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51017发布日期:2020-04-17 23:0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金刚石绳锯广泛的用于建(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梁、柱、侧墙、顶板构件的拆除。金刚石绳锯切割工艺为静力破除工艺,具有以下优点:能减小拆除过程中对结构的影响;操作简单,拆除速度快;因切割完成后为整块,破除建渣易清理,清理速度快;预留部位钢筋变形小;同时绳锯噪音小,粉尘少。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需要对结构底板进行拆除,常规金刚石绳锯工艺难以有效拆除底板结构。

目前,对于底板破除,大多采用空压机带气枪、带破碎头挖掘机破碎等方式,具有如下缺点:破除振动大,对结构影响很大;采用空压机对临电电容要求大,采用挖掘机对现场空间要求高;砼块破除为小块,清理麻烦,导致拆除速度慢;破除后钢筋变形较大,不易调直,后期钢筋施工进度慢;噪音大,不利于施工;粉尘大,降尘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该方法利用金刚石绳锯工艺破除钢筋砼底板,拆除速度快、噪音小、拆除过程对结构的影响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底板切割范围,确定保留区域和切割边线,在切割边线围成的切割区域内划出若干段切割线,确定钻孔位置;

2)利用钻孔机在钻孔位置钻孔,孔径大于绳锯切割装置的定向轮直径;

3)利用绳锯切割装置沿切割线切割钢筋砼,切割完毕的钢筋砼块利用吊装机械移出切割区域。

其中,步骤1)中,根据底板拆除后期钢筋施工工艺确定保留区域,若钢筋采用植筋则无需保留区域,若采用焊接、绑扎搭接则根据规范留设保留区域。

进一步的,步骤1)中,若干段切割线将切割区域分割为多个切割区块,切割区块呈多边形,切割区块各角标注有所述钻孔位置。

进一步的,步骤2)中,钻孔深度大于钢筋砼底板结构层厚度150-250mm,钻孔孔径为350mm。

进一步的,步骤3)中,绳锯切割装置沿切割线竖直切割钢筋砼块,切割深度与钻孔深度一致。

本发明中,在绳锯施工前,根据底板拆除后期钢筋施工工艺将底板切割范围划分为保留区域和切割区域,方便后期钢筋施工,在切割区域内通过布设切割线、钻孔,将切割区域内的钢筋砼分隔为若干个切割区块,方便逐个切割区块切割,利用绳锯切割装置沿切割线竖直切割钢筋砼,切割完毕的钢筋砼块利用吊装机械移出切割区域,实现钢筋砼底板的切割,相比现有空压机带气枪、带破碎头挖掘机破碎等方式,拆除速度快、噪音小、拆除过程对结构的影响小。

一种绳锯切割装置,包括轨道式绳锯切割机、可调立杆、定向轮和绳锯,所述轨道式绳锯切割机上设有驱动轮,所述可调立杆为两根,可调立杆可上下移动,可调立杆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个定向轮,所述绳锯绕过驱动轮后,其两端分别绕过两根可调立杆顶部的定向轮,然后竖直向下绕过两根可调立杆底部的定向轮后闭合成环,两根可调立杆设置在同一切割线两端的钻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立杆与一个固定支座连接,固定支座固定在钻孔位置的钢筋砼底板上,固定支座中部设有供可调立杆和定向轮穿过的过孔,过孔与下方的钻孔对应,可调立杆及其底部的定向轮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过孔和钻孔轴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两根可调立杆底部的定向轮间的绳锯与钢筋砼底板接触并切割,所述可调立杆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逐步向下移动,带动两个定向轮间的绳锯切割切割线下方的钢筋砼。

本发明中,绳锯以定向轮和两根竖直设置可调立杆作为支撑,在两根可调立杆底部定向轮间形成一个水平的绳锯线,水平切割与其接触的钢筋砼,在钢筋砼表面形成与切割线平行的线型槽,并通过调节可调立杆的高度,使其带动定向轮和水平的绳锯线竖直向下移动,随着可调立杆和绳锯线的缓慢垂直下移,绳锯线在其移动路径上切割出一个竖直的面,单个面切割完毕后,向上升起可调立杆,然后调整可调立杆的安装位置,进行下一个面的切割,多个面切割完毕后,利用起吊装置起吊切下的钢筋砼块。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式绳锯切割机底部连接在轨道上,所述可调立杆设有数个限位器,可调立杆顶部与底部定向轮间的绳锯穿过限位器。

本发明中,轨道式绳锯切割机采用现有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描述,在绳锯向下切割钢筋砼过程中,轨道式绳锯切割机沿轨道移动,以使整个绳锯保持切割状态,所述限位器用于防止金刚绳脱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在绳锯施工前,根据底板拆除后期钢筋施工工艺将底板切割范围划分为保留区域和切割区域,方便后期钢筋施工,在切割区域内通过布设切割线、钻孔,将切割区域内的钢筋砼分隔为若干个切割区块,方便逐个切割区块切割,利用绳锯切割装置沿切割线竖直切割钢筋砼,切割完毕的钢筋砼块利用吊装机械移出切割区域,实现钢筋砼底板的切割,相比现有空压机带气枪、带破碎头挖掘机破碎等方式,拆除速度快、噪音小、拆除过程对结构的影响小;

2、本发明一种绳锯切割装置,绳锯以定向轮和两根竖直设置可调立杆作为支撑,在两根可调立杆底部定向轮间形成一个水平的绳锯线,水平切割与其接触的钢筋砼,在钢筋砼表面形成与切割线平行的线型槽,并通过调节可调立杆的高度,使其带动定向轮和水平的绳锯线竖直向下移动,随着可调立杆和绳锯线的缓慢垂直下移,绳锯线在其移动路径上切割出一个竖直的面,单个面切割完毕后,向上升起可调立杆,然后调整可调立杆的安装位置,进行下一个面的切割。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钢筋采用植筋方式绳锯切割区域划分图;

图2为钢筋采用焊接方式绳锯切割区域划分图;

图3为钢筋采用绑扎方式绳锯切割区域划分图;

图4为本发明钻孔机钻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绳锯切割装置布设图;

图6为本发明绳锯切割钢筋砼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钢筋砼块切割完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钢筋砼块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保留区域,2-切割边线,21-切割线,22-钻孔,23-钢筋砼块,24-切割区块,3-轨道式绳锯切割机,31-驱动轮,4-可调立杆,41-限位器,5-定向轮,6-绳锯,7-固定支座,8-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绳锯工艺的钢筋砼底板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底板切割范围,确定保留区域1和切割边线2,在切割边线2围成的切割区域内划出若干段切割线21,确定钻孔22位置;

2)利用钻孔机在钻孔22位置钻孔,孔径大于绳锯切割装置的定向轮5直径;

3)利用绳锯切割装置沿切割线21切割钢筋砼,切割完毕的钢筋砼块23利用吊装机械移出切割区域。

其中,步骤1)中,根据底板拆除后期钢筋施工工艺确定保留区域1,若钢筋采用植筋则无需保留区域1,若采用焊接、绑扎搭接则根据规范留设保留区域1。

进一步的,步骤1)中,若干段切割线21将切割区域分割为多个切割区块24,切割区块24呈多边形,切割区块24各角标注有所述钻孔22位置。

进一步的,步骤2)中,钻孔22深度大于钢筋砼底板结构层厚度150-250mm,钻孔22孔径为350mm。

进一步的,步骤3)中,绳锯切割装置沿切割线21竖直切割钢筋砼块23,切割深度与钻孔22深度一致。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一种绳锯切割装置,包括轨道式绳锯切割机3、可调立杆4、定向轮5和绳锯6,所述轨道式绳锯切割机3上设有驱动轮31,所述可调立杆4为两根,可调立杆4可上下移动,可调立杆4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个定向轮5,所述绳锯6绕过驱动轮31后,其两端分别绕过两根可调立杆4顶部的定向轮5,然后竖直向下绕过两根可调立杆4底部的定向轮5后闭合成环,两根可调立杆4设置在同一切割线21两端的钻孔22处。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立杆4与一个固定支座7连接,固定支座7固定在钻孔22位置的钢筋砼底板上,固定支座7中部设有供可调立杆4和定向轮5穿过的过孔,过孔与下方的钻孔22对应,可调立杆4及其底部的定向轮5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过孔和钻孔22轴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两根可调立杆4底部的定向轮5间的绳锯6与钢筋砼底板接触并切割,所述可调立杆4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逐步向下移动,带动两个定向轮5间的绳锯6切割切割线21下方的钢筋砼。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式绳锯切割机3底部连接在轨道8上,所述可调立杆4设有数个限位器41,可调立杆4顶部与底部定向轮5间的绳锯6穿过限位器41。

在切割线21划分中,单块钢筋砼块23切割尺寸以采用吊装设备能安全起吊为限值,后采用钻孔机在四角钻孔,孔径大小以能放进定向轮,并留有能旋转尺寸为宜,一般孔径宽度为350mm,采用钻头开叠合孔,钻孔深度一般大于底板结构层厚度250mm为宜,若底板结构厚度无法确定深度则根据钻孔内土质确定;定向轮组固定在钻孔旁,绳锯就位,定向轮调整至钻孔内;绳锯切割底板,根据定向轮刻尺确定是否切割到底;采用机械吊装切割砼块,运至指定地点处理砼块,此步可根据切割情况流水施工,原则上不能不影响切割施工。

如图8所示,切割完成后的钢筋砼块23采用气枪破除砼块上部保护层,露出主筋,此主筋作为吊装的作用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