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滑动式双层大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3034发布日期:2020-01-15 00:3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无滑动式双层大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拉制单根导线的无滑动式双层大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电线电缆行业,传统的大拉机均为单头大拉机,由进线导轮、主电机、分段拼接式齿轮变速箱、拉丝模座,拉丝轮、分段式水箱、定速部分及定速电机组成。由主电机通过齿轮箱变速后,分别带动各级拉丝轮,通过拉丝轮、拉丝模座内拉丝模,逐级将8毫米杆拉制成1.2至3.5毫米范围内的导线,或直接当成成品使用,或再通过中拉机、小拉机,拉制成更细的导线,来满足人们所需。

这种大拉机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全部拉丝轮及定速轮均为水平排列,因此占地面积大、投入也大,生产效率低。由于生产的稳定性问题导致成品导线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难以均一,进而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品质,如会产生断丝等问题,以及最终的电缆电气性能。

此外,齿轮传动速比决定了延伸率的恒定,因而只能拉制一种材质的圆形导线,且为滑动式拉丝方式,拉丝过程中存在打滑,造成拉丝轮表面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齿轮变速箱的箱体为分段铸造、拼接式,笨重而且容易泄漏,一旦泄漏生产场地污染严重。为解决泄漏的问题则要进行拆机,维修周期长且耽误生产。同时箱体分段加工、拼接造成尺寸精度差,继而影响生产效率、生产品质、最终成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大拉机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无滑动式双层大拉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无滑动式双层大拉机,拉丝轮驱动装置分上、下二层安装在机体上,上层七组拉丝轮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直连方式,呈水平排列,组合式拉丝轮直接安装在电机轴上;下层五组拉丝轮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固定在机体上,同样呈水平排列,组合式拉丝轮则是安装减速机出轴上,在机体的进线端,设置含有一个横向导辊和两个竖向导辊的进线导辊组件;上层与下层呈水平排列的组合式拉丝轮,则为上面直径小、下直径大方式,组合式拉丝轮均由拉丝轮圈与拉丝轮毂拼装而成;在相邻两个组合式拉丝轮之间,均设有可放置前后两个模具的拉丝模座;在机体的出线端设有出线旋转模;待拉制导线从进线导辊组件穿入后,依次通过下层各组合式拉丝轮、拉丝模座后,再从下层引至上层各组合式拉丝轮、拉丝模座后,再从出线旋转模穿出。

其中,在机体的出线端外侧还设有定速轮组件,所述定速轮组件主要包括组合式定速轮、传送带和定速伺服电机;所述组合式定速轮亦由拉丝轮圈与拉丝轮毂拼装而成;待拉制导线从出线旋转模穿出后缠绕在定速拉丝轮圈上;定速电机通过传送带驱动组合式定速轮转动。

其中,所述进线导轮组件包含一根横向的导辊和二根纵向的导辊,待拉制导线从所述一根横向的导辊上面及二根纵向的导辊之间形成的u形导向空腔穿入。

其中,所述出线旋转模的箱体内设有旋转模电机,所述旋转模电机通过蜗杆驱动水平设置的蜗轮;蜗轮的一端连接有中央贯通的旋转模轴,所述旋转模轴的一端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待拉制导线的旋转模。

其中,所述机体的前面下方还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侧壁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层组合式拉丝轮、拉丝模座均设置在水箱的内腔;水箱的侧壁顶部高于组合式拉丝轮、拉丝模座的位置。

其中,水箱的侧壁上设有溢流隔离层,在水箱上方装有翻转门。

其中,拉丝模座设有前后分布的导向模及拉丝模位置,内设有拉丝液喷射通道。

其中,所述组合式拉丝轮的外圆表面设有v形锥面,并有硬质耐磨材料层。

其中,定速电机通过传送带驱动组合式定速轮,同时备有一个平皮带轮来为后续退火机提供动力,所述平皮带轮通过电磁离合器与定速轴连接。通过电磁离合器的合或离,可方便选择使用或不使用退火机。

本发明可以拉制单根导线,由于采用双层结构,极大降低了车间使用面积。由于拉丝作业每个组合拉丝轮与定速作业采用各自独立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使该机具备快速换模功能,并可适用于拉制铜、铝、铝合金等不同材质的圆形或异形线材,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同时降低了生产设备的投入,有效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4、5为出线旋转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7为拉丝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至图7。图1至图7展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进线导辊组件1、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上层拉丝模座4、下层拉丝模座5、机体6、翻转门7、旋转模8、组合式定速轮9、分线导轮10、下层伺服电机11、上层伺服电机12、减速机13、下层固定座14、上层固定座15、水箱16、定速伺服电机17、电机皮带轮18、传动带19、皮带轮20、平皮带轮21、电磁离合器22、定速轴23。

其中,进线导辊组件1安装在机体6左端面上;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直接安装在上层伺服电机12上,通过上层固定座15固定在机体6上;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安装在减速机13出轴上、下层伺服电机11固定在减速机13上,并通过下层固定座14固定在机体6上;分线导轮10、上层拉丝模座4及下层拉丝模座5直接安装在机体6上;电机皮带轮18装在固定在机体6上的定速伺服电机17轴上;传动带19、皮带轮20、平皮带轮21、电磁离合器22及组合式定速轮9均安装定速轴23上,定速轴23则通过轴承安装在机体6上,水箱16直接焊接在机体6的前下方,机体6采用整体焊接方式加工而成。下层减速机13传动比及上层伺服电机12的转速均符合拉伸变形规律要求,使每个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及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的旋转速度均不相同,以确保拉丝质量。其次,安装在机体6左端面上的含有一个进线导辊腔的进线导辊组件1;进线导辊组件1包含一根横向的导辊和二根纵向的导辊,二根纵向的导辊之间形成的壹个导向空腔。

进一步地,上层一列七组水平排列的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下层一列五组水平排列的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在相邻两个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及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之间,均设有包含导向模及拉丝模的两个模具的上层拉丝模座4、下层拉丝模座5;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七个上层拉丝模座4及五个下层拉丝模座5。作为优选,在机体6的前下方焊接有水箱16,水箱16的侧壁为一体式双层结构,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下层拉丝模座5均设置在水箱16的内腔;水箱16的侧壁顶部高于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下层拉丝模座5的位置。使用时,向水箱16中注入拉丝液。拉丝润滑液注满水箱16的内腔,并将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下层拉丝模座5全部浸没。

优选地,在机体6的出线端设有旋转模8。参见图4和图5,旋转模8的箱体25内设有独立的旋转模电机24,旋转模电机24通过蜗杆26驱动水平设置的涡轮27;涡轮27的一端连接有中央贯通的旋转模轴28,旋转模轴28的一端还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打磨待拉制导线的旋转模29。

此外,在机体6的出线端外侧还设有由组合式定速轮9、定速伺服电机17、电机皮带轮18、传动带19、皮带轮20、平皮带轮21、电磁离合器22及定速轴23组成的定速部分。

使用中,待拉制导线从进线导辊组件1的进线导辊腔穿入后,依次从右到左在各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分别顺时针缠绕3-4圈,被拉细后再进入其后的下层拉丝模座5进一步被拉细。经过五组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后,再从最左端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进入最右端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分别顺时针缠绕3-4圈,被拉细后再进入其后的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进一步被拉细。经过七组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后,再从出线旋转模8穿出。待拉制导线从出线旋转模8穿出后分别缠绕在组合式定速轮9上拉成所需的成品线。

在上述拉丝过程中,由供液系统供给的拉丝润滑液注满水箱16,将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下层拉丝模座5内的模具全浸没,使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及模具得到充分的润滑冷却。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上层拉丝模座4则采用喷淋润滑冷却;水箱16的侧壁上设有溢流隔离层,在水箱16上方装有翻转门7,可确保拉丝液不外流而污染环境。

拉丝模座参见图6和图7。模座30通过螺栓33安装在机体6上,拉丝模31、挡板板32及导向模33装在模座30,上层拉丝模座4、下层拉丝模座5均设有前后分布的导向模及拉丝模位置,还内置有拉丝液供液通道,能喷射高压拉丝液,清除模具入口处及线材表面残留金属粉,同时可以对模具进行进一步润滑、冷却。

出线时旋转模电机24驱动旋转模29转动,以确保成品线圆度,使成品模磨损均匀,从而延长成品模使用寿命。下层伺服电机11、上层伺服电机12及定速伺服电机17的速度可以通过电气程序来协调控制。

其中,上层组合式拉丝轮2、下层组合式拉丝轮3的外圆表面均为v形锥面,并有硬质耐磨材料层。

其中,定速伺服电机17通过传动带19驱动一个平皮带轮21,平皮带轮21通过电磁离合器22连接组合式定速轮9。如果需要对待拉制导线拉丝之后的产品做软化处理,则配退火机,则平皮带轮21及电磁离合器22与组合式定速轮9同速旋转,平皮带轮21带为退火机提供动力;如不配退火机,平皮带轮21及电磁离合器22不随组合式定速轮9旋转。

其中,机体6与水箱16的箱体为整体焊接,其关键面一次加工成型,不需分段加工、拼装,故尺寸精度高,可以使本发明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及成品品质。

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需要做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