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拔口塌陷校正方法及其校正工装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8767发布日期:2020-05-22 17:13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体拔口塌陷校正方法及其校正工装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塌陷校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罐体拔口塌陷校正方法及其校正工装。



背景技术:

拔口是指在主管道侧壁上分接出一个支管时,在主管与支管的连接处被拔出一定的尺寸的连接口,拔口的大小可按主、支管的实际夹角,用投影几何方法描绘出相交曲线。

对于机械上的大型罐体而言,罐体连接支管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主罐体侧壁上的相应位置开设一个椭圆形口,然后在罐体内将椭圆形口的边缘用力向下捶打至椭圆形口的边缘凸出罐体外并呈圆形口,然后在罐体外部将支管与圆形拔口焊接,完成罐体与支管的连接。但是罐体拔口后,由于受力使得罐口会发生严重的塌陷,不便于后续焊接加工,对于拔口塌陷,传统的方法是同人工机械敲打校正,这种方法施工量大,操作繁杂,投入成本大,且会影响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罐体拔口塌陷时施工量大、操作繁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罐体拔口塌陷校正方法及其校正工装,操作方法方便快捷、误差小、校正拔口过渡美观、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罐体拔口塌陷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罐体轴向放置在支撑架上,千斤顶置于罐体上方;

2)根据待校正罐体上的拔口,转动罐体,使得塌陷处置于罐体的底端;

3)将矫正块置于罐体内部,矫正块的底部与塌陷处相接触,且千斤顶通过离塌陷处最近的其他拔口与矫正块顶部的位置相对正;

4)千斤顶向下作用在矫正块顶部,矫正块受到千斤顶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矫正块向下将塌陷处进行校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具体操作过程是:罐体上的拔口为多个且在不同位置,当校正其中一处塌陷时,转动罐体将其拔口朝下,矫正块置于罐体内部且矫正块底部与塌陷处相接触,千斤顶向下用力时可通过罐体顶部上离塌陷处最近的其他拔口作用在矫正块上使得矫正块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对塌陷进行校正。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拔口塌陷校正工装包括支撑架、矫正块以及千斤顶;所述支撑架至少为两个,罐体的轴向两端分别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矫正块置于待矫正罐体内部;所述千斤顶置于罐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包括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上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表面为弧形,且弧度与罐体外表面的弧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矫正块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承压块;所述底座为两个且同时与承压块相连;所述矫正块整体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度与罐体内表面的弧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拔口塌陷校正工装还包括龙门架;所述千斤顶置于龙门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龙门架包括固定板以及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架体;所述千斤顶置于架体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校正方法是,将矫正块置于罐体内部,并调整矫正块使得矫正块的底部与塌陷处相接触;千斤顶向下通过罐体顶部离塌陷处最近的其他拔口作用在矫正块顶部,矫正块受到千斤顶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矫正块向下将塌陷处进行校正,这种校正方法操作方便快捷、误差小,且拔口过渡美观。

2、本发明中,将罐体置于支撑面上,且支撑面为弧形且弧度与罐体外表面的弧度相适配,这样将罐体置于支撑架上避免罐体发生滚动,同时方便从罐体外部对拔口塌陷处的情况进行观察。

3、本发明中,矫正块为等腰三角形结构,下端的两个底座的下表面均为弧形,且弧度与罐体内表面的弧度相适配;矫正块置于罐体内部时,底座与塌陷处的表面相接触,矫正块底座为弧形,在千斤顶作用下向下压罐体塌陷处时,拔口塌陷校正后的误差小,且过渡美观。

4、本发明中,通过千斤顶作用在矫正块上使得塌陷处进行校正,受力足够且均匀,避免人工机械校正,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矫正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龙门架示意图;

其中:

1—支撑架;11—支撑面;12—支撑座;2—矫正块;21—承压块;22—底座;3—龙门架;31—固定板;32—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罐体拔口塌陷校正工装包括支撑架1、矫正块2、龙门架3以及千斤顶。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支撑架1为两个,支撑架1整体呈工字形;支撑架1包括支撑座12以及设置在支撑座12上的支撑面11;支撑座12和支撑面11的中间通过多个固定杆相固定,支撑面11为弧形,且弧度与罐体外表面的弧度相适配,罐体的轴向两端置于支撑面1上,弧形的支撑面与罐体相适配,防止罐体在矫正过程中受力发生滑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矫正块2包括底座22以及设置在底座22上的承压块21;底座22为两个,承压块21为一个,承压块21为长方形柱体,承压块21置于两个底座22连线中心点的上方,承压块2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底座22相固定;承压块21的下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底座22相固定;使得矫正块的整体结构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具体的,底座22为长方形钢板,且下表面为弧形且弧度与待矫正罐体内表面的弧度相适配,这样,当底座的下表面与塌陷处的表面相接触时,弧形接触充分贴合,同时在千斤顶作用下向下压罐体塌陷处时,罐体的内表面也为弧形,因此校正后的拔口塌陷误差小,且过渡美观。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罐体拔口塌陷校正工装还包括龙门架3,千斤顶置于龙门架3上。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龙门架3包括固定板31以及置于固定板31上的架体32,架体32的整体结构呈门字形,是由一根横杆以及两个竖杆组成;两根竖杆固定在固定板31上,千斤顶固定在横杆上,且千斤顶能沿横杆的横向发生自由移动,保证千斤顶将力施压在支撑面11上。

实施时,千斤顶为电动千斤顶,它是由液压缸和电动泵站组合而成的,可实现顶、推、拉、挤压等多种形式的作业。

实施例2

以具体的拔口塌陷矫正的应用为例,说明拔口塌陷的校正方法。

现罐体的直径为0.7m,罐体的轴向长度为2米,罐体的侧壁上不同位置开设有3个拔口,且拔口处均有塌陷。

传统的塌陷是通过人工机械敲打继续校正,误差大,施工量大,效率低。

本发明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罐体拔口塌陷校正工装对上述罐体塌陷进行校正。具体的校正方法是:

1)将两个支撑架放置在龙门架固定板上的合适位置,且罐体轴向的两端处置于支撑架上并与支撑架的支撑面相接触,龙门架的两个竖杆置于罐体径向两侧,使得千斤顶置于罐体上方;

2)根据待校正罐体上的拔口位置,转动罐体,塌陷处朝下;

3)将矫正块从罐体的一端放入罐体内部,且矫正块的底座与塌陷处相接触,且千斤顶通过罐体顶部离塌陷处最近的其他拔口与承压块相对正,使得千斤顶能向下穿过罐体上其他的拔口与承压块相接触;

4)千斤顶向下作用穿过罐体上其他拔口作用在在承压块上,使得矫正块在千斤顶的作用下不断向下受力,与矫正块底座相接触的塌陷处也受向下的力,最终在千斤顶力的作用下,罐体内塌陷处进行校正。

需要对其他塌陷处进行校正时,移动矫正块或是转动罐体,使得塌陷处朝下,同时千斤顶通过罐体顶部离塌陷处最近的其他拔口与承压块相对正,保证受力点,防止千斤顶打空;然后采用上述的方法,将塌陷处均进行校正。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不同的是,当罐体较长时,可采用三个支撑架1,使用时,支撑架1相同方向排列在龙门架3的固定板31上且置于同一水平线上,罐体轴向放置在三个支撑架1的支撑面11上,且罐体轴向两端置于支撑架1上,罐体中间部位放置在一个支撑架1上,三个点受力保证罐体不会滚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