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链编织用精密电极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5175发布日期:2020-05-01 16:4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黄金链编织用精密电极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黄金链编织用精密电极夹。



背景技术:

电极夹是氩焊枪内的易损耗材,是夹电极的配件,用在电极夹套(导流件或si3n4陶瓷头)里面,起夹紧电极的作用。目前最常用的电极材料是铜合金在特殊的场合也可采用钨、钼及氧化铝等耐高温的材料作为电极,在电阻焊接中不同的电极材料起到一个不同的焊接结果。

氧化硅陶瓷,si3n4陶瓷,具有熔点和沸点高、硬度大、常温下为绝缘体、而高温下则具有导电性等优良性质。故而,氧化硅陶瓷用于制作电极夹,该种电极夹通常包括两块完全相同的基板,两基板的相对侧上开设有通道,两基板的相对侧对齐并贴合在一起后,两基板上的通道形成供通孔。

该电极夹在使用时,首先将电极置于一基板上的通槽内,其次,再将另一基板贴合在该基板上;最终,通过胶水将两基板的相对侧粘和在一起;但是,通过胶水对两基板进行固定,一方面需要等到胶水干了之后才能使得两基板之间稳固固定,不便于将两基板固定在一起;另一方面,通过胶水将两基板进行粘和固定的方式,不便于将两基板之间拆开;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金链编织用精密电极夹,其具有便于电极夹组装以及拆卸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黄金链编织用精密电极夹,包括两基板以及在两基板相对侧上相对开设的通道,两基板的相对侧为平面,一基板上与通道相邻的侧壁上设有朝向平面延伸并超过平面的内圆环体,内圆环体的轴线与平面相平行;另一基板上与通道相邻的侧壁上设有外圆环体;外圆环体外径侧的一端铰接于基板上,外圆环体外径侧的另一端朝向平面延伸并超过平面,外圆环体内径侧的直径大于内圆环体外径侧的直径;

两基板相对侧完全贴合时,转动外圆环体至贴合于基板上,外圆环体与内圆环体同轴,再通过固定组件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进行固定或解除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的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两基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两基板的相对侧完全贴合,转动外圆环体,直至外圆环体与内圆环体同轴;其次,通过固定组件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两基板进行固定;解除两基板之间的固定时,首先,固定组件解除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的固定;其次,转动外圆环体,直至外圆环体与内圆环体轴线相垂直,即可将两基板分离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便于电极夹组装以及拆卸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组件包括:盲槽以及卡接板;盲槽开设于内圆环体背向基板的一侧;卡接板包括第一卡接段以及第二卡接段;第一卡接段沿平行于内圆环体轴线的方向滑动装配于盲槽内,第二卡接段转动装配于第一卡接段朝向盲槽开口槽一侧,第二卡接段沿平行于内圆环体轴线的方向滑动抵接于盲槽内壁上;

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同轴后,将卡接板从盲槽内滑出,直至第二卡接段完全从盲槽内滑出,转动第二卡接段,使得第二卡接段的一侧抵接于内圆环体上,第二卡接段的另一侧抵接于外圆环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同轴后,将卡接板沿平行于内圆环体轴线的方向背向基板滑动,直至第二卡接段完全从盲槽内滑出,转动第二卡接段,直至第二卡接段的一侧抵接在内圆环体背向基板的一侧,第二卡接段的另一侧抵接在外圆环体背向基板的一侧,即可实现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进行固定;解除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的固定时,转动第二卡接段直至第二卡接段正对盲槽,将第二卡接段完全滑入盲槽内,再将外圆环体转动至与内圆环体轴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盲槽靠近内圆环体内径侧的内壁上沿平行于内圆环体轴线的方向开设有通槽,通槽与内圆环体的内径侧连通;第一卡接段朝向通槽的一侧设有滑动连接于通槽内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第一卡接段与盲槽内壁之间的滑动装配建立基础;第一卡接段沿盲槽滑动时,滑块沿通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组件还包括连接圆环体,连接圆环体内径侧的直径等于内圆环体外径侧的直径,连接圆环体外径侧的直径等于外圆环体内径侧的直径;连接圆环体卡接于内圆环体与外圆环体之间时,连接圆环体背向基板的一侧与内圆环体背向基板的一侧相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内圆环体与外圆环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内圆环体与外圆环体同轴后,将连接圆环体插入内圆环体与外圆环体之间;解除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之间的连接后,将连接圆环体从内圆环体与外圆环体之间抽离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圆环体背向基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盲槽连通的第一槽;连接圆环体上开设有与第一槽连通的第二槽;外圆环体上开设有与第二槽连通的第三槽;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三者连通后与第二卡接段相卡接适配;第一槽与盲槽的相交处位于第二卡接段转动处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板对内圆环体和外圆环体进行抵接后,转动卡接板,直至卡接板正对连通后的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朝向盲槽滑动第二卡接段,直至第二卡接段卡接在连通后的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卡接段卡接于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内时,滑块抵接于通槽靠近基板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为后续卡接杆的卡接建立基础;另一方面,此过程为通过滑块带动第二卡接段运动,能够清楚知道将滑块滑动至通槽的某个位置后,第二卡接段卡接在连通后的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块背向第一卡接段的一侧设有伸出通槽的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滑块沿通槽进行滑动;手持拨杆,进而带动滑块沿通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卡接段卡接于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内时,滑块背向基板的一侧与通槽远离基板的内壁之间通过卡接杆进行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内圆环体与外圆环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卡接段卡接在连通后的第一槽、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后,将卡接杆卡接在滑块与通槽内壁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内圆环体、外圆环体以及固定组件的设定,达到了便于电极夹组装以及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板;2、通道;21、进汽孔;22、通汽孔;23、出汽孔;3、内圆环体;4、外圆环体;5、固定组件;51、盲槽;52、卡接板;521、第一卡接段;522、第二卡接段;53、连接圆环体;54、第一槽;55、第二槽;56、第三槽;57、卡接杆;6、通槽;7、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黄金链编织用精密电极夹,包括:基板1以及通道2。基板1共两个;通道2开设在两基板1的相对侧上,两基板1的相对侧为平面。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电极夹的安装以及拆卸,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内圆环体3、外圆环体4以及固定组件5。内圆环体3端面的一侧安装在一基板1与通道2相邻的侧壁上,内圆环体3端面的另一侧朝向平面延伸并超过平面,内圆环体3的轴线与平面重合;外圆环体4外径侧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基板1上与通道2相邻的侧壁上,外圆环体4外径侧的另一端朝向平面延伸并超过平面,外圆环体4转动至端面贴合在基板1与通道2相邻的侧壁上时,外圆环体4的轴线与平面重合;外圆环体4内径侧的直径大于内圆环体3外径侧的直径;优选地,外圆环体4内径侧的直径是内圆环体3外径侧的直径的四分之五倍。固定组件5安装在内圆环体3上,固定组件5用于对内圆环体3和外圆环体4进行固定或解除对内圆环体3和外圆环体4的固定。内圆环体3和外圆环体4均位于基板1的中点处。

两基板1相对侧完全贴合时,转动外圆环体4至贴合在两基板1上,外圆环体4与内圆环体3同轴;再通过固定组件5对内圆环体3和外圆环体4进行固定。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5包括:盲槽51以及卡接板52。卡接板52包括:第一卡接段521以及第二卡接段522。

盲槽51开设在内圆环体3背向基板1的一侧;第一卡接段521与内圆环体3轴线平行的方向滑动连接在盲槽51内;第二卡接段522转动安装在第一卡接段521背向基板1的一侧,第二卡接段522沿与内圆环体3轴线平行的方向滑动抵接在盲槽51内壁上。

盲槽51呈圆弧状,第一卡接段521与第二卡接段522均设置为与盲槽51相适配的圆弧状。两基板1相对侧完全贴合后,转动外圆环体4,直至内圆环体3和外圆环体4同轴,将卡接板52从盲槽51内滑出,直至第二卡接段522完全从盲槽51内滑出,转动第二卡接段522,使得第二卡接段522的一侧抵接在内圆环体3背向基板1的一侧上,第二卡接段522的另一侧抵接在外圆环体4背向基板1的一侧上。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实现第一卡接段521与盲槽51内壁之间的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通槽6以及滑块。

通槽6沿平行于内圆环体3轴线的方向开设在盲槽51靠近内圆环体3内径侧的内壁上,通槽6与内圆环体3的内径侧连通;滑块安装在第一卡接段521朝向通槽6的一侧,滑块沿平行于内圆环体3轴线的方向滑动抵接在通槽6内壁上。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内圆环体3和外圆环体4之间的连接强度,固定组件5还包括连接圆环体53。连接圆环体53内径侧的直径等于内圆环体3外径侧的直径,连接圆环体53外径侧的直径等于外圆环体4内径侧的直径。连接圆环体53两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内圆环体3两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外圆环体4两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三者相等。连接圆环体53卡接在内圆环体3与外圆环体4之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组件5的固定强度,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第一槽54开设在内圆环体3背向基板1的一侧,第一槽54与盲槽51连通,第一槽54靠近基板1的内壁与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通槽6远离基板1一侧与基板1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二槽55开设在连接圆环体53背向基板1的一侧并使得连接圆环体53的内径侧和外径侧连通,第二槽55与第一槽54连通;第三槽56开设在外圆环体4背向基板1的一侧,第三槽56与第二槽55连通。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三者连通后与第二卡接段522相卡接适配。第一槽54与盲槽51的交汇处正对第二卡接段522与第一卡接段521的转动连接处。

第二卡接段522卡接在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内时,滑块抵接在通槽6靠近基板1的内壁上。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固定组件5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卡接杆57。第二卡接段522卡接在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内时,卡接杆57卡接在滑块背向基板1的一侧与通槽6远离基板1的内壁之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将滑块沿通槽6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拨杆7。拨杆7安装在滑块背向第一卡接段521的一侧并伸出通槽6。

通道2包括:进汽孔21、通汽孔22以及出汽孔23。

第一:基板1为氧化硅陶瓷,氧化硅陶瓷具有很高的强度,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等性质,材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高温时抗氧化,而且,氧化硅陶瓷还能抵抗冷热冲击,也不会碎裂。

第二:将通道2做成大小不一的三等份,即:进汽孔21、通汽孔22以及出汽孔23,便于调节电流;进汽孔21的长度为1.5mm,通汽孔22的长度为2.5mm,出汽孔23的长度为0.6mm;进汽孔21、通汽孔22以及出汽孔23,三者贯通,电流从进汽孔1喷出,产生高能火花,在通汽孔22中产生回旋气压,积累压力从进汽孔21出汽,造成能打金针链不断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对两基板1进行固定时:

第一:将两基板1的相对侧完全贴合,内圆环体3端面的一侧固定在一基板1上,内圆环体3端面的另一侧贴合在另一基板1上;

第二:转动外圆环体4,直至外圆环体4与内圆环体3同轴;

第三:将连接圆环体53插入内圆环体3与外圆环体4之间;

第四:通过拨杆7背向基板1滑动滑块,进而带动卡接板52沿盲槽51背向基板1滑动,直至第二卡接段522完全从盲槽51内滑出;

第五:转动第二卡接段522,直至第二卡接段522正对连通后的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

第六:通过拨杆7朝向基板1滑动滑块;直至第二卡接段522卡接在连通后的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中;此时,滑块抵接在通槽6靠近基板1的内壁上;

第七:将卡接杆57卡接在滑块背向基板1的一侧与通槽6远离基板1的内壁之间。

将两基板1进行拆卸时:

第一:将卡接杆57从滑块与通槽6之间抽离出;

第二:通过拨杆7背向基板1滑动滑块,直至第二卡接段522从连通后的第一槽54、第二槽55以及第三槽56中抽离出;

第三:转动第二卡接段522至正对盲槽51;

第四:通过拨杆7朝向基板1滑动滑块;直至第二卡接段522完全进入盲槽51;

第五:将连接圆环体53从内圆环体3与外圆环体4之间抠出;

第六:转动外圆环体4,直至外圆环体4轴线与内圆环体3轴线相垂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