀片10的顶侧和底侧),以及四个主侧部16a至16d(其也称为主刀片侧部16a至16d)。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两个基座侧部14a、14b设计为彼此相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四个主侧部16a至16d设计为基本上彼此相同。这些侧部的区别仅在于用于识别相应侧部的较小特征。另外,这些侧部简单地设计为彼此的镜像。主切削刃12a至12d布置在主侧部16a至16d中的每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10的整体几何形状可以另外描述为:所述切削刀片包括沿着假想的中心平面11(参见图3和图4)彼此连接成一体的两个相同的部分18a、18b。在这种情况下,划分成两个部分18a、18b仅用于简化对切削刀片10的几何形状的描述。然而,所述划分并非指示在这样的连接中具有两个不同的组件(即,分离的组件)。

切削刀片10包括通孔22,该通孔22沿着孔轴线20贯穿两个部分18a、18b。所述通孔22用于容纳螺钉,切削刀片10通常通过该螺钉被固定在刀架上,从而形成为例如图7和图8中示出的那样。

切削刀片10的两个部分18a、18b的几何情况可以描述如下:沿着其而使两个部分18a、18b连接在一起的中心平面11延伸成与通孔22的孔轴线20正交,并且将切削刀片10划分成尺寸相等的两半。第一部分18a可以通过绕位于所述中心平面11中的旋转轴线旋转180°并随后绕孔轴线20旋转而投影至第二部分18b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假想旋转的角度对应于第一部分18a的主切削刃12a、12c与第二部分18b的主切削刃12b、12d围成的角度。

在两个部分18a、18b中的每个上分别布置有全部四个主切削刃12a至12d中的两个。每个部分18a、18b的主切削刃12a至12d彼此平行但横向于或倾斜于相应另一部分18a、18b的主切削刃12a至12d地延伸。每个部分18a、18b均包括两个相同的、相对布置的部分主侧部以及两个相同的部分副侧部,其中,主切削刃12a至12d布置在部分主侧部上,两个相同的部分副侧部横向于部分主侧部地延伸并且也彼此相对地布置。

通过两个部分18a、18b相对于彼此的前述布置,切削刀片10的每个主侧部16a至16d均包括部分18a、18b的部分主侧部和相应的另一部分18a、18b的部分副侧部。切削刀片10的第一主侧部16a包括例如第一部分18a的其上布置有第一主切削刃12a的部分主侧部,以及布置在其下方的、第二部分18b的部分副侧部。相反地,切削刀片10的第二主侧部16b包括第一部分18a的部分副侧部,以及布置在其下方的、第二部分18b的其上布置有第二主切削刃12b的部分主侧部。切削刀片10的第三主侧部16c包括第一部分18a的其上布置有第三主切削刃12c的部分主侧部,以及布置在其下方的、第二部分18b的部分副侧部。切削刀片10的第四主侧部16d包括第一部分18a的部分副侧部,以及布置在其下方的、第二部分18b的其上布置有第四主切削刃12d的部分主侧部。

由于四个相同的主侧部16a至16d和已提及的切削刀片10的对称特性,切削刀片10可以在不改变切削几何形状或切削特性的情况下用于刀架中的四个不同位置。例如,第一主切削刃12a可以首先用于切削加工。一旦磨损,切削刀片10就可以绕孔轴线20旋转180°,从而使用主切削刃12c。然后,为了允许使用两个主切削刃12b和12c,切削刀片必须精确地转动180°,并且以相应的方式再次紧固至刀架。

在紧固状态下,切削刀片10通过设置在第一基座侧部14a上的平坦的支承表面24a或者通过设置在相对布置的第二基座侧部14b上的第二支承表面24b以平坦的方式安置在刀架上。两个支承表面24a、24b彼此平行且与孔轴线20正交地延伸。两个支承表面24a、24b距假想的中心平面11的距离相同。

除了每个主切削刃12a至12d之外,切削刀片10的每个主侧部16a至16d还包括副切削刃26a至26d。因此,切削刀片10包括总共四个副切削刃26a至26d。与主切削刃12a至12d类似,副切削刃26a至26d也是直线式切削刃或非弯曲式切削刃。优选地,副切削刃彼此平行地延伸。副切削刃26a至26d以优选的方式排布成与主切削刃12a至12d正交或者与孔轴线20平行。由此,切削刀片10的两个部分18a、18b中的每一个均分别包括两个主切削刃12a至12d以及两个副切削刃26a至26d。

在每种情况下,四个主切削刃12a至12d均与布置于同一主侧部16a至16d上的副切削刃26a至26d布置在共同的假想切削平面中。因此,总共存在四个所述假想切削平面,其中两个在每种情况下均排布成彼此平行。然而,四个假想切削平面全部排布成与假想的中心平面11和两个支承表面24a、24b正交。切削刀片10的每个主侧部16a至16d还包括平坦接触表面28a至28d,其相对于所述假想切削平面略微向内偏移,即朝向中心孔轴线20偏移。前面描述的假想切削平面中的每一个均与在每种情况下均布置在同一主侧部16a至16d上的接触表面28a至28d平行地延伸,从而使得每个主侧部16a至16d的主切削刃12a至12d和副切削刃26a至26d在每种情况下均与布置在同一主侧部16a至16d上的接触表面28a至28d平行地延伸。

优选地,在安装至刀架中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10通过接触表面28a至28d中的两个抵靠于刀架,并且通过两个支承表面24a、24b中的一个以平坦的方式安置在刀架上。

由于切削平面距孔轴线20的距离分别大于接触表面28a至28d距孔轴线20的距离,因此在切削刀片10的每个主侧部16a至16d上均存在一种排屑槽,这种排屑槽形成在布置于相应的相同主侧部16a至16d上的主切削刃12a至12d、相应的副切削刃26a至26d与相应的接触表面28a至28d之间。所述排屑槽中的每个均在相应的主切削刃12a至12d的一侧上(在图3中的主切削刃12c的右手侧上以及在图4中的主切削刃12d的左手侧上)闭合,并且在相应的主切削刃12a至12d的相对地布置的一侧上(在图3中的主切削刃12c的左手侧上以及在图4中的主切削刃12d的右手侧上)开放。当切削刀片在使用时,切屑通常主要形成在所描述的排屑槽在每种情况下均在其上包括闭合轮廓的一侧上,然而,所形成的切屑的大部分在排屑槽在其上包括开放轮廓的一侧上朝向外部流出。

在每种情况下,四个主切削刃12a至12d中的每个均经由第一拐角边缘30a至30d在“闭合”侧上连接至四个副切削刃26a至26d中的一个。在所示出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拐角边缘30a至30d在每种情况下均为半径部32a至32d和与其连接的倒角部34a至34d的组合。对此可替代地,第一拐角边缘30a至30d也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均仅通过半径部或仅通过倒角部进行设计。

第一拐角边缘30a至30d还与此无关地布置在前述相应的切削平面中,在该切削平面中还布置有在相应的相同主侧部16a至16d上进行布置的主切削刃12a至12d和副切削刃26a至26d。

优选地,不用作切削刃并因而不必打磨的侧刃36a至36d布置在每个主切削刃12a至12d的与副切削刃的位置相对布置的“开放”侧上。优选地,侧刃36a至36c实现为直线式刃或非弯曲式刃。侧刃36a至36c可以直接连接至相应的主侧刃12a至12d,或者经由半径部和/或倒角部连接至相应的主侧刃12a至12d。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侧刃36a至36d经由第二拐角边缘38a至38d连接至相应的主切削刃12a至12d,第二拐角边缘38a至38d包括半径部40a至40d和倒角部42a至42d。

侧刃36a至36d在每种情况下都通过其各自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拐角边缘38a至38d。在侧刃36a至36d的分别与所述第一端相对布置的第二端上,侧刃36a至36d在每种情况下都优选地直接抵靠于布置在同一主侧部16a至16d上的接触表面28a至28d。因此,侧刃36a至36d从第二拐角边缘38a至38d开始向后延伸至后方,可以说是由此形成上述排屑槽轮廓的“开放”侧。

在每个主切削刃12a至12d与布置于同一主侧部16a至16d上的接触表面28a至28d之间布置有平坦的切屑表面44a至44d。在每个主侧部16a至16d上还另外设置有至少部分周向的倒角部,该倒角部沿着布置在相应的主侧部16a至16d上的第二拐角边缘38a至38d、主切削刃12a至12d、第一拐角边缘30a至30d以及沿着副切削刃26a至26d连续延伸,并且该倒角部抵靠于相应的相邻切屑表面44a至44d。所述部分周向的倒角部46a至46d用作切削刃的保护性倒角部。

另外,从附图中可以看出,在每种情况下,在每个主侧部16a至16d上均布置有相对于接触表面28a至28d突出的第一突起部48a至48d和第二突起部50a至50d。

在四个第一突起部48a至48d中的每一个上均布置有四个第一拐角边缘30a至30d中的一个和四个副切削刃26a至26d中的一个,即,在每种情况下,均布置有相邻的主侧部16a至16d的一个拐角边缘30a至30d和一个副切削刃26a至26d。

在四个第二突起部50a至50d中的每一个上均布置有四个第二拐角边缘38a至38d中的一个和四个侧刃36a至36d中的一个,即,在每种情况下均布置有相邻的主侧部16a至16d的一个拐角边缘38a至38d和一个侧刃36a至36d。

在每种情况下,第一突起部48a至48d和第二突起部50a至50d均布置在部分副侧部上。在第一突起部48a至48d中形成副切削刃26a至26d的自由角度。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接触表面28a至28d在每种情况下均由凹入部52a至52d划分成两个部分表面54a至54d和56a至56d。接触表面28a至28d的所述划分通过形成两点式接触或两平面式接触,而使刀片座得以改善。

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在凹入部52a至52d内部设置有对切削刀片10的相应主侧部16a至16d标识或编号的标记。

图6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切削刀片10通常在其中使用的刀具作为示例。刀具由附图标记100整体表示。

作为示例示出的刀具在本示例中是切向铣削刀具。所述刀具100包括刀架58,该刀架58相对于旋转轴线60旋转对称。至少一个切削刀片容纳部62(优选地,多个切削刀片容纳部62)周向地设置在刀架58上,至少一个切削刀片容纳部62在每种情况下均用作一个切削刀片10的容纳部。切削刀片10中的每个均通过螺钉64可拆卸地紧固在刀架58上。

在图6中可以看到切削刀片容纳部62的结构细节。切削刀片容纳部62在每种情况下均包括两个接触表面66、68和一个支承表面70,切削刀片10抵靠于两个接触表面66、68并安置在支承表面70上。因此,切削刀片10在每种情况下均通过其接触表面28a至28d中的一个抵靠于刀架的接触表面66,在每种情况下均通过接触表面28a至28d中的另一个抵靠于刀架的接触表面68,并且通过其两个支承表面24a、24b中的一个安置在刀架58的支承表面70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