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0434发布日期:2019-10-15 19: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数控雕铣机在对加工样品进行雕铣加工时,其雕铣对样品本身表面的磨削将会产生大量粉末漂浮于机体中,长时间的累积将影响雕铣机各个传动关节的润滑度,对机台造成影响,然而传统的处理方式仅通过定期清理机台或加装管道的方式来保证雕铣机内加工环境的洁净度,其除尘方式局限性大,适用性低,费时费力;

基于以上几点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当今时代适合作为数控雕铣机配套使用的除尘管道装置,传统的除尘方式及除尘管道装置,适用性较差,对雕铣机中漂浮的粉絮装尘气清理效果差,其适用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雕铣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利用上通式的管道结构配合管道结构中设置有的环座、膨胀环以及过滤尘气用隔片时,对雕铣机中的气体环境进行抽吸式的密闭过滤,从而保证雕铣机中空气环境的洁净,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与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包括:

管道结构包括箱壳、底板、上箱与出尘管;所述箱壳正背两面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开槽设置于箱壳下端,所述箱壳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侧管头,所述侧管头贯穿于箱壳表面,所述侧管头管口与卡槽互通;所述底板焊接于箱壳底端,所述底板四边角各插接有一根插销,所述底板下端贯通设置有广口管;所述上箱焊接于箱壳上端,所述上箱内空间与箱壳互通,所述上箱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侧板,所述侧板与上箱嵌接,所述侧板与上箱连接处开槽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贯通于上箱内空间;所述出尘管贯通设置于上箱上端,所述出尘管内侧下端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与广口管互通;

除尘组件包括U型槽板、膨胀环、环座与隔片;所述U型槽板共设置有两块,所述U型槽板呈半弧形,所述U型槽板呈对称设置于箱壳内左右两侧,所述U型槽板之间紧密贴合,所述U型槽板下端开槽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板中U型槽与广口管互通;所述环座套接于连接管中部,所述环座为一种环状包覆式套管,所述环座上端包覆于连接管与出尘管连接处,所述环座下端包覆于连接管与广口管连接处;所述膨胀环嵌入设置于环座内侧,所述膨胀环嵌接于连接管与广口管连接处;所述隔片共设置有两块,所述隔片呈上下对称嵌接于连接管与广口管连接处,所述隔片表面均匀分布有滤孔;

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道结构与除尘组件,其两者具不可分割,管道结构利用上通式的管路设计,配合外部箱壳式结构,来在安装时以底板、箱壳结构适配于雕铣机上端,通过架设连接管道与装置广口管相连通,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雕铣机加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除尘组件对雕铣机机台内部空气进行导流,当雕铣机空气沿管路上升过程中,可通过环座、膨胀环结构保证管路结构的气密性,同时通过隔片对上升尘气进行过滤,保证了装置的除尘效果。

具体的方案,所述广口管下端管口呈斗式广口状,所述广口管下端内壁填充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箱壳内壁下端蚀刻有狭口壁,所述狭口壁空间与广口管管口互通。

具体的方案,所述侧管头内壁蚀刻有圈状螺纹。

具体的方案,所述隔片表面分布的滤孔规格至少为100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通过设置的外形箱壳结构,配合箱壳内设置有的出尘管、广口管与连接管管路结构,来适配于数控雕铣机上端,通过对接式的安装来形成上通式的除尘管路,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其除尘组件基于气压原理配合管路结构,来在雕铣机加工时通过连接仓房中排气管道内形成的气流,对机台内空间进行抽吸,并利用隔片对尘气进行过滤处理,其中管路通过环座、膨胀环有效避免尘气回流,保证了装置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箱壳、2-底板、3-卡槽、4-插销、5-侧管头、6-上箱、7-侧板、8-出尘管、9-广口管、10-U型槽板、11-膨胀环、12-环座、13-连接管、14-隔片、15-狭口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控雕铣机除尘管道装置,如图所示分别设置有管道结构与除尘组件。

如图1-2所示,管道结构包括箱壳1、底板2、上箱6与出尘管8;箱壳1正背两面对称设置有卡槽3,卡槽3开槽设置于箱壳1下端,箱壳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侧管头5,侧管头5贯穿于箱壳1表面,侧管头5管口与卡槽3互通;底板2焊接于箱壳1底端,底板2四边角各插接有一根插销4,底板2下端贯通设置有广口管9;上箱6焊接于箱壳1上端,上箱6内空间与箱壳1互通,上箱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块侧板7,侧板7与上箱6嵌接,侧板7与上箱6连接处开槽设置有槽口,槽口贯通于上箱6内空间;出尘管8贯通设置于上箱6上端,出尘管8内侧下端套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下端与广口管9互通;其中设置在箱壳1底部的底板2,用以在安装时将箱壳1对接于雕铣机上端后,通过插销4贯穿底板2与雕铣机的方式来将箱壳1与雕铣机固定,上端出尘管8用以连接仓房内的排气管道,在雕铣机运行过程中,雕铣材料产生的细粉、杂质等将受排气管口风流抽吸带动,并通过广口管9、连接管13、出尘管8排入排气管道内。

其中,广口管9下端管口呈斗式广口状,广口管9下端内壁填充有环形密封圈,箱壳1内壁下端蚀刻有狭口壁15,狭口壁15空间与广口管9管口互通,其中广口管9管路结构可保证装置输入尘气的最大流量,填充有的密封圈保证广口管9管口与雕铣机出尘口连接时的连接结构气密性。

其中,侧管头5内壁蚀刻有圈状螺纹,可利用管道与侧管头5相对接来连通多台雕铣机,以便通过侧管头5管路汇流多台雕铣机尘气,进行统一排放。

如图1-2所示,除尘组件包括U型槽板10、膨胀环11、环座12与隔片14;U型槽板10共设置有两块,U型槽板10呈半弧形,U型槽板10呈对称设置于箱壳1内左右两侧,U型槽板10之间紧密贴合,U型槽板10下端开槽设置有U型槽,U型槽板10中U型槽与广口管9互通;环座12套接于连接管13中部,环座12为一种环状包覆式套管,环座12上端包覆于连接管13与出尘管8连接处,环座12下端包覆于连接管13与广口管9连接处;膨胀环11嵌入设置于环座12内侧,膨胀环11嵌接于连接管13与广口管9连接处;隔片14共设置有两块,隔片14呈上下对称嵌接于连接管13与广口管9连接处,隔片14表面均匀分布有滤孔;在雕铣机中尘气通过广口管9排入连接管13时,其中设置的环座12管路用以保证尘气通过时连接管13与广口管9、出尘管8的管路气密性,同时在尘气沿管路上升过程中,通过隔片14表面滤孔对尘气进行过滤,其中设置的膨胀环11为填充气圈结构,利用膨胀环11内填充的气体气压作用于连接管13与广口管9连接处,来保证在尘气通过连接管13时管路的气压,利用膨胀环11周侧气压作用于广口管9中部,来避免尘气回流至机台内,从而保证装置的除尘效果。

其中,隔片14表面分布的滤孔规格至少为100目,通过雕铣机加工材料具体粉尘密度来改变隔片14表面滤孔规格至200目、300目等,保证装置的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道结构与除尘组件,其两者具不可分割,管道结构利用上通式的管路设计,配合外部箱壳式结构,来在安装时以底板2、箱壳1结构适配于雕铣机上端,通过架设连接管道与装置广口管相连通,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在雕铣机加工过程中通过设置的除尘组件对雕铣机机台内部空气进行导流,当雕铣机空气沿管路上升过程中,可通过环座12、膨胀环11结构保证管路结构的气密性,同时通过隔片14对上升尘气进行过滤,保证了装置的除尘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