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碱刷洗的刷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60106发布日期:2019-08-30 23:0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碱刷洗的刷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刷辊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碱刷洗的刷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镀锌带钢是冷轧或热轧之后的钢基材与熔融的金属锌镀液发生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得到的一种带状钢材。由于其表面形成有结构紧密的锌铁合金镀层,故其耐腐蚀能力很强。

带钢在热镀锌以前具有良好的表面状态及洁净程度是获得良好镀层的先决条件。在粘有油污的带钢表面进行热镀锌处理,一般很难获得光亮、结合力良好、耐蚀性能优越的镀层。因此,在带钢进入退火炉以前必须先经过清洗工艺,从而保证带钢表面具有较高的清洁度。目前常用的带钢表面清洁方法包括碱刷洗工艺。化学碱洗能够溶解带钢表面附着的油污,机械刷洗能够将溶解后的污垢以及铁粉、灰尘等从带钢表面清除,碱刷洗工艺将化学碱洗和机械刷洗过程相结合,因此该工艺的清洗效果很好。

如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结构简单的带钢清洗处理系统的中国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014203404074),该申请案的带钢清洗处理系统包括了碱刷洗槽和水清洗槽,碱刷洗槽与水清洗槽均包括两刷辊,上刷辊与丝杠连接,下刷辊与气缸连接。带钢穿过喊浸洗槽并随后依次经碱刷洗槽、电解解脱脂槽、水清洗槽、脱脂段线外循环系统,进行清洁,确保了带钢表面具有较高的清洁度。

带钢碱刷洗清洗工艺中的刷辊是整个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刷辊辊身长度可达数米,且刷辊使用时的转速通常可达到1000转/分钟以上,刷辊在高速运转时下极易发生振动,常常使得刷辊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上述碱刷洗清洗工艺中的刷辊对动平衡性能要求很高,进而确保其运转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用于带钢碱刷洗工艺的刷辊高速运转时稳定性不好而使得刷辊在使用时容易发生振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镀锌线碱刷洗刷辊的制造方法,通过在镗刀杆上设置配重件的方式调整镗刀杆的配重,减少了镗刀装置在生产时镗刀抖动剧烈,并通过在镗孔加工时多次进行外圆跳动校正,进而使得镗孔后的中心孔与辊身外圆之间具有较高的同心度,进而确保加工完成的刷辊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碱刷洗的刷辊制造方法,利用制造系统的镗孔装置(200)对辊身(110)进行镗孔加工,具体的加工工艺为:

s1、通过中心架和夹持机构配合支撑辊身,并校正辊身外圆跳动,使辊身外圆跳动<0.02mm;

s2、根据辊身长度调节镗刀杆的工作段长度,并通过增减配重件的数量以及调整配重件的位置以调节镗刀杆的配重;

s3、计算镗刀头的总进刀尺寸,然后粗镗辊身中心孔,镗刀头的进刀尺寸为总进刀尺寸的85%~95%;

s4、校正辊身外圆跳动,使辊身外圆跳动<0.02mm,精镗辊身中心孔,镗刀头的进刀尺寸为s3后剩余进刀尺寸;

s5、对辊身做动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通过精镗辊身不平衡段来确保辊身110的不平衡量<20g;

s6、校正辊身外圆跳动,使辊身外圆跳动<0.02mm,精镗辊身(110)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等于轴肩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中利用夹持机构夹持住辊身的一端,中心架支撑辊身的另一端,并通过中心架上的3个支撑杆粗调辊身的外圆跳动,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持盘细调辊身的外圆跳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盘周向上等距设置的4个夹持螺栓,通过调整夹持螺栓的旋紧程度来细调辊身的外圆跳动。

进一步地,所述s2步骤中通过增减配重件的数量粗调镗刀杆配重,并通过在镗刀杆上滑动配重件细调镗刀杆配重。

进一步地,增减配重件时使配重件上的t形槽与镗刀杆上的t形轨配合。

进一步地,调整完镗刀杆配重后,通过旋紧配重件上的固定螺栓固定配重件。

进一步地,镗孔加工前,利用造系统的热处理装置对辊身进行热处理。

进一步地,完成辊身的镗孔加工后,还包括:

步骤一、先车加工轴头,然后将轴头安装在辊身安装孔内,再将轴头和辊身焊接连接;

步骤二、利用制造系统的热处理装置对刷辊进行热处理;

步骤三、在辊身两端铣补偿槽,在补偿槽内周向钻若干个补偿孔;

步骤四、精车加工辊身并精磨辊身外侧壁,然后对辊身进行动平衡测试,并补偿刷辊的不平衡量;

步骤五、利用制造系统的铣槽装置在辊身外侧壁上铣3段相同的刷槽;

步骤六、对刷辊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在轴头上铣键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通过装夹机构夹持刷辊一端的轴头,并通过2个支撑件支撑刷辊两端的轴肩。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四前精磨轴肩,使刷辊两端的轴肩外径相同。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刷辊制造方法,通过在镗刀杆上设置配重件的方式调整镗刀杆的配重,避免了镗刀装置在生产时镗刀大幅度抖动,并通过在镗孔加工时多次进行外圆跳动校正,进而使得镗孔后的中心孔与辊身外圆之间具有较高的同心度,进而确保加工完成的刷辊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2)、本发明的刷辊制造方法,配重件和镗刀杆之间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从而防止配重件在镗刀杆上转动,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配重件防止配重件在镗孔加工时抖动,破坏镗刀杆的配重及平衡,通过增减配重件的方式粗调镗刀杆配重,从而方便大幅度地调整镗刀杆的配重;

(3)、本发明的刷辊制造方法,在中心架上设置3个支撑杆,加工前可以通过调整3个支撑杆伸入支撑套内的长度来粗调辊身的外圆跳动,并通过夹持盘上的4个夹持螺栓的配合细调辊身的外圆跳动,从而确保镗孔加工时,辊身始终和镗刀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进而使得镗孔后的中心孔与辊身外圆之间保持较高的同心度,进而使得加工后的刷辊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4)、本发明的刷辊制造方法,铣槽前先精磨刷辊两端的轴肩并使两轴肩的外径相同,然后将轴肩架设在2个相同的支撑件上,因而能够确保刷辊辊身的轴向与镗刀头运动的方向平行,进而能够确保3段刷槽的形状、宽度、深度相同,进而能够时加工后的刷辊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要加工的刷辊示意图;

图2为刷辊的辊身示意图;

图3为辊身的刷槽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镗孔装置示意图;

图5为镗孔装置的配重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镗孔装置的中心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镗孔装置的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铣槽装置示意图;

图9为铣槽装置的支撑件示意图;

图10为铣槽装置的装夹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热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12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系统进行加工的流程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刷辊;110、辊身;111、中心孔;112、刷槽;113、补偿槽;114、补偿孔;120、轴头;121、轴肩;130、安装端;131、安装槽;140、键槽;

200、镗孔装置;201、底座;210、夹持机构;211、夹持部;212、夹持盘;213、夹持螺栓;220、镗刀;221、镗刀头;222、镗刀杆;223、镗刀座;224、配重件;225、固定螺栓;226、t形槽;230、中心架;231、支撑套;232、支撑杆;233、截止螺栓;

300、铣槽装置;310、装夹机构;311、装夹部;312、装夹螺栓;313、装夹槽;320、铣刀;321、铣刀头;322、铣刀座;323、铣刀导轨;330、支撑件;

400、热处理装置;410、箱式电阻炉;42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方式所要加工的一种用于镀锌线碱刷洗的刷辊100,如图1所示,包括辊身110和焊接在辊身110两端的轴头120,辊身110为外侧壁光滑的空心圆柱体。具体的,辊身110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其两端面的中心孔111,该中心孔111和辊身110同轴;辊身110的两端开设有用于安装上述轴头120的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大于中心孔111的直径,且安装孔内侧壁和中心孔111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台阶状的限位结构,轴头120在该限位结构的作用下被卡在安装孔内,同时辊身110两端的安装孔的深度相同,因而辊身110两端的轴头120伸入辊身的长度相同,因而在此基础上加工出的刷辊100具有较好的动平衡性能。

参照图2和图3,辊身110上沿其周向等距设置有3段用于安装毛刷的刷槽112,每段刷槽112均沿辊身110的轴向设置,且3段刷槽112的形状、深度、宽度均相同;辊身110的两端均开设有补偿槽113,补偿槽113沿辊身110的周向开设,且补偿槽113内沿辊身110周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补偿孔114,可以通过在补偿孔114上安装补偿螺栓来补偿刷辊100的不平衡量;轴头120上还设置有键槽140,两端轴头120的键槽140位于同一条直线,从而防止键槽140影响刷辊100的动平衡性能;参照图1,位于图1中右端的轴头120上还包括安装端130,安装端130上设置有安装槽131,刷辊100的安装端130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运动端连接,并实现传动;轴头120包括轴肩121,轴肩121一部分伸入上述安装孔内与辊身110连接,轴肩121的另一部分露在辊身110外,两端轴头120的轴肩121外径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镀锌线碱刷洗刷辊的制造系统,用于制造上述的刷辊100,包括镗孔装置200、铣槽装置300、热处理装置400。镗孔装置200用于对辊身110的中心孔111进行镗孔处理,铣槽装置300用于在辊身110上铣刷槽112,热处理装置400用于对辊身110或刷辊100进行热处理。

具体的,参照图4,本实施方式的镗孔装置200包括夹持机构210、镗刀220和中心架230,夹持机构210用于夹持辊身110并带动辊身110转动,镗刀220用于对辊身110中心孔111镗孔,中心架230用于支撑辊身110;夹持机构210设置在镗孔装置200底座201的一侧,镗刀220设置在底座201的另一侧,中心架230设置在夹持机构210和镗刀220之间,且夹持机构210、镗刀220和中心架230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镗刀220包括镗刀头221、镗刀杆222和镗刀座223,镗刀座223活动设置在底座201上,镗刀杆222设置在镗刀座223上,镗刀座223将镗刀杆222分割成能够伸入辊身110内进行镗孔的工作段,以及用于调整镗刀杆222配重的配重段。镗刀杆222的工作段远离镗刀座223的一端上有镗刀头221,镗刀杆222的配重段上设置有配重件224,该配重件224用于调整镗刀杆222的配重,减小镗刀头221在镗孔加工时的抖动幅度。

镗孔加工时,参照图4,中心架230支撑住辊身110的一端,夹持机构210夹持住辊身110的另一端并带动辊身110转动,镗刀220的镗刀座223从图4中右方向左方运动,从而带动工作段上的镗刀头221对辊身110的中心孔111进行镗孔加工。

作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镗孔装置200的进一步优化,参照图5,配重件224的截面呈圆环状,配重件224内侧壁的直径不小于镗刀杆222的外侧壁直径,配重件224套设在镗刀杆222上,且能够在镗刀杆222沿轴向滑动,通过调整配重件224在镗刀杆222上的位置实现对镗刀杆222配重的调节,使得镗刀杆222在镗孔加工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配重件224的内壁上开设有t形槽226,镗刀杆222配重段上设置有t形轨,t形槽226与t形轨相互配合,使得配重件224只能够在镗刀杆222上沿轴向滑动,而不能沿镗刀杆222的周向转动。限制配重件224在镗刀杆222上转动自由度的目的在于,若配重件224在镗孔加工时在镗刀杆222发生转动,配重件224不仅无法实现稳定镗刀杆222的作用,甚至会影响镗刀杆222的平衡,进而影响镗孔加工的质量。

虽然配重件224本身质量较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配重件224很难在镗刀杆222上滑动,但镗孔加工时,辊身110旋转速度较快,为了防止配重件224滑动而影响镗刀杆222的稳定性,同时方便在加工前调节配重件224,更进一步地,可以在配重件224上开设螺孔,固定螺栓225穿过该螺孔,并能够将配重件224固定在镗刀杆222上。当需要调节镗刀杆222的配重时,可以旋松固定螺栓225并拖动配重件224在镗刀杆222上滑动,调节完毕后,可以旋紧固定螺栓225以固定配重件224,防止配重件224在镗孔加工时滑动。

更进一步地,配重件224可以设置多个,当需要大幅度调节配重件224的配重时,可以通过增减配重件224的个数来实现调节。

本实施方式的刷辊100在镗孔加工时,辊身110的尺寸可能会不同,中心孔111的深度也可能会不同,因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镗孔装置200的进一步优化,镗刀杆222工作段的长度可以调节,即图4中位于镗刀座223左端的镗刀杆222长度可以调节。具体地,镗刀座223上开设有通孔,镗刀杆222穿过该通孔与镗刀座223活动连接,镗刀杆222能够相对于镗刀座223滑动,从而调整工作段和配重段的长度;镗刀座223上设置有锁紧螺栓,调整工作段长度后,可以通过锁紧螺栓固定镗刀杆222和镗刀座223。

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镗孔装置200的中心架230包括支撑套231,支撑套231包括2个半圆形组件,2个半圆形组件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镗孔前,将上述螺栓旋出,打开支撑套231,将辊身110放入支撑套231内,然后关闭支撑套231并用螺栓将支撑套231锁紧。支撑套231上开设有至少3个调节孔,支撑杆232穿过调节孔并伸入支撑套231内,且支撑杆232均指向支撑套231的几何中心,3个支撑杆232之间相互配合以支撑辊身110,并通过调整支撑杆232伸入支撑套231内的长度来确保辊身110的轴线与镗刀杆222的轴线重合,进而确保镗孔加工时辊身110的中心孔111保持较好的同心度。支撑杆232伸入支撑套231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滚轮,方便辊身110转动。

进一步地,当辊身110较长时,为了防止辊身110中部因自身质量而发生下坠,中心架230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中心架230的支撑套23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分别支撑辊身110的一端。为了方便调节中心架230相对于辊身110的位置,使辊身110在镗孔加工时更稳定,可以在底座201上设置导轨,并在中心架230上设置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并通过设置截止螺栓233在调整完中心架230的位置后将中心架230固定在底座201上。

本实施方式镗孔装置200的夹持机构210包括用于夹持辊身110的夹持部211,以及驱动夹持部211转动的电机。具体的,参照图7,夹持部211包括夹持盘212,夹持盘212上沿其周向等距开设有4个夹持孔,夹持螺栓213穿过该夹持孔并伸入夹持盘212内并指向夹持盘212的几何中心,4个夹持螺栓213相互配合实现对辊身110的夹持。此外,镗孔加工前,对辊身110进行校正,并确保辊身110的轴线与镗刀杆222的轴线重合时,可以通过调整夹持螺栓213从图7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细微调整辊身110的姿态,并确保辊身110两端和中部的外圆跳动<0.02m,从而确保镗孔加工后的辊身110中心孔111具有较高的同心度。此外位于图7中左下和右下方的夹持螺栓213左右对称在辊身110两侧,能够对辊身110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参照图8,本实施方式的铣槽装置300包括装夹机构310、铣刀320和2个支撑件330。装夹机构310用于装夹刷辊100并带动刷辊100转动,铣刀320用于在辊身110上铣刷槽112,2个支撑件330用于支撑刷辊100;装夹机构310固定设置在铣槽装置300的底座上,支撑件330活动设置在底座上且支撑件330能够在铣槽装置300的底座上滑动,2个支撑件330和装夹机构310三者之间成直线分布,且2个支撑件330位于装夹机构310的同一侧,铣刀320位于铣槽装置300的底座正上方;铣刀320包括铣刀头321、铣刀座322和铣刀导轨323,铣刀导轨323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铣刀座322设置在铣刀导轨323上且可以沿着铣刀导轨323滑动,铣刀头321设置在铣刀座322上且铣刀头321朝向铣槽装置300的底座设置。

铣槽加工时,参照图8,装夹机构310夹持住刷辊100一端的轴头120并固定刷辊100,刷辊100的另一端不设置顶针,而采用2个支撑件330支撑住刷辊100,因而铣刀加工时辊身110更加稳定;铣刀320的铣刀座322沿图8中左右方向移动,铣刀座322上的铣刀头321对刷辊100的辊身110进行铣槽,当需要在辊身110外侧面的不同位置进行铣槽时,装夹机构310能够驱使刷辊100转动一定角度。

作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铣槽装置300的进一步优化,参照图9,支撑件330上开设有梯形槽,该梯形槽的上沿宽度大于轴肩121的外径,梯形槽的下沿宽度小于轴肩121的外径,且支撑件330支撑刷辊100时,轴肩121的侧面高于支撑件330梯形槽的槽底,即支撑件330梯形槽与轴肩121之间为2点支撑,因而刷辊100在进行铣槽加工时,刷辊100更加稳定而不会抖动。

更近一步地,参照图10,装夹机构310包括用于装夹刷辊100轴头120的装夹部311,以及驱动装夹部311转动的电机。具体地,装夹部311的内侧壁沿其周向开设有装夹槽313,装夹槽31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孔,装夹螺栓312穿过螺孔伸入装夹槽313并指向装夹槽313的几何中心。装夹部311的内径与刷辊100的轴头120外径相等,轴头120伸入装夹部311后,装夹槽313内的装夹螺栓312能够锁紧轴头120,装夹部311转动时,轴头120能够保持和装夹部311同步转动。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设置了装夹槽313,装夹螺栓312与轴头120接触点到装夹槽313槽底的距离实际上等于装夹部313转动时装夹螺栓312提供给轴头120的静摩擦力的矢量距离,该矢量距离远大于装夹部311内壁距离轴头120外壁的距离,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开设有装夹槽313的装夹机构310相较于不设置装夹槽313的装夹机构310,装夹部311转动时,轴头120与装夹部311转动同步度更高,更加稳定。

参照图11,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400包括箱式电阻炉410,以及用于搁置刷辊100或辊身110的支撑座420。支撑座420设置在箱式电阻炉410内,支撑座420两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开设有多个支撑口,2个支撑架上对应的支撑口相互配合以支撑刷辊100或辊身110。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装置400能够同时对多个刷辊100或辊身110进行热处理,工作效率较高。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镀锌线碱刷洗刷辊的制造系统,同时也包括用于钻补偿孔114的钻床装置,用于打磨轴头120或辊身110的磨床装置,用于车加工轴头120或辊身110的车床装置,以及用于检测辊身110或刷辊100动平衡性能的动平衡测试装置。应当指出的是上述的钻床装置、磨床装置、车床装置、动平衡测试装置均可以采用通用设备,具体的,可按照现有技术披露的或厂家建议的方式使用上述钻床装置、磨床装置、车床装置、动平衡测试装置,因而本实施方式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制造系统制造用于镀锌线碱刷洗刷辊的生产方法,首先分别加工辊身110和轴头120,包括对辊身110外壁的粗加工以及对辊身110中心孔111的镗孔加工,使辊身110本身具有较好的动平衡性能;然后将辊身110和轴头120焊接后,在辊身110上铣补偿槽113,并开设补偿孔114;再精加工辊身110,并通过在补偿孔114里安装补偿螺栓来消除刷辊的不平衡量;最后,在刷辊100具有较高的动平衡的前提下,对辊身进行铣槽加工才能确保加工完成后的刷辊100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如图12所示,具体的工艺为:

步骤一、利用热处理装置400对辊身110进行热处理,消除辊身110的热应力。将辊身110放置在箱式电阻炉410内的支撑座420上,利用箱式电阻炉410对辊身110加热,升温速率为50~100℃/h,例如60、70、80、90℃/h,并在540℃~550℃下保温180~240min,例如200、220min,之后关闭箱式电阻炉410,使辊身110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粗加工辊身110,将辊身110固定在磨床装置上,并对辊身110的外侧壁进行粗磨;车加工轴头120,将轴头120固定在车床装置上,按照设计尺寸对轴头120进行车加工,方便将轴头120与辊身110组装。

步骤三、利用上述的镗孔装置200镗辊身110的中心孔111,并镗辊身110两端的安装孔,辊身110两端的安装孔内径与轴头120的轴肩121外径相同。镗辊身110的中心孔111目的在于消除钢管料本身的不平衡量,使加工后的辊身110的中心孔111与辊身110外壁具有较好的同心度,并提高辊身110的动平衡性能。本实施方式的镗孔工艺在粗镗、精镗、镗安装孔之前均需要对辊身110的外圆跳动进行校正,确保镗孔时辊身110的轴线与镗刀杆222的轴线完全重合,从而使得镗刀杆222上的镗刀头221对辊身110的中心孔111进行镗孔时,中心孔111与辊身110外侧壁之间存在较高的同心度,进而确保后续加工时,刷辊100能够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此外,镗孔加工前,需要通过增减配重件224的数量以及调整配重件224的位置以调节镗刀杆222的配重,从而减小镗刀杆222在镗孔时的抖动幅度和频率,进而使得镗孔后的中心孔111存在较高的同心度。应当说明的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镗刀杆222长度、质量、形状可以不同,配重件的尺寸和质量也可以不同,因而无法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来准确表述配重件224个数和位置与镗刀杆222工作段长度的关系,但配重件224的个数与镗刀杆222工作段的长度正相关,以及配重件224与镗刀架之间的距离与镗刀杆222工作段的长度负相关是明确的。

具体的镗孔工艺为:

s1、中心架230支撑住辊身110的一端,夹持机构210夹持住辊身110的另一端,并通过调节支撑套231上的支撑杆232以及夹持盘212上的夹持螺栓213来校正辊身110外圆跳动,使辊身110外圆跳动<0.02mm;

s2、根据辊身110的长度调节镗刀杆222的工作段长度,并通过增减配重件224的数量以及调整配重件224的位置以调节镗刀杆222的配重,消除镗刀杆222的抖动;

s3、依据刷辊100的设计尺寸和辊身110侧壁的厚度计算出镗刀头221的总进刀尺寸,对中心孔111粗镗加工,粗镗的进刀尺寸为总进刀尺寸的85%~95%,例如可以是87%、90%、93%;

s4、调整夹持盘212上的夹持螺栓213来校正校正辊身110外圆跳动,使辊身110外圆跳动<0.02mm,对中心孔111精镗加工,进刀尺寸为粗镗后剩下的进刀尺寸;

s5、对辊身110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通过精镗辊身110不平衡段来确保辊身110的不平衡量<20g;

s6、调整夹持盘212上的夹持螺栓213来校正辊身110外圆跳动,使辊身110外圆跳动<0.02mm,之后精镗辊身110两端的安装孔,使安装孔的直径与轴肩121的尺寸相配。

步骤四、将轴头120安装在辊身110两端的安装孔内,并焊接轴头120和辊身110。

步骤五、热处理装置400对刷辊100进行热处理,消除刷辊100的热应力。将刷辊100放置在支撑座420上,利用箱式电阻炉410对刷辊100加热,升温速率为50~100℃/h,例如60、70、80、90℃/h,并在340℃~350℃下保温180~240min,例如200、220min,之后关闭箱式电阻炉410,使刷辊100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六、在刷辊100辊身110的两端铣补偿槽113,并在补偿槽113内沿辊身120周向等距钻10~20个补偿孔114,例如12、14、16、18个补偿孔114。

步骤七、精加工辊身110,包括精车辊身110的外圆和精磨辊身110的外圆,然后对辊身110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通过在补偿槽113的补偿孔114上安装补偿螺栓来补偿刷辊100的不平衡量,使刷辊100的不平衡量<10g。

步骤八、利用上述的铣槽装置300铣辊身110轴向上的3段刷槽112,3段刷槽112等距设置在辊身110的周向上。如何保证3段刷槽112等距分布且3段刷槽112之间形状、宽度、深度完全相等,从而使得铣槽之后的刷辊100具有较好的动平衡性能是本实施方式的铣槽工艺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铣槽前首先对轴肩121进行加工,使得辊身110两端轴头120的轴肩121外径相同,通过在刷辊100的轴肩121处设置完全相同的支撑件330来实现刷辊100铣槽加工时辊身110的两端、中部,以及装夹部31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且位于同一水平面;铣刀头321从刷辊100的上方落下,并沿辊身110的轴线方向运动并进行铣槽,因而在铣刀头321向下的压力作用下,辊身110更加稳定;加工时,每次只对刷槽112铣1刀,然后将刷辊100旋转120°并对下一段刷槽112铣槽,通过这种少量多次的铣槽方式,确保3段刷槽112对称、相等,进而使得刷辊100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

具体的铣槽工艺为:

s1、精磨轴头120上轴肩121的外圆,使得刷辊100两端的轴肩121外径相同,然后将刷辊100放置在铣槽装置300上的支撑件330上;

s2、用装夹机构310装夹刷辊100一端的轴头120,并旋紧装夹螺栓312以固定刷辊100;

s3、铣刀头321从刷辊100正上方落下,并沿着辊身110轴向铣一刀,铣刀头321进刀尺寸为0.2mm;

s4、装夹部311带动刷辊100顺时针旋转120°;

s5、重复s3、s4并完成3段刷槽112的粗铣加工,然后用成型刀精铣3段刷槽112。

步骤九、对刷辊100进行动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在刷辊100两端的轴头120上铣键槽140。具体的,参照图1,当图1中刷辊100的下侧的重量较大,则在轴头120对应的下侧铣键槽140,并通过键槽140的深度、宽度和长度来调节切削量以补偿刷辊100在铣槽时产生的不平衡量。

按照上述步骤加工的刷辊100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应当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刷辊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其目的均在于制造一种具有很高动平衡性能的用于镀锌线碱刷洗的刷辊。具体的,镗孔装置通过调节镗刀杆的配重减少镗刀头工作时的振动,并在镗孔工艺中多次进行跳动校正来确保辊身的中心孔与辊身外壁保持较高的同心度;铣槽装置通过设置2个相同的支撑件以支撑辊身的两端轴肩121,并在铣槽工艺中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循环加工辊身上的3段刷槽,因而铣槽后的刷辊能够具有较高的动平衡性能;制造方法中通过在补偿孔中安装补偿螺栓来消除刷辊的不平衡量。因此,本实施方式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刷辊具有很高的动平衡性能,刷辊的不平衡量<10g。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