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0973发布日期:2020-03-20 06:5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车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车床。



背景技术: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

公告号为cn2081784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点精钢石车床,包括底座、气浮主轴、底架、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和加工台,底座上表面一端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主轴安装座,气浮主轴安装在主轴安装座上,气浮主轴上设有第三进气接口,底架设置在底座上表面另一端,底架上设有一对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板套接在一对第一导轨上,第一移动板上表面设有一对第二导轨。通过将主轴采用气浮主轴结构设计,使得主轴使用寿命更长和精度更高,且不用维护,同时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均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润滑介质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不需要润滑油;有卓越的速度和位置控制性能;能实现元件的加工。

这种单点精钢石车床在加工台上加装刀具,在气泵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移动板可以沿着第一导轨移动,同时第二移动板可以沿着第二导轨移动,从而将加工刀具移动到合适位置对工件进行加工,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在水平面上对刀具的位置进行调整,刀具上的刀刃的角度无法调整,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刀具的角度,使刀具更灵活地对工件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车床,能够灵活调整刀具的角度来对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精密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端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气浮主轴,所述底座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上表面设有垂直于第一导轨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有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刀座上,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套设固定有一级齿轮,所述一级齿轮啮合有二级齿轮,所述一级齿轮的尺寸小于二级齿轮的尺寸,所述二级齿轮套设固定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靠近第二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刀具,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进行加工的工件安装在气浮主轴上,底架在第一导轨上滑动,刀座在第二导轨上滑动,调整刀具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转动进行支撑固定。转动主动轴,使主动轴上的一级齿轮转动,带动与一级齿轮啮合的二级齿轮转动,使从动轴转动,从而使从动轴上固定连接的刀具进行转动,能够灵活调整刀具的角度来对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刀具的角度确定后转动锁紧螺母,使锁紧螺母分别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侧壁抵接,即可将主动轴和从动轴固定,从而固定刀具的位置,安全可靠。由于一级齿轮的尺寸小于二级齿轮的尺寸,通过一级齿轮的转动来调节二级齿轮的转动角度,使得角度的调节更加精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轴靠近第一支撑座的一端设有转动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使转动手轮旋转,即可对主动轴进行旋转,从而使从动轴上固定连接的刀具进行转动,灵活调整刀具的角度来对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手轮上设有指示针,所述指示针与转动手轮同平面,所述指示针沿转动手轮的半径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靠近转动手轮的侧壁对应处设有刻度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手轮转动时,指示针绕着转动手轮的轮心转动,通过刻度盘可以读出指示针转过的角度,即可确定转动手轮的转动角度,根据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的传动比,即可计算出从动轴上刀具的转动角度,提升了刀具组件的精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轴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连接处,所述从动轴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轴承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转动进行支撑固定,使主动轴和从动轴能够稳定地转动,提升了调整刀具角度过程的稳定性,使刀具组件切削与加工的精密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螺母上设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使锁紧螺母转动,使锁紧螺母分别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侧壁抵接,即可将主动轴和从动轴固定,从而固定刀具的位置,安全可靠。使用把手,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座上设有竖直的滑杆,所述支撑板与滑杆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沿着滑杆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滑杆对支撑板有导向支撑的作用,使得刀具组件能够上下运动,能够调整刀具的高度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使刀具的调整更加灵活多样,满足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座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支撑板下方,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支撑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伺服电机,使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支撑板与螺杆螺纹连接,使支撑板沿着滑杆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使得刀具组件能够上下运动,能够调整刀具的高度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使用伺服电机进行动力驱动,快速高效,使刀具的调整省力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夹紧抱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板沿着滑杆上下运动时,松开夹紧抱箍,当支撑板位置确定后,将夹紧抱箍沿着滑杆移动,使夹紧抱箍与支撑板的端面抵触,将夹紧抱箍收紧,利用摩擦将夹紧抱箍固定在滑杆上,使支撑板固定,从而固定刀具组件,使刀具能够稳定地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提升了切削加工过程的精密性,便捷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刀具组件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主动轴、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从动轴的技术,从而能够灵活调整刀具的角度来对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安全可靠,使得角度的调节更加精密;

2.采用了转动手轮上的指示针和第一支撑座的刻度盘的技术,通过刻度盘可以读出指示针转过的角度,根据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的传动比,即可计算出从动轴上刀具的转动角度,提升了刀具组件的精密性;

3.采用了滑杆、伺服电机和螺杆的技术,从而能够调整刀具的高度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使用伺服电机进行动力驱动,快速高效,使刀具的调整省力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刀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座;3、气浮主轴;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刀座;7、刀具组件;71、支撑板;72、第一支撑座;721、刻度盘;73、第二支撑座;74、主动轴;741、一级齿轮;75、从动轴;751、二级齿轮;76、刀具;77、锁紧螺母;771、转动把手;78、转动手轮;781、指示针;79、固定轴承;8、滑杆;81、夹紧抱箍;9、伺服电机;10、螺杆;11、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精密车床,包括底座1、安装座2和气浮主轴3。安装座2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安装座2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气浮主轴3连接,气浮主轴3水平设置,气浮主轴3与安装座2转动连接。将工件安装在气浮主轴3上进行固定,气浮主轴3转动使工件转动,从而进行工件的加工。气浮主轴3是用气体作为润滑剂的滑动轴承。气体比油粘滞性小,耐高温,无污染,气浮主轴3的使用寿命更长和精度更高,有卓越的速度和位置控制性能,无噪音且运动平稳,便于工件的加工。

参照图1,底座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导轨4,第一导轨4上设有底架11,底架11与第一导轨4滑动连接。底架11上表面设有第二导轨5,第二导轨5垂直于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上设有有刀座6,刀座6与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刀座6上设有刀具组件7。底架11沿着第一导轨4的方向滑动,底架11上的刀座6沿着第二导轨5的方向滑动,能够调整刀具组件7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便于更好地调整刀具组件7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参照图2,刀座6上设有滑杆8,滑杆8竖直设置,刀座6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螺杆10。刀座6上设有刀具组件7,刀具组件7包括支撑板71。支撑板71与滑杆8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螺杆10与支撑板71螺纹连接。启动伺服电机9,使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10转动,滑杆8对支撑板71有导向支撑的作用,使支撑板71沿着滑杆8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滑杆8上套设有夹紧抱箍81,在支撑板71沿着滑杆8上下运动时,松开夹紧抱箍81,当支撑板71位置确定后,使夹紧抱箍81与支撑板71的上下端面抵触,将夹紧抱箍81收紧,利用摩擦将夹紧抱箍81固定在滑杆8上,从而使支撑板71固定。

参照图2,刀具组件7还包括第一支撑座72、第二支撑座73、主动轴74、从动轴75、一级齿轮741、二级齿轮751和刀具76。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固定安装于支撑板71上表面的两端。主动轴74安装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之间,主动轴74分别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转动连接。从动轴75安装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之间,从动轴75分别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转动连接。主动轴74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的连接处,从动轴75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轴承79。一级齿轮741套设固定于主动轴74上,二级齿轮751套设固定于从动轴75上,一级齿轮741与二级齿轮751啮合,一级齿轮741的尺寸小于二级齿轮751的尺寸。刀具76固定连接于从动轴75靠近第二支撑座73的一端。操作人员转动主动轴74,使主动轴74上的一级齿轮741转动,带动二级齿轮751转动,使从动轴75转动,从而使从动轴75上固定连接的刀具76进行转动,能够灵活调整刀具76的角度来对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上的固定轴承79对主动轴74和从动轴75的转动进行支撑固定,使主动轴74和从动轴75能够稳定地转动,提升了调整刀具76角度过程的稳定性。一级齿轮741的尺寸小于二级齿轮751的尺寸,通过一级齿轮741的转动来调节二级齿轮751的转动角度,使得角度的调节更加精密。

参照图2,主动轴74靠近第一支撑座72的一端设有转动手轮78,转动手轮78上设有与转动手轮78同平面的指示针781,指示针781沿转动手轮78的半径设置。第一支撑座72靠近转动手轮78的侧壁对应处设有刻度盘721,刻度盘721与指针运动范围相对应。操作人员使转动手轮78旋转,即可对主动轴74进行旋转,方便省力,从而使从动轴75上固定连接的刀具76进行转动,灵活调整刀具76的角度来对转动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当转动手轮78转动时,指示针781绕着轮心转动,通过指示针781在刻度盘721上的位置可以读出指示针781转过的角度,即可确定转动手轮78的转动角度,根据一级齿轮741和二级齿轮751的传动比,即可计算出从动轴75上刀具76的转动角度。如本实施例中,一级齿轮741与二级齿轮751的传动比为5:1,则一级齿轮741转动5度,二级齿轮751转动1度,即转动手轮78转动了5度,刀具76转动了1度,提升了刀具组件7的精密性。

参照图2,主动轴74和从动轴75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77,锁紧螺母77上设有转动把手771。刀具76的角度调整并确定后,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771使锁紧螺母77转动,锁紧螺母77分别与第一支撑座72和第二支撑座73的侧壁抵接,将主动轴74和从动轴75固定,从而固定刀具76的位置,使刀具76能够稳定地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提升了切削加工过程的精密性。使用把手,便捷省力,方便操作。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工件安装在气浮主轴3上进行固定。操作人员将底架11沿着第一导轨4的方向滑动,底架11上的刀座6沿着第二导轨5的方向滑动,调整刀具组件7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9,使支撑板71沿着滑杆8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从而调整刀具76的高度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在支撑板71沿着滑杆8上下运动时,松开夹紧抱箍81,当支撑板71位置确定后,使夹紧抱箍81与支撑板71的端面抵触,将夹紧抱箍81收紧,使支撑板71固定,从而固定刀具组件7。操作人员使转动手轮78旋转,即可对主动轴74进行旋转,从而使从动轴75上固定连接的刀具76进行转动。当转动手轮78转动时,指示针781绕着转动手轮78的轮心转动,通过指示针781在刻度盘721上的位置可以读出指示针781转过的角度,即可确定转动手轮78的转动角度,根据一级齿轮741和二级齿轮751的传动比,即可计算出从动轴75上刀具76的转动角度。刀具76的角度调整并确定后,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771使锁紧螺母77转动,将主动轴74和从动轴75固定,从而固定刀具76的位置,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