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5377发布日期:2019-08-17 02:2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型支座,特别是一种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挤,很多城市开始兴建服务于城市境内的各种轻型化铁路系统,其中球型支座就广泛运用于轨道梁道路基础设施中,它具有承载能力强、水平位移大、传力可靠、各方向转动性能一致以及能适应大转角的优点,适用于宽桥、坡桥、曲线桥等。上支座板总成是球型支座中连接轨道桥梁的重要组成部件,是保证轨道电车平稳、安全行驶的核心部位,一旦安装于轨道桥梁中,几乎是不可更换的,因此上支座板总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上支座板上、下平面标注有形位公差位置,机加工后需采用氩弧焊预热焊接镜面不锈钢板,由于上支座板焊接零件多,焊接变形量大,所以上支座板上下两侧平面只能在焊接后进行加工,主要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1.单独加工上支座板

1.1上龙门铣铣光上平面,两侧止口台阶面不加工,铣下平面到总厚度留余量2mm;

1.2采用数控加工中心铣周边外形、中心定位块方框孔、端部定位块孔及锚固钢筋孔到位,并刻划出中心十字线,在四周棱边上打上洋冲眼。

通过对上支座板的单独加工,保证上支座板总成焊接的定位精度,提供球型支座装配的测量基准,提高整个产品的表观质量。

2.由于上支座板总成上下两侧平面要求共面,上下平面要求平行,误差≤0.10mm,为了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传统的机加工方法如下:

2.1铣下平面

由于上支座板总成焊接后形状复杂、不规则,上部锚固钢筋较长,零部件整体刚性差,已经无法通过普通机床简单的装压方式进行加工,必须通过专用工装夹具将零部件进行定位后,上数控龙门铣铣下平面。

2.2铣上部两侧平面

由于锚固钢筋长达1000mm,普通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加工范围,只能上大型数控镗床或数控龙门铣(刀杆长度伸缩范围≥1100mm)进行加工,且零件必须通过专用工装夹具定位及临床打表校正后,铣上部两侧平面。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机加过程中,对加工的设备有着特定的要求(多为大材小用,浪费资源,可行性低),并且需要设计多套专用的定位工装夹具,零部件的装夹过程繁琐、复杂,临床打表检测困难,机加工周期太长,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由于在轨道梁球型支座中上支座板总成属于超大批量产品,如果用此工艺方法进行加工,效率极低,根本不能保证零部件的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加工效率的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工装和工件:将工装安放到专用机床上进行固定,然后将工件安装到工装上,找正,压牢;2)水平移动铣削头:根据已经校正、压牢的工装和工件,水平移动两侧铣削头对正需要加工的工件两侧平面位置,并锁定动力头,固定好;3)试刀;4)粗铣;5)半精铣;6)精铣。

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先试铣一刀,检查两侧加工平面的共度面是否满足产品要求;否则,对动力头上下方向作适当调整。

其中,在所述步骤4)中,试刀合格后,固定好刀盘、刀片及转速,选择吃刀深度和进给量,铣完一件后,退刀,松去压板,换装另一工件,继续加工,一批零件全部粗铣完后再调整刀盘作下一次进给。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4)中,吃刀深度为3~4mm,进给量为0.30mm/转。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5)中,调整刀盘进给量后,选择进给量0.5~1.5mm,进给速度0.20mm/转进行半精铣,铣完一件后,退刀,拆下零件,刀盘不动,再上下一件零件半精铣,一批零件全部精铣完后再作下道工序。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6)中,调整刀盘进给量后,选择进给量0.1~0.3mm、进给速度0.10mm/转进行精铣,铣完一件后,退刀,拆下零件,刀盘不动,再上下一件零件精铣。

进一步描述,所述专用机床包括铣床支座,在所述铣床支座两侧设置有龙门立柱,在所述铣床支座上部设置有轨道横梁,在所述轨道横梁中部设置有滑动导轨,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竖直设置有铣削头;这么所述铣床支座下部中心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工艺简便、加工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工装和工件:将工装安放到专用机床上进行固定,然后将工件安装到工装上,找正,压牢;2)水平移动铣削头:根据已经校正、压牢的工装和工件,水平移动两侧铣削头对正需要加工的工件两侧平面位置,并锁定动力头,固定好;3)试刀;4)粗铣;5)半精铣;6)精铣。

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先试铣一刀,检查两侧加工平面的共度面是否满足产品要求;否则,对动力头上下方向作适当调整。

其中,在所述步骤4)中,试刀合格后,固定好刀盘、刀片及转速,选择吃刀深度和进给量,铣完一件后,退刀,松去压板,换装另一工件,继续加工,一批零件全部粗铣完后再调整刀盘作下一次进给。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4)中,吃刀深度为3~4mm,进给量为0.30mm/转。

进一步描述,在所述步骤5)中,调整刀盘进给量后,选择进给量0.5~1.5mm,进给速度0.20mm/转进行半精铣,铣完一件后,退刀,拆下零件,刀盘不动,再上下一件零件半精铣,一批零件全部精铣完后再作下道工序。

进一步描述,在所述步骤6)中,调整刀盘进给量后,选择进给量0.1~0.3mm、进给速度0.10mm/转进行精铣,铣完一件后,退刀,拆下零件,刀盘不动,再上下一件零件精铣。

在本发明中,所述专用机床包括铣床支座1,在所述铣床支座1两侧设置有龙门立柱2,在所述铣床支座1上部设置有轨道横梁3,在所述轨道横梁3中部设置有滑动导轨4,在所述滑动导轨4上竖直设置有铣削头5;这么所述铣床支座1下部中心设置有底座6,在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滑台7。

在本发明中,通过滑动导轨4移动铣削头5;工件8放置在底座6上的滑台7上进行铣削移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型支座上支座板总成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工装和工件:将工装安放到专用机床上进行固定,然后将工件安装到工装上,找正,压牢;2)水平移动动力头:根据已经校正、压牢的工装和工件,水平移动两侧动力头对正需要加工的工件两侧平面位置,并锁定动力头,固定好;3)试刀;4)粗铣;5)半精铣;6)精铣。本发明具有如下工艺简便、加工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甘磊;冯维;罗程;徐川沂;邓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