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5730发布日期:2019-09-06 23:0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



背景技术:

加热管能把电能转化成热能。当电流通过加热管中的电阻丝时,产生热能。通常加热管使用金属外壳,在管内中心沿轴向放置电阻丝,在管壁和电阻丝间隙灌入电工级氧化镁粉,并压实密封,然后折弯压制。它可以对空气、液体和金属进行加热。它有结构简单、对恶劣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其中,加热管在灌装入电工级氧化镁粉后,需要使用辊压机对其进行压实。但是,使用辊压机压实加热管后,加热管管长的公差一般为正负加热管管长的百分之一。实际生产中,为了方便后道工序中的加热管折弯,一般会采取以下三种工序中的一种来保证管长:1、测量管长,挑管分类。2、拉伸加热管,使其长度在公差范围内;3、车去加热管超出公差的部分。显然,这三种方法的生产效率低,需要浪费大量人工去控制加热管管长。本发明可安装在加热管辊压机之后,对辊压机生产出来的加热管加工,并提高加热管的管长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包括上料部分、传送部分、辊压部分和控制部分;

上料部分包括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与辅助传送轮组;

传送部分包括水平的上料传送带,传送带入口端连接辅助传送轮组,出口端连接辅助送料轮组;

辊压部分包括动态辊压装置,动态辊压装置水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

控制部分与上料部分、传送部分与辊压部分相连,包括控制面板与电控箱;

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与plc相连。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端的接近感应传感器和中间的编码器传感器。

作为一种改进,动态辊压装置包括上下两个轮轴可动态调节的辊轮。

作为一种改进,动态辊压装置通过液压油缸供能。

作为一种改进,控制面板包含开关、按钮和触摸屏。

作为一种改进,辊压部分后端设有出料部分,包括卸料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人工挑管分类、拉伸加热管和车去加热管超出公差部分这三种解决方案相比,本发明为直接加在辊压机之后,这可以省去以上提到的三种解决方案中的任意一种。如果使用三种解决方案中的任意一种,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搬移物料、相对应的生产工序和再次搬移物料。而本发明在辊压的出口就解决了管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态辊压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上料部分;2-传送部分;3-辊压部分;4-出料部分;5-控制部分;1-1-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2-辅助传送轮组;1-1b-接近感应传感器;1-1c-编码器传感器;2-1-上料传送带;2-2-辅助送料轮组;3-1-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3-液压油缸;3-4-动态辊压装置;4-1-卸料装置;5-1-控制面板;5-2-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其他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包括上料部分1、传送部分2、辊压部分3和控制部分5。

上料部分1包括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1与辅助传送轮组1-2。

传送部分2包括水平的上料传送带2-1,传送带入口端连接辅助传送轮组1-2,出口端连接辅助送料轮组2-2。

如图2(箭头方向代表加热管传送方向)所示,辊压部分3包括动态辊压装置3-4,动态辊压装置3-4水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

控制部分5与上料部分1、传送部分2与辊压部分3相连,包括控制面板5-1与电控箱5-2。

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1、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与plc相连。

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1、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结构相同,均包括两端的接近感应传感器和中间的一种加热管管长精度提升设备,包括上料部分1、传送部分2、辊压部分3和控制部分5。

上料部分1包括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1与辅助传送轮组1-2;

传送部分2包括水平的上料传送带2-1,传送带入口端连接辅助传送轮组1-2,出口端连接辅助送料轮组2-2;

辊压部分3包括动态辊压装置3-4,动态辊压装置3-4水平两端分别设有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动态辊压装置3-4包括上下两个轮轴可动态调节的辊轮。动态调节辊轮轴线,即辊轮的开合。动态辊压装置3-4通过液压油缸3-3供能。辊压部分3后端设有出料部分4,包括卸料装置4-1。

控制部分5与上料部分1、传送部分2与辊压部分3相连,包括控制面板5-1与电控箱5-2。控制面板5-1包含开关、按钮和触摸屏。可以操作设备和设置加热管的目标公称长度、目标公差值、辊轮动态作用功能的开关。

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1、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结构相同,均包括两端的接近感应传感器1-1b和中间的编码器传感器1-1a。第一长度测量传感器组1-1、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与plc相连。在正常工作时,接近感应传感器会根据工件在所感应位置到位与否,给plc反馈信号,决定是否开始测量工件,两个接近感应传感器的安装距离为一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本设备提高加热管管长精度前,先要保证本设备的加热管传送方向,即上料部分1、传送部分2、辊压部分3、出料部分4和前道辊压设备的工件输出方向一致,即加热管必须在同一轴线方向上传送。此处涉及到设备的定位和高低水平调节。接着在触摸屏上设置所要生产的加热管的目标公称长度和目标公差值。工件从辊压机出来,会进入本设备的上料部分1,加热管工件经辅助上料装置1-2辅助送入1-1。加热管工件前端经过1-1b,再经过1-1a,最后到1-1c的位置时,1-1a开始测量加热管的长度,在加热管工件末端到1-1b时,1-1a停止测量,得到一个测量值,经plc补偿1-1b和1-1c的间距,得到加热管工件在辊压之后的长度,plc对此长度和公称长度进行对比,计算加热管所需要拉伸的长度。之后,加热管工件进入工件缓冲区传送带2-1。接着,辅助送料轮组2-2辅助加热管工件传送入3。加热管工件先经过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再进入动态辊压装置3-4,接着到达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就在加热管工件到达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时,动态辊压装置3-4开始作用在加热管工件上。此时,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和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同时测量加热管的管长。由于3-1和3-2中的编码器传感器间距为固定值,因此需要对3-2的测量值进行补偿此固定值,然后和第二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1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得到加热管因为动态辊压装置3-4作用而延长的长度。如果此延长长度和加热管需要拉伸的长度相等时,动态辊压装置3-4停止作用加热管,辊轮组中的辊轮张开。根据第三长度测量传感器组3-2的测量值,plc计算和记录了加热管在拉伸后的管长测量值。plc还根据加热管是否在所设定公称长度和公差范围内,定义加热管的属性,即长工件、合格工件和短工件,并可以输出到后续自动分料机。加热管再由卸料装置4-1卸出辊压部分3,流入后续的自动分料机。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