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1022发布日期:2020-04-17 23:0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锯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锯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锯床。



背景技术:

锯床是一种加工生产过程中事先连续切割的机床,通常用于将大型的工件切割成所需形状或对小型进行切割加工,它的工作方式就是确定锯片位置,然后使其高速旋转,进而对工件左进给运动完成对工件的切割加工,随着现代装备制造业朝着高效、高精度和经济性的方向发展,金属锯片作为金属切割加工的起点,已成为零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环节,锯片切割可以节省材料,减少二次加工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锯床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汽车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690337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带锯床,包括机台、竖向调节手轮和冷却喷水头,所述机台上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机台上开设有冷却水槽,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横向调节板,所述横向调节板上设置有横向调节手轮,所述横向调节板上端设置有竖向调节板,所述竖向调节板上设置有竖向调节手轮,所述竖向调节板上设置有主液压油缸,所述主液压油缸上设置有主动轮箱,所述两主动轮箱通过中间连接臂连接,所述两主动轮箱之间设置有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上设置有活动导臂,所述冷却喷水头与冷却水槽相连通。支撑液压油缸安装于主动轮箱的外侧,这样更加有利于切割,有效避免阻挡切割视线,较之于设置与中间调节更方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冷却液不便进行处理,从而容易造成冷却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锯床,其通过设置处理结构,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处理,因而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锯床,包括机台、喷头以及冷却液槽,所述机台外安装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构,所述处理结构包括沿冷却液的流向依次设置的接液槽、过滤装置以及冷却装置;所述接液槽安装于机台的下方;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台外的过滤箱以及安装于过滤箱内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安装有密封盖;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与接液槽连通且安装有滤板;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台外的冷却箱以及安装于冷却箱内的冷却机构;所述过滤箱远离第一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连通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与冷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却箱通过供液组件与冷却液槽连通,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开设于冷却箱侧壁的空腔、连通于空腔的冰水进管以及连通于空腔的冰水出管;所述冰水进管远离空腔的一端与冰水源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液槽中的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过滤箱内,经过过滤机构的过滤后,通过抽液泵输送至冷却箱内,然后经过冷却后,通过供液组件输送至冷却液槽;综上,通过设置处理结构,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处理,因而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接于冷却箱内的水平板、转动连接于水平板的竖轴以及固接于竖轴的搅拌桨;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竖轴转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竖轴转动,竖轴转动驱动搅拌桨转动,从而能够加快冷却液的冷却速度,因而便于冷却液对锯条进行降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水平板顶部的水平轴、固接于水平轴一端的水轮以及固接于水平轴另一端的主锥齿轮;所述第二进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朝向水轮设置;所述竖轴的顶部固接有从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与从锥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第二进液管喷出的冷却液驱动水轮转动,水轮转动驱动水平轴转动,水平轴转动驱动主锥齿轮转动,主锥齿轮转动驱动从锥齿轮转动,从锥齿轮转动驱动竖轴转动;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便于驱动竖轴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开设于过滤箱顶部的插槽、插接于插槽的框架以及安装于框架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对密封盖和框架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槽,便于对框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过滤网,便于对冷却液进行过滤;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密封盖和框架进行固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过滤箱顶部的两个抵接块以及安装于过滤箱的顶部用于驱动两个抵接块相向或者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每个所述抵接块的底部固接有燕尾块,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燕尾块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移的燕尾槽;两个所述抵接块的相互远离端分别抵接于密封盖和框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抵接块相背移动,从而便可对密封盖和框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密封盖和框架进行固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垂直固接于过滤箱顶部的竖板、垂直固接于竖板远离过滤箱一侧的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丝杠以及固接于丝杠顶部的手轮;所述丝杠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竖杆的顶部固接有导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有套筒,所述导杆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套筒的内腔;所述竖杆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抵接块的相对内侧分别固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竖杆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配合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转动丝杠,丝杠转动驱动竖杆向下移动,此时竖杆在配合组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驱动两个齿条相背移动,两个齿条相背移动驱动两个抵接块相背移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两个抵接块相背移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固接于竖杆外侧壁的多个螺旋块、开设于连接轴顶部的通孔以及开设于通孔内的多个螺旋槽;所述螺旋块与所述螺旋槽一一对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槽和螺旋块,便于竖杆驱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设置配合组件,便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箱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沿其周向依次固接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对应所述第一进液管远离接液槽的一端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凸出过滤箱的外侧壁设置且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过滤箱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上套设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比为五比一,所述短轴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固接有扇叶,所述扇叶朝向过滤箱的外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从第一进液管喷向挡板,此时挡板转动,挡板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驱动扇叶转动,这样便于对过滤箱进行降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供液组件包括安装于机台外的供液泵、连通于供液泵进口的第二出液管以及连通于供液泵出口的第三进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远离供液泵的一端与冷却箱的底部连通且安装有手动阀,所述第三进液管远离供液泵的一端与冷却液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供液泵,便于将冷却箱内的过滤液输送到冷却液槽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接液槽中的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过滤箱内,经过过滤机构的过滤后,通过抽液泵输送至冷却箱内,然后经过冷却后,通过供液组件输送至冷却液槽;综上,通过设置处理结构,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处理,因而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2.通过转动手轮转动丝杠,丝杠转动驱动竖杆向下移动,此时竖杆在配合组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驱动两个齿条相背移动,两个齿条相背移动驱动两个抵接块相背移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两个抵接块相背移动;

3.冷却液从第一进液管喷向挡板,此时挡板转动,挡板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驱动扇叶转动,这样便于对过滤箱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处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过滤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凸显搅拌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机台;11、喷头;12、冷却液槽;2、处理结构;21、接液槽;3、过滤装置;31、过滤箱;311、燕尾槽;32、开口;33、密封盖;34、第一进液管;4、过滤机构;41、插槽;42、框架;43、过滤网;5、固定机构;51、抵接块;511、燕尾块;52、驱动组件;521、竖板;522、支撑板;523、丝杠;5231、手轮;524、竖杆;5241、导杆;5242、套筒;525、连接轴;526、第一齿轮;527、齿条;528、螺旋块;529、通孔;5291、螺旋槽;6、转轴;61、挡板;62、第二齿轮;63、短轴;64、第三齿轮;65、扇叶;7、冷却装置;71、冷却箱;72、第一出液管;73、抽液泵;74、第二进液管;8、冷却机构;81、空腔;82、冰水进管;83、冰水出管;84、供液组件;841、供液泵;842、第二出液管;843、第三进液管;844、手动阀;9、搅拌机构;91、水平板;92、竖轴;93、搅拌桨;94、传动组件;941、水平轴;942、水轮;943、主锥齿轮;944、从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锯床,包括机台1、喷头11以及冷却液槽12,机台1外安装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构2,处理结构2包括沿冷却液的流向依次设置的接液槽21、过滤装置3以及冷却装置7;接液槽21安装于机台1的下方。

如图1和图2所示,过滤装置3包括安装于机台1外的过滤箱31以及安装于过滤箱31内的过滤机构4;过滤箱3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32,开口32上安装有密封盖33;过滤箱31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进液管34,第一进液管34远离过滤箱31的一端与接液槽21连通且安装有滤板(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过滤机构4包括开设于过滤箱31顶部的插槽41、插接于插槽41的框架42以及安装于框架42内的过滤网43;过滤箱3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对密封盖33和框架42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5。通过设置插槽41,便于对框架42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过滤网43,便于对冷却液进行过滤;通过设置固定机构5,便于对密封盖33和框架42进行固定。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机构5包括沿插槽4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过滤箱31顶部的两个抵接块51以及安装于过滤箱31的顶部用于驱动两个抵接块51相向或者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52;每个抵接块51的底部固接有燕尾块511,过滤箱3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燕尾块511沿插槽41的长度方向滑移的燕尾槽311;两个抵接块51的相互远离端分别抵接于密封盖33和框架42。通过驱动组件52驱动两个抵接块51相背移动,从而便可对密封盖33和框架4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机构5,便于对密封盖33和框架42进行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52包括垂直固接于过滤箱31顶部的竖板521、垂直固接于竖板521远离过滤箱31一侧的支撑板5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撑板522的丝杠523以及固接于丝杠523顶部的手轮5231;丝杠523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竖杆524,竖杆524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支撑板522的底部,竖杆524的顶部固接有导杆5241,支撑板522的底部固接有套筒5242,导杆5241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套筒5242的内腔;竖杆524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25,连接轴525上套设固定有第一齿轮526,两个抵接块51的相对内侧分别固接有齿条527,两个齿条527均与第一齿轮526啮合;竖杆524与连接轴525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齿轮526转动的配合组件;配合组件包括固接于竖杆524外侧壁的多个螺旋块528、开设于连接轴525顶部的通孔529以及开设于通孔529内的多个螺旋槽5291;螺旋块528与螺旋槽5291一一对应配合。通过转动手轮5231转动丝杠523,丝杠523转动驱动竖杆524向下移动,此时竖杆524在螺旋块528和螺旋槽5291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齿轮526转动,第一齿轮526转动驱动两个齿条527相背移动,两个齿条527相背移动驱动两个抵接块51相背移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52,便于驱动两个抵接块51相背移动。

如图1和图3所示,过滤箱3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侧壁沿其周向依次固接有多个挡板61,挡板61对应第一进液管34远离接液槽21的一端设置;转轴6的一端凸出过滤箱31的外侧壁设置且固接有第二齿轮62,过滤箱31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短轴63,短轴63上套设固定有第三齿轮64,第二齿轮62与第三齿轮64相啮合,且第二齿轮62与第三齿轮64的齿数比为五比一,短轴63远离第三齿轮64的一端固接有扇叶65,扇叶65朝向过滤箱31的外侧壁设置。冷却液从第一进液管34喷向挡板61,此时挡板61转动,挡板61转动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转动驱动第三齿轮64转动,第三齿轮64转动驱动扇叶65转动,这样便于对过滤箱31进行降温。

如图2和图6所示,冷却装置7包括安装于机台1外的冷却箱71以及安装于冷却箱71内的冷却机构8;过滤箱31远离第一进液管34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液管72,第一出液管72远离过滤箱31的一端连通有抽液泵73,抽液泵73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进液管74,第二进液管74远离抽液泵73的一端与冷却箱71的顶部连通;冷却箱71通过供液组件84与冷却液槽12连通,冷却机构8包括开设于冷却箱71侧壁的空腔81、连通于空腔81的冰水进管82以及连通于空腔81的冰水出管83;冰水进管82远离空腔81的一端与冰水源连通,冰水可通过液氮或者液氨制成。启动抽液泵73,此时过滤箱31内的冷却液进入冷却箱71内,然后冷却液经过冷却后通过供液组件84输送至冷却液槽12;通过设置冷却装置7,便于对冷却箱71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供液组件84包括安装于机台1外的供液泵841、连通于供液泵841进口的第二出液管842以及连通于供液泵841出口的第三进液管843;第二出液管842远离供液泵841的一端与冷却箱71的底部连通且安装有手动阀844,第三进液管843远离供液泵841的一端与冷却液槽12连通。通过设置供液泵841,便于将冷却箱71内的过滤液输送到冷却液槽12内。

冷却箱71内安装有搅拌机构9,搅拌机构9包括固接于冷却箱71内的水平板9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水平板91的竖轴92以及固接于竖轴92的搅拌桨93;水平板9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竖轴92转动的传动组件94。通过传动组件94驱动竖轴92转动,竖轴92转动驱动搅拌桨93转动,从而能够加快冷却液的冷却速度,因而便于冷却液对锯条进行降温。

传动组件94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水平板91顶部的水平轴941、固接于水平轴941一端的水轮942以及固接于水平轴941另一端的主锥齿轮943;第二进液管74远离抽液泵73的一端朝向水轮942设置;竖轴92的顶部固接有从锥齿轮944,主锥齿轮943与从锥齿轮944相互啮合。从第二进液管74喷出的冷却液驱动水轮942转动,水轮942转动驱动水平轴941转动,水平轴941转动驱动主锥齿轮943转动,主锥齿轮943转动驱动从锥齿轮944转动,从锥齿轮944转动驱动竖轴92转动;通过设置传动组件94,便于驱动竖轴92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接液槽21中的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过滤箱31内,经过过滤网43的过滤后,通过抽液泵73输送至冷却箱71内,然后经过冷却后,通过供液泵841输送至冷却液槽12;综上,通过设置处理结构2,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处理,因而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