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5234发布日期:2020-04-03 13: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壶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油壶软管与c环的装备还停留在人工的操作阶段,需要人工流水线的工作将c环用橡皮锤子锤进油壶的c环安装位置,软管则需要人工利用手推将软管插入油壶上的软管安装位置,人工操作中常常将c环安装位置的塑料件打坏或者将软管插入过深从而导致软管炸裂,这种传统的安装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包括油壶放置槽、至少两个c环打入装置和一个软管插入装置,c环打入装置分布在软管插入装置的两侧,油壶放置槽放置在软管插入装置的前端。

通过油壶放置槽可以对油壶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至少两个c环打入装置的设置,使得c环能够机械化的打入油壶的c环安装位置,通过软管插入装置实现了油壶的软管安装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油壶的c环和软管的同时安装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的装配效率。

特别地,油壶放置槽包括盛放块、物料压紧装置和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盛放块上开设有凹槽,物料压紧装置设置在盛放块上方,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设置在盛放块对应软管插入装置的位置。

通过物料压紧装置的设置,使得油壶在凹槽内的位置得以固定,同时通过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的设置使得软管插入油壶的距离不会过大,从而避免软管的爆裂。

特别地,c环打入装置包括c环盛放柱、c环打入气缸和c环抵接装置,c环盛放柱放置在c环打入气缸上方,c环抵接装置包括抵接板和旋转动力气缸,旋转动力气缸带动抵接板转动至c环打入气缸的伸长极限位置,抵接板用于限制c环的打入位置,c环盛放柱上设有接近感应开关,接近感应开关被配置于感应c环盛放柱内是否存在c环。

通过c环盛放柱的设置,使得c环可以大量的存储在装置内避免频繁的添加c环,通过感应开关的设置,使得在c环盛放柱内没有c环的时候能够停止装置动作,避免了不良品的产生,进一步通过抵接板的设置,使得c环的打入深度得到限定,避免了c环的打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导致产品品质无法把控。

特别地,软管插入装置包括安装板、顶升气缸和推进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夹紧上盖,顶升气缸的活动端对应夹紧上盖设有夹紧下盖,顶升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安装板上,推进气缸的活动端连接安装板上,推进气缸与顶升气缸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个侧面上,夹紧上盖与夹紧下盖上均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均涂有松香脂。

通过可以夹合的夹紧上盖和夹紧下盖的设置使得软管的位置能够进行固定,同时在放置槽内涂有松香脂的设置使得放置槽不会对软管形成刮伤和压伤,通过推进气缸的动作实现了将软管推到油壶上并插入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壶放置槽可以对油壶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至少两个c环打入装置的设置,使得c环能够机械化的打入油壶的c环安装位置,通过软管插入装置实现了油壶的软管安装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油壶的c环和软管的同时安装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盛放块、2物料压紧装置、3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4凹槽、5c环盛放柱、6c环打入气缸、7抵接板、8旋转动力气缸、9感应开关、10安装板、11顶升气缸、12推进气缸、13夹紧上盖、14夹紧下盖、15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现有的汽车油壶软管与c环的装备还停留在人工的操作阶段,需要人工流水线的工作将c环用橡皮锤子锤进油壶的c环安装位置,软管则需要人工利用手推将软管插入油壶上的软管安装位置,人工操作中常常将c环安装位置的塑料件打坏或者将软管插入过深从而导致软管炸裂,这种传统的安装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下面根据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滚轮外径通止检测装置。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装配装置,包括油壶放置槽15、至少两个c环打入装置和一个软管插入装置,c环打入装置分布在软管插入装置的两侧,油壶放置槽15放置在软管插入装置的前端。

通过油壶放置槽15可以对油壶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至少两个c环打入装置的设置,使得c环能够机械化的打入油壶的c环安装位置,通过软管插入装置实现了油壶的软管安装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对油壶的c环和软管的同时安装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汽车油壶软管、c环的装配效率。

特别地,油壶放置槽15包括盛放块1、物料压紧装置2和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3,盛放块1上开设有凹槽4,物料压紧装置2设置在盛放块1上方,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3设置在盛放块1对应软管插入装置的位置。

通过物料压紧装置2的设置,使得油壶在凹槽4内的位置得以固定,同时通过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3的设置使得软管插入油壶的距离不会过大,从而避免软管的爆裂。

特别地,c环打入装置包括c环盛放柱5、c环打入气缸6和c环抵接装置,c环盛放柱5放置在c环打入气缸6上方,c环抵接装置包括抵接板7和旋转动力气缸8,旋转动力气缸8带动抵接板7转动至c环打入气缸6的伸长极限位置,抵接板7用于限制c环的打入位置,c环盛放柱5上设有接近感应开关9,接近感应开关9被配置于感应c环盛放柱5内是否存在c环。

通过c环盛放柱5的设置,使得c环可以大量的存储在装置内避免频繁的添加c环,通过感应开关9的设置,使得在c环盛放柱5内没有c环的时候能够停止装置动作,避免了不良品的产生,进一步通过抵接板7的设置,使得c环的打入深度得到限定,避免了c环的打入深度不一致从而导致产品品质无法把控。

特别地,软管插入装置包括安装板10、顶升气缸11和推进气缸12,安装板10上设置有夹紧上盖13,顶升气缸11的活动端对应夹紧上盖13设有夹紧下盖14,顶升气缸11的固定端固定在安装板10上,推进气缸12的活动端连接安装板10上,推进气缸12与顶升气缸11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0的两个侧面上,夹紧上盖13与夹紧下盖14上均设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内均涂有松香脂。

通过可以夹合的夹紧上盖13和夹紧下盖14的设置使得软管的位置能够进行固定,同时在放置槽15内涂有松香脂的设置使得放置槽15不会对软管形成刮伤和压伤,通过推进气缸12的动作实现了将软管推到油壶上并插入的动作。

在实际操作使用中,汽车油壶软管、c环的装配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油壶放置于凹槽4内,控制物料压紧装置2压紧油壶;

步骤二:接近开关感应c环盛放柱5内存在c环,控制旋转动力气缸8带动抵接板7转动抵接c环安装位置末位,控制c环打入气缸6动作,将c环盛放柱5内的c环推出并挤入油壶的c环安装位置,直至c环抵接抵接板7;

步骤三:放置油壶软管置于放置槽15内,控制顶升气缸11动作带动夹紧下盖14向夹紧上盖13动作夹紧油壶软管,控制推进气缸12推动油壶软管插入油壶的软管安装位置,直至软管拨动软管插入到位感应装置3,推进气缸12停止动作,顶升气缸11缩回同时控制推进气缸12缩回。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认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