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性高的外壳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8387发布日期:2020-02-22 03:4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压性高的外壳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外壳制作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压性高的外壳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外壳是设备的重要保护措施,现有设备为了提高散热性能,一般采用在外壳上设置散热筋的方式,但是,该种方式的散热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外壳的散热效果,采用水冷方式,即在外壳上设置流道,通过液体流动带走热量,譬如申请号为201510085586的专利“具双重冷却流道的电机外壳组件”、申请号为201822221177.0的专利“一种水冷电机外壳”。采用该方式时,为了增强散热效果,在多个面的板本体上均设置流道,多个面的板本体上均设置流道,流道口与板本体的侧板平行,相邻两个面上的流道连通。制造时,仅需焊接相邻两个板本体拼接处的流道缝隙即可实现流道的密封。但是采用该种外壳结构,由于两者是焊接而成,其密封性和耐压性不高,仅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场景,对于导弹内控制设备外壳等对密封性和耐压性要求高的使用场景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压性高的外壳制作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压性高的外壳制作方法,该外壳包括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所述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流道,所述第一板本体的流道口设置有与第一板本体一体成型且嵌入第二板本体流道内的凸台圈;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结构装配好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在凸台圈端部焊接实现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流道的焊接。

本方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两点改进,其一,在第一板本体的流道口上设置凸台圈,凸台圈与板本体之间为一体结构,不存在焊缝,保证了流道口的耐压性和密封性能,采用现有流道口与板本体侧面平行的结构,其耐压性仅能达到母材的5%,采用本方案的结构,可将其提高到90%,大大提高其耐压性;其二,凸台圈端部与第二板本体之间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实现焊接,可进一步的提高焊缝强度差。采用上述结构和焊接工艺,可大大提高焊接的密封性和外壳的耐压性,适于导弹内控制设备外壳等对密封性和耐压性要求高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第一板本体的流道口上设置凸台圈,凸台圈与板本体之间为一体结构,不存在焊缝,保证了流道口的耐压性和密封性能。

2、本发明凸台圈端部与第二板本体之间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实现焊接,可进一步的提高焊缝强度差,提高外壳强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第一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耐压性高的外壳制作方法,如图1、2所示,该外壳包括第一板本体1和第二板本体2,所述第一板本体1和第二板本体2上设置有相连通的流道11,所述第一板本体1的流道口设置有与第一板本体一体成型且嵌入第二板本体流道内的凸台圈12。

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结构装配好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即将第一板本体与第二板本体的流道对齐并将第一板本体的凸台圈嵌入第二板本体的流道内;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在凸台圈端部焊接实现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流道的焊接即可实现第一板本体与第二板本体之间流道的焊接。

板材的焊接工艺有多种,凸台圈与第一板本体之间的焊接可采用多种工艺,但是,采用现有一般焊接工艺,焊缝的抗拉强度仅能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30%,适于一般适于场景。发明人在研究中,将真空电子束焊工艺应用已板材的焊接中,可将焊缝的抗拉强度提高到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95%甚至更高,满足高抗拉强度、高耐压环境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2

为了便于凸台与流道的焊接,本实施例公开外壳的具体结构及制作方法,如图2所示,第二板本体包括内板和通过焊接与内板实现固定的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上均设置有构成流道的凹槽,内板即与第一板本体接触的一侧,内板上设置孔,以实现凸台圈与流道的连通。

在导弹内控制设备中其产热较快,为了便于散热,流道的设置在3个面上,即顶面、底面和一个侧面,其余三个侧面采用现有结构。底面和顶面即是本方案中的第二板本体,流道可成“s”型排布,既美观,也较大化的增大流道的面积,提高散热效果。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均设置在顶部的第二板本体上,在第一板本体上设置两条流道,每条流道的两端均设置凸台圈。

具体的,其制作方法如下:

将第一板本体的凸台圈分别嵌入顶部、底部的第二板本体内板的孔内,采用真空电子束焊在凸台圈端部焊接实现第一板本体和第二板本体流道的焊接;

分别焊接顶部、底部的第二板本体的内板和外板,实现第二板本体的流道密封;

其余侧板按照现有方式焊接连接即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