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6818发布日期:2019-07-10 10:4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的占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加工方面的研究,而汽车散热器就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配件,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部件,散热性能、机械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也就成为了很多汽配企业研究的主要方向。

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在进行主片安装的工序时需要进行手工装配,随着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现有的手工装配以及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手工装配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主片安装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人工操作导致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的成本较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座、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座、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架,且两个第一支撑座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第二支撑座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每个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传动辊,且其中一个传动辊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架并焊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传动辊上共同套设有传送带;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共同焊接有连接骨架,所述连接骨架上对称滑动套接有两个安装组件和两个加力组件,每个所述安装组件上均安装有液压缸,每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加力组件,每个所述加力组件上均安装有夹座,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贯穿第二支撑架并焊接有螺纹杆,且每个安装组件、加力组件均与位置相对应的螺纹杆螺纹连接;

每个所述安装组件上均安装有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之间共同安装有压装装置。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两个所述安装架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侧,每个所述安装架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安装通槽,每个所述安装通槽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套,且安装套位于安装通槽内,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套之间共同安装有压紧辊,且压紧辊位于传送带的上方。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竖板、连接横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且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滑动套接在连接骨架上,所述液压缸安装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所述连接横板水平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上端,且连接组件安装在连接横板上。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加力组件包括推动板、推动座和加力板,所述推动座固定连接在推动板和加力板之间,且液压缸的输出圈固定连接在推动板上,所述推动板、推动座和加力板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且推动板、推动座和加力板均滑动套接在连接骨架上,所述夹座固定安装在加力板上。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架、横梁杆,所述固定架与横梁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固定架竖直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所述横梁架水平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侧壁上,压装装置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梁架之间。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压装装置包括压装气缸和压装座,所述压装气缸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组件之间,所述压装座固定连接在压装气缸的输出端上,且压装座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且压装座位于连接骨架的中心线上。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连接骨架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滑轨,且安装组件和加力组件均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且夹座的下表面高于滑轨的上端面。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共同安装有承重座,所述传送带由位于上方的有载带体和位于下方的无载带体组成闭合环路,且承重座位于有载带体和无载带体之间,且承重座的上表面与有载带体的下表面接触。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连接骨架位于有载带体和无载带体之间,且连接骨架的上端面与有载带体的下表面接触。

在上述的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中,所述推动座上设有控制器,所述夹座上设有红外距离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压缸、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压装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红外距离感应器感觉物件的位置,进而通过控制器实现对第二电机、液压缸和压装气缸的控制,实现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1、通过第一电机、传动辊和传送带实现物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二电机和螺纹杆带动安装组件和加力组件在连接骨架和滑轨上移动,以此实现两个加力组件的相互靠近,安装组件、液压杆的设置保证在加力组件脱离螺纹杆而夹座并未实现对物件的夹紧时能够继续推动加力组件在连接骨架上运动,保证装置能够对不同型号尺寸的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进行压装,增加了装置适配的广度。

2、在压装气缸和压装座对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进行压装时,由于传送带上的有载带体的下表面与连接骨架接触,连接骨架能够承载物件的重量以及压装座对压装物件施加的压力,进而顺利实现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的压装。

3、安装架、压紧辊、安装通槽、连接弹簧和安装套能够通过连接弹簧的弹力对压装完成后的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进行进一步的压紧,此时,由于传送带的有载带体与承载座接触,则在连接弹簧通过压紧辊对主板进行压紧时,承载座承受连接弹簧的压力,确保传送带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而导致压紧效果较差,保证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压装的效果,提高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主板压装的合格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巧妙,实现了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器主板压装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主板的压装质量,同时通过控制人工成本来降低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安装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支撑座、2推动板、3连接骨架、4第二支撑座、5滑轨、6第二竖板、7横梁架、8夹座、9传送带、10第一支撑架、11压装气缸、12压装座、13加力板、14固定架、15连接横板、16液压缸、17第二支撑架、18第二电机、19螺纹杆、20推动座、21传动辊、22安装架、23承重座、24安装套、25连接弹簧、26安装通槽、27压紧辊、28第一电机、29安装组件、30加力组件、31第一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大型材新能源汽配高导热散热器自动化控制加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座1、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座4、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架22,且两个第一支撑座1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第二支撑座4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每个第一支撑座1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10,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架10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电机28,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0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传动辊21,且其中一个传动辊21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架10并焊接在第一电机28的输出轴上,两个传动辊21上共同套设有传送带9。

每个第二支撑座4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7,两个第二支撑架17之间共同焊接有连接骨架3,连接骨架3上对称滑动套接有两个安装组件29和两个加力组件30,每个安装组件29上均安装有液压缸16,每个液压缸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加力组件30,每个加力组件30上均安装有夹座8,每个第二支撑架17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电机18,每个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均贯穿第二支撑架17并焊接有螺纹杆19,且每个安装组件29、加力组件30均与位置相对应的螺纹杆19螺纹连接。

连接骨架3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滑轨5,且安装组件29和加力组件30均滑动连接在滑轨5上,且夹座8的下表面高于滑轨5的上端面。

安装组件29包括第一竖板31、连接横板15和第二竖板6,第一竖板31和第二竖板6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9上,且第一竖板31和第二竖板6均滑动套接在连接骨架3上,液压缸16安装在第一竖板31和第二竖板6之间,连接横板15水平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31和第二竖板6的上端,且连接组件安装在连接横板15上。

加力组件30包括推动板2、推动座20和加力板13,推动座20固定连接在推动板2和加力板13之间,且液压缸16的输出圈固定连接在推动板2上,推动板2、推动座20和加力板13均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9上,且推动板2、推动座20和加力板13均滑动套接在连接骨架3上,夹座8固定安装在加力板13上。

每个安装组件29上均安装有连接组件,两个连接组件之间共同安装有压装装置。

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架14、横梁杆7,固定架14与横梁杆7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固定架14竖直安装在安装组件29上,横梁架7水平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4的侧壁上,压装装置固定连接在两个横梁架7之间。

压装装置包括压装气缸11和压装座12,压装气缸11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组件之间,压装座12固定连接在压装气缸11的输出端上,且压装座12位于传送带9的上方,且压装座12位于连接骨架3的中心线上。

推动座20上设有控制器,夹座8上设有红外距离感应器,红外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液压缸16、第一电机28、第二电机18和压装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两个安装架22分别位于传送带9的两侧,每个安装架22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安装通槽26,每个安装通槽26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5,连接弹簧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套24,且安装套24位于安装通槽26内,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安装套24之间共同安装有压紧辊27,且压紧辊27位于传送带9的上方。

两个安装架22之间共同安装有承重座23,传送带9由位于上方的有载带体和位于下方的无载带体组成闭合环路,且承重座23位于有载带体和无载带体之间,且承重座23的上表面与有载带体的下表面接触,连接骨架3位于有载带体和无载带体之间,且连接骨架3的上端面与有载带体的下表面接触。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操作工人将主片放置在对应型号的芯片上,并将其依次放置在传送带9上的有载带体上,此时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28,第一电机28通过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辊21带动传送带9转动,此时需要压制的物件在传送带9的输送下向压装装置的方向上运动;

当夹座8上的红外距离感应器感应到物件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打开两个第二电机18,两个第二电机18同时正向转动,与第二电机18连接的螺纹杆19正向转动,则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9上安装组件29和加力组件30同时在连接骨架3和滑轨5上向传送带9的方向上滑动,直至加力组件30完全脱离螺纹杆19时控制器关闭第二电机18,安装组件29和加力组件30停止运动,随后控制器打开液压缸16,液压缸16的输出端伸长,此时加力组件30已经完全脱离螺纹杆19,液压缸16的输出端推动加力组件30在连接骨架3和滑轨5上滑动,直至将需要压装的物件夹紧,控制器关闭液压缸16;

通过控制器打开压装气缸11,压装气缸11的输出端伸长,带动压装座12向下运动,压装座12逐渐与压装物件接触,压装气缸11的输出端依旧伸长,压装座12继续向下运动,由于传送带9上的有载带体的下表面与连接骨架3接触,则此时连接骨架3承载物件的重量以及压装座12对压装物件施加的压力,进而实现物件的压装;

压装完成后,控制器同时打开压装气缸11和液压缸16,压装气缸11的输出端缩短,带动压装座12远离压装完成的物件,液压缸16的输出端缩短,带动加力组件30向安装组件29方向上运动,直至加力组件30与螺纹杆19接触并初步螺纹连接,此时控制器关闭压装气缸11和液压缸16并打开两个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带动螺纹杆19反向转动,带动安装组件29和加力组件30在连接骨架3上向远离传送带9的方向上运动;

压装完成后的物件随着传送带9继续向安装架22的方向上运动,压装物件在运动至压紧辊27的下方时,压装物件与压紧辊27初步接触,随着压装物件的进行运动,通过挤压压紧辊27的侧壁推动压紧辊27向上运动,连接弹簧25随之压缩并蓄力,安装套24在安装通槽26内向上运动,由于弹簧的弹力具有双向性,而连接弹簧2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安装通槽26的内壁上,则此时连接弹簧25只能够向下通过安装套24向下挤压压紧辊27,则压紧辊27挤压压装物件,进一步巩固物件的压紧。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支撑座1、推动板2、连接骨架3、第二支撑座4、滑轨5、第二竖板6、横梁架7、夹座8、传送带9、第一支撑架10、压装气缸11、压装座12、加力板13、固定架14、连接横板15、液压缸16、第二支撑架17、第二电机18、螺纹杆19、推动座20、传动辊21、安装架22、承重座23、安装套24、连接弹簧25、安装通槽26、压紧辊27、第一电机28、安装组件29、加力组件30、第一竖板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