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971发布日期:2020-05-26 17:3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高压造影注射器是与相配套的推注器联合使用,向人体注入造影剂。

目前,高压造影注射器为一次性使用,需求量比较大,高压造影注射器主要包括针筒外套、活塞座和密封套构成,传统的高压造影注射器生产工艺中,主要采用人工将产品的构件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相应的模具进行组装,故,作业人员容易产生生理疲劳,以及组装质量不稳定,这些都会影响良品率,导致产品次品率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组装效率低下,成本偏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

中转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工位的底盘、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盘上的转盘和使所述转盘相对于所述底盘间歇性分度地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沿其周向等间距分布且用于固定活塞构件的多个活塞固定座;

活塞上料装置,用于提供活塞构件,并将所述活塞构件放置在所述活塞固定座上;

密封套上料装置,用于提供密封套构件,并将所述活塞构件压合在位于所述活塞固定座的活塞构件上;

外套上料装置,用于提供外套构件,并将该外套构件套设在位于所述活塞固定座且相互连接的所述活塞构件和所述密封套构件之外,以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

输注器具下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输注器具针筒移离所述中转装置;

所述活塞上料装置、所述密封套上料装置、所述外套上料装置、所述输注器具下料装置围设于所述中转装置的周侧。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上料装置包括:活塞振动盘,用于将多个活塞构件经由一活塞进料通道送出;活塞接料座,位于所述活塞进料通道的出口处并用于接收自所述活塞进料通道送出的活塞构件;以及活塞移动装置,用于夹持住所述活塞接料座上的所述活塞构件,并使所述活塞构件移动至所述活塞固定座上与该活塞固定座相保持。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移动装置包括活塞移动安装支架、用于夹持固定所述活塞构件的活塞夹持机械手、用于使所述活塞夹持机械手相对所述活塞移动安装支架平移运动的活塞平移驱动件,以及用于使所述活塞夹持机械手相对所述活塞移动安装支架升降运动的活塞升降驱动件;所述活塞夹持机械手包括活塞夹持安装座、枢转接附在所述活塞夹持安装座上且能够相对开合运动的两个活塞夹持臂,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活塞夹持臂运动并夹持和松开所述活塞构件的活塞夹持驱动件;各所述活塞夹持臂均具有用于与所述活塞构件的侧壁相抵的活塞夹持端部,每个所述活塞夹持端部的面向另一活塞夹持端部的一侧表面具有弧形夹持面,所述弧形夹持面的弧度与所述活塞构件的侧壁的弧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上料装置包括:密封套振动盘,用于将多个密封套构件经由一密封套进料通道送出;密封套接料座,位于所述密封套进料通道的出口处并用于接收自所述密封套进料通道送出的密封套构件;以及密封套移动装置,用于吸附住所述密封套接料座上的所述密封套构件,并使所述密封套构件移动至所述活塞固定座上方,且将所述密封套构件与位于该活塞固定座上的活塞构件压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移动装置包括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用于吸附固定所述密封套构件的密封套吸附组件、用于使所述密封套吸附组件相对所述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平移运动的密封套平移驱动件,以及用于使所述密封套吸附组件相对所述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升降运动的密封套升降驱动件,所述密封套吸附组件与一抽气装置连接;所述密封套吸附组件包括倒锥形的吸嘴部件和连接在吸嘴部件与所述密封套升降驱动件之间的密封套连接柱;所述吸嘴部件具有供密封套构件置入且朝下开口的吸附腔,所述吸嘴部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抽气装置相连并连通所述吸附腔的进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上料装置包括:外套输送装置,具有外套进料通道,用于放置外套构件并使外套构件在所述外套进料通道内运送;外套接料座,位于所述外套进料通道的出口处并用于接收自所述外套进料通道送出的外套构件;以及外套移动装置,用于抓取所述外套接料座上的所述外套构件,并使所述外套构件移动至所述活塞固定座上方,且将所述外套构件与位于该活塞固定座上的活塞构件及密封套构件组装成所述输注器具针筒。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移动装置包括外套安装架、用于夹持固定所述外套构件的外套夹持机构、用于使所述外套夹持机构相对所述外套安装架平移运动的外套平移驱动件,以及用于使所述外套夹持机构相对所述外套安装架升降运动的外套升降驱动件;所述外套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夹持支架上并能够相对开合运动以夹持和松开所述外套构件的一对外套夹持组件,所述夹持支架具有彼此平行的两个夹持支撑板,两个所述夹持支撑板之间构造出一外套夹持空间;两个所述外套夹持组件与两个所述夹持支撑板分别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外套夹持组件均包括外套夹持爪构件和用以使所述外套夹持爪构件在垂直于所述夹持支撑板的表面方向上移动的夹持爪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输注器具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输送装置,具有下料通道,用于放置输注器具针筒并使输注器具针筒在所述下料通道内运送;和针筒搬送装置,往复于所述中转装置与所述下料输送装置之间,以将所述中转装置上的输注器具针筒移动至所述下料通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括转盘驱动件和与转盘驱动件连接的分割器;所述工位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分割器为六位分割器;六个所述工位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序分为用于装载一活塞构件的第一工位、活塞检测工位、用于装载一密封套构件并使该密封套构件与所述活塞构件相连接的第二工位、密封套检测工位、用于装载一外套构件并将该外套构件套设在相互连接的所述活塞构件和所述密封套构件之外以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的第三工位,以及供所述输注器具针筒下料的第四工位。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可实现输注器具针筒的自动组装,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省略机架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塞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塞上料装置的安装保护罩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套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套上料装置的安装保护罩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和外套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和外套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和外套上料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和外套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注器具下料装置和中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注器具下料装置和中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前”“后”“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1000,其包括机架700以及支撑在该机架700上的中转装置300、活塞上料装置200、密封套上料装置400、外套上料装置500和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活塞上料装置200、密封套上料装置400、外套上料装置500、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围设于中转装置300的周侧;中转装置300包括具有多个工位的底盘350、可转动地支撑在底盘350上的转盘310和使转盘310相对于底盘350间歇性分度地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320,转盘310上设置有沿其周向等间距分布且用于固定活塞构件110的多个活塞固定座311;活塞上料装置200用于提供活塞构件110,并将活塞构件110放置在活塞固定座311上;密封套上料装置400用于提供密封套构件120,并将活塞构件110压合在位于活塞固定座311的活塞构件110上;外套上料装置500用于提供外套构件130,并将该外套构件130套设在位于活塞固定座311且相互连接的活塞构件110和密封套构件120之外,以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100;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用于将输注器具针筒100移离中转装置300。

上述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1000,采用中转装置300、活塞上料装置200、密封套上料装置400、外套上料装置500和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活塞上料装置200、密封套上料装置400、外套上料装置500、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围设于中转装置300的周侧,这样,可实现输注器具针筒100的自动组装,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高,节约了生产成本。

参见图3和4,该中转装置300,包括底盘350、转盘310和转盘驱动组件320,转盘310可转动地支撑在底盘350上,转盘驱动组件320驱动转盘310相对于底盘350间歇性分度地转动。底盘350具有多个工位,转盘3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塞构件110的多个活塞固定座311,活塞固定座311的数量与工位数量相同,多个活塞固定座311沿转盘310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参见图3和4,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固定座311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六个,底盘350的工位数为但不局限于六个,分别为沿转盘310的周向依序分为用于装载一活塞构件110的第一工位35a、活塞检测工位35e、用于装载一密封套构件120并使该密封套构件120与活塞构件110相连接的第二工位35b、密封套检测工位35f、用于装载一外套构件130并将该外套构件130套设在相互连接的活塞构件110和密封套构件120之外以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100的第三工位35c,以及供输注器具针筒100下料的第四工位35d。其中,在底盘350的活塞检测工位35e上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330,用以对位于该工位内的活塞固定座311上是否放置有活塞构件110进行检测,第一检测装置330包括检测支架和安装在该检测支架上的光电检测传感。在底盘350的密封套检测工位35f上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340,用以对位于该工位内的活塞固定座311上密封套构件120与密封套构件120间的相对位置检测进行检测,第二检测装置340包括检测支架和安装在该检测支架上的光电检测传感。转盘驱动组件320包括转盘驱动件321和与转盘驱动件321连接的分割器322,分割器322的输出轴连接转盘310,其中,转盘驱动件321为但不局限于减速电机,分割器322为六位分割器322。当转盘310停顿时,六个活塞固定座311与六个一一对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工位的数量为四个,活塞固定座311的数量为四个,分割器322为四位分割器322。四个工位沿转盘310的周向依序分为用于装载一活塞构件110的第一工位35a、用于装载一密封套构件120并使该密封套构件120与活塞构件110相连接的第二工位35b、用于装载一外套构件130并将该外套构件130套设在相互连接的活塞构件110和密封套构件120之外以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100的第三工位35c,以及供输注器具针筒100下料的第四工位35d。当转盘310停顿时,四个活塞固定座311与四个一一对应。

参见图5至7,本实施例的活塞上料装置200,用于提供活塞构件110,并将活塞构件110放置在活塞固定座311上。活塞上料装置200包括活塞振动盘210、活塞接料座220和活塞移动装置230。

从图5可以看出,活塞振动盘210用于将多个活塞构件110经由一活塞进料通道211送出,活塞接料座220用于接收自活塞进料通道211送出的活塞构件110,活塞移动装置230用于夹持住活塞接料座220上的活塞构件110,并使活塞构件110移动至活塞固定座311上与该活塞固定座311相保持。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振动盘210的出口处对接有活塞进料通道211的入口,活塞振动盘210借由振动作用将多个活塞构件110经由一活塞进料通道211送出,活塞接料座220位于活塞进料通道211的出口处,并能够接收自活塞进料通道211送出的活塞构件110,活塞构件110移动至活塞接料座220后其位置被活塞接料座220所保持,且活塞进料通道211的其他活塞构件110也被该活塞接料座220上待抓取的活塞构件110所阻挡,以停止移动。活塞移动装置230从活塞接料座220的上方向下抓取活塞构件110,并在抬起该活塞构件110后移动至上料工位,也就是说,通过将多个活塞构件110倒入活塞振动盘210中,通过活塞振动盘210的振动,将活塞构件110送入活塞进料通道211,活塞构件110并排且有序地输送在活塞进料通道211内,活塞进料通道211将活塞构件110逐个送至活塞接料座220上,再由活塞移动装置230抓取上料,从而实现了活塞构件110的自动化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塞进料通道211内设置有吹气组件,通过气流推动活塞构件110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塞进料通道211内设置有滚轮组件,通过滚动的方式使活塞构件110移动。

参见图5至7,活塞移动装置230包括活塞移动安装支架231、用于夹持固定活塞构件110的活塞夹持机械手232、用于使活塞夹持机械手232相对活塞移动安装支架231平移运动的活塞平移驱动件233,以及用于使活塞夹持机械手232相对活塞移动安装支架231升降运动的活塞升降驱动件234。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夹持机械手232包括活塞夹持安装座2321、活塞夹持臂2322以及活塞夹持驱动件2323,活塞夹持臂2322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呈左右对称(图示的左右方向)地安装在活塞夹持安装座2321,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的上端分别以平行于活塞夹持机械手232平移运动方向的方向为轴枢转接附在活塞夹持安装座2321上,且能够相对开合运动,活塞夹持驱动件232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其分别与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相连,并能够驱动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运动,以夹持和松开活塞构件110。容易理解的是,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均可绕其与活塞夹持安装座2321的枢转轴上下摆动,向上摆动时,活塞夹持机械手232呈展开状态;向下摆动时,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的底端相向移动,活塞夹持机械手232呈收拢状态,并抵接活塞构件110的侧壁,以将活塞构件110夹持固定。

具体地,活塞移动安装支架231上固定设置有活塞移动滑轨235,活塞移动滑轨235上滑动设置有与活塞平移驱动件233相连的活塞移动滑块236,活塞平移驱动件23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活塞升降驱动件234支撑在活塞移动滑块236上,并与活塞夹持机械手232连接,活塞升降驱动件234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容易理解的是,通过活塞平移驱动件233的伸缩,带动活塞移动滑块236前后(图示的前后方向)移动,通过活塞升降驱动件234的伸缩,带动活塞夹持机械手232的上下(图示的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在活塞接料座220上夹持活塞构件110后,活塞升降驱动件234控制活塞夹持机械手232及被夹持的活塞构件110上移,再通过活塞平移驱动件233将该活塞构件110移动至上料工位。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活塞移动安装支架231设置有活塞缓冲限制件237,用于与活塞移动滑块236相抵顶,该缓冲限制件可以是弹簧减震器。

请继续参见图5至7,各活塞夹持臂2322均具有用于与活塞构件110的侧壁相抵的活塞夹持端部2324,每个活塞夹持端部2324的面向另一活塞夹持端部2324的一侧表面具有弧形夹持面2325,弧形夹持面2325的弧度与活塞构件110的侧壁的弧度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活塞夹持臂2322处夹持位置时,活塞夹持端部2324的弧形夹持面2325与活塞构件110的侧壁表面基本贴合,这样,能够保证活塞夹持臂2322与活塞构件110之间的有效接触,有利于夹取活塞构件110。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活塞夹持安装座2321上设置有角度限位构件238,用以限制活塞夹持臂2322摆动幅度,这样,可以避免活塞夹持臂2322向外(即向上摆动)幅度过大,导致损坏。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活塞接料座220具有位于其顶面的活塞接料定位槽221,用以供活塞进料通道211内的活塞构件110滑入,并对活塞构件110定位固定。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活塞上料装置200还包括保护罩212,罩设在活塞振动盘210上,其具有与活塞进料通道211对应的出料罩口213,这样,通过设置保护罩212,能够降低活塞振动盘210产生的噪音。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保护罩212上设置有取放料口,该保护罩212上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该取放料口的取放门盖214,容易理解的是,通过打开取放门盖214,则可通过取放料口将活塞构件110倒入活塞振动盘210内。

参见图8和9,本实施例的密封套上料装置400,用于提供密封套构件120,并将活塞构件110压合在位于活塞固定座311的活塞构件110上。密封套上料装置400包括密封套振动盘410、密封套接料座420和密封套移动装置430。

从图8可以看出,密封套振动盘410用于将多个密封套构件120经由一密封套进料通道411送出,密封套接料座420用于接收自密封套进料通道411送出的密封套构件120,密封套移动装置430用于吸附住密封套接料座420上的密封套构件120,并使密封套构件120移动至活塞固定座311上方,且将密封套构件120与位于该活塞固定座311上的活塞构件110压合。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套振动盘410的出口处对接有密封套进料通道411的入口,密封套振动盘410借由振动作用将多个密封套构件120经由一密封套进料通道411送出,密封套接料座420位于密封套进料通道411的出口处,并能够接收自密封套进料通道411送出的密封套构件120,密封套构件120移动至密封套接料座420后其位置被密封套接料座420所保持,且密封套进料通道411的其他密封套构件120也被该密封套接料座420上待抓取的密封套构件120所阻挡,以停止移动。密封套移动装置430从密封套接料座420的上方向下抓取密封套构件120,并在抬起该密封套构件120后移动至上料工位,也就是说,通过将多个密封套构件120倒入密封套振动盘410中,通过密封套振动盘410的振动,将密封套构件120送入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密封套构件120并排且有序地输送在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内,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将密封套构件120逐个送至密封套接料座420上,再由密封套移动装置430抓取上料,从而实现了密封套构件120的自动化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内设置有吹气组件,通过气流推动密封套构件120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内设置有滚轮组件,通过滚动的方式使密封套构件120移动。

参见图8和9,密封套移动装置430包括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431、用于吸附固定密封套构件120的密封套吸附组件432、用于使密封套吸附组件432相对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431平移运动的密封套平移驱动件433,以及用于使密封套吸附组件432相对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431升降运动的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密封套吸附组件432与一抽气装置(图未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套吸附组件432包括倒锥形的吸嘴部件4321和连接在吸嘴部件4321与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之间的密封套连接柱4322。吸嘴部件4321具有供密封套构件120置入且朝下开口的吸附腔(图未示),吸附腔的形状与密封套构件120的形状相匹配,即该吸附腔的断面形状呈上尖下宽(图示的上下方向)的三角形,吸嘴部件432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抽气装置相连并连通吸附腔的进出气孔4323。这样,吸嘴部件4321移动密封套接料座420的上方后,下压并盖设在待抓取的密封套构件120外侧,抽气装置对吸嘴部件4321内部进行抽真空,从而将密封套构件120吸紧在吸嘴部件4321的吸附腔中。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套构件120通过密封套振动盘410送入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后,密封套构件120以尖端朝上,凹腔开口朝下设置,吸嘴部件4321将密封套构件120吸附固定后,在随着吸嘴部件4321移动的过程中,密封套构件120均呈凹腔开口朝下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组装的时候,可利用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驱动吸嘴部件4321下移,从而将密封套构件120嵌套在活塞构件110上。

具体地,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431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套移动滑轨435,密封套移动滑轨435上滑动设置有与密封套平移驱动件433相连的密封套移动滑块436,密封套平移驱动件43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支撑在密封套移动滑块436上,并与密封套吸附组件432连接,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容易理解的是,通过密封套平移驱动件433的伸缩,带动密封套移动滑块436左右(图示的左右方向)移动,通过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的伸缩,带动密封套吸附组件432的上下(图示的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在密封套接料座420上吸附密封套构件120后,密封套升降驱动件434控制密封套吸附组件432及被吸附的密封套构件120上移,再通过密封套平移驱动件433将该密封套构件120移动至上料工位。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密封套移动安装支架设置有密封套缓冲限制件437,用于与密封套移动滑块436相抵顶,该缓冲限制件可以是弹簧减震器。

请继续参见图8和9,密封套移动滑块436上设置有吸嘴导向块438,密封套连接柱4322穿设于吸嘴导向块438设置,借由吸嘴导向块438与密封套连接柱4322的配合导向,以提高吸嘴部件4321的移动平稳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将密封套构件120嵌套在图未示的活塞构件110上时,需要一定的下压力,因此,通过吸嘴导向块438,能够较好地保证吸嘴部件4321下压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从而提高良品率。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吸嘴部件4321上设置有腰形孔的装配孔4324,这样,可方便吸嘴部件4321与密封套连接柱4322之间的连接固定。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密封套接料座420具有位于其顶面的密封套接料定位槽421,用以供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内的密封套构件120滑入,并对密封套构件120定位固定。

参见图9,本实施例的密封套上料装置400还包括保护罩412,罩设在密封套振动盘410上,其具有与密封套进料通道411对应的出料罩口413,这样,通过设置保护罩412,能够降低密封套振动盘410产生的噪音。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保护罩412上设置有取放料口,该保护罩412上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该取放料口的取放门盖414,容易理解的是,通过打开取放门盖414,则可通过取放料口将密封套构件120倒入密封套振动盘410内。

参见图10至13,本实施例的外套上料装置500,用于提供外套构件130,并将该外套构件130套设在位于活塞固定座311且相互连接的活塞构件110和密封套构件120之外,以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100。外套上料装置500包括外套输送装置510、外套接料座520和外套移动装置530。

从图10可以看出,外套输送装置510具有外套进料通道511,用于放置外套构件130并使外套构件130在外套进料通道511内运送。在本实施例中,外套输送装置510包括外套输送带512和外套输送驱动组件(图未示),该外套输送带512的外表面形成上述的外套进料通道511,外套进料通道511具有位于其左端(图示的左端)的入口,和位于右端(图示的右端)的出口,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多个外套构件130由入口逐个放入,多个外套构件130并排地放置在外套输送带512上,并由外套输送带512承载,外套输送驱动组件为但不局限于电机驱动组件,通过外套输送驱动组件的驱动,可使外套输送带512旋转,容易理解的是,外套输送驱动组件驱动外套输送带512转动,从而将外套构件130从入口移动至出口处。

参见图10,在本实施例中,外套输送装置510还包括设置在外套输送带512上的外套护栏组件513,外套护栏组件513与外套输送带512共同界定出上述的外套进料通道511,可以理解的是,借由外套护栏组件513可在外套构件130移动过程时,对外套构件130进行保护,避免外套构件130掉落。

参见图10至13,外套接料座520,位于外套进料通道511的出口处并用于接收自外套进料通道511送出的外套构件130。在本实施例中,外套接料座520具有外套接料定位槽521,用以供外套进料通道内的外套构件130滑入,外套构件130移动至外套接料座520的外套接料定位槽521后,其位置被外套接料座520所保持,且外套进料通道511的其他外套构件130也被该外套接料座520上待抓取的外套构件130所阻挡,以停止移动。

从图11至13可以看出,具体地,外套接料定位槽521具有彼此平行的两个槽壁,外套接料座520上设置有外套整理定位机构,用以从槽壁伸入外套接料定位槽521内并对外套构件130进行定位居中。也就是说,在外套构件130由外套进料通道511滑入外套接料定位槽521后,通过外套整理定位机构在外套构件130被抓取前对其进行定位,保证了抓取的位置和精度,方便抓取。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整理定位机构包括一对外套定位组件522,每个外套定位组件522均包括设置滑动设置在外套接料座520上的外套定位构件523和用于驱动外套定位构件523移动的外套定位驱动件524,外套定位构件52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外套构件130的外缘置入的置入槽525,外套定位驱动件524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值得一提的是,外套接料定位槽521的两个槽壁上均形成有供外套构件130的外缘置入的插入槽526,插入槽526与置入槽525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外套构件130滑入外套接料定位槽521后,外套构件130的外缘置入的插入槽526内并在高度方向上对其进行限位,通过两侧的外套定位驱动件524推动外套定位构件523相对移动,外套构件130的外缘插入置入槽525内,外套定位构件523直接抵接在外套构件130的外壁上,从而在左右方向上对外套构件130进行定位和限位。

参见图10至13,外套移动装置530用于抓取外套接料座520上的外套构件130,并使外套构件130移动至活塞固定座311上方,且将外套构件130与位于该活塞固定座311上的活塞构件110及密封套构件120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100。外套移动装置530包括外套安装架531、用于夹持固定外套构件130的外套夹持机构532、用于使外套夹持机构532相对外套安装架531平移运动的外套平移驱动件533,以及用于使外套夹持机构532相对外套安装架531升降运动的外套升降驱动件534。在本实施例中,外套夹持机构532包括夹持支架5321以及设置在夹持支架5321上并能够相对开合运动以夹持和松开外套构件130的一对外套夹持组件5322,夹持支架5321具有彼此平行的两个夹持支撑板5323,两个夹持支撑板5323之间构造出一外套夹持空间5324;两个外套夹持组件5322与两个夹持支撑板5323分别一一对应,每个外套夹持组件5322均包括外套夹持爪构件5325和用以使外套夹持爪构件5325在垂直于夹持支撑板5323的表面方向上移动的夹持爪驱动件5326。夹持爪驱动件5326为但不局限于气缸,两侧的夹持爪驱动件5326分别驱动外套夹持爪构件5325相对移动,从而夹持和松开外套构件130。需要说明的是,在外套移动装置530夹持住外套接料座520上的外套构件130后,外套定位构件523会分别向外移动,与外套构件130分离,从而避免与外套移动装置530相互干扰。

具体地,外套安装架531上固定设置有外套移动滑轨535,外套移动滑轨535上滑动设置有与外套平移驱动件533相连的外套移动支架536,外套平移驱动件53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外套升降驱动件534支撑在外套移动支架536上,并与外套夹持机构532连接,外套升降驱动件534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容易理解的是,通过外套平移驱动件533的伸缩,带动外套移动支架536在外套移动滑轨535上移动,通过外套升降驱动件534的伸缩,带动外套夹持机构532的上下(图示的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在外套接料座520上夹持外套构件130后,外套升降驱动件534控制外套夹持机构532及被夹持的外套构件130上移,再通过外套平移驱动件533将该外套构件130移动至上料工位。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外套安装架531设置有外套缓冲限制件537,用于与外套移动支架536相抵顶,该缓冲限制件可以是弹簧减震器。

请继续参见图10至13,在本实施例中,各外套夹持爪构件5325均具有用于与外套构件130的侧壁相抵的外套夹持端部5327,每个外套夹持端部5327的面向另一外套夹持端部5327的一侧表面具有弧形夹持面,弧形夹持面的弧度与外套构件130的侧壁的弧度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外套夹持爪构件5325处夹持位置时,外套夹持端部5327的弧形夹持面与外套构件130的侧壁表面基本贴合,这样,能够保证外套夹持端部5327与外套构件130之间的有效接触,有利于保证外套构件130的稳定性。

参见图10至1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外套夹持组件5322还包括用于与外套构件130的外缘相抵顶,以向下顶压外套构件130的外套下压构件5328,外套下压构件5328固定连接在外套夹持爪构件5325上。值得一提的是,外套构件130在外套输送装置510上运送、在外套接料座520上定位,及在被外套移动装置530移动过程中,均以开口方向朝下(图示的下方)设置,这样,在组装的时候,通过外套升降驱动件534将外套夹持机构532下移,外套下压构件5328的下端(图示的下端)抵顶在外套构件130的外缘上表面(图示的上表面),以使对外套构件130提供一足够的下压力,并将位于该外套构件130下方且相互连接的活塞构件110和密封套构件120压入外套构件130内。

参见图14和15,本实施例的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用于将输注器具针筒100移离中转装置300。该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包括下料输送装置610和针筒搬送装置620。中转装置300包括转盘310和使转盘310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320,转盘驱动组件320为但不局限于电机组件,从而实现输注器具针筒100在转盘310的各工位之间的移动。

从图14和15可以看出,下料输送装置610具有下料通道611,用于放置输注器具针筒100并使输注器具针筒100在下料通道611内运送。在本实施例中,下料输送装置610包括针筒输送带612和针筒输送驱动组件(图未示),该针筒输送带612的外表面形成上述的下料通道611,下料通道611具有位于其右端(图示的右端)的入口,和位于左端(图示的左端)的出口,针筒输送驱动组件为但不局限于电机驱动组件,通过针筒输送驱动组件的驱动,可使针筒输送带612旋转,需要说明的是,针筒搬送装置620将组装好的输注器具针筒100从中转装置300上由入口逐个放入下料通道611中,由针筒输送带612承载并向出口移动,可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出口将输注器具针筒100收集、搬运和贮存。

参见图14和15,在本实施例中,下料输送装置610还包括设置在针筒输送带612上的针筒护栏组件613,针筒护栏组件613与针筒输送带612共同界定出上述的下料通道611,可以理解的是,借由针筒护栏组件613可在输注器具针筒100移动过程时,对输注器具针筒100进行保护,避免输注器具针筒100掉落。

参见图14和15,针筒搬送装置620,往复于中转装置300与下料输送装置610之间,以将中转装置300上的输注器具针筒100移动至下料通道611上。针筒搬送装置620包括针筒安装架621、用于夹持固定输注器具针筒100的针筒夹持组件622、用于使针筒夹持组件622相对针筒安装架621平移运动的针筒平移驱动件623,以及用于使针筒夹持组件622相对针筒安装架621升降运动的针筒升降驱动件624。在本实施例中,针筒夹持组件622包括针筒夹持安装座6221、以平行于针筒夹持组件622升降运动方向(图示的上下方向,即垂直于转盘310表面的方向)的方向为轴枢转接附在针筒夹持安装座6221上且能够相对开合运动的两个针筒夹持臂6222,以及用于驱动两个针筒夹持臂6222运动并夹持和松开输注器具针筒100的针筒夹持驱动件6223,针筒夹持驱动件622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

图14所示的针筒搬送装置620中,针筒夹持臂6222处夹持位置并夹持住输注器具针筒100;图15所示的针筒搬送装置620中,针筒夹持臂6222处松开位置并松开输注器具针筒100

请继续参见图14和15,各针筒夹持臂6222均具有用于与输注器具针筒100的侧壁相抵的针筒夹持端部6224,每个针筒夹持端部6224的面向另一针筒夹持端部6224的一侧表面具有弧形夹持面,弧形夹持面的弧度与输注器具针筒100的侧壁的弧度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针筒夹持端部6224从针筒夹持安装座6221向外呈弧形弯曲设置,且针筒夹持端部6224的摆动角度范围为但不局限于0至90度。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针筒夹持臂6222处夹持位置时,针筒夹持端部6224的弧形夹持面与输注器具针筒100的侧壁表面基本贴合,这样,能够保证针筒夹持端部6224与输注器具针筒100之间的有效接触,有利于保证输注器具针筒100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针筒夹持臂6222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垫片6225,用以与输注器具针筒100的侧壁相抵,弹性垫片6225材质可以是橡胶、泡棉等。这样,采用设置弹性垫片6225,可避免使输注器具针筒100变形受损,且能增加与输注器具针筒100的摩擦力。

具体地,针筒安装架621上固定设置有针筒移动滑轨625,针筒移动滑轨625上滑动设置有与针筒平移驱动件623相连的针筒移动座626,针筒平移驱动件623为但不局限于气缸,针筒升降驱动件624支撑在针筒移动座626上,并与针筒夹持组件622连接,针筒升降驱动件624为但不局限于气缸。容易理解的是,通过针筒平移驱动件623的伸缩,带动针筒移动座626在针筒移动滑轨625上移动,通过针筒升降驱动件624的伸缩,带动针筒夹持组件622的上下(图示的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在中转装置300夹持输注器具针筒100后,针筒升降驱动件624控制针筒夹持组件622及被夹持的输注器具针筒100上移,再通过针筒平移驱动件623将该输注器具针筒100移动至下料输送装置610上。

参见图14和15,针筒夹持组件622与针筒移动座626之间设置有夹持导向组件,夹持导向组件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夹持导轨627和夹持滑块628,夹持导轨627的一端与针筒夹持组件622固定且沿平行于针筒夹持组件622升降运动方向的方向延伸,夹持滑块628固定在针筒移动座626上。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夹持导向组件,可以保证针筒夹持组件622升降运动的稳定性,避免输注器具针筒100在升降时左右晃动。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针筒安装架621设置有针筒缓冲限制件629,用于与针筒移动座626相抵顶,该缓冲限制件可以是弹簧减震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造影注射器组装方法,采用上述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1000,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活塞上料装置200将活塞构件110放置在位于第一工位35a的活塞固定座311上,且与该活塞固定座311相保持;

通过密封套上料装置400将密封套构件120放置在位于第二工位35b的活塞固定座311上,且与保持在该活塞固定座311上的活塞构件110压合;

通过外套上料装置500将外套构件130放置在位于第三工位35c的活塞固定座311上方,且与保持在该活塞固定座311上的活塞构件110及密封套构件120组装成输注器具针筒100;

通过输注器具下料装置600将位于第四工位35d上的输注器具针筒100移离中转装置300。

上述的高压造影注射器组装方法,采用上述的高压造影注射器自动组装设备1000,这样,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良品率高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