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激光雕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2182发布日期:2019-10-09 07:2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激光雕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雕刻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便携式激光雕刻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控加工中心由基础部件、主轴组件、进给机构、数控系统、自动换刀系统和辅助装置如润滑、冷却、排屑、防护、液压、气动和检测系统等部分所组成。数控加工中心通过控制三坐标的运动及刀库切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然而,由于上述运动设计不够合理,导致刀具易磨损且不易加工深窄缝隙,刀具成本高,且刀库占用空间大,刀具的更换影响加工效率。

传统的数控加工中心还受立柱高度及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高度较大的工件,在加工型腔或下凹的型面时,切屑不易排出,严重时还会损坏刀具,破坏已加工表面,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因此,使得传统数控加工中心设备费用高,且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即传统的激光雕刻机体型笨重结构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同时维护也需要专业检修人员维护与修理,维修时间长、成本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激光雕刻机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便携式激光雕刻机,有效的解决了现在激光雕刻机体型笨重结构复杂、制造使用成本高、操作维修均需专业人员,人力成本高,操作维修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上固定连接有Y轴滑轨,所述的Y轴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部驱动装置,使支撑部可在所述的Y轴滑轨上滑动,所述的支撑部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固定连接有X轴滑轨,所述的X轴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激光滑块,激光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盘上的X轴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部驱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的Y轴滑轨上方的上支撑板和滑动连接在所述的Y轴滑轨下端的下支撑板,所述的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上支撑板上端,所述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轴套,每个所述的轴套上均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Y轴滑轨接触连接的导动轮。

优选的,每个所述的轴套分别均匀对称的设置在Y轴滑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上支撑板通过皮带和Y轴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轴套有四个,两个所述的轴套位于所述Y轴滑轨左侧,另两个所述轴套位于所述Y轴滑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固件,所述的支撑固件上固定连接有X轴滑轨。

优选的,所述的激光滑块和所述的X轴电机通过皮带相连。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现在激光雕刻机体型笨重结构复杂、制造使用成本高、操作维修均需专业人员,人力成本高,操作维修不便的问题,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现有激光雕刻机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制造、使用和维修的资金、人力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易于操作,便于维修,同时体型有明显的减小,便于携带运输携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板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固件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使用新型为便携式激光雕刻机,包括机壳1,所述的机壳1可放置于地面或台面,用于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基础,为简化本装置的体型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便于运输携带,参考图1,本装置的机壳1为两块前后并列对置的两块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上固定连接有Y轴滑轨2,具体的,所述的Y轴滑轨2水平竖向放置,其两端分别和两块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的Y轴滑轨2采用20-40型材作为后续结构的导向轨,同时Y轴滑轨2也将两个侧板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机壳1整体,所述的Y轴滑轨2上滑动连接有支撑部3,所述的支撑部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部3驱动装置,使支撑部3可在所述的Y轴滑轨2上滑动,所述䣌支撑部3驱动装置通过电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的支撑部3可沿着Y轴滑轨2竖向前后滑动并带动支撑部3上的后续结构运动,所述的支撑部3上转动连接有转盘4,所述的转盘4可随支撑部3同步在Y轴滑轨2上前后滑动,同时所述的转盘4可在支撑部3上旋转,所述的转盘4为电动转盘4,其通过电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的转盘4上固定连接有X轴滑轨5,所述的支撑部3在Y轴滑轨2上前后滑动可带动所述的X轴滑轨5同步前后滑动,同时转盘4转动时可带动X轴滑轨5同步转动,所述的X轴滑轨5上滑动连接有激光滑块6,激光滑块6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盘4上的X轴电机7相连,所述的X轴电机7通过电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的激光滑块6可在X轴电机7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的X轴滑轨5滑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支撑部3驱动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的Y轴滑轨2上方的上支撑板8和滑动连接在所述的Y轴滑轨2下端的下支撑板9,所述的转盘4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上支撑板8上端,所述的上支撑板8和下支撑板9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轴套10,参考图1,即所述的上支撑板8、下支撑板9和多个轴套10共同组成了支撑部3,置于Y轴滑轨2上方的上支撑板8和Y轴滑轨2下方的下支撑板9在多个轴套10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整体,其可在Y轴滑轨2上前后滑动,每个所述的轴套10上均固定连接有和所述的Y轴滑轨2接触连接的导动轮11,所述的上支撑板8通过皮带和Y轴电机12相连,所述的Y轴电机12通过电线和外接电源相连,所述的导动轮11和所述的Y轴滑轨2接触连接,以此夹紧支撑部3在Y轴滑轨2上去滑动,保证其滑动的稳定性,需注意的是,所述的Y轴电机12的输出轴上套设有Y轴皮带,所述的Y轴滑轨2上开设有20的槽,所述的Y轴皮带置于槽内并以此带动支撑部3沿着Y轴滑轨2滑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每个所述的轴套10分别均匀对称的设置在Y轴滑轨2的左右两侧,位于Y轴滑轨2两侧的导动轮11可将支撑部3牢固的固定在Y轴滑轨2上,以防止其左右摇摆,配合和滑动连接在Y轴滑轨2上段的上支撑板8和滑动连接在Y轴滑轨2下端的下支撑板9,有效的限制了支撑部3处Y轴滑轨2方向外其他方向的自由度,保证了支撑部3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所述的上支撑板8通过皮带和Y轴电机12相连,具体的,所述的Y轴滑轨2上开设有Y轴皮带槽,所述的Y轴皮带槽内设置有和上支撑板8固定连接的Y轴皮带,所述的Y轴滑轨2两端转动连接有Y轴导轮,所述的Y轴导轮和Y轴电机12相连,Y轴电机12工作带动Y轴导轮转动通过Y轴皮带带动上支撑板8沿着Y轴滑轨2滑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或三的基础上,所述的轴套10有四个,两个所述的轴套10位于所述Y轴滑轨2左侧,另两个所述轴套10位于所述Y轴滑轨2右侧,轴套10设置为四个且两两对称的设置在Y轴滑轨2的左右两侧,可有效的将支撑部3加紧在Y轴滑轨2上,保证支撑部3在滑动过程的平稳,因若采用两个轴套10则明显会导致支撑部3在Y轴滑轨2上滑动的过程中出现左右歪斜的现象,而若设置更多的轴套10则会使得结构更加冗杂、成本增高且效果和四个轴套10的效果相同,即四个轴套10为保证效果的最小数量。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转盘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固件13,所述的支撑固件13上固定连接有X轴滑轨5,所述的支撑固件13可将X轴滑轨5牢固的固定在转盘4上,使得转盘4在支撑部3的带动下沿着Y轴滑轨2前后滑动,以及转盘4转动时均可带动X轴滑轨5稳定的同步运动。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或五的基础上,所述的激光滑块6和所述的X轴电机7通过皮带相连,即所述的激光滑块6固定连接在皮带上,X轴电机7工作可带动皮带转动,进而带动激光滑块6在X轴滑轨5上滑动,具体的,所述的X轴滑轨5上开设有X轴皮带槽,所述的X轴皮带槽内设置有和激光滑块6固定连接的X轴皮带,所述的X轴皮带绕过转动连接在X轴滑轨5两端的X轴导轮,所述的X轴导轮和X轴电机7相连,所述的X轴电机7工作带动X轴导轮转动通过X轴皮带带动激光滑块6沿着X轴滑轨5滑动。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的Y轴电机12带动支撑部3滑动至Y轴滑轨2中央位置,同时控制转盘4转动,使X轴滑轨5和Y轴滑轨2垂直,即使X轴滑轨5处于水平横向,之后通过X轴电机7控制激光滑块6的具体位置;

当本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Y轴电机12控制支撑部3滑动至Y轴滑轨2一侧,之后控制转动转动,使X轴滑轨5和Y轴滑轨2平行,即使X轴滑轨5处于水平竖向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的Y轴电机带动支撑部滑动至Y轴滑轨中央位置,同时控制转盘转动,使X轴滑轨和Y轴滑轨垂直,即使X轴滑轨处于水平横向,之后通过X轴电机控制激光滑块的具体位置;

当本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Y轴电机控制支撑部滑动至Y轴滑轨一侧,之后控制转动转动,使X轴滑轨和Y轴滑轨平行,即使X轴滑轨处于水平竖向状态。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现在激光雕刻机体型笨重结构复杂、制造使用成本高、操作维修均需专业人员,人力成本高,操作维修不便的问题,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现有激光雕刻机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制造、使用和维修的资金、人力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易于操作,便于维修,同时体型有明显的减小,便于携带运输携带,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