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2267发布日期:2020-02-07 22:08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电缆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线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现有的电缆切割一般需要两名操作人员,一人拉直电缆,另一人手持剪钳手动剪切电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电缆切割面倾斜,不利于使用,需要重新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切割装置,解决了以往电缆切割装置切割效率低下且电缆切割面易倾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切割装置,包括:

电缆输送机构、与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对应的电缆压线辊,以及

在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设置有电动切割机;

所述电动切割机安装在一活动架上,电缆压线辊设置在活动架上;

以使电缆从所述电缆压线辊下穿过后,电动切割机的刀盘在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切割电缆。

进一步,所述电缆输送机构包括下输线机构和与下输线机构铰接的上输线机构;

所述上输线机构与下输线机构盖合形成便于电缆穿行的电缆输送区。

进一步,所述下输线机构包括输线通道,所述输线通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对导轮,且多对导轮沿凹槽长度方向均布;

所述上输线机构与下输线机构的结构相同;

当上输线机构与下输线机构盖合时,上输线机构的导轮与下输线机构的导轮之间形成电缆牵引槽,电缆穿过电缆牵引槽移向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

进一步,所述下输线机构的右侧壁上端设置有下抵接板,所述上输线机构的右侧壁下端设置有上抵接板;

所述下抵接板与上抵接板铰接。

进一步,所述活动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块,所述电缆压线辊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块上;

所述电缆压线辊上固定套设有两个挡线环;

两个所述挡线环与电缆压线辊之间形成电缆固定区,以使电缆的前端压固在电缆固定区内;

各个所述挡线环在电缆压线辊上做轴向位置调节运动。

进一步,各个所述挡线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接有锁紧螺钉。

进一步,所述电缆输送机构出口处的活动架上固定设置有托架,所述电动切割机的下端与托架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输线机构与下输线机构夹持电缆移动,输线稳定性更高。

电缆的前端压固在电缆压线辊下,以使电缆绷直,方便切割,防止被切电缆切割面倾斜,提高切割效率。

电动切割机铰接在活动架上,切割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

结构紧凑,设计简单,方便操作,易于检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缆输送机构(盖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电缆压线辊;2、电动切割机;3、活动架;4、下输线机构;41、输线通道;42、导轮;43、下抵接板;5、上输线机构;51、上抵接板;6、支撑块;7、挡线环;8、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切割装置,包括:电缆输送机构、与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对应的电缆压线辊1,以及在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设置有电动切割机2。电动切割机2安装在一活动架3上,电缆压线辊1设置在活动架3上;以使电缆从电缆压线辊1下穿过后,电动切割机2的刀盘在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切割电缆。切割方便快捷,且被切电缆不易出现倾斜切割面,提高切割效率。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缆输送机构包括下输线机构4和与下输线机构4铰接的上输线机构5,上输线机构5与下输线机构4盖合形成便于电缆穿行的电缆输送区。电缆从电缆输送区中穿过,提高电缆的输送稳定性。

如图1所示,下输线机构4包括输线通道41,输线通道4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多对导轮42,且多对导轮42沿凹槽长度方向均布。上输线机构5与下输线机构4的结构相同。

当上输线机构5与下输线机构4盖合时,上输线机构5的导轮42与下输线机构4的导轮42之间形成电缆牵引槽,电缆穿过电缆牵引槽移向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上下输线机构相互盖合,夹住电缆,输线稳定性更高。

如图1所示,下输线机构4的右侧壁上端设置有下抵接板43,上输线机构5的右侧壁下端设置有上抵接板51,下抵接板43与上抵接板51铰接,以使上输线机构5绞合在下输线机构4的一侧上,方便切割操作前电缆的安放。

如图1和图2所示,活动架3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块6,电缆压线辊1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块6上。电缆压线辊1上固定套设有两个挡线环7,两个挡线环7与电缆压线辊1之间形成电缆固定区,以使电缆的前端压固在电缆固定区内。各个挡线环7在电缆压线辊1上做轴向位置调节运动。各个挡线环7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接有锁紧螺钉。根据电缆的线径,调节两个挡线环7的间距,方便电缆固定区压固住电缆。

如图3所示,电缆输送机构出口处的活动架3上固定设置有托架8,电动切割机2的下端与托架8铰接。拉动电动切割机2的把手并下压,以使电缆被切割。托架8为匚形架,匚形架的开口处与电动切割机2的下端铰接,方便电动切割机2的转动。匚形架的槽底支撑承托回转后的电动切割机2。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打开上输线机构5,抽拉电缆,使电缆依次穿过下输线机构4的每对导轮42,电缆的前端穿出电缆输送机构的出口处。盖合上输线机构5,电缆在电缆牵引槽中穿过。抽拉电缆至电缆压线辊1处,根据电缆的线径,调节两个挡线环7的间距,电缆穿过电缆固定区并被压固住,以使电缆绷直。

启动电动切割机2,拉动电动切割机2的把手并下压,电动切割机2的刀盘切割电缆。上推电动切割机2的把手,使电动切割机2承托在托架8上。然后,抽拉电缆穿过电缆固定区并被压固住,以使电缆再次绷直。而后拉动电动切割机2的把手并下压,电动切割机2的刀盘切割电缆。依次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所需的电缆切割任务,关闭电动切割机2,操作结束。

综上所述使用该实用新型的电缆切割装置,上输线机构与下输线机构夹持电缆移动,输线稳定性更高。电缆的前端压固在电缆压线辊下,以使电缆绷直,方便切割,防止被切电缆切割面倾斜,提高切割效率。电动切割机铰接在活动架上,切割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结构紧凑,设计简单,方便操作,易于检修。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