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焰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814发布日期:2020-05-20 01:2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焰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焰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所使用的热交换器包含有:数个热交换管、数个热交换翅片、进管及出管。其中,各热交换管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其他连通管相连接。在实际的小规模生产中,各热交换管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各热交换管与连通管的连接。

但是由于热交换管铜管焊接时所需的温度较高,一般的焊接装置多为单火焰进行焊接,且焊接所需的时间长,焊接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火焰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火焰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体以及和腔体连接的气瓶,所述的气瓶用于提供气体,所述的枪体包括左焊接管、右焊接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左焊接管和右焊接管连接,所述的左焊接管设置有左出焰口,所述的右焊接管设置有右出焰口,所述的左出焰口和右出焰口的中心轴线相交于一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气体从气瓶中流至枪体,气体被点燃后形成火焰,由于进气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左焊接管和右焊接管连接,故气体可从进气管的出气端被分成两部分分别进入左焊接管和右焊接管。即单支火焰被分散成两只火焰,且左出焰口和右出焰口的中心轴线相交于一点。使得分开的两只火焰喷出后相交于一点,火焰的相交处用于铜管的加热,使工件铜管受热均匀,且交点处火焰温度高,有利于铜管的焊接,且焊接所需的时间短,焊接的效率高。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进气管外设置有把手部,所述的把手部用于供操作人员手握。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把手部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把手部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凹陷,所述的弧形凹陷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把手部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进气管和气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的气瓶分为氧气瓶和乙炔瓶,所述的连接管分为氧气管和乙炔管,所述的氧气瓶通过氧气管和进气管连接,所述的乙炔瓶通过乙炔管和进气管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氧气连接口和乙炔连接口,所述的氧气连接口和氧气管连接,所述的乙炔连接口和乙炔管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进气管设置有点燃气体的点燃装置,所述的点燃装置靠近进气管的出气端。

在上述的一种火焰焊接装置中,所述的进气管还设置有控制气流大小的气流控制阀,所述的气流控制阀靠近进气管的进气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气体从气瓶中流至枪体,气体被点燃后形成火焰,由于进气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左焊接管和右焊接管连接,故气体可从进气管的出气端被分成两部分分别进入左焊接管和右焊接管。即单支火焰被分散成两只火焰,且左出焰口和右出焰口的中心轴线相交于一点。使得分开的两只火焰喷出后相交于一点,火焰的相交处用于铜管的加热,使工件铜管受热均匀,且交点处火焰温度高,有利于铜管的焊接,且焊接所需的时间短,焊接的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外设置有把手部,把手部用于供操作人员手握。操作人员在进行焊接时,需要用一只手来握住枪体,故设计把手部,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焊接。

3.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部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由于热具有传导作用,当火焰喷出时,温度较高,若操作人员直接握住可能会烫手,故把手部需要用隔热材料来制成。防止操作人员的手被烫伤。

4.本实用新型的把手部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凹陷,弧形凹陷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操作人员用手握住把手部时,由于把手部设计了多个弧形凹陷,且弧形凹陷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符合人体工学,操作人员握住把手部时,手指位于弧形号线中,增加了操作人员操作的舒适度。

5.本实用新型把手部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手打滑,导致枪体掉落,如果枪体正在喷射火焰使用时掉落,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危险。而防滑纹可以增大操作人员手和把手部之间的摩擦,防止手打滑,从而防止枪体掉落。

6.本实用新型进气管和气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气瓶分为氧气瓶和乙炔瓶,连接管分为氧气管和乙炔管,氧气瓶通过氧气管和进气管连接,乙炔瓶通过乙炔管和进气管连接。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氧气连接口和乙炔连接口,氧气连接口和氧气管连接,乙炔连接口和乙炔管连接。氧气瓶和乙炔瓶同时供气,并分别通过氧气管和乙炔管,氧气管和氧气连接口连接,乙炔管和乙炔连接口连接,氧气和乙炔同时流入进气管中混合,氧气的存在可以方便点燃乙炔。空气中的氧气可能不够点燃乙炔,或点燃后火焰容易熄灭,故提供氧气,使氧气和乙炔混合,使得乙炔更容易被点燃,点燃后火焰不易熄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枪体;2、气瓶;3、左焊接管;4、右焊接管;5、进气管;6、左出焰口;7、右出焰口;8、把手部;9、弧形凹陷;10、防滑纹;11、连接管;12、氧气瓶;13、乙炔瓶;14、氧气管;15、乙炔管;16、氧气连接口;17、乙炔连接口;18、点燃装置;19、气流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火焰焊接装置,包括枪体1以及和腔体连接的气瓶2,气瓶2用于提供气体,枪体1包括左焊接管3、右焊接管4和进气管5,进气管5的出气端分别与左焊接管3和右焊接管4连接,左焊接管3设置有左出焰口6,右焊接管4设置有右出焰口7,左出焰口6和右出焰口7的中心轴线相交于一点。

进一步细说,进气管5外设置有把手部8,把手部8用于供操作人员手握。操作人员在进行焊接时,需要用一只手来握住枪体1,故设计把手部8,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焊接。

进一步细说,把手部8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由于热具有传导作用,当火焰喷出时,温度较高,若操作人员直接握住可能会烫手,故把手部8需要用隔热材料来制成。防止操作人员的手被烫伤。

进一步细说,把手部8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凹陷9,弧形凹陷9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操作人员用手握住把手部8时,由于把手部8设计了多个弧形凹陷9,且弧形凹陷9之间通过光滑的圆弧过渡,符合人体工学,操作人员握住把手部8时,手指位于弧形号线中,增加了操作人员操作的舒适度。

进一步细说,把手部8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0。防滑纹10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手打滑,导致枪体1掉落,如果枪体1正在喷射火焰使用时掉落,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危险。而防滑纹10可以增大操作人员手和把手部8之间的摩擦,防止手打滑,从而防止枪体1掉落。

进一步细说,进气管5和气瓶2之间通过连接管11连接,气瓶2分为氧气瓶12和乙炔瓶13,连接管11分为氧气管14和乙炔管15,氧气瓶12通过氧气管14和进气管5连接,乙炔瓶13通过乙炔管15和进气管5连接。进气管5的进气端设置有氧气连接口16和乙炔连接口17,氧气连接口16和氧气管14连接,乙炔连接口17和乙炔管15连接。氧气瓶12和乙炔瓶13同时供气,并分别通过氧气管14和乙炔管15,氧气管14和氧气连接口16连接,乙炔管15和乙炔连接口17连接,氧气和乙炔同时流入进气管5中混合,氧气的存在可以方便点燃乙炔。空气中的氧气可能不够点燃乙炔,或点燃后火焰容易熄灭,故提供氧气,使氧气和乙炔混合,使得乙炔更容易被点燃,点燃后火焰不易熄灭。氧气和乙炔不选在气瓶2中混合,再充入进气管5中,是因为气瓶2中的气体量大,大量的氧气和乙炔混合容易爆炸,尤其在温度高的夏天。而进气管5中气体量小,氧气既能方便乙炔燃烧,乙炔和氧气混合不会有爆炸的产生,且气流控制阀19靠近进气管5的进气端,当操作人员关闭点燃装置18后,将气流控制阀19也关闭,乙炔和氧气也不会在不工作时混合,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细说,进气管5设置有点燃气体的点燃装置18,点燃装置18靠近进气管5的出气端。点燃装置18用于点燃气体,产生火焰,单只火焰在进气管5的出气端被分开后,分别进入左焊接管3和右焊接管4,形成两只火焰喷出,分开的两只火焰喷出后相交于一点,火焰的相交处用于铜管的加热。

进一步细说,进气管5还设置有控制气流大小的气流控制阀19,气流控制阀19靠近进气管5的进气端。气流控制阀19用于控制气流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枪体1、气瓶2、左焊接管3、右焊接管4、进气管5、左出焰口6、右出焰口7、把手部8、弧形凹陷9、防滑纹10、连接管11;12、氧气瓶12、乙炔瓶13、氧气管14、乙炔管15、氧气连接口16、乙炔连接口17、点燃装置18、气流控制阀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