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7523发布日期:2020-08-21 15:11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滚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圆机。



背景技术:

真空冶炼炉是用来冶炼合金钢的一种冶炼设备,炉外通有线圈,线圈中通入反复变化的电流,炉内的金属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熔化,在冶炼金属的时候,可以将金属混合物加入到加料桶内,然后将加料桶加入到真空冶炼炉中进行熔融,因此使得各种金属混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充分混合,在生产金属圆筒的过程中,通常由金属板经过剪板、滚圆、缝焊、涨锥、封口、点焊等工序加工成型,在对金属板进行滚圆的时候通常采用滚圆机,滚圆机是一种将金属板材卷弯成筒形、弧形或其它形状工件的通用设备,根据三点成圆的原理,利用工件相对位置变化和旋转运动使板材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以获得预定形状的工件。

现有技术的滚圆机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074375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述滚圆机包括机架、链轮机构、减速电机、支撑侧板、上盖板、压辊丝杆机构、弹簧机构、上辊轮、上辊轮轴、槽辊轮、支撑板、支撑转框、铜套、限位螺钉、压轴丝杆、铜套导向销、转动销钉、槽辊轮轴、调心轴承、调心轴承侧滑板、第一槽、第二槽,二个槽辊轮和一个上辊轮成品字形分布,对金属板进行滚圆时,通过压辊丝杆机构将上辊轮压下,使扁铁原料弯曲变形到特定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可以得到不同的曲率,将支撑转框转至上面,转下压轴丝杆使铜套压紧上辊轮轴,启动减速电机使二个槽辊轮同向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就可将扁铁滚制成圆环。三辊对称式滚圆机两槽辊轮轴线是固定的,上辊轮做上下垂直运动,从而把放在上下辊之间的板料滚压成弧形或圆形,但由于两槽辊轮中心距较大,板料在卷制时两端滚压不住,使得两端仍为直边,在校圆时难以消除,需要依靠人工切割,再焊接,因此造成了原料浪费,因此需要对金属板的两端进行预弯。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的滚圆机无法在滚圆机上实现对金属板端部的预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滚圆机,实现将预弯和滚圆功能结合于一体的滚圆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滚圆机,包括机架和滚圆组件,滚圆组件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上压辊水平安装在机架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机架绕自身轴线转动,两个下压辊并排设置在机架上并且均能相对于机架绕自身轴线转动,下压辊位于上压辊的下方并且两个下压辊到上压辊的距离相等,所述滚圆机还包括预弯装置,预弯装置包括托板、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托板为圆弧形板,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压辊沿竖直方向升降,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个下压辊沿水平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金属板进行预压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压辊上升,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两个下压辊沿水平方向相互远离,使两个下压辊之间一定间隙并且适应金属板预弯长度,然后将托板放置于两个下压辊上,使托板位于上压辊下方,然后将金属板的端部放插入上压辊与托板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上压辊沿竖直方向下落并且将金属板抵紧于托板上,上压辊反复升降使得金属板在的上压辊竖直方向的抵紧作用下被弯折,从而实现了将金属板的端部预弯的功能;对金属板端部的预弯操作后,将托板取出,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两个下压辊相互靠近,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调节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距离,然后将金属板插入到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内,然后驱动两个下压辊同向转动,金属板与下压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金属板移动,同时金属板在上压辊的压力作用下滚制成圆筒状,此实现了在滚圆机上能够进行预弯和滚圆操作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竖架和水平机座,两个竖架分别竖直固定在水平机座的两端,上压辊包括上压辊转动轴,在两个竖架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方向垂直于水平机座,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第一电机和第一滑块,上压辊转动轴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第一丝杠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滑块并且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第一丝杠的两端与第一凹槽上下相对的两个水平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凹槽的上表面与第一丝杠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滑块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因此第一电机转动时,第一丝杠转动并且带动第一滑块和上压辊转动轴在第一凹槽内沿竖直方向升降,因此实现了带动上压辊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竖架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凹槽并且位于第一凹槽的下方,两个第二凹槽以第一凹槽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下压辊包括下压辊转动轴,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杠和第二滑块,下压辊转动轴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第二丝杠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二滑块并且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第二丝杠的两端与第二凹槽相对的两竖直侧壁转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竖架的一侧,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凹槽的竖直侧壁与第二丝杠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滑块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因此转动第二电机,第二丝杠转动并且带动第二滑块和下压辊转动轴在第二凹槽内沿水平方向移动,因此实现了能够使下压辊沿水平方向滑动,同时能够调节两个下压辊之间距离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圆机包括支撑装置,在水平机座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支撑板,驱动气缸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内,支撑板固定连接在驱动气缸的上端,驱动气缸设置两到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金属板进行预弯折的时候,调节两个下压辊相互远离,然后将托板放置于两个下压辊上方,然后通过驱动气缸带动支撑板上升并且使支撑板与托板下表面抵接,驱动气缸和支撑板对托板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金属板的端部插入上压辊与托板之间的间隙被预弯时,托板不易发生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板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防滑纹使得托板不易与支撑板和下压辊发生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压辊转动轴和下压辊轴沿水平方向穿过竖架的部分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的周面上分别沿径向开设有第一滚圆槽和第二滚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杆插入到第一滚圆槽和第二滚圆槽的间隙内,使金属杆随着第一转动盘的转动而移动,从而使金属杆在第一滚圆槽和第二滚圆槽的转动和压紧作用下实现滚圆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分别与上压辊转动轴和下压辊转动轴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更换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以使得滚圆机能够对不同尺寸的金属杆进行滚圆,因此实现了提高滚圆机适应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机座下方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和制动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滚圆机方便移动,提高了滚圆机使用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托板的结构,实现了能够使滚圆机实现对金属板进行预弯的功能;

2、通过采用第三驱动和支撑板的结构,实现了在金属板进行预弯的过程中,托板不易发生相对滑动的功能;

3、通过采用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的结构,实现了使滚圆机能够对金属杆进行滚圆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是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水平机座;111、第三凹槽;12、竖架;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3、万向轮;14、制动片;2、滚圆组件;21、上压辊;211、上压辊转动轴;212、第一转动盘;2121、第一滚圆槽;22、下压辊;221、下压辊转动轴;222、第二转动盘;2221、第二滚圆槽;4、预弯装置;41、第一驱动装置;411、第一电机;412、第一丝杠;413、第一滑块;42、第二驱动装置;421、第二电机;422、第二丝杠;423、第二滑块;43、支撑装置;431、驱动气缸;432、支撑板;44、托板;5、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滚圆机,所述滚圆机包括机架1、滚圆组件2和预弯装置4,滚圆组件2和预弯装置4均连接在机架1上,预弯装置4能够对金属板5的端部进行预弯操作,滚圆组件2能够对预弯后的金属板5进行滚圆操作。

如图1所示,机架1包括竖架12和水平机座11,两个竖架12分别竖直固定在水平机座11的两端,水平机座11下方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3和制动片14,万向轮13和制动片14使得滚圆机方便移动并且随时能够制动,提高了滚圆机的适应性。

如图1所示,滚圆组件2包括上压辊21和下压辊22,上压辊21水平设置在两个竖架12之间,上压辊21能够相对于竖架12绕自身轴线转动,两个下压辊22并排设置并且均沿水平方向连接在两个竖架12之间,两个下压辊22均能相对于竖架12绕自身轴线转动,下压辊22位于上压辊21的下方并且两个下压辊22到上压辊21的距离相等。两个下压辊22为主动辊,两个下压辊22分别通过减速器与外部驱动装置动力连接,上压辊21作为从动辊,上压辊21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1驱动其升降,上压辊21起到调整挤压的作用,对金属板5进行滚圆操作时,将金属板5插入到上压辊21与下压辊22之间的间隙,然后通过外部驱动装置带动两个下压辊22同向转动,金属板5与下压辊2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金属板5移动,同时金属板5在上压辊21的压力作用下滚制成圆筒状。

如图2所示,在两个竖架1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第一凹槽121的方向垂直于水平机座11,第二凹槽122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凹槽121并且位于第一凹槽121的下方,每块竖架12上的第二凹槽122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122以第一凹槽121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预弯装置4包括托板44、第一驱动装置41和第二驱动装置42,托板44为圆弧形板,第一驱动装置41能够驱动上压辊21在第一凹槽121内竖直升降,第二驱动装置42能够驱动两个下压辊22在第二凹槽122内水平移动。当需要对金属板5进行预压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1带动上压辊21上升,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两个下压辊22沿水平方向相互远离,使两个下压辊22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并且适应金属板5预弯长度,将托板44放置于两个下压辊22上并且位于上压辊21下方,然后将金属板5的端部放插入上压辊21与托板44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1带动上压辊21在第一凹槽121内向下运动并且将金属板5抵紧于托板44上,上压辊21沿竖直方向反复升降,因此使得金属板5在的上压辊21竖直方向的抵紧作用下被弯折,从而实现了将金属板5的端部预弯的功能。

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41包括第一丝杠412、第一电机411和第一滑块413,上压辊21包括上压辊转动轴211,上压辊转动轴211与第一滑块413转动连接,第一丝杠412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滑块413并且与第一滑块413螺纹连接,第一滑块413与第一凹槽121滑动连接,第一丝杠412的两端与第一凹槽121上下相对的两个水平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电机411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凹槽121的上表面与第一丝杠412固定连接。由于第一滑块413与第一凹槽121滑动连接,因此第一电机411转动时,第一丝杠412转动并且带动第一滑块413和上压辊转动轴211沿竖直方向升降,因此实现了带动上压辊21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功能。

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装置42包括第二电机421、第二丝杠422和第二滑块423,下压辊22包括下压辊转动轴221,下压辊转动轴221与第二滑块423转动连接,第二丝杠422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二滑块423并且与第二滑块423螺纹连接,第二丝杠422的两端与第二凹槽122相对的两竖直侧壁转动连接,第二滑块423与第二凹槽122滑动连接,第二电机421固定连接在竖架12的一侧,第二电机421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凹槽122的竖直侧壁与第二丝杠422固定连接。由于第二滑块423与第二凹槽122滑动连接,因此转动第二电机421,第二丝杠422转动并且带动第二滑块423和下压辊转动轴221沿水平方向移动,因此实现了能够使下压辊22沿水平方向滑动,同时能够调节两个下压辊22之间距离的功能。

为了使得金属板5的端部插入上压辊21与托板44之间的间隙被预弯时,托板44不易发生相对滑动,所述滚圆机增设支撑装置43。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43包括驱动气缸431和支撑板432,驱动气缸431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111内,支撑板432固定连接在驱动气缸431的上端,驱动气缸431设置两到三个。当需要对金属板5进行预弯折的时候,通过驱动气缸431带动支撑板432上升并且使支撑板432与托板44下表面抵接,驱动气缸431和支撑板432对托板44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在托板44下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纹。橡胶防滑纹使得托板44不易与支撑板432和下压辊22发生相对滑动。

为了提高滚圆机的适应性,使得滚圆机不仅能够对金属板5进行滚圆,还可对金属杆进行滚圆,如图1所示,在上压辊转动轴211和下压辊转动轴221沿水平方向穿过竖架12的部分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212和第二转动盘222,第一转动盘212和第二转动盘222的周面上分别沿径向开设有第一滚圆槽2121和第二滚圆槽2221。将金属杆插入到第一滚圆槽2121和第二滚圆槽2221的间隙内,使金属杆随着第一转动盘212的转动而移动,从而使金属杆在第一滚圆槽2121和第二滚圆槽2221的转动和压紧作用下实现滚圆操作。转动盘与上压辊21和下压辊转动轴221最好均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以便工作人员更换第一转动盘212和第二转动盘222,第一转动盘212和第二转动盘222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金属杆,因此实现了提高滚圆机适应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对金属板5进行预压时,启动第一电机411,使得第一丝杠412转动并且带动第一滑块413和上压辊转动轴211沿竖直方向上升,同时启动第二电机421,使得第二丝杠422转动并且带动两个下压辊转动轴221沿水平方向相互远离,使两个下压辊22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并且适应金属板5预弯长度,将托板44放置于两个下压辊22上,使托板44位于上压辊21与下压辊22之间,然后将金属板5的端部放插入上压辊21与托板44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丝杠412带动上压辊21在第一凹槽121内向下运动并且将金属板5抵紧于托板44上,上压辊21沿竖直方向反复升降,因此使得金属板5在的上压辊21竖直方向的抵紧作用下被弯折,从而实现了将金属板5的端部预弯的功能。对金属板5端部的预弯操作后,将托板44取出,启动第二电机421,使丝杠带动两个下压辊22相互靠近,启动第一电机411通过第一滑块413升降而调节上压辊21与下压辊22之间的距离,将金属板5插入到上压辊21与下压辊22之间的间隙,然后通过外部驱动装置带动两个下压辊22同向转动,金属板5与下压辊2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金属板5移动,同时金属板5在上压辊21的压力作用下滚制成圆筒状。因此实现了在滚圆机上能够进行预弯和滚圆操作的功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