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5910发布日期:2019-10-14 18:0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工艺,在低压电器领域更是非常关键,通常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或者半自动的设备进行焊接,常用的设备是采用垂直式的上下运动的单电极为主,由于受到电极焊接的冷却和机构运动时间的影响,导致焊接的效率比较低,同时单电极的使用寿命低,频繁更换电极也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无法满足高节拍生产的大型自动化设备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焊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设备,其包括焊接单元和驱动装置,焊接单元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转盘机构和多个电极,多个电极沿转盘机构的径向设置,多个电极的一端分别伸到转盘机构内侧,多个电极的另一端分别伸出转盘机构径向的圆周面,驱动装置能够带动转盘机构转动,使转盘机构四周的多个电极依次转动到焊接位置。

优选的,所述焊接单元的一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机构,两个输送机构分别与料带的两端配合,在两个输送机构之间形成使料带中部悬空的让位空间,驱动装置能够带动转盘机构上的多个电极依次转动到让位空间内与料带焊接。

优选的,所述焊接单元的一侧设有打磨装置,电极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依次经过打磨装置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焊接单元在远离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能够推动焊接单元的侧面,将焊接单元压紧在驱动装置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通过主轴与焊接单元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与驱动齿轮配合的推动机构,在驱动齿轮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驱动斜齿,多个驱动斜齿沿周向上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驱动面,推动机构依次推动多个驱动斜齿的驱动面驱动驱动齿轮带动焊接单元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驱动齿轮的侧面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在驱动齿轮的侧面设有多个分别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机构能够卡入定位槽中限位驱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通过主轴与焊接单元连接的限位齿轮,以及与限位齿轮配合的限位机构,在限位齿轮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限位斜齿,多个限位斜齿沿周向上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限位面,限位面与驱动齿轮上驱动面的朝向相反,且每两个相邻的限位斜齿上限位面之间的夹角,等于驱动齿轮上每两个相邻的驱动斜齿上驱动面之间的夹角,限位机构能够抵在驱动面上通过锁定限位齿轮阻挡焊接单元转动,推动机构推动驱动齿轮上的驱动面时,能够同时推动限位机构远离限位齿轮解除对限位齿轮的锁定。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连杆和设置在连杆上的推动件,推动件的一端与连杆枢转连接,推动件的另一端与推动弹簧连接,所述驱动斜齿呈三角形,驱动斜齿包括与推动件相对设置的驱动面以及与推动件倾斜设置的顶升面,连杆能够带动推动件沿顶升面向驱动面的一侧移动,并通过顶升面将推动件顶起让位,推动弹簧能够在推动件移动到与驱动面的一侧时驱动推动件抵在驱动面上,再通过连杆带动推动件推动驱动面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限位齿轮和连杆一侧与限位弹簧连接的限位件,限位弹簧能够推动限位件靠近限位齿轮,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驱动齿轮配合连杆,在连杆的侧边上设有避让限位件的让位槽,所述限位斜齿呈三角形,限位斜齿包括与限位件相对设置的限位面以及与限位件倾斜设置的让位面,连杆推动驱动齿轮转动时,通过连杆的侧边将限位件顶起避让限位斜齿,同时连杆带动让位槽向限位件移动;驱动齿轮转动到位时连杆的侧边离开限位件,使限位件进入让位槽并抵在限位斜齿的限位面上,限位件通过锁定限位齿轮限制主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相对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驱动齿轮和限位齿轮分别与主轴固定连接,在驱动齿轮的一侧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伸到驱动齿轮与限位齿轮,且设有套在主轴上转动的连杆孔,连杆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与动力源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驱动斜齿,在连杆的侧面设有与驱动斜齿配合的推动件,限位齿轮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限位斜齿,在壳体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斜齿配合的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前盖在朝向驱动齿轮的侧面设有与驱动齿轮的侧面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与前盖连接的定位气缸、与定位气缸连接的定位件,以及平行设置在驱动齿轮的一侧与定位气缸之间的定位隔板,定位隔板上设有与定位件配合的定位避让孔,在驱动齿轮的侧面设有多个定位槽,定位件呈球形且定位件的直径大于定位避让孔的内径,定位避让孔将定位件限位在远离驱动齿轮的一侧,定位件侧面的圆弧凸起穿过定位避让孔与驱动齿轮侧面的多个定位槽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驱动装置包括前盖和后盖组成的壳体,在后盖的侧壁上设有与驱动齿轮配合的齿轮凹槽,在齿轮凹槽顶侧和底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向齿轮凹槽内凸起设置的挡边,两个挡边倾斜设置,且在两个挡边内侧的侧边之间形成v形结构的连杆凹槽,在两个挡边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设有挡边凹槽和挡边连板,在挡边连板与挡边凹槽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挡边连板与后盖枢转连接,限位机构伸到连杆凹槽内与连杆和限位齿轮配合,连杆的一端伸到两个挡边之间并分别与两侧挡边限位配合,连杆的另一端伸出壳体。

优选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件和设置在转盘件一侧的固定环,转盘件的一侧与主轴连接,转盘件的另一侧设有向固定环凸起的转盘轴,固定环呈环形套在转盘轴的外侧,在固定环内环的内侧设有套在转盘轴圆周上的定位环,在固定环靠近转盘件的侧面上设有朝向转盘件敞开的电极槽,多个电极的中部分别设置在电极槽内被限位在电极槽与转盘件之间,且多个电极的一端分别伸到固定环内环的内侧与定位环的外环之间,多个电极的另一端分别伸到固定环外环的外侧,固定环对应在多个电极槽之间设有与转盘件连接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料道机构和设置在料道机构上方的压料机构,料带在料道机构中沿料道机构的方向移动,压料机构伸到料道机构内并压在料带的上方,两个输送机构的料道机构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输送机构的料道机构间隔设置形成使料带中部悬空的让位空间。

优选的,所述料道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下料带块和上料带块,在下料带块和上料带块之间形成容纳料带的料道,上料带块上设有避让压料机构的压料避让孔,压料机构包括穿过压料避让孔伸到料道中的压料滚轮,滚轮枢转安装在摇杆上,摇杆枢转安装在压料支架上,在压料支架上设有与摇杆连接的压料气缸。

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压紧气缸和与压紧气缸连接的压盘机构,压紧气缸能够带动压盘机构向焊接单元的转盘机构移动,将转盘机构压紧在驱动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压盘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压盘和后压盘,前压盘与转盘机构配合,后压盘与压紧气缸连接,在前压盘和后压盘之间设有与冷管和热管分别连接的冷却通道。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u字形,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臂和连接在两个侧臂一端之间的横臂,两个侧臂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焊接单元的两侧与驱动装置的壳体连接,所述压盘机构和压紧气缸分别设置在横臂的两侧。

本发明创造的焊接设备,焊接单元上的电极不需要垂直直线移动,而是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多个电极依次转动到焊接位置,转动相对于直线移动的行程更短,动作频率也更快,每次焊接后不需要等待电极,而且每个电极在焊接后,随转盘机构继续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时间进行冷却,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的质量和电极的使用寿命,不需要频繁地停机对电极进行更换。

此外,通过平行移动的料带与转动的转盘机构配合,能够利用焊接单元快速焊接的特点,使固定在料带上的焊接件和电机不需要相互等待,具有协同性高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焊接设备的整体焊接效率。

此外,所述焊接单元的一侧设有打磨装置,电极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依次经过打磨装置的一侧,通过打磨装置保证电极的表面清洁,保证焊接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焊接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焊接设备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焊接设备隐藏打磨装置后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焊接设备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焊接设备的水平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限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焊接单元和压紧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0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焊接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创造的焊接设备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创造的焊接设备包括包括焊接单元1和驱动装置2,焊接单元1包括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转盘机构11和多个电极10,多个电极10沿转盘机构11的径向设置,多个电极10的一端分别伸到转盘机构11内侧,多个电极10的另一端分别伸出转盘机构11径向的圆周面,驱动装置2能够带动转盘机构11转动,使转盘机构111四周的多个电极10依次转动到焊接位置。

本发明创造的焊接设备,焊接单元1上的电极10不需要垂直直线移动,而是通过转动的方式使多个电极10依次转动到焊接位置,转动相对于直线移动的行程更短,动作频率也更快,每次焊接后不需要等待电极10,而且每个电极10在焊接后,随转盘机构11继续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时间进行冷却,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的质量和电极10的使用寿命,不需要频繁地停机对电极10进行更换。

进一步,所述焊接单元1的一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机构3,两个输送机构3分别与料带的两端配合,在两个输送机构3之间形成使料带中部悬空的让位空间30,驱动装置2能够带动转盘机构11转动,使转盘机构11四周的多个电极10依次转动到让位空间30内的下电极(图中未示出)配合,将焊接件焊接到下方的料带上。优选的,焊接件为银点,料带为铜料带,电极10和下电极将银点和铜带料压紧后通电,银点就会溶化并焊接在铜带料表面上。

通过平行移动的料带与转动的转盘机构11配合,能够利用焊接单元1快速焊接的特点,使固定在料带上的焊接件和电机10不需要相互等待,具有协同性高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焊接设备的整体焊接效率。当然,输送机构3也可以通过机械手或传送带等常见的输送方式输送焊接件,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焊接单元1的一侧设有打磨装置4,电极10在驱动装置2带动下依次经过打磨装置4的一侧,电极10表面脏污快,焊接光洁度要求很高,通过打磨装置4保证电极10的表面清洁提高焊接质量。打磨装置4优选包括抛光棉轮和打磨电极,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常见的打磨零件实现。

进一步,所述焊接单元1在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侧设有压紧装置5,压紧装置5能够推动焊接单元1的侧面,将焊接单元1压紧在驱动装置2的侧面。

如图6-9所示,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通过主轴20与焊接单元1连接的驱动齿轮21,以及与驱动齿轮21配合的推动机构22,在驱动齿轮21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驱动斜齿211,多个驱动斜齿211沿周向上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驱动面211a,且每两个相邻的驱动斜齿211上驱动面211a之间的夹角,等于焊接单元1上每两个相邻的电极10之间的夹角,推动机构22依次推动多个驱动斜齿211的驱动面211a,使驱动齿轮21带动焊接单元1转动。

每两个相邻的驱动斜齿211上驱动面211a之间的夹角,等于焊接单元1上每两个相邻的电极10之间的夹角,驱动装置2的推动机构22通过依次推动驱动斜齿211的方式带动驱动齿轮21转动,不仅能够使焊接单元1的转动角度更加精确,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而且由于设有多个电极10的焊接单元1重量比较大,通过推动机构22与驱动齿轮21配合的方式能够更轻松地驱动焊接单元1转动,驱动装置2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通过主轴2与焊接单元1连接的限位齿轮23,以及与限位齿轮23配合的限位机构24,在限位齿轮23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限位斜齿231,多个限位斜齿231沿周向上的同一侧分别设有限位面231a,限位面231a与驱动齿轮21上驱动面211a的朝向相反,且每两个相邻的限位斜齿231上限位面231a之间的夹角,等于驱动齿轮21上每两个相邻的驱动斜齿211上驱动面211a之间的夹角,限位机构24能够抵在驱动面211a上通过锁定限位齿轮23阻挡焊接单元1转动,推动机构22推动驱动齿轮21上的驱动面211a时,能够同时推动限位机构24远离限位齿轮23解除对限位齿轮23的锁定。

驱动装置2通过在限位齿轮23上设置与驱动齿轮21上驱动面211a的朝向相反的限位面231a,使主轴20每次带动焊接单元1转动后,都能够通过限位齿轮23对主轴20限位,防止由于惯性和震动等原因导致焊接单元1转动的角度出现偏差,而且主轴20每次转动时,用于驱动主轴20转动的推动机构22能够同时推动限位机构24让位限位齿轮23,保证主轴20能够可靠地转动,具有配合可靠和协同性高的特点。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与驱动齿轮21的侧面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25,在驱动齿轮21的侧面设有多个分别与定位机构25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机构25能够在驱动齿轮21转动后卡入定位槽中,对驱动齿轮21的旋转角度进行更精准的定位。

参阅8-9示出推动机构22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动机构22包括连杆221、设置在连杆221上的推动件223和与连杆221连接动力源(图中未示出),推动件223的一端与连杆221枢转连接,推动件223的另一端与推动弹簧224连接,推动弹簧224能够推动推动件223靠近驱动齿轮21,所述驱动斜齿211呈三角形,驱动斜齿211包括与推动件223相对设置的驱动面211a以及与推动件223倾斜设置的顶升面211b,连杆221能够带动推动件223沿顶升面211b向驱动面211a的一侧移动,并通过顶升面211b将推动件223顶起让位,推动弹簧224能够在推动件223移动到与驱动面211a的一侧时驱动推动件223抵在驱动面211a上,再通过连杆221带动推动件223推动驱动面211a带动驱动齿轮21转动。完成焊接后,连杆221带动推动件223沿相邻的下一个驱动斜齿211的顶升面211b移动并重复以上步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杆221沿顶升面211b的往复移动,带动驱动齿轮21转动,不仅具有动作可靠和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动作频率高,符合高速生产的要求。所述的动力源可以是气缸、电缸或液压缸,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8示出限位机构24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24包括设置在限位齿轮23和连杆221一侧与限位弹簧242连接的限位件241,限位弹簧242能够推动限位件241靠近限位齿轮23,所述推动机构22包括与驱动齿轮21配合连杆221和与连杆221连接动力源,在连杆221的侧边上设有避让限位件241的让位槽225,所述限位斜齿231呈三角形,限位斜齿231包括与限位件241相对设置的限位面231a以及与限位件241倾斜设置的让位面231b,连杆221推动驱动齿轮21转动时,通过连杆221的侧边将限位件241顶起避让限位斜齿231,同时连杆221带动让位槽225向限位件241移动;

驱动齿轮21转动到位时连杆221的侧边离开限位件241,使限位件241进入让位槽225并抵在限位斜齿231的限位面231a上,限位件241通过锁定限位齿轮231限制主轴20转动;

连杆221复位时会带动让位槽225远离限位件241,再次通过连杆221的侧边将限位件241顶起避让限位斜齿231,解除对限位齿轮23的锁定,保证主轴20能够进行下一次转动。

所述的驱动齿轮21和限位齿轮23分别优选与主轴20键连接,所述的连杆221优选套在主轴20上滑动配合。所述的推动机构22和限位机构24均通过弹簧驱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零件,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如图6-9示出驱动装置2的优选实施例,驱动装置2包括前盖26和后盖27组成的壳体,以及相对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齿轮21和限位齿轮23,驱动齿轮21和限位齿轮23分别与主轴20固定连接,在驱动齿轮21的一侧设有推动机构22,推动机构22包括连杆221以及与连杆221连接动力源(图中未示出),连杆221的一端伸到驱动齿轮21与限位齿轮23之间,且设有套在主轴20上转动的连杆孔222,连杆221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与动力源连接,动力源能够驱动连杆221绕主轴20转动,所述驱动齿轮21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驱动斜齿211,在连杆221的侧面设有与驱动斜齿211配合的推动件223,限位齿轮23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限位斜齿231,在壳体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斜齿231配合的限位机构24。

动力源驱动连杆221绕主轴20上下摆动,使连杆221上的推动件223推动驱动齿轮21的驱动斜齿211驱动驱动齿轮21转动,驱动齿轮21转动时通过主轴20带动焊接单元1转动,具有结构紧凑和体积小的特点。

如图6所示,所述前盖26在朝向驱动齿轮21的侧面设有与驱动齿轮21的侧面相对设置的定位机构25,定位机构25包括与前盖26连接的定位气缸251、与定位气缸251连接的定位件252,以及平行设置在驱动齿轮21的一侧与定位气缸251之间的定位隔板253,定位隔板253上设有避让定位件252的定位避让孔,在驱动齿轮21的侧面设有多个定位槽,定位件252呈球形且定位件252的直径大于定位避让孔的内径,定位避让孔将定位件252限位在远离驱动齿轮21的一侧,定位件252侧面的圆弧凸起穿过定位避让孔与驱动齿轮21侧面的多个定位槽限位配合,定位槽的形状与定位件252的顶侧形状匹配(如呈弧形凹陷结构),定位机构25能够在驱动齿轮21转动后卡入定位槽中,对驱动齿轮21的旋转角度进行更精准的定位。

优选的,包括三个定位气缸251和三个分别与定位气缸251连接的定位件252,三个定位件252中心对称设置在主轴20的四周,在驱动齿轮21的侧面设有多个分别与定位件252配合的定位槽,且多个定位槽中心对称设置在主轴20的四周。通过三个定位件252中心对称设置在主轴20的四周,能够从三个位置同时作用与驱动齿轮21上,防止齿轮21一侧受力出现歪斜等问题,而且三个定位件252同时作用定位的效果也更精确。当然,所述定位气缸251和定位件25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而且定位件252也可以是半球形或其它多边形,定位槽的形状与定位件252匹配即可,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6-9示出驱动装置2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驱动装置2包括前盖26和后盖27组成的壳体,在后盖27的侧壁上设有与驱动齿轮21配合的齿轮凹槽271,在齿轮凹槽271顶侧和底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向齿轮凹槽271内凸起设置的挡边273,两个挡边273倾斜设置,且在两个挡边273内侧的侧边之间形成v形结构的连杆凹槽272,在两个挡边273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设有挡边凹槽275和挡边连板276,在挡边连板276与挡边凹槽275之间设有限位机构24,限位机构24的限位件241的两端分别与挡边连板276与后盖27枢转连接,限位机构24伸到连杆凹槽272内与连杆22和限位齿轮23配合,连杆22的一端伸到两个挡边273之间并分别与两侧挡边273限位配合,连杆22的另一端伸出壳体。

优选的,在连杆凹槽272内设有齿轮开孔274,所述限位齿轮23的一侧设置在齿轮开孔274内,限位齿轮23的另一侧伸到连杆凹槽272内与限位机构24配合,具有结构紧凑和体积小的特点。

如图5、10所示,所述焊接单元1包括转盘机构11和多个电极10,多个电极10的长度方向沿转盘机构11的径向设置,电极10的一端分别伸到转盘机构11内侧,电极10的另一端分别伸出转盘机构11径向的圆周面,上方和下方分别有正极电路和负极电缆连接到电极10上,且内部电传导零件都是用铜加工的,能够保证上下电极通电。

进一步,所述转盘机构11包括转盘件111和设置在转盘件111一侧的固定环112,转盘件111的一侧与主轴20连接,转盘件111的另一侧设有向固定环112凸起的转盘轴113,固定环112呈环形套在转盘轴113的外侧,在固定环112内环的内侧设有套在转盘轴113圆周上的定位环114,在固定环112靠近转盘件111的侧面上设有朝向转盘件111敞开的电极槽,多个电极10的中部分别设置在电极槽内被限位在电极槽与转盘件111之间,且多个电极10的一端分别伸到固定环112内环的内侧与定位环114的外环外侧的圆周配合,多个电极10的另一端分别伸到固定环112外环的外侧,固定环112对应在多个电极槽之间设有与转盘件111连接的连接孔115,紧固件穿过连接孔115将固定环112与转盘件111固定连接。定位环114不仅能够起到对电极10长度方向定位的作用,而且当电极10磨损后,可以通过更换定位环114,使电极10伸出的长度保持不变,避免由于电极10长度不够而浪费的情况,将电极10反复利用,具有降低成本和节能环保的特点。

进一步,所述转盘件111与驱动装置2的壳体之间设有套在主轴20外侧用于为电极10传导电的第一铜垫圈116,在第一铜垫圈116的外侧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二铜垫圈117和第三铜垫圈118,第一铜垫圈116、第二铜垫圈117和第三铜垫圈118不仅取到垫圈作用,更重要的是向电极传导电。本实施方式示出的转盘机构11为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多边形。所述电极10的数量优选是18个,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数量,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如图4-5、10示出压紧装置5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紧装置5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压紧气缸52和与压紧气缸52连接的压盘机构53,压紧气缸52能够带动压盘机构53推动焊接单元1的转盘机构11移动,将转盘机构11压紧在驱动装置2上。每个电极10焊接完一次后,需要进行一次小角度的旋转以更换另一个电极10进行焊接,压紧装置5压紧转盘机构11便于电极10焊接作业;压紧装置5松开转盘机构11时,电极转盘1处于自由状态且仅被驱动装置2限位,驱动装置2通过拉杆221被向上推动后,驱动装置2就会带动转盘机构11进行小角度旋转,旋转到位后,压紧装置5再次夹紧转盘机构11,循环上述过程。

进一步,所述压盘机构53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压盘531和后压盘532,前压盘531与转盘机构11配合,后压盘532与压紧气缸52连接,在前压盘531和后压盘532之间设有与冷管和热管分别连接的冷却通道,且前压盘531和后压盘53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密封圈533、多个第二密封圈534和多个第三密封圈535。后压盘532的正面设有用于输送冷却水的冷管和热管,由于焊接过程中发热很大,需要采用冷却水散热,冷却水通过后压盘532正面的冷管注入,冷却水在前压盘531和后压盘532之间冷却循环后,再从后压盘532正面的热管流出。

进一步,所述支架呈u字形,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臂511和连接在两个侧臂511一端之间的横臂512,两个侧臂51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焊接单元1的两侧与驱动装置2的壳体连接,所述压盘机构53和压紧气缸52分别设置在横臂512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横臂512上设有中间孔513,在中间孔513的内侧设有润滑管514,润滑管514的一端与焊接单元1的转盘机构11连接,润滑管514的另一端穿过中间孔513伸到横臂512的外侧。由于在旋转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因此需要从该位置通过润滑管514定期注入润滑白脂,可直通机构旋转轴和齿轮内部。

如图4示出输送机构3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料道机构31、拉料机构(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料道机构31上方的压料机构32,拉料机构拉动料带在料道机构31中沿料道机构31的方向移动,压料机构32伸到料道机构31内并压在料带的上方,两个输送机构3的料道机构31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输送机构3的料道机构31间隔设置形成使料带中部悬空的让位空间30。

优选的,所述料道机构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下料带块311和上料带块312,在下料带块311和上料带块312之间形成容纳料带的料道,上料带块312上设有避让压料机构32的压料避让孔,压料机构32包括穿过压料避让孔伸到料道中的压料滚轮321,滚轮枢转安装在摇杆322上,摇杆322枢转安装在压料支架323上,在压料支架323上设有与摇杆322连接的压料气缸324。压料气缸324能够驱动摇杆322带动压料滚轮321压紧在料带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