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8590发布日期:2019-12-27 16:1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是靠一个侧压臂带动压块压到另一侧固定定位块位置,但侧压紧不能全面地压紧前纵梁外板与内板使之贴合,因此立板上的固定定位块容易出现公差,公差的存在,就会出现上件时,工件对照定位销放入,侧压臂压紧时,工件贴合不紧,导致虚焊或焊接变形,而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解决了现有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的虚焊或焊接变形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包括基座部分,连接机构部分,夹具机构部分和驱动机构部分;

所述基座部分包括夹具角支座和立板,所述夹具角支座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固定连接于立板,所述立板上方设置若干行定位孔,上方侧边设置对称凸槽,左右两边设有对称矩形突出部分,突出部分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下方设有若干组平行定位孔;

所述连接机构部分包括“l”形销座连接块,若干个“l”形销座连接块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构成夹口底端平台,平台上固连有若干压块;

所述夹具机构部分包括侧压臂和连接块,连接块靠自身的定位孔与侧压臂销接,所述侧压臂和连接块通过定位孔销接压块;

所述驱动机构部分包括手夹块、限位块和手夹,手夹块通过自身定位孔销接于侧压臂下方销孔,手夹块下端定位孔轴连接于手夹,限位块螺栓连接于手夹块下方,并且限位块凹槽于夹板凸槽滑动连接,手夹通过底部“u”形槽口设置的一对定位孔,利用轴连接活动连接于夹板的矩形突出部分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更换不同形状或类型的支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变换立板形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手夹通过底部“u”形槽口,利用轴连接活动连接于夹板的矩形突出部分中的轴换成销轴。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侧压臂、连接块、压块和定位销的共同作用下固定好汽车前机舱纵梁,由于四面固定工件,工件贴合更稳定,加工或焊接时工件不易变形移位,从而提升工件的品质;可明显提高定位机构对工件固定的稳定性。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同时生产成本低,操作便利,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角支座、2.立板、3.凸槽、4.l”形销座连接块、5.侧压臂、6.连接块、7.压块、8.手夹块、9.手夹、10.限位块、11.定位销、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一种用于汽车前机舱纵梁焊接的头枕型定位机构,包括基座部分、连接机构部分、夹具机构部分和驱动机构部分;

所述基座部分包括夹具角支座1和立板2,所述夹具角支座1通过定位销和螺栓固定连接于立板2,所述立板2上方有若干行定位孔,上方侧边设置对称凸槽3,左右两边设置对称矩形突出部分,突出部分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下方设有若干组平行定位孔;

所述连接机构部分包括“l”形销座连接块4,若干个“l”形销座连接块4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构成夹口底端平台,平台上固连有若干压块7:

所述夹具机构部分包括侧压臂5和连接块6,连接块6靠自身的定位孔与侧压臂销接,所述侧压臂5和连接块6通过定位孔销接压块7;

所述驱动机构部分包括手夹块8、限位块10和手夹9,手夹块8通过自身定位孔销接于侧压臂5下方销孔,手夹块8下端的定位孔轴连接于手夹9,限位块10螺栓连接于手夹块8下方,并且限位块10凹槽于夹板2凸槽滑动连接,手夹9通过底部“u”形槽口设置的一对定位孔,利用轴连接活动连接于夹板2的矩形突出部分的定位孔。

工作原理:通过拉动把手12松开侧压臂5,将工件放入夹口的平台上,装入定位销11,安装上合适的若干压块7,再次通过拉回把手12,侧压臂5左右夹紧工件,在侧压臂5、连接块6、压块7和定位销11的共同作用下固定好汽车前机舱纵梁,由于四面固定工件,工件贴合更稳定,加工或焊接工件不易变形移位,从而提升工件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有零部件均可为常规机加工部件和常规采购标准件,所以生产成本低。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更换不同形状或类型的支座,适应多种环境的安装使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变换立板形状,适应特殊环境的安装使用。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手夹9通过底部“u”形槽口,利用轴连接活动连接于夹板2的矩形突出部分中的轴换成销轴,方便立板的更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