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4711发布日期:2019-11-25 23:0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刀具,具体是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属于加工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绝大多数的刀具是机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

目前使用的内环槽刀存在一定缺陷,缺少限位机构,造成移动杆在固定杆内部不方便进行限位,拧动螺栓过程中容易造成移动杆移动,不方便控制移动杆伸出的长度,同时缺少紧固机构,造成移动杆不方便伸出或收纳,刀柄长度固定,降低了内环槽刀的实用性,刀柄过长时,不方便内环槽刀的收纳携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包括移动杆、固定杆、转动刀头、限位机构以及紧固机构,所述移动杆一端安装固定杆,且移动杆杆一端延伸至固定杆内部,所述移动杆一端通过固定销安装转动刀头;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槽、齿条、齿轮、固定筒、螺杆、连接杆、磁环、弹簧以及u型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开设通槽,且通槽内壁对称固定安装两个齿条,所述固定杆内部固定安装固定筒,所述固定杆一端安装螺杆,且螺杆一端延伸至固定筒内部,所述螺杆环形侧面上安装移动螺母,且移动螺母环形侧面上安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固定筒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内壁与固定筒环形侧面贴合,所述齿轮环形侧面与齿条相贴合,所述螺杆顶端安装u型杆,且u型杆一端穿过螺杆与磁环固定连接,所述磁环与固定杆一端相贴合,所述u型杆环形侧面上安装弹簧,且弹簧两端与螺杆以及磁环相贴合;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栓、轴承、t型块、t型槽以及螺母,所述固定杆环形两端对称安装两个螺母以及两个螺栓,所述螺栓环形侧面上安装螺母,所述移动杆两端对称开设两个t型槽,所述t型槽内部安装t型块,所述t型块一端延伸至t型槽外侧,所述t型块环形侧面上安装轴承,所述轴承环形侧面固定安装在螺栓底端,所述t型块通过轴承与螺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环形侧面上对称开设两个矩形槽,且矩形槽内部安装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端开设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内部安装螺杆。

优选的,所述螺杆环形顶端对称开设两个圆形槽,且圆形槽内部安装u型杆。

优选的,所述齿条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通槽内部,所述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移动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移动板,且移动板安装在固定杆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条有益效果,u型杆移动带动磁环移动,磁环移动与固定杆分离,同时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弹簧产生弹力,然后使用人员转动u型杆,u型杆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移动螺母沿着螺杆移动,移动螺母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移动,齿轮移动与齿条啮合,进而对移动杆进行限位,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磁环移动恢复原位与固定杆贴合,进而对螺杆进行固定,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内环槽刀存在一定缺陷,缺少限位机构,造成移动杆在固定杆内部不方便进行限位,拧动螺栓过程中容易造成移动杆移动,不方便控制移动杆伸出长度的弊端;

2、第二条有益效果,螺栓转动沿着螺母移动,螺栓移动带动t型块移动,t型块移动与t型槽相贴合,进而对移动杆进行固定,轴承的设计方便螺栓与t型块之间的相互转动,避免t型块发生转动,解决了缺少紧固机构,造成移动杆不方便伸出或收纳,刀柄长度固定,降低了内环槽刀的实用性,刀柄过长时,不方便内环槽刀收纳携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移动杆,2、固定杆,3、转动刀头,4、通槽,5、齿条,6、齿轮,7、固定筒,8、螺杆,9、连接杆,10、磁环,11、弹簧,12、u型杆,13、螺栓,14、轴承,15、t型块,16、t型槽,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可转位5r同步加工内环槽刀,包括移动杆1、固定杆2、转动刀头3、限位机构以及紧固机构,所述移动杆1一端安装固定杆2,且移动杆1杆一端延伸至固定杆2内部,所述移动杆1一端通过固定销安装转动刀头3;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槽4、齿条5、齿轮6、固定筒7、螺杆8、连接杆9、磁环10、弹簧11以及u型杆12,所述移动杆1一端开设通槽4,且通槽4内壁对称固定安装两个齿条5,所述固定杆2内部固定安装固定筒7,所述固定杆2一端安装螺杆8,且螺杆8一端延伸至固定筒7内部,所述螺杆8环形侧面上安装移动螺母,且移动螺母环形侧面上安装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一端穿过固定筒7与齿轮6相连接,所述齿轮6内壁与固定筒7环形侧面贴合,所述齿轮6环形侧面与齿条5相贴合,所述螺杆8顶端安装u型杆12,且u型杆12一端穿过螺杆8与磁环10固定连接,所述磁环10与固定杆2一端相贴合,所述u型杆12环形侧面上安装弹簧11,且弹簧11两端与螺杆8以及磁环10相贴合,使用人员拉动u型杆12,u型杆12移动带动磁环10移动,磁环10移动与固定杆2分离,同时对弹簧11进行压缩,使得弹簧11产生弹力,然后使用人员转动u型杆12,u型杆12转动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转动带动移动螺母沿着螺杆8移动,移动螺母移动通过连接杆9带动齿轮6移动,齿轮6移动与齿条5啮合,进而对移动杆1进行限位,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磁环10移动恢复原位与固定杆2贴合,进而对螺杆8进行固定;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栓13、轴承14、t型块15、t型槽16以及螺母17,所述固定杆2环形两端对称安装两个螺母17以及两个螺栓13,所述螺栓13环形侧面上安装螺母17,所述移动杆1两端对称开设两个t型槽16,所述t型槽16内部安装t型块15,所述t型块15一端延伸至t型槽16外侧,所述t型块15环形侧面上安装轴承14,所述轴承14环形侧面固定安装在螺栓13底端,所述t型块15通过轴承14与螺栓13相连接,使用人员转动螺栓13,螺栓13转动沿着螺母17移动,螺栓13移动带动t型块15移动,t型块15移动与t型槽16相贴合,进而对移动杆1进行固定,轴承14的设计方便螺栓13与t型块15之间的相互转动。

所述固定筒7环形侧面上对称开设两个矩形槽,且矩形槽内部安装连接杆9,该设计方便连接杆9的移动,方便移动螺母带动齿轮6移动;所述固定杆2一端开设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内部安装螺杆8,该设计方便螺杆8的安装;所述螺杆8环形顶端对称开设两个圆形槽,且圆形槽内部安装u型杆12,该设计方便u型杆12的安装,方便u型杆12与磁环10相连接;所述齿条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通槽4内部,所述齿轮6与齿条5进行啮合,该设计方便齿条5的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杆2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移动杆1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移动板,且移动板安装在固定杆2内部,该设计方便移动杆1在固定杆2内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u型杆12移动带动磁环10移动,磁环10移动与固定杆2分离,同时对弹簧11进行压缩,使得弹簧11产生弹力,然后使用人员转动u型杆12,u型杆12转动带动螺杆8转动,螺杆8转动带动移动螺母沿着螺杆8移动,移动螺母移动通过连接杆9带动齿轮6移动,齿轮6移动与齿条5啮合,进而对移动杆1进行限位,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磁环10移动恢复原位与固定杆2贴合,进而对螺杆8进行固定。

使用人员转动螺栓13,螺栓13转动沿着螺母17移动,螺栓13移动带动t型块15移动,t型块15移动与t型槽16相贴合,进而对移动杆1进行固定,轴承14的设计方便螺栓13与t型块15之间的相互转动,避免t型块15发生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