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焊接操作箱及操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7674发布日期:2020-02-11 10:0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钢焊接操作箱及操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型钢焊接操作箱及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型钢对焊一般采用钢筋搭设的简易吊装钢筋笼,钢筋笼的操作平台不稳固,操作安全性不易保证,钢筋笼是开放式架子,焊接烟尘、弧光无法控制,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焊接操作箱及操作系统,要解决现有想干焊接装置不稳固,安全性差,焊接烟尘和弧光无法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型钢焊接操作箱,包括矩形立体结构的主箱体及通过连通管路连通在所述主箱体顶面的烟尘净化器。

所述主箱体的一对侧板的下部对称开设有矩形开口,一侧板上的所述矩形开口的上方开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上安装有门,顶板开设有圆形的排烟孔。

所述主箱体的一对侧对称设有一对u形的吊环。

所述主箱体的底板为5mm厚的钢板,所述顶板和侧板为1~3mm厚的钢板。

所述排烟孔的内径为100mm,与连通管路的外径相适应。

所述连通管路为柔性铝箔波纹管,两端设有垫圈,与主箱体的顶板的排烟孔插接连接。

应用所述的型钢焊接操作箱的操作系统,包括型钢焊接操作箱及卡在型钢焊接操作箱的主箱体的矩形开口上的两待焊接型钢。

所述待焊接型钢的上翼缘板朝上放置,分别卡在主箱体两侧的矩形开口上,待焊接型钢的上翼缘板与矩形卡口的顶沿相接,下翼缘板高于主箱体的底板;两所述待焊接型钢的焊接端面相接,位于主箱体内。

所述待焊接型钢的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开口的宽度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利用封闭箱体代替现有开放式的钢筋笼,焊工可在地面进入主箱体内,再用吊装工具将主箱体吊至待焊接型钢的焊缝处,焊工在主箱体内部施焊,同时能有效弧光辐射和焊接烟尘,同时通过设置烟尘净化器,可及时将主箱体内的焊接烟尘净化掉,保证主箱体内的焊接环境,符合绿色施工要求;通过直接在主箱体下部开设矩形开口的方式,将待焊接型钢直接卡在矩形开口上,待焊接型钢与主箱体直接连接,较现有在待焊接型钢外设置吊装钢筋笼的方式,型钢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开设有进入口并安装有门,增强主箱体的封闭性;主箱体上设有吊环,便于主箱体的吊装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型构件焊接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操作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操作系统的侧立面图。

图3是操作系统的正剖面图。

图4是操作系统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1—主箱体、2—连通管路、3—烟尘净化器、4—门、5—待焊接型钢、6—吊耳、7—矩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型钢焊接操作箱,包括矩形立体结构的主箱体1及通过连通管路2连通在所述主箱体1顶面的烟尘净化器3;所述主箱体1的一对侧板的下部对称开设有矩形开口7,一侧板上的所述矩形开口7的上方开设有进入口,所述进入口上安装有门4,顶板开设有圆形的排烟孔;所述主箱体1的一对侧对称设有一对u形的吊环6;所述主箱体1的底板为5mm厚的钢板,所述顶板和侧板为1~3mm厚的钢板;所述排烟孔的内径为100mm,与连通管路2的外径相适应;所述连通管路2为柔性铝箔波纹管,两端设有垫圈,与主箱体1的顶板的排烟孔插接连接。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应用所述的型钢焊接操作箱的操作系统,包括型钢焊接操作箱及卡在型钢焊接操作箱的主箱体1的矩形开口7上的两待焊接型钢5;所述待焊接型钢5的上翼缘板朝上放置,分别卡在主箱体1两侧的矩形开口7上,待焊接型钢5的上翼缘板与矩形卡口的顶沿相接,下翼缘板高于主箱体1的底板;两所述待焊接型钢5的焊接端面相接,位于主箱体1内;所述待焊接型钢5的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开口7的宽度2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本实用新型的型钢焊接操作箱置于地面平整处,焊工从进入口进入主箱体内,然后关闭进入口的门,保证主箱体内部的封闭性,采用吊车型钢焊接操作箱水平吊起,使型钢焊接操作箱上的矩形开口卡在待焊接型钢上,调整角度,使型钢焊接操作箱水平置于待焊接型钢上,打开烟尘净化器,焊工调整焊机开始施焊,焊接过程中操作平台处于封闭状态,故型钢焊接操作箱内的焊工与地面看火人需采用对讲机保持必要交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