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0177发布日期:2019-11-27 20:0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屏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显示屏生产中,需要有显示屏的装配和校正检测等多个工序,现有技术中各工序基本独立操作,不能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造成人员用量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生产线,以实现显示屏的自动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生产线,包括装配线和检测线,装配线用于将多个工件装配在箱体上以将箱体和多个工件组装成显示屏,检测线用于对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进行检测,其中,装配线包括装配设备,装配设备包括装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括装配机械臂和设置在装配机械臂上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灯板,以通过装配机械臂带动吸附装置移动,将位于吸附装置上的灯板装配到箱体上;检测线包括校正设备,校正设备包括输送机器人和暗箱装置,输送机器人用于输送箱体,暗箱装置包括暗箱结构和供料机构,供料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输送机器人供应的箱体并将箱体输送到暗箱结构内进行校正检测。

进一步地,装配线还包括上料及贴附设备,上料及贴附设备包括移料机器人和贴附装置,其中,移料机器人包括移料机械臂和设置在移料机械臂上的夹具,夹具用于夹持箱体,移料机械臂用于带动夹具移动,以将箱体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贴附装置包括贴附主机和设置在贴附主机上的产品定位装置,产品定位装置用于接收移料机器人供应的箱体,产品定位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对接收的箱体进行定位,贴附主机用于对位于产品定位装置上的箱体贴附物料,装配设备用于在贴附物料之后的箱体上装配灯板。

进一步地,检测线还包括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包括检测机械臂和设置在检测机械臂上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夹持显示屏,检测机械臂用于带动夹持装置移动,以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和输送显示屏;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放置台、电连接部和检测部,其中,放置台用于承载检测机器人输送的显示屏,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位于放置台上的显示屏电连接,检测部用于对位于放置台上的显示屏进行色彩检测,校正设备用于对经过检测设备检测合格后的显示屏进行校正检测。

进一步地,装配线具有多个装配工位,检测线具有多个检测工位,显示屏生产线还包括:输送线,输送线包括输送装置和多个定位机构,装配线和检测线沿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中,输送装置可将箱体输送到装配线的不同装配工位,以分别在不同的装配工位对箱体进行装配;且输送装置可将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输送到检测线的不同检测工位,以分别在不同的检测工位对显示屏进行检测;多个定位机构间隔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分别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箱体定位到输送装置上的预定位置。

进一步地,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夹持机构和第二夹具夹持机构,第一夹具夹持机构和第二夹具夹持机构均独立动作以分别单独夹持箱体;上料及贴附设备还包括: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可移动地设置的供料车,供料车用于承载并移动箱体,以对移料机器人供应箱体;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机架上的旋转台,旋转台用于接收移料机器人供应的贴附物料后的箱体,以将位于旋转台上的箱体转动预定角度。

进一步地,供料车具有用于放置箱体的物料腔,供料装置还包括供料限位部和供料定位部,供料限位部用于对供料车进行限位,供料限位部具有供料限位区域,供料车通过移动可进入或离开供料限位区域,供料定位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到供料限位区域内,供料定位部可与位于供料限位区域内的供料车限位配合,以将供料车定位到预定的供料位置;旋转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部和旋转定位部,第一旋转驱动部与旋转台驱动连接,以驱动旋转台旋转,旋转定位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旋转定位部用于与位于旋转台上的箱体限位配合,以限定箱体在旋转台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夹具夹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箱体的第一部位夹持或避让箱体,第二夹具夹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箱体的第二部位夹持或避让箱体,其中,第一夹具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具夹持部,设置在夹具架体上;第二夹具夹持部,设置在夹具架体上,第一夹具夹持部和第二夹具夹持部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避让箱体的两个不同侧面。

进一步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盘和拍摄部,吸附盘用于吸附工件,拍摄部用于拍摄箱体以确定箱体的至少一部分结构的位置,装配设备还包括:拍摄装置,拍摄装置用于拍摄吸附盘吸附的工件,以确定工件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在吸附装置上的位置,装配机械臂可获取拍摄部和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移动吸附装置,以将吸附盘吸附的工件装配到箱体上。

进一步地,吸附装置还包括:吸附安装座,与装配机械臂连接,吸附盘以及拍摄部均设置在吸附安装座上;吸附盘的远离吸附安装座的一端为吸附端,吸附端用于沿自身的径向向外部吹风以形成低压区域;向外部吹风的吸附盘在靠近工件预定距离范围的情况下,工件的两侧在低压区域和外部气压的作用下产生预定压差并被吸附盘吸起;吸附限位部,设置在吸附安装座上,吸附限位部具有吸附限位面,吸附限位面与吸附端的端面间隔设置,且吸附限位面位于吸附端的端面的背离吸附安装座的一侧,吸附限位面用于与被吸起的工件抵接,以使工件与吸附端保持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检测部用于拍摄图像,检测部的拍摄方向朝向放置台的用于放置显示屏的区域设置,以拍摄位于放置台上的显示屏显示出的图像;电连接部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显示屏插接,第二插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显示屏插接。

进一步地,夹持装置包括:检测架体,检测架体与检测机械臂连接;第一检测夹持部,设置在检测架体上;第二检测夹持部,设置在检测架体上,第一检测夹持部和第二检测夹持部可相对可运动地设置,以夹持或避让显示屏的两个不同侧面;检测吸附部,设置在检测架体上,检测吸附部用于吸附防护垫,并通过检测机械臂的移动将防护垫放置在需要叠放的两个显示屏之间。

进一步地,输送机器人包括输送机械臂和设置在输送机械臂上的输送夹具,输送夹具用于夹持显示屏,暗箱结构具有检测腔,供料机构具有多个供料区,每个供料区均用于单独放置显示屏,以将显示屏输送到检测腔内。

进一步地,检测腔具有检测口,校正设备还包括种暗室结构,暗室结构包括:暗室主体,暗室主体为不透光结构,暗室主体内具有密封的拍摄通道,拍摄通道的一端与检测口对接;调节结构,用于安装拍摄相机,调节结构设置在拍摄通道内,调节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调节拍摄相机在拍摄通道内的位置;暗室支架,与暗室主体连接以支撑暗室主体。

进一步地,校正设备还包括: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架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机架上的旋转台,旋转台用于接收和转动输送机器人从供料机构抓取的检测后的多个显示屏中的一部分显示屏;第一收料台,用于收集并叠放检测后合格的显示屏,检测后合格的显示屏包括输送机器人从旋转台抓取的转动后的合格显示屏以及输送机器人从供料机构直接抓取的合格显示屏;第二收料台,用于收集并叠放检测后不合格的显示屏,检测后不合格的显示屏包括输送机器人从旋转台抓取的转动后的不合格显示屏以及输送机器人从供料机构直接抓取的不合格显示屏。

进一步地,多个供料区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供料区和第二供料区,供料机构还包括:载料台,载料台用于接收输送机器人供应的显示屏,第一供料区和第二供料区均为位于载料台上方的区域,载料台相对于暗箱结构可往返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供料区或第二供料区进入检测腔;其中,在第一供料区位于检测腔内的情况下,第二供料区位于暗箱结构的外部;在第二供料区位于检测腔内的情况下,第一供料区位于暗箱结构的外部。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载具,用于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通过输送装置将载具输送到不同位置,载具包括载具底座和载具限位部,载具底座用于放置箱体,载具限位部设置在载具底座上,以对位于载具底座上的箱体进行限位;顶升部,设置在输送装置上,顶升部的至少一部分可升降地设置,载具位于顶升部的上方的情况下,顶升部与载具底座限位配合,以将载具顶起并定位到预定高度上的固定位置;侧定位部,设置在输送装置上,侧定位部的至少一部分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以通过侧定位部推动位于被顶起到预定高度的载具上的箱体,以将箱体定位到与载具限位部限位配合的预定位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生产线,包括装配线和检测线,装配线用于将多个工件装配在箱体上以将箱体和多个工件组装成显示屏,检测线用于对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进行检测,其中,装配线包括装配设备,装配设备包括装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括装配机械臂和设置在装配机械臂上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灯板,以通过装配机械臂带动吸附装置移动,将位于吸附装置上的灯板装配到箱体上;检测线包括校正设备,校正设备包括输送机器人和暗箱装置,输送机器人用于输送箱体,暗箱装置包括暗箱结构和供料机构,供料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输送机器人供应的箱体并将箱体输送到暗箱结构内进行校正检测。这样可通过装配线实现显示屏中的箱体和其他工件的自动装配,装配完成后可通过检测线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实现了显示屏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及贴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校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中的夹具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夹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2中的贴附装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2中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供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了图2中的旋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3中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3中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吸附装置的侧视图;

图15示出了图4中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4中的电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4中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5中的校正设备的一部分装置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5中的暗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5中的暗箱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的暗箱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22示出了图5中的暗室结构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2中的暗室结构的端面视图;

图24示出了图5中的暗室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25示出了图5中的定位台和输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图26中的侧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图26中的顶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26中的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0示出了图29中的载具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0、供料装置;1110、供料车;1111、物料腔;1112、供料底架;1113、供料框;1114、车轮;1115、把手;1120、供料限位部;1121、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2、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3、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4、供料导向轮;1130、供料定位部;1131、供料定位件;1132、供料驱动部;1133、供料安装座;

1200、夹具;1210、夹具架体;1220、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1、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1、夹具夹板;12212、夹具定位销;1222、第二夹具夹持部;1223、第一夹具驱动部;12231、夹具连接件;12232、夹具直线运动部;1224、夹具导向部;12241、导轨;12242、滑块;1230、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1、夹具夹爪;12311、夹持槽;1232、第二夹具驱动部;1240、移料机械臂;

1300、旋转装置;1310、旋转机架;1320、旋转台;1321、旋转底座;1322、旋转框;1323、旋转定位件;1330、第一旋转驱动部;1331、分割器;1332、电机;1340、旋转定位部;1341、旋转压紧件;1342、第二旋转驱动部;1343、缓冲垫;

1400、产品定位装置;1410、产品承载座;1420、第一产品限位座;1430、第一产品定位部;1431、第一产品座体;1432、第一产品限位件;1433、第一导向件;1440、第二产品定位部;1441、第二产品座体;1442、第一定位驱动部;1443、第二导向件;1450、第二产品限位座;1460、第三产品定位部;1461、第二产品限位件;1462、第二定位驱动部;1470、贴附主机;

2210、载具;2211、载具底座;22111、底座本体;22112、载具耐磨板;2212、载具限位部;22121、载具支撑块;22122、载具限位块;2213、载具滚轮;2214、载具防护垫;2215、载具加强块;2216、撞击保护件;2217、载具定位孔;2220、顶升部;2221、顶升座;2222、顶升定位销;2223、顶升驱动部;2224、顶升导向部;2230、侧定位部;2231、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1、第一侧定位推板;22312、第一侧定位滚轮;2232、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1、第二侧定位推板;22322、第二侧定位滚轮;2233、侧定位驱动部;2234、侧定位导向部;22341、侧定位导向杆;22342、侧定位导向座;2300、输送装置;

4110、吸附安装座;4111、吸附安装盘;4112、吸附连接块;4120、吸附盘;4130、吸附限位部;4131、吸附连接件;4132、吸附限位件;4133、连接杆;4134、连接板;4140、压力传感器;4150、相机安装座;4151、避让孔;4160、拍摄部;4161、第二相机;4162、第二环形光源;4170、装配机械臂;4200、拍摄装置;4210、立柱;4220、第一相机;4230、第一环形光源;4240、扫码部;4300、上料机;

7100、夹持装置;7110、检测架体;7120、第一检测夹持部;7121、检测夹板;7122、检测定位销;7130、第二检测夹持部;7140、检测吸附部;7150、检测机械臂;

7200、检测装置;7210、放置台;7211、放置底座;7212、放置框;7213、放置压紧件;7214、放置定位件;7215、放置驱动部;7220、电连接部;7221、第一插接部;7222、第二插接部;7223、电连接座;7230、检测部;7300、收料盘;

8100、暗室结构;8110、暗室主体;8111、框架结构;8112、筒状壳体;8113、暗室端板;8114、把手;8120、调节结构;8121、调节导轨;8122、相机安装架;8130、暗室支架;8131、暗室横梁;8132、暗室竖梁;

8200、暗箱装置;8210、暗箱结构;8211、暗箱本体;8212、暗箱支架;8220、供料机构;8221、第一供料区;8222、第二供料区;8223、载料台;8224、第一密封门;8225、第二密封门;8226、第三密封门;8227、产品定位部;82271、定位支架;82272、产品定位件;8228、供料导向部;82281、导向轨道;82282、导向滑块;82283、导向限位结构;8231、供料支撑台;8232、供料支撑柱;

8300、输送机器人;8310、输送机械臂;8320、输送夹具;8321、输送架体;8322、第一输送夹持部;8323、第二输送夹持部;

8400、定位台;8410、载料平台;8420、载料定位部;8421、载料定位板;8422、载料定位销;8510、第一收料台;8520、第二收料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0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生产线,包括装配线和检测线,装配线用于将多个工件装配在箱体上以将箱体和多个工件组装成显示屏,检测线用于对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进行检测,其中,装配线包括装配设备,装配设备包括装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括装配机械臂4170和设置在装配机械臂4170上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灯板,以通过装配机械臂4170带动吸附装置移动,将位于吸附装置上的灯板装配到箱体上;检测线包括校正设备,校正设备包括输送机器人8300和暗箱装置8200,输送机器人8300用于输送箱体,暗箱装置8200包括暗箱结构8210和供料机构8220,供料机构822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输送机器人8300供应的箱体并将箱体输送到暗箱装置8200内进行校正检测。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生产线,包括装配线和检测线,装配线用于将多个工件装配在箱体上以将箱体和多个工件组装成显示屏,检测线用于对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进行检测,其中,装配线包括装配设备,装配设备包括装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括装配机械臂4170和设置在装配机械臂4170上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灯板,以通过装配机械臂4170带动吸附装置移动,将位于吸附装置上的灯板装配到箱体上;检测线包括校正设备,校正设备包括输送机器人8300和暗箱装置8200,输送机器人8300用于输送箱体,暗箱装置8200包括暗箱结构8210和供料机构8220,供料机构822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输送机器人8300供应的箱体并将箱体输送到暗箱结构8210内进行校正检测。这样可通过装配线实现显示屏中的箱体和其他工件的自动装配,装配完成后可通过检测线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实现了显示屏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装配线还包括上料及贴附设备,上料及贴附设备包括移料机器人和贴附装置,其中,移料机器人包括移料机械臂1240和设置在移料机械臂1240上的夹具1200,夹具1200用于夹持箱体,移料机械臂1240用于带动夹具1200移动,以将箱体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贴附装置包括贴附主机1470和设置在贴附主机1470上的产品定位装置1400,产品定位装置1400用于接收移料机器人供应的箱体,产品定位装置140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对接收的箱体进行定位,贴附主机1470用于对位于产品定位装置1400上的箱体贴附物料,装配设备用于在贴附物料之后的箱体上装配灯板。这样可通过移料机器人自动输送箱体,然后通过贴附主机1470在箱体上贴附绒条或其他物料后,输送到下一工序进行装配。

如图4所示,检测线还包括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包括检测机械臂7150和设置在检测机械臂7150上的夹持装置7100,夹持装置7100用于夹持显示屏,检测机械臂7150用于带动夹持装置7100移动,以通过夹持装置7100夹持和输送显示屏;检测装置7200,检测装置7200包括放置台7210、电连接部7220和检测部7230,其中,放置台7210用于承载检测机器人输送的显示屏,电连接部722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位于放置台7210上的显示屏电连接,检测部7230用于对位于放置台7210上的显示屏进行色彩检测,校正设备用于对经过检测设备检测合格后的显示屏进行校正检测。这样可通过检测设备对装配好的显示屏进行自动色彩检测(也称rgb检测),以确定显示屏是否有问题,对有问题的显示屏下线处理。

在本实施中,装配线具有多个装配工位,检测线具有多个检测工位,显示屏生产线还包括:输送线,输送线包括输送装置2300和多个定位机构,装配线和检测线沿输送装置2300的长度方向布置,其中,输送装置2300可将箱体输送到装配线的不同装配工位,以分别在不同的装配工位对箱体进行装配;且输送装置2300可将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输送到检测线的不同检测工位,以分别在不同的检测工位对显示屏进行检测;多个定位机构间隔设置在输送装置2300上,以分别将位于输送装置2300上的箱体定位到输送装置2300上的预定位置。这样可通过输送线将箱体或装配后的显示屏输送到不同的工位,以在不同的工位对箱体或显示屏进行处理。输送线将多个不同的装置实现了配合,从而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如图6至图11所示,上料及贴附设备中的夹具1200包括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和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和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均独立动作以分别单独夹持箱体;上料及贴附设备还包括:供料装置1100,供料装置1100包括可移动地设置的供料车1110,供料车1110用于承载并移动箱体,以对移料机器人供应箱体;旋转装置1300,旋转装置1300包括旋转机架1310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机架1310上的旋转台1320,旋转台1320用于接收移料机器人供应的贴附物料后的箱体,以将位于旋转台1320上的箱体转动预定角度。这样可通过供料装置1100供应箱体。而且,该方案可根据生产中的具体工况,选择使用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或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在产品的不同部位单独夹持产品,从而避免了产品的某些部位被遮挡时,夹具1200不能夹持产品的问题,满足复杂工况下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产品可以理解为在装配线中操作时的箱体或在检测线中操作时的显示屏。当然,该生产线可以适当调整以用于生产其他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车1110具有用于放置箱体的物料腔1111,供料装置1100还包括供料限位部1120和供料定位部1130,供料限位部1120用于对供料车1110进行限位,供料限位部1120具有供料限位区域,供料车1110通过移动可进入或离开供料限位区域,供料定位部113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到供料限位区域内,供料定位部1130可与位于供料限位区域内的供料车1110限位配合,以将供料车1110定位到预定的供料位置。在使用时,通过供料车1110的物料腔1111可以将产品放置到供料车1110的确定位置,将供料车1110移动到供料限位部1120的供料限位区域后,可通过供料限位部1120对供料车1110进行初步限位,然后通过供料定位部1130的动作与供料车1110限位配合,可以对供料限位区域内的供料车1110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将供料车1110定位到预定的供料位置。这样供料车1110移动到了预期的位置,产品放置在了供料车1110上的预期位置,便将产品移动到了准确的预期位置,进而便于与移料机器人配合,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效率。

旋转装置1300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和旋转定位部1340,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与旋转台1320驱动连接,以驱动旋转台1320旋转,旋转定位部134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旋转定位部1340用于与位于旋转台1320上的箱体限位配合,以限定箱体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这样在需要转动产品时,将产品放置到旋转台1320上,并通过旋转定位部1340限定产品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的驱动,即可使旋转台1320稳定地带动产品转动预定角度,从而实现了产品的转动。采用此种方式可实现产品的自动转动,并且产品转动平稳,位置精确,而且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箱体的第一部位夹持或避让箱体,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箱体的第二部位夹持或避让箱体,其中,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包括: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和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避让箱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这样可通过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的动作在产品的第一部位夹持产品,或通过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的动作在产品的第二部位夹持产品,使用方便。

可选地,产品定位装置1400还包括: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具有第一产品限位面,第一产品限位面用于对位于产品承载座1410上的产品的一侧进行限位;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的至少一部分平行于第一产品限位面可移动地设置,以对产品进行限位或避让产品;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与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带动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靠近或远离第一产品限位面,以使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将产品压紧在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上或松开产品。

在使用时,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的初始位置为避让产品的位置,这样可将产品放置到产品承载座1410上,然后将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阻挡产品的位置,再通过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带动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整体移动,从而使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压住产品。这样产品分别与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和产品承载座1410抵接,通过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和产品承载座1410的限位作用,便将产品定位到了预期的位置。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对产品进行精确定位,并且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在使用上料及贴附设备时,首先,将显示屏的多个箱体排列放置到供料车1110中,然后将供料车1110推入到供料限位部1120的供料限位区域,并通过供料定位部1130将供料车1110定位到供料位置。

然后移料机器人的移料机械臂1240带动夹具1200移动以夹取供料车1110中的箱体。由于箱体的一部分插入在供料车1110的腔体中,遮挡住了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能够夹持的部位,因此使用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夹持箱体背面的手柄位置,将箱体夹起并输送给贴附设备。

贴附设备的产品承载座1410接收移料机器人供应的箱体,然后通过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或配合其他部件对产品进行定位,以对产品的精确定位,再使用贴附主机1470在产品上贴附绒条便可在准确位置完成贴附。在贴附绒条的过程中,为了在箱体的不同侧面贴附绒条,可以使产品定位装置1400松开箱体,然后使用夹具1200继续夹起箱体,移料机械臂1240可驱动夹具1200旋转,以将箱体转动一定的角度,例如90度,再将箱体放置到产品定位装置1400重新定位,从而在不同的侧面贴附绒条。

贴绒条完成之后,使用旋转装置1300对箱体翻面。贴好绒条的箱体需要输送到其他工位以在箱体的正面进行装配操作,由于箱体与移料机器人相对的面为背面,这样夹具1200只能夹持箱体背面,将箱体放置到输送线上后正面朝向,不能进行装配。因此,在将箱体放置到输送线之前需要对箱体翻面。移料机器人取走贴附设备上的箱体,然后放置到旋转台1320上,通过旋转定位部1340限定箱体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的驱动,即可使旋转台1320稳定地带动箱体旋转180度,从而实现了箱体的翻面。

这样箱体的正面朝向夹具1200,使用夹具1200的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夹持箱体的侧面,从而将箱体夹起,然后将箱体放置到输送线上。这样箱体的正面朝上,以输送到其他工位装配灯板或其他部件。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供料装置1100、移料机器人、贴附设备、旋转装置1300和输送线的配合,可实现箱体等产品的自动供料、上料、定位以、贴绒条、翻转以及输送,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操作,从而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为多个,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间隔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为多个,多个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间隔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其中,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可在夹具架体1210上同步移动。通过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和多个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被夹持产品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还包括:第一夹具驱动部1223,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第一夹具驱动部1223用于驱动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同步移动。这样第一夹具驱动部1223驱动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同步移动,可提高动作效率,并且简化夹具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第一夹具驱动部1223包括:夹具连接件12231,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均与夹具连接件12231连接;夹具直线运动部12232,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夹具直线运动部12232与夹具连接件12231驱动连接,以驱动夹具连接件12231做往返直线运动。通过夹具连接件12231可以将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夹具直线运动部12232的动作带动多个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同步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夹具直线运动部12232可以设置为气缸。

可选地,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可移动地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第一夹具夹持机构1220还包括:夹具导向部1224,夹具导向部1224与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配合,以对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夹具导向部1224可使得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的移动更加平稳,并且避免出现位置偏差。

具体地,夹具导向部1224包括:导轨12241,沿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的移动方向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滑块12242,设置在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上,夹具导向部1224的滑块12242具有与夹具导向部1224的导轨12241配合的滑槽,以沿夹具导向部1224的导轨12241往返滑动。采用此种设置,摩擦力小,导向精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和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均包括:夹具夹板12211,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夹具定位销12212,夹具定位销12212的至少一部分凸出设置在夹具夹板12211上,夹具定位销12212用于插入产品的工艺孔中,以对产品进行定位。其中,夹具夹板12211用于夹持产品的侧面,通过将夹具定位销12212插入产品的工艺孔中,既可以保证每次都夹持在产品的特定部位,又可以避免产品从夹具上脱离,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的夹具定位销12212为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个:圆柱、圆柱以及设置在圆柱端部的圆台、圆台、圆锥、棱台、棱锥、柱形结构且柱形结构的外周面由平面和弧面围绕而成。相应地,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的夹具定位销12212为以下结构中的任意一个:圆柱、圆柱以及设置在圆柱端部的圆台、圆台、圆锥、棱台、棱锥、柱形结构、且柱形结构的外周面由平面和弧面围绕而成。由于第一夹具夹持部1221和第二夹具夹持部1222均为多个,若夹具定位销12212与产品的工艺孔配合过紧,容易造成过定位,或夹具定位销12212不易插入到工艺孔内。多个夹具定位销12212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结构,以方便插入工艺孔内。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即夹具定位销12212为柱形结构且柱形结构的外周面由平面和弧面围绕而成,柱形结构的截面中,尺寸最大的位置可略小于工艺孔的直径,这样可起到定位效果,柱形结构的平面位置可与工艺孔的内壁产生较大的间隙,便于插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包括:夹具夹爪1231,可移动地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夹具夹爪1231为两个,两个夹具夹爪1231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避让产品的第二部位。产品可以为显示屏的箱体,箱体上具有手柄,两个夹具夹爪1231通过夹持手柄来夹住箱体。

具体地,夹具夹爪1231上具有夹持槽12311,夹具夹爪1231的夹持槽12311的内壁面与产品的第二部位的外壁面相匹配,两个夹具夹爪1231的夹持槽12311相对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夹持槽12311的内壁面与产品的第二部位的外壁面贴合,接触面积大,从而夹持的比较牢固。当产品为箱体时,产品的第二部位为箱体上的手柄。

可选地,夹具夹爪1231的远离夹具架体1210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夹具夹爪1231在夹持住产品的一部分结构的情况下,夹具夹爪1231的远离夹具架体1210的一端与产品抵接。这样在两个夹具夹爪1231夹住产品之后,可通过夹具夹爪1231的远离夹具架体1210的一端与产品抵接,进一步地对产品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产品在夹具上转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还包括:第二夹具驱动部1232,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第二夹具驱动部1232与两个夹具夹爪1231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夹具夹爪1231同步移动。这样可通过第二夹具驱动部1232来驱动两个夹具夹爪1231相互靠近或远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驱动部1232可采用气动驱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为多个,多个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间隔设置在夹具架体1210上,以分别夹持产品的不同部位。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可以提高在夹持产品时的可靠性。具体地,第二夹具夹持机构1230为两个,以分别夹持箱体的两个手柄。

可选地,在贴附装置中,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包括:第一产品座体1431,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与第一产品座体1431驱动连接;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产品座体1431上,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的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产品限位面,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用于压紧产品。这样可通过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的移动避让产品或对产品进行限位,当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移动到阻挡产品的位置后,通过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驱动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移动,从而使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压靠在产品上,对产品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的移动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这样可通过多个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对产品进行限位,提高可靠性。而且,多个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沿产品的高度方向设置,这样便于对竖直放置,水平装卸的产品进行限位。

可选地,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还包括:第一导向件1433,设置在第一产品座体1431上,第一导向件1433与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配合,以对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进行导向。通过设置第一导向件1433,可使得第一产品限位件1432的移动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和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均为两个,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和两个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一一对应地设置,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地设置;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具有限位状态和避让状态,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处于避让状态的情况下,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之间的距离大于产品的宽度以供产品通过,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处于限位状态的情况下,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之间的距离小于产品的宽度以对产品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产品的宽度可以理解为产品竖直放置时,产品在水平方向的尺寸。通过设置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和两个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可以提高对产品的定位精度,而且提高了对产品定位的可靠性,避免产品随意移动。通过调节两个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之间的距离,便于装卸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包括:第二产品座体1441,固定设置;第一定位驱动部1442,设置在第二产品座体1441上,第一定位驱动部1442与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往返移动;第二导向件1443,与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连接,第二导向件1443与第二产品座体1441限位配合,以对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进行导向。这样可通过第一定位驱动部1442来驱动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往返移动。第一定位驱动部1442可以设置为气缸。通过第二导向件1443与第二产品座体1441的限位配合,可提高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产品定位装置1400还包括:第二产品限位座1450,设置在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的一侧,第二产品限位座1450具有第二产品限位面,第二产品限位面与第一产品限位面垂直,第二产品限位面用于对位于产品承载座1410上的产品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第三产品定位部1460,第三产品定位部1460的至少一部分可靠近或远离第二产品限位面,以将位于产品承载座1410上的产品压紧在第二产品限位座1450上或松开产品。通过上述设置可在产品的另一侧对产品进行限位,提高限位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产品定位装置1400可用于对竖直放置的产品进行定位,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第二产品定位部1440及第三产品定位部1460均水平移动,第一产品限位面和第二产品限位面均为竖直平面。再结合第二产品限位座1450、第一产品限位座1420和产品承载座1410的限位作用,可以实现对产品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限位,以将产品定位到准确的位置。该产品定位装置可用于对显示器的箱体等产品进行定位。

可选地,第三产品定位部1460包括: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可往返移动地设置,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二产品限位面,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用于压紧产品;第二定位驱动部1462,设置在第一产品定位部1430上,第二定位驱动部1462与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往返移动。这样将产品放置到产品承载座1410上后,第二定位驱动部1462驱动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移动,使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抵接在产品上,从而将产品夹在第二产品限位件1461与第二产品限位座1450之间,以起到限位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供料限位部11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和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3,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和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3围绕形成供料限位区域;供料限位部1120具有用于通过供料限位部1120的开口,供料限位部1120的开口位于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的远离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的一端以及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3的远离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的一端之间。这样可通过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和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3对供料车1110的三个侧面进行限位,以将供料车1110限定在供料限位区域内,然后使用供料定位部1130进行精确定位。

可选地,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具有第一供料限位面和相对第一供料限位面倾斜设置的第二供料限位面,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3具有第三供料限位面和相对第三供料限位面倾斜设置的供料第四限位面,其中,第二供料限位面与供料第四限位面相互平行,供料限位部1120的开口位于第一供料限位面和第三供料限位面之间;沿从供料限位部1120的开口到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的方向,第一供料限位面和第三供料限位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这样可通过相互倾斜设置的第一供料限位面和第三供料限位面对供料车1110进行引导,形成的结构中,供料限位区域的开口处的尺寸大于内部尺寸,便于供料车1110进入开口,然后在继续深入供料限位区域内部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距离较小的第二供料限位面与供料第四限位面对供料车1110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供料限位部1120的开口与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对应设置,这样当供料车1110移动到与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抵接后便可停止。

供料限位部1120还包括:多个供料导向轮1124,多个供料导向轮1124分布在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的朝向供料限位区域的一侧以及第三供料限位结构1123的朝向供料限位区域的一侧,多个供料导向轮1124用于对供料车1110的侧面进行导向和限位。通过设置多个供料导向轮1124可对供料车1110的侧面进行导向和限位。而且,供料车1110的侧面与供料导向轮1124为滚动摩擦,这样避免了供料车1110与供料限位部1120接触时发生滑动摩擦而易造成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定位部1130包括:供料定位件1131,可移动地设置,供料定位件1131用于与供料车1110限位配合以对供料车1110进行定位;供料驱动部1132,与供料定位件1131驱动连接,以驱动供料定位件1131移动。这样可通过供料驱动部1132带动供料定位件1131移动,以使供料定位件1131对对供料车1110进行定位,或者使供料定位件1131与供料车1110分离,从而供料车1110能够继续移动。

可选地,供料车1110的侧壁上具有定位孔,供料定位件1131通过移动可穿入供料车1110的定位孔或从供料车1110的定位孔中脱出,供料定位件1131穿入供料车1110的定位孔的情况下,供料定位件1131将供料车1110定位到供料位置。在使用时,当供料车1110移动到与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抵接后,供料定位件1131便与供料车1110的定位孔对应,然后将供料定位件1131穿入到供料车1110的定位孔内,从而对供料车1110进行了精确定位,调整了供料车1110的位置偏差,便可将供料车1110定位到供料位置。

进一步地,供料驱动部1132具有避让孔,供料定位件1131穿过供料驱动部1132的避让孔,供料定位部1130还包括:供料安装座1133,设置在供料限位部1120的背离供料限位区域的一侧,供料驱动部1132安装在供料安装座1133上。通过供料驱动部1132的避让孔可以避让供料定位件1131。通过供料安装座1133可以限定供料驱动部1132的位置。供料驱动部1132可以采用气缸,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可选地,供料定位件1131为柱状结构,且供料定位件1131的端部为锥形结构,这样可起到引导作用,便于穿入供料车1110的定位孔。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定位部1130为两个,两个供料定位部113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第一供料限位结构1121和第二供料限位结构1122上,以分别从供料车1110的两个侧面对供料车1110进行定位。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两个供料定位部1130对供料车1110的左右两侧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车1110包括:供料底架1112,可移动地设置;供料框1113,设置在供料车1110的供料底架1112上,供料车1110的物料腔1111为多个,多个供料车1110的物料腔1111排列设置在供料车1110的供料框1113内,每个供料车1110的物料腔1111均用于放置产品。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供料框1113中放置多个产品,以提高供料车1110的承载能力。而且,将多个供料车1110的物料腔1111排列设置在供料车1110的供料框1113内,可以精确确定每个物料腔1111以及物料腔1111内的产品的位置,便于取用产品。例如,使用移料机器人抓取供料车1110上的产品,由于供料车1110以及供料车1110上的产品是预设好的,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可选地,供料车1110还包括:多个车轮1114,间隔设置在供料底架1112的底部;把手1115,设置在供料底架1112上,供料车1110的把手1115的高度高于供料车1110的供料框1113的高度。通过设置多个车轮1114,便于移动供料车1110。供料车1110可以采用手动推动或者自动移动的方式。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手动推动,通过设置把手1115,便于人员推动供料车1110。

可选地,旋转台1320包括:旋转底座1321,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与旋转底座1321驱动连接,旋转底座1321用于承载产品;旋转框1322,设置在旋转底座1321上,旋转框1322与旋转底座1321围绕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旋转区域;旋转定位件1323,旋转定位件1323的至少一部分凸出设置在旋转底座1321上,旋转定位件1323用于穿入旋转底座1321上的产品底部的孔中,以对产品进行定位。过设置旋转定位件1323,可以限定产品在旋转底座1321上的位置,并且可使产品随旋转底座1321一起移动。而且,此种设置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定位部1340包括:旋转压紧件1341,旋转压紧件1341相对旋转底座1321可运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旋转底座1321,以压紧位于旋转底座1321上的产品或避让产品;第二旋转驱动部1342,设置在旋转框1322上的与旋转底座1321相对的一侧,第二旋转驱动部1342与旋转压紧件1341驱动连接,以驱动旋转压紧件1341移动。这样可通过驱动旋转压紧件1341将产品压紧在旋转底座1321上,以防止在转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与旋转底座1321发生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旋转驱动部1342为气缸,旋转定位部1340还包括:缓冲垫1343,设置在旋转压紧件1341的朝向旋转底座1321的一侧。缓冲垫1343可以设置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通过缓冲垫1343与产品的接触,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冲击,从而保护产品。

可选地,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包括:分割器1331,设置在旋转机架1310上,分割器1331与旋转台1320驱动连接,以驱动旋转台1320转动预定角度;电机1332,与分割器1331驱动连接,以驱动分割器1331动作。通过采用分割器1331,可以实现对旋转台1320的转动角度的精确控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分割器1331控制旋转台1320转动180度。这样电机1332每转动一圈,旋转台1320转动180度,便于控制并且位置精确。

如图3、图12至图14所示,装配设备的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盘4120和拍摄部4160,吸附盘4120用于吸附工件,拍摄部4160用于拍摄箱体以确定箱体的至少一部分结构的位置,装配设备还包括:拍摄装置4200,拍摄装置4200用于拍摄吸附盘4120吸附的工件,以确定工件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在吸附装置上的位置,装配机械臂4170可获取拍摄部4160和拍摄装置4200拍摄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移动吸附装置,以将吸附盘4120吸附的工件装配到箱体上。这样可通过装配机器人的吸附装置吸附工件,并通过装配机械臂4170移动工件,以将工件装配到产品上,从而可实现自动装配,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于显示屏等产品,在装配时,可通过拍摄装置4200拍摄吸附盘4120上的灯板,以得到灯板的具体位置,并通过装配机器人中的拍摄部4160拍摄箱体,以得到箱体的具体位置,这样可进一步得到灯板和箱体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使装配机械臂4170带动灯板移动到与箱体对应的位置,完成准确装配。因此该方案可实现精确定位,提高装配成功率,避免重新装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设备还包括:处理部,装配机械臂4170、拍摄部4160和拍摄装置4200均与处理部电连接,处理部用于接收拍摄部4160和拍摄装置4200的拍摄图像信息并进行处理;装配机械臂4170可接收经处理部的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并根据经处理部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调整吸附盘4120吸附的工件与产品的相对位置,以将工件装配到产品上。这样可通过处理部接收拍摄部4160和拍摄装置4200拍摄的图像信息,将图像信息处理后可得出工件与产品的位置关系,然后装配机械臂4170根据经处理部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调整吸附盘4120吸附的工件与产品的相对位置,从而准确的将工件装配到产品上。

在本实施例中,拍摄装置4200包括:立柱4210,固定设置;第一相机4220,用于拍摄工件,第一相机4220设置在立柱4210上,第一相机4220的拍摄区域位于装配机械臂4170的移动范围之内;第一环形光源4230,设置在立柱4210上,第一环形光源4230环绕第一相机4220设置。在拍摄时,装配机械臂4170带动工件移动,以使工件靠近第一相机4220,通过角度调节使工件朝向第一相机4220的拍摄方向,第一环形光源4230可照亮工件,以保证拍摄出的图像清晰。将光源设置为环形结构,使得光线分布均匀,提高图像质量。

可选地,拍摄装置4200还包括扫码部4240,扫码部4240设置在立柱4210上,扫码部4240用于扫描工件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以进行物料识别和管理,便于实现自动化。将扫码部4240设置在立柱4210上,可在使用第一相机4220拍照的过程中,使用扫码部4240对工件扫描,这样可以避免单独作业延长操作时间,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设备还包括:输送线,输送线用于输送产品,拍摄部4160用于拍摄位于输送线上的产品。通过输送线可以输送产品,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在装配之前,将产品停留在输送线上的预定位置,但停留后难免有位置误差。装配机械臂4170带动吸附装置靠近产品,这样可通过吸附装置上的拍摄部4160拍摄位于输送线上的产品,通过处理拍摄的图像信息便可获知产品的精确位置。然后装配机械臂4170带动工件移动,调整工件与产品的相对位置,从而将工件与产品的装配部位对应并实现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设备还包括:上料机4300,设置在装配机器人的一侧,上料机4300用于对装配机器人供应工件。通过上料机4300对装配机器人供应工件,可实现生产的连续性,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上料机4300中可存放多个工件,并将一个个工件输送到固定的位置,然后装配机器人到该固定位置取用工件。

可选地,拍摄部4160包括:第二相机4161,用于拍摄产品;第二环形光源4162,第二环形光源4162环绕第二相机4161设置。通过第二相机4161可对产品进行拍摄,以确定产品的位置,通过第二环形光源4162可在拍摄时照亮产品,以提高拍摄的图像的质量。将光源设置为环形结构,可使得光线分布均匀,提高拍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吸附安装座4110,与装配机械臂4170连接,吸附盘4120以及拍摄部4160均设置在吸附安装座4110上;吸附盘4120的远离吸附安装座4110的一端为吸附端,吸附端用于沿自身的径向向外部吹风以形成低压区域;向外部吹风的吸附盘4120在靠近工件预定距离范围的情况下,工件的两侧在低压区域和外部气压的作用下产生预定压差并被吸附盘4120吸起;吸附限位部4130,设置在吸附安装座4110上,吸附限位部4130具有吸附限位面,吸附限位面与吸附端的端面间隔设置,且吸附限位面位于吸附端的端面的背离吸附安装座4110的一侧,吸附限位面用于与被吸起的工件抵接,以使工件与吸附端保持预定距离。

通过该方案,由于吸附端沿径向向外部吹出气体,这样吸附端附近的区域形成一个低压区域,该低压区域的压力小于外部气压,吸附盘4120靠近工件时,低压区域的气体对工件的向下的压力小于工件下方的气体对工件的向上的压力,当工件上下两侧的压力差大于工件自身重力时,也即达到预定压差时,工件便被吸附盘4120吸起。通过吸附限位部4130与被吸起的工件抵接,可使工件与吸附端保持预定距离,这样可避免因工件与吸附端距离太近而影响低压区域的形成,并且满足工件上下两侧形成足够的压力差的条件,从而保证吸附盘4120可靠地吸起工件。该方案与现有的吸附装置相比,无需与工件的表面接触,因此可以适用于表面有孔洞或缝隙的工件,应用范围广。例如,可用于吸附显示屏的表面具有多个led灯的灯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吸附盘4120为柱状结构。吸附盘4120的吸附端可以设置为具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沿吸附端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从多个位置出风,便于在吸附端附近形成较大的低压区域,以提高吸附效果。或者吸附盘4120的吸附端可以设置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的周向不同位置均向外出风。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限位部4130包括:吸附连接件4131,设置在吸附安装座4110上;吸附限位件4132,设置在吸附连接件4131的远离吸附安装座4110的一端,吸附限位件4132具有吸附限位面。其中,吸附连接件4131用于起到连接作用,吸附限位件4132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可选地,吸附连接件4131和吸附限位件4132均为柱状结构,且吸附限位件413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吸附连接件4131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可增加吸附限位件4132与工件的接触面积,避免损坏工件。

可选地,吸附连接件4131可移动地设置在吸附安装座4110上,以通过吸附连接件4131带动吸附限位件4132移动,以调节吸附限位面与吸附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设置,可根据需要调整吸附限位面与吸附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吸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连接件4131由金属材料制成,吸附限位件4132由导电橡胶制成。这样吸附限位部4130可起到导电作用。在显示屏生产中,灯板在移动和装配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过多可能损坏灯板。因此,使用该吸附装置吸附灯板后,可通过灯板与吸附限位件4132的接触消除灯板上的静电,从而保护灯板。对于其他电子产品,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可选地,吸附连接件4131的端部具有多个凹槽,吸附限位件4132的远离吸附限位面的一端具有多个凸起,吸附限位件4132的多个凸起与吸附连接件4131的多个凹槽配合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对吸附限位件4132与吸附连接件4131起到相互限位作用,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可增大吸附限位件4132与吸附连接件4131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吸附连接件4131包括连接杆4133和设置在连接杆4133的一端的连接板4134,连接杆4133与吸附安装座4110螺纹连接,吸附连接件4131的多个凹槽位于连接板4134上,吸附限位件4132为片状结构,连接板4134与吸附限位件4132粘接。将连接杆4133与吸附安装座4110螺纹连接,既便于两者的装配,又可方便地调整吸附限位面与吸附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将连接板4134与吸附限位件4132粘接,便于装配,而且可通过连接板4134对吸附限位件4132起到支撑作用。多个凹槽与多个凸起的配合,可以提高连接板4134与吸附限位件4132的粘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限位部4130为多个,多个吸附限位部4130沿吸附盘4120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可通过多个吸附限位部4130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工件的受力分布比较均匀。在本实施例中,吸附盘4120吹风形成的低压区域位于多个吸附限位部4130围绕成的区域附近。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140,设置在吸附安装座4110上,压力传感器4140用于检测吸附限位部4130对工件施加的压力的值。当检测到压力过大时,可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压环工件。例如,吸附装置用于将灯板装配到显示屏的箱体上,灯板上具有插槽,箱体上具有插座,插座与插槽插接。在操作时,吸附装置带动吸附起的灯板移动,将灯板的插槽与箱体的插座对应,然后朝向箱体按压灯板,以将灯板与箱体装配。在按压灯板时,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吸附限位部4130对灯板施加的压力的值,并及时作出反馈和调整,以避免对灯板的压力过大而损坏灯板。

可选地,吸附安装座4110包括:吸附安装盘4111,吸附盘4120和吸附限位部4130均安装在吸附安装盘4111上,压力传感器4140的一侧与吸附安装盘4111的背离吸附盘4120的一侧连接;吸附连接块4112,与吸附安装盘4111间隔设置,压力传感器4140的另一侧与吸附连接块4112连接。即压力传感器4140设置在吸附安装盘4111与吸附连接块4112之间,这样压力传感器4140与面积较大的部件接触,便于精确检测压力。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4140为盘状结构,压力传感器4140的端面面积小于吸附安装盘4111的端面面积以及吸附连接块4112的端面面积。压力传感器4140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吸附安装盘4111的端面以及吸附连接块4112的端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4140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吸附安装盘4111或吸附连接块4112连接。

可选地,吸附安装座4110还包括吸附连接板,吸附盘4120设置在吸附连接板的一侧,吸附连接板的另一侧与吸附安装盘4111连接,这样便于吸附盘4120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装置还包括:相机安装座4150,与吸附安装座4110连接,第二相机4161设置在相机安装座4150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该吸附装置除了能吸附工件之外,还能够拍照,以便于工件的装配。

具体地,相机安装座4150具有避让孔4151,第二相机4161设置在相机安装座4150的避让孔4151处,第二相机4161的拍摄方向沿相机安装座4150的避让孔4151的轴线设置,第二环形光源4162设置在相机安装座4150上,且第二环形光源4162环绕避让孔4151设置。通过设置避让孔4151,可避免遮挡第二相机4161以进行拍照。

如图4、图15至图17所示,检测设备的检测部7230用于拍摄图像,检测部7230的拍摄方向朝向放置台7210的用于放置显示屏的区域设置,以拍摄位于放置台7210上的显示屏显示出的图像;电连接部7220包括第一插接部7221和第二插接部7222,第一插接部7221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显示屏插接,第二插接部7222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显示屏插接。检测设备还包括旋转装置1300,旋转装置1300包括旋转机架1310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机架1310上的旋转台1320,旋转台1320用于承载检测机器人输送的产品,并将产品转动预定角度。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通过检测机器人自动将产品放置到检测装置7200上,然后检测装置7200的电连接部7220可自动与产品电连接,并通过检测部7230进行检测,而且通过旋转装置1300可对产品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输送和放置产品。因此,该方案可代替人工进行上料、下料、连接和旋转等操作,从而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台1320用于接收和转动检测机器人从检测装置7200抓取的检测不合格的多个产品中的一部分产品,检测设备还包括:收料盘7300,收料盘7300用于回收检测机器人从旋转台1320抓取的转动后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回收检测机器人从检测装置7200抓取的检测不合格的多个产品中的另一部分产品。旋转装置1300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与旋转台1320驱动连接,以驱动旋转台1320旋转;旋转定位部1340,旋转定位部134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旋转定位部1340用于与位于旋转台1320上的产品限位配合,以限定产品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这样可通过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驱动旋转台1320旋转,并通过旋转定位部1340限定产品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以使产品随旋转台1320一起转动。

这样可通过收料盘7300将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收集起来,以避免进入后续工序。具体地,不合格产品在收料盘7300上叠放,这样可减小占地面积,节约空间。在收集不合格产品的过程中,一部分产品为直接从检测设备上抓取并放置到收料盘7300上的,另一部分产品为从检测设备上抓取,然后放置到旋转台1320旋转一定的角度,不合格产品在旋转之后再通过检测机器人放置到收料盘7300上。这样放置在收料盘7300上的相邻的产品可实现背对背放置或面对面放置,以保护产品。例如,将该检查设备应用于显示屏的检查,显示屏的箱体正面装配有多个灯板,为了在叠放显示屏时不损坏灯板,对于两个相邻的显示屏,让装配灯板的面相对放置。通过旋转台1320可将一个显示屏旋转180度,然后再放置到另一个显示屏上,从而实现面对面放置。

具体地,第一插接部7221包括第一插接驱动部和第一插头,第一插接驱动部与第一插头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插头与产品的电源插口插接;第二插接部7222包括第二插接驱动部和第二插头,第二插接驱动部与第二插头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插头与产品的网线插口插接。这样可通过第一插头对产品供电,并通过第二插头对产品传输信息。

可选地,电连接部7220还包括电连接座7223,电连接座7223设置在放置台7210上,第一插接部7221位置可调地设置在电连接座7223上,第二插接部7222位置可调地设置在电连接座7223上,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插接部7221和第二插接部7222在电连接座7223上的位置,以便于与产品的连接位置对应。进一步地,电连接座7223上设置有腰型孔,通过腰型孔调节第一插接部7221和第二插接部7222的高度,放置台7210上设置有腰型孔,通过腰型孔可调节电连接座7223在放置台7210上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驱动部和第二插接驱动部均为气缸。检测部7230包括检测立柱和检测相机,其中,检测相机设置在检测立柱的上部,以通过检测相机拍摄显示屏的灯板显示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台7210包括:放置底座7211,放置底座7211用于承载产品;放置框7212,设置在放置底座7211上,放置框7212与放置底座7211围绕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区域;放置压紧件7213,放置压紧件7213相对放置底座7211可移动地设置,以压紧位于放置底座7211上的产品或避让产品。这样可通过放置框7212与放置底座7211围绕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区域来容纳产品,并通过放置压紧件7213将产品压紧在放置底座7211上,从而将产品固定在放置底座7211上的预定位置,便于电连接部7220与产品的连接位置对应并连接。

可选地,放置台7210还包括:放置定位件7214,放置定位件7214的至少一部分凸出设置在放置底座7211上,放置定位件7214用于穿入放置底座7211上的产品底部的孔中,以对产品进行定位;放置驱动部7215,放置驱动部7215设置在放置框7212上的与放置底座7211相对的一侧,放置驱动部7215与放置压紧件7213驱动连接,以驱动放置压紧件7213移动。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将产品可靠地固定在放置台7210上的预定位置,便于检测操作。

夹持装置7100包括:检测架体7110,检测架体7110与检测机械臂7150连接;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和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可相对可运动地设置,以夹持或避让产品的两个不同侧面。这样可通过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和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来夹持住产品的两个侧面,从而将产品夹住。

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为多个,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间隔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为多个,多个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间隔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其中,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可在检测架体7110上同步移动。通过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和多个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被夹持产品的稳定性。

可选地,夹持装置7100还包括:夹持驱动部,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夹持驱动部用于驱动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同步移动。这样夹持驱动部驱动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同步移动,可提高动作效率,并且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夹持驱动部包括:夹持连接件,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均与夹持连接件连接;夹持直线运动部,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夹持直线运动部与夹持连接件驱动连接,以驱动夹持连接件做往返直线运动。通过夹持连接件可以将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夹持直线运动部的动作带动多个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同步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直线运动部可以设置为气缸。

可选地,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可移动地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夹持装置7100还包括:夹持导向部,夹持导向部与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配合,以对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夹持导向部可使得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的移动更加平稳,并且避免出现位置偏差。

具体地,夹持导向部包括:导轨,沿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滑块,设置在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上,夹持导向部的滑块具有与夹持导向部的导轨配合的滑槽,以沿夹持导向部的导轨往返滑动。采用此种设置,摩擦力小,导向精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夹持部7120和第二检测夹持部7130均包括:检测夹板7121,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检测定位销7122,检测定位销7122的至少一部分凸出设置在检测夹板7121上,检测定位销7122用于插入产品的工艺孔中,以对产品进行定位。其中,检测夹板7121用于夹持产品的侧面,通过将检测定位销7122插入产品的工艺孔中,既可以保证每次都夹持在产品的特定部位,又可以避免产品脱离,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7100还包括:检测吸附部7140,设置在检测架体7110上,检测吸附部7140用于吸附防护垫,并通过检测机械臂7150的移动将防护垫放置在需要叠放的两个产品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可保护叠放的多个产品,避免产品损坏。具体地,检测吸附部7140包括多个吸盘,多个吸盘共同吸附防护垫。防护垫可以采用海绵等材料。在生产中,将检测吸附部7140吸附的防护垫放置到收料盘7300上的产品中,然后再叠放产品。

如图5、图18至图25所示,校正设备的输送机器人8300包括输送机械臂8310和设置在输送机械臂8310上的输送夹具8320,输送夹具8320用于夹持显示屏,暗箱结构8210具有检测腔,供料机构8220具有多个供料区,每个供料区均用于单独放置显示屏,以将显示屏输送到检测腔内。这样一方面可通过输送机器人8300抓取和输送产品,以对暗箱装置8200进行上下料操作,从而可代替人工装卸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供料机构8220具有多个供料区,这样可以将至少一个供料区移动到检测腔内进行产品的校正检测,同时可在位于暗箱结构8210外部的供料区中进行产品装卸,从而可实现产品的同时检测和装卸,减少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腔具有检测口,校正设备还包括种暗室结构8100,暗室结构8100包括:暗室主体8110,暗室主体8110为不透光结构,暗室主体8110内具有密封的拍摄通道,拍摄通道的一端与检测口对接;调节结构8120,用于安装拍摄相机,调节结构8120设置在拍摄通道内,调节结构812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调节拍摄相机在拍摄通道内的位置;暗室支架8130,与暗室主体8110连接以支撑暗室主体8110。在使用时,待校正的显示屏等产品放置在检测腔内,并用位于拍摄通道内的拍摄相机对产品进行拍摄,以对产品进行校正检测。通过该方案可在拍摄相机和产品之间形成暗室环境,此种结构可以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并且便于拆卸。而且,通过暗室通道内的调节结构8120可以调节拍摄相机的安装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产品的校正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校正设备还包括定位台8400,定位台8400包括:载料平台8410,载料平台8410用于接收校正设备外部的装置输送的产品,以对输送机器人8300供应产品;载料定位部8420,设置在载料平台8410上,载料定位部842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对位于载料平台8410上的产品进行定位。这样可通过载料平台8410接收校正设备外部的装置输送的产品,以满足输送机器人8300的产品供应。而且,通过载料定位部8420对位于载料平台8410上的产品进行定位,可使得产品在载料平台8410上具有确定的位置,以便于与输送机器人8300配合,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校正设备还包括:旋转装置1300,旋转装置1300包括旋转机架1310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机架1310上的旋转台1320,旋转台1320用于接收和转动输送机器人8300从供料机构8220抓取的检测后的多个产品中的一部分产品;第一收料台8510,用于收集并叠放检测后合格的产品,检测后合格的产品包括输送机器人8300从旋转台1320抓取的转动后的合格产品以及输送机器人8300从供料机构8220直接抓取的合格产品;第二收料台8520,用于收集并叠放检测后不合格的产品,检测后不合格的产品包括输送机器人8300从旋转台1320抓取的转动后的不合格产品以及输送机器人8300从供料机构8220直接抓取的不合格产品。这样可通过第一收料台8510和第二收料台8520分别收集检测后合格的产品和检测后不合格的产品。旋转装置1300还包括: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与旋转台1320驱动连接,以驱动旋转台1320旋转;旋转定位部1340,旋转定位部134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旋转定位部1340用于与位于旋转台1320上的产品限位配合,以限定产品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这样可通过第一旋转驱动部1330驱动旋转台1320旋转,并通过旋转定位部1340限定产品在旋转台1320上的位置,以使产品随旋转台1320一起转动。

合格的产品可以理解为产品没有质量缺陷,满足校正检测的参数要求。产品可以为显示屏或其他产品。对于显示屏产品,在校正检测时,通过拍摄通道内的拍摄相机对检测腔内的显示屏拍照,拍摄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分析软件,通过分析判断显示屏上的多个led灯是否有色差、显示不一致、损坏等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时,判断为产品不合格,需要分拣出来进行处理。

在收集不合格产品的过程中,一部分产品为直接从供料机构8220上抓取并放置到第二收料台8520上的,另一部分产品为从供料机构8220上抓取,然后放置到旋转台1320旋转一定的角度,不合格产品在旋转之后再通过输送机器人8300放置到第二收料台8520上。这样放置在第二收料台8520上的相邻的产品可实现背对背放置或面对面放置,以保护产品。例如,在用于校正检测显示屏时,显示屏的箱体正面装配有多个灯板,为了在叠放显示屏时不损坏灯板,对于两个相邻的显示屏,让装配灯板的面相对放置。通过旋转装置1300可将一个显示屏旋转180度,然后再放置到另一个显示屏上,从而实现面对面放置。相应地,为了保护产品,在收集合格产品的过程中,也采用同样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供料区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供料区8221和第二供料区8222,供料机构8220还包括:载料台8223,载料台8223用于接收输送机器人8300供应的产品,第一供料区8221和第二供料区8222均为位于载料台8223上方的区域,载料台8223相对于暗箱结构8210可往返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供料区8221或第二供料区8222进入检测腔;其中,在第一供料区8221位于检测腔内的情况下,第二供料区8222位于暗箱结构8210的外部;在第二供料区8222位于检测腔内的情况下,第一供料区8221位于暗箱结构8210的外部。

这样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时,可将第一供料区8221和第二供料区8222中的一个携带产品进入检测腔内检测,由于另一个供料区位于暗箱结构8210的外部,这样在检测腔内对产品进行检测的同时,可以在位于暗箱结构8210的外部的另一个供料区装载未检测的产品或卸载已经检测完的产品;当检测腔内的产品检测完成,通过供料机构8220的动作使第一供料区8221和第二供料区8222移动,这样位于检测腔内的供料区带动产品移出暗箱结构8210,位于暗箱结构8210外的供料区带动产品移入检测区进行检测,以继续同时进行产品检测和产品装卸。因此,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实现产品的同时检测和装卸,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供第一供料区8221穿过,以使第一供料区8221进入或移出检测腔,第二开口用于供第二供料区8222穿过,以使第二供料区8222进入或移出检测腔;供料机构8220还包括间隔布置在载料台8223上的第一密封门8224、第二密封门8225和第三密封门8226,其中,第一密封门8224、第二密封门8225以及载料台8223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供料区8221,第二密封门8225、第三密封门8226以及载料台8223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供料区8222;第一供料区8221移动到检测腔内的情况下,第一密封门8224移动到第一开口处以封堵第一开口,第二密封门8225移动到第二开口处以封堵第二开口;第二供料区8222移动到检测腔内的情况下,第二密封门8225移动到第一开口处以封堵第一开口,第三密封门8226移动到第二开口处以封堵第二开口。

这样可通过第一开口避让第一供料区8221,并通过第二开口避让第二供料区8222,以使第一供料区8221和第二供料区8222交替进入或移出检测腔。而且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时,可通过第一密封门8224、第二密封门8225和第三密封门8226中的两个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避免检测腔透光,保证检测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外轮廓相同,第二密封门8225的外轮廓与第一开口匹配,第一密封门8224和第三密封门8226的外轮廓的尺寸均大于第一开口的外轮廓的尺寸。这样便于第二密封门8225通过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并且在检测产品时,可提高第一密封门8224和第三密封门8226对开口的封闭效果。可选地,每个密封门均包括金属板和贴附在金属板上的黑色海绵,这样便于密封,防止透光。

可选地,载料台8223上具有多个产品定位销,多个产品定位销用于一一对应地插入产品底部的工艺孔中,从而对产品进行限位,以确定产品在载料台8223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8220还包括:产品定位部8227,产品定位部8227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将产品定位到载料台8223上或避让产品。可选地,产品定位部8227包括:定位支架82271,设置在载料台8223的上方;产品定位件82272,可移动地设置在定位支架82271上,产品定位件82272可靠近或远离载料台8223,以将产品压紧在载料台8223上或避让产品。这样可通过定位支架82271将产品定位件82272安装在载料台8223的上方区域,然后通过产品定位件82272的移动将产品压紧在载料台8223上,从而固定产品在载料台8223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机构8220还包括:供料导向部8228,供料导向部8228沿载料台8223的移动方向穿过暗箱结构8210,供料导向部8228与载料台8223配合,以对载料台8223进行导向。可选地,供料导向部8228包括:导向轨道82281,导向轨道82281沿载料台8223的移动方向延伸并穿过暗箱结构8210;导向滑块82282,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轨道82281上,载料台8223与导向滑块82282连接;导向限位结构82283,设置在导向轨道82281的端部,导向限位结构82283用于与载料台8223止挡配合,以限定载料台8223的移动范围。这样可通过导向滑块82282与导向轨道82281的配合对载料台8223的往返移动进行导向。而且,通过设置导向限位结构82283,可限定载料台8223的移动范围,防止载料台8223移出导向轨道82281。

可选地,导向限位结构82283包括支撑块和设置在支撑块上的限位部,限位部的端部朝向载料台的端部,以通过限位部对载料台8223进行限位。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筒体、弹性件和限位件,筒体位置可调的设置在支撑块上,弹性件设置在筒体内,限位件穿设在筒体中,限位件与弹性件抵接,限位件的端部朝向载料台的端部以对载料台进行限位。这样限位件在受到载料台8223的冲击时可通过弹性件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弹性位移,从而可在限位的同时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载料台8223与限位件的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暗箱装置还包括:供料支撑台8231,供料支撑台8231沿载料台8223的移动方向延伸并穿过暗箱结构8210,供料导向部8228设置在供料支撑台8231上;供料支撑柱8232,设置在供料支撑台8231的下方以支撑供料支撑台8231,供料支撑柱8232为两个,两个供料支撑柱8232分布在暗箱结构8210的两侧。这样可通过供料支撑台8231和两个供料支撑柱8232来支撑供料机构8220。此种设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可选地,暗箱装置还包括供料驱动部,以驱动载料台8223往返移动,供料驱动部设置在供料支撑台8231上。具体地,供料驱动部包括电机、同步带和同步轮。在本实施例中,供料支撑台8231可由铝合金型材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暗箱结构8210包括:暗箱本体8211,暗箱本体8211具有检测腔以及与检测腔连通的检测口,检测口用于与检测检测腔内的产品的装置对接;第一检测插接部,设置在暗箱本体8211内,第一检测插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产品插接;第二检测插接部,设置在暗箱本体8211内,第二检测插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与产品插接。这样可通过第一检测插接部和第二检测插接部与产品的不同部位插接,以便进行检测。此种设置,可实现自动插接,避免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第一检测插接部包括第一检测驱动部和第一检测插头,第一检测驱动部与第一检测插头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检测插头与产品的电源插口插接;第二检测插接部包括第二检测驱动部和第二检测插头,第二检测驱动部与第二检测插头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检测插头与产品的网线插口插接。这样可对产品进行供电并进行信息传输,以满足检测要求。第一检测驱动部和第二检测驱动部均可采用气缸。

可选地,暗箱本体8211由多个板状结构组装而成,其中,暗箱本体8211的5个面密封,一个面具有检测口,板状结构为不透光结构,各部件设置好并与检测装置对接后,检测腔为封闭结构。暗箱结构8210还包括暗箱支架8212,暗箱支架用于支撑暗箱本体8211,暗箱支架8212由铝型材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暗箱本体8211的检测口与暗室主体8110的拍摄通道对接,并且两者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以避免透光。

在本实施例中,暗室主体8110包括框架结构8111和筒状壳体8112,调节结构8120与框架结构8111连接,筒状壳体8112设置在框架结构8111上,筒状壳体8112和/或框架结构8111与暗室支架8130连接,筒状壳体8112内的空间形成拍摄通道;调节结构8120包括调节导轨8121和相机安装架8122,调节导轨8121沿拍摄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机安装架8122用于安装拍摄相机,相机安装架8122沿调节导轨812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调节导轨8121上,以调节拍摄相机与位于检测腔内的产品之间的距离。

暗室主体8110还包括暗室端板8113,设置在筒状壳体8112的开口处以封堵筒状壳体8112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筒状壳体8112由金属板制成,例如钢板或铝板,这样可以防止透光并且保证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筒状壳体8112包括底壳、顶壳以及两个侧壳,其中,底壳和顶壳相对设置,两个侧壳间隔设置在底壳和顶壳之间,两个侧壳相对设置,底壳、顶壳以及两个侧壳围绕形成拍摄通道。这样拍摄通道为长方体结构,便于拍摄以及与方形的产品匹配。每个侧壳包括多个顺次拼接的侧板,每个侧板均可拆卸地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便于暗室结构的装配,而且便于在拍摄通道内安装拍摄相机以及调整拍摄相机的位置。具体地,暗室端板8113可拆卸地设置在框架结构8111上或筒状壳体8112上。每个侧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框架结构8111上。暗室主体8110还包括多个把手8114,每个侧板的背离拍摄通道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8114。通过设置把手8114,便于拆装侧板。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暗室端板8113上设置把手8114。

在本实施例中,暗室结构还包括:黑色防反光层,黑色防反光层贴附在拍摄通道的内壁上。这样可以防止在拍摄时拍摄通道的内壁反光,从而保证拍摄和检测质量。黑色防反光层可以采用黑色海绵、黑布等材料制成。

可选地,调节结构8120包括:调节导轨8121,沿拍摄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机安装架8122,用于安装拍摄相机,相机安装架8122沿调节导轨8121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调节导轨8121上,以调节拍摄相机与位于拍摄通道的一端的产品之间的距离。这样可通过相机安装架8122在调节导轨8121上的位置调节来调节拍摄相机与位于拍摄通道的一端的产品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的产品的检测需求。

可选地,暗室支架8130包括暗室横梁8131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暗室竖梁8132,暗室横梁8131的两端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暗室竖梁8132连接;暗室横梁8131为两个,两个暗室横梁8131间隔设置,暗室主体8110位于两个暗室横梁8131之间,暗室主体8110的上部和下部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暗室横梁8131连接。这样可通过两个暗室横梁8131和两个暗室竖梁8132支撑暗室主体8110,结构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暗室支架8130为多个,多个暗室支架8130沿暗室主体8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可通过多个暗室支架8130共同支撑暗室主体8110,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暗室支架8130可由铝合金型材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载料定位部8420包括:载料定位板8421,可移动地设置在载料平台8410上,以压靠位于载料平台8410上的产品;载料定位销8422,设置在载料定位板8421上,载料定位销8422可随载料定位板8421移动,以穿入产品的孔中;载料定位部8420为多个,多个载料定位部8420间隔布置在载料平台8410上,以对产品的至少两个侧面进行定位。这样可通过载料定位板8421压靠产品并将载料定位销8422的至少一部分穿入产品的孔中,从而对产品进行定位。并且,多个载料定位部8420共同配合对产品的不同侧面进行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夹具8320包括:输送架体8321,输送架体8321与输送机械臂8310连接;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第二输送夹持部8323,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和第二输送夹持部8323可相对可运动地设置,以夹持或避让产品的两个不同侧面。这样可夹持住产品的两个侧面,从而将产品夹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为多个,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间隔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第二输送夹持部8323为多个,多个第二输送夹持部8323间隔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其中,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可在输送架体8321上同步移动。通过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和多个第二输送夹持部8323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被夹持产品的稳定性。

可选地,输送夹具8320还包括:输送驱动部,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输送驱动部用于驱动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同步移动。这样输送驱动部驱动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同步移动,可提高动作效率,并且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输送驱动部包括:输送连接件,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均与输送连接件连接;输送直线运动部,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输送直线运动部与输送连接件驱动连接,以驱动输送连接件做往返直线运动。通过输送连接件可以将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输送直线运动部的动作带动多个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同步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直线运动部可以设置为气缸。

可选地,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可移动地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输送夹具8320还包括:输送导向部,输送导向部与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配合,以对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输送导向部可使得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的移动更加平稳,并且避免出现位置偏差。

具体地,输送导向部包括:导轨,沿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的移动方向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滑块,设置在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上,输送导向部的滑块具有与输送导向部的导轨配合的滑槽,以沿输送导向部的导轨往返滑动。采用此种设置,摩擦力小,导向精确。

可选地,第一输送夹持部8322和第二输送夹持部8323均包括:输送夹板,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输送定位销,输送定位销的至少一部分凸出设置在输送夹板上,输送定位销用于插入产品的工艺孔中,以对产品进行定位。其中,输送夹板用于夹持产品的侧面,通过将输送定位销插入产品的工艺孔中,既可以保证每次都夹持在产品的特定部位,又可以避免产品脱离,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输送夹具8320还包括:输送吸附部,设置在输送架体8321上,输送吸附部用于吸附防护垫,并通过输送机械臂8310的移动将防护垫放置在需要叠放的两个产品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可保护叠放的多个产品,避免产品损坏。具体地,输送吸附部包括多个吸盘,多个吸盘共同吸附防护垫。防护垫可以采用海绵等材料。

如图26至图30所示,输送线的定位机构包括:载具2210,用于放置在输送装置2300上,以通过输送装置2300将载具2210输送到不同位置,载具2210包括载具底座2211和载具限位部2212,载具底座2211用于放置箱体,载具限位部2212设置在载具底座2211上,以对位于载具底座2211上的箱体进行限位;顶升部2220,设置在输送装置2300上,顶升部2220的至少一部分可升降地设置,载具2210位于顶升部2220的上方的情况下,顶升部2220与载具底座2211限位配合,以将载具2210顶起并定位到预定高度上的固定位置;侧定位部2230,设置在输送装置2300上,侧定位部2230的至少一部分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以通过侧定位部2230推动位于被顶起到预定高度的载具2210上的箱体,以将箱体定位到与载具限位部2212限位配合的预定位置。

采用该方案,可通过载具2210承载和输送产品,这样可避免直接输送产品而造成产品损坏。而且,本方案中在定位产品时,是先将载具2210顶起并定位,然后使用侧定位部2230推动位于载具2210上的产品,以使产品压靠载具限位部2212,从而将产品定位到预定位置。这样在载具2210上放置产品时,无需限定产品在载具2210上的精确位置,便可通过不同部件的配合实现产品的精确定位。因此产品与载具2210的载具限位部2212之间可以具有足够的间隙,从而便于在载具2210上取放产品,避免产品损坏。所以,通过该方案,在满足产品定位需求的同时,避免了在输送和取放产品时容易造成产品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侧定位部2230包括: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可水平移动地设置,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用于推动位于载具2210上的产品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以限定产品在第一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设置在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上,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可随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移动,以通过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推动产品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以限定产品在第二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水平方向垂直。这样可通过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和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推动产品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限定产品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并且,由于顶升部2220对产品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了限定,这样便将产品定位到了确定的预定位置。

而且,在该方案中,由于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设置在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上,这样驱动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移动即可实现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和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的同时移动,从而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包括第一侧定位推板22311和多个第一侧定位滚轮22312,多个第一侧定位滚轮22312沿第一侧定位推板223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侧定位推板22311上;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包括第二侧定位推板22321和多个第二侧定位滚轮22322,第二侧定位推板22321设置在第一侧定位推板22311上,第二侧定位推板2232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侧定位推板22311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多个第二侧定位滚轮22322沿第二侧定位推板223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侧定位推板22321上。这样在推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相对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移动时,产品与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为滚动摩擦,从而可以减小阻力和磨损;相应地,产品相对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移动时,产品与第二侧定位结构2232为滚动摩擦,从而可以减小阻力和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侧定位部2230还包括:侧定位驱动部2233,与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往返移动;侧定位导向部2234,与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配合,以对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进行导向。这样可通过侧定位驱动部2233驱动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往返移动。通过侧定位导向部2234可以提高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侧定位导向部2234包括:侧定位导向杆22341,与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连接,侧定位导向杆22341沿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的延伸方向设置;侧定位导向座22342,固定设置,侧定位导向座22342具有侧定位导向槽,侧定位导向杆22341可滑动地设置在侧定位导向槽中。这样可通过侧定位导向杆22341与侧定位导向座22342的配合对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进行导向。而且,由于侧定位导向槽为开口结构,便于加工以及与侧定位导向杆22341装配。

可选地,侧定位导向部2234为两个,两个侧定位导向部2234设置在侧定位驱动部2233的两侧,两个侧定位导向部2234的侧定位导向槽的开口相对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侧定位结构2231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侧定位导向座22342包括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和导向限位件,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连接,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的区域形成侧定位导向槽,导向限位件设置在侧定位导向槽的内壁上,侧定位导向杆22341的表面具有限位凹槽,导向限位件与限位凹槽限位配合。这样可通过侧定位导向槽对侧定位导向杆22341进行导向,并且可通过导向限位件对侧定位导向杆22341进行限位,以防止侧定位导向杆22341从侧定位导向槽中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顶升部2220包括:顶升座2221,可升降地设置,顶升座2221用于承载和顶起载具底座2211;多个顶升定位销2222,间隔设置在顶升座2221上,多个顶升定位销2222用于一一对应地穿入载具底座2211的多个载具定位孔2217中,以对载具2210进行定位。这样通过顶升座2221和多个顶升定位销2222,不但可以将载具2210顶起,而且还能够对载具2210进行定位,从而便于进一步对载具2210上的产品进行定位。

具体地,多个顶升定位销2222包括一个第一定位销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其中,第一定位销包括圆柱体和设置在圆柱体的上端的第一锥形结构,第二定位销包括柱形结构和设置在柱形结构的上端的第二锥形结构,柱形结构的外周面由平面和弧面围绕而成。通过第一锥形结构和第二锥形结构可起到引导作用,便于将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穿入到载具定位孔2217中。而且,在将第二定位销穿入到载具定位孔2217后,第二定位销的侧壁上的平面与载具定位孔2217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便于穿入并且避免过定位。通过第一定位销可与载具定位孔2217的内壁匹配,以对载具2210进行限位,防止载具2210晃动。因此,通过第一定位销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的配合,在保证良好定位效果的同时又避免了过定位的问题。

可选地,顶升部2220还包括:顶升驱动部2223,与顶升座2221驱动连接,以驱动顶升座2221升降;多个顶升导向部2224,与顶升座2221配合,以对顶升座2221的升降进行导向。这样可通过顶升驱动部2223来驱动顶升座2221升降。并通过多个顶升导向部2224对顶升座2221的升降进行导向,以使顶升座2221平稳升降。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顶升导向部2224包括顶升导杆和顶升导套,其中,顶升导杆竖直设置并与顶升座2221连接,顶升导套固定设置,顶升导杆可滑动地穿设在顶升导套中,以通过顶升导杆和顶升导套的配合对顶升座2221进行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载具底座2211具有用于放置产品的载具放置面,载具限位部2212为多个,多个载具限位部2212沿载具放置面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对位于载具放置面上的产品进行限位,多个载具限位部2212中的至少一个载具限位部2212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载具底座2211上。由于多个载具限位部2212中的至少一个载具限位部2212位置可调,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载具限位部2212与放置到载具底座2211上的产品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在保证限位效果的情况下避免在取放产品时载具限位部2212与产品碰撞。而且,通过载具滚轮2213,在使用输送带等输送装置输送载具时,载具滚轮2213与输送装置的限位结构在接触时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减小摩擦阻力并减小接触结构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载具限位部2212围绕成的区域的尺寸大于产品的尺寸,这样产品放置到载具底座2211上后,在未定位的情况下,产品与载具限位部2212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避免在取放产品时产品与载具限位部2212发生碰撞而损坏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载具放置面为具有四个边沿的矩形面,载具放置面的每个边沿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载具限位部2212,位于每个边沿上的至少两个载具限位部2212沿该边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位于载具放置面的至少两个边沿上的载具限位部2212位置可调地设置。这样在载具放置面的每个边沿上均具有至少两个载具限位部2212,从而载具放置面的每个边沿上均可对产品进行限位,防止产品随意移动。而且,至少两个边沿上的载具限位部2212位置可调地设置,便于调节载具限位部2212与产品之间的距离,以在保证限位效果的情况下避免在取放产品时载具限位部2212与产品碰撞。

可选地,载具限位部2212与载具底座2211通过紧固件连接,载具限位部2212上具有u形孔,在调节时载具限位部2212相当紧固件移动,然后通过紧固件拧紧,即紧固件可与u形孔的不同位置连接以调节载具限位部2212的位置。此种设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载具限位部2212的朝向载具放置面的一端具有弧形限位面,弧形限位面用于与位于载具放置面上的产品的侧壁抵接。这样载具限位部2212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便于与产品接触,保证限位效果。

可选地,载具还包括:载具防护垫2214,贴附在载具放置面上,载具防护垫2214由弹性材料制成,载具防护垫2214用于承载和保护产品。通过设置载具防护垫2214,在放置产品时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碰撞和冲击,保护产品。具体地,载具防护垫2214可以使用橡胶或海绵等材料制成。

可选地,载具限位部2212包括相互连接的载具支撑块22121和载具限位块22122,其中,载具支撑块22121凸出设置在载具底座2211上,载具限位块22122用于对位于载具放置面上的产品进行限位,载具限位块22122与载具底座2211之间具有避让间隙,避让间隙用于避让载具防护垫2214的边部。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载具防护垫2214的边部伸入到载具限位块22122与载具底座2211之间的间隙内,这样可对载具防护垫2214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载具防护垫2214脱离载具底座2211。

在本实施例中,载具底座2211的外轮廓为矩形结构,载具滚轮2213为四个,四个载具滚轮2213一一对应地设置在载具底座2211的四个角上。通过上述设置,载具在移动时,若与其他设备接触或碰撞,是通过载具滚轮2213接触或碰撞,这样可以减小摩擦阻力以及磨损,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可选地,载具底座2211包括:底座本体22111,载具放置面为底座本体2211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载具耐磨板22112,与底座本体22111的下表面连接,载具耐磨板22112用于与输送载具的装置接触。这样可通过载具耐磨板22112与输送载具的装置接触,从而可以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可选地,底座本体22111的下表面具两个凹槽,两个载具耐磨板22112分别设置在两个凹槽处,底座本体22111由铝合金制成,载具耐磨板22112由碳钢制成。这样既可以降低载具的重量,又可以保证载具的耐磨性。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本体22111上具有多个避让产品的部分结构的避让孔,例如用于避让箱体的手柄的孔。这样便于放置产品,例如,可使得箱体的正面朝上或翻面朝上均可放置到载具底座2211上,从而便于对箱体进行加工。

可选地,载具底座2211的侧面具有载具限位槽,载具还包括:载具加强块2215,设置在载具限位槽内,载具加强块2215用于与阻挡载具移动的装置止挡配合。在使用载具输送产品时,可通过设置阻挡机构来阻挡载具移动,以对载具进行限位。在阻挡时阻挡机构会与产品发生碰撞,通过在发生碰撞的位置设置载具加强块2215,可以提高载具的抗冲击能力,避免损坏。载具加强块2215可采用碳钢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载具底座221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具有载具限位槽,每个载具限位槽中均设置有载具加强块2215。

进一步地,载具还包括:撞击保护件2216,设置在载具底座2211上,撞击保护件2216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载具底座2211的外周面设置。通过设置撞击保护件2216,在载具与其他设备或相邻的载具发生撞击时,可通过撞击保护件2216进行撞击,这样可避免碰撞载具底座2211,从而保护载具底座2211,提高使用寿命。撞击保护件2216可以使用橡胶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载具底座221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撞击保护件2216,以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载具底座2211上具有载具定位孔2217,载具定位孔2217用于与对载具进行定位的装置限位配合。通过设置载具定位孔2217,便于与其他装置配合,以对载具进行定位,例如将定位销插入载具定位孔2217进行定位。载具定位孔2217为多个,多个载具定位孔2217间隔设置在载具底座2211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生产线,包括装配线和检测线,装配线用于将多个工件装配在箱体上以将箱体和多个工件组装成显示屏,检测线用于对由装配线组装出的显示屏进行检测,其中,装配线包括装配设备,装配设备包括装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包括装配机械臂和设置在装配机械臂上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用于吸附灯板,以通过装配机械臂带动吸附装置移动,将位于吸附装置上的灯板装配到箱体上;检测线包括校正设备,校正设备包括输送机器人和暗箱装置,输送机器人用于输送箱体,暗箱装置包括暗箱结构和供料机构,供料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接收输送机器人供应的箱体并将箱体输送到暗箱结构内进行校正检测。并且,结合装配线中的上料及贴附设备,检测线中的检测设备等装置,可通过装配线实现显示屏中的箱体和其他工件的自动装配,装配完成后可通过检测线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实现了显示屏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