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7906发布日期:2020-09-01 17:2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坯的轧制工艺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轧制。然而目前钢坯在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已到达瓶颈期,无法进一步提升,因此钢坯轧制过程中温度提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以解决在中间辊道传输过程中间坯边部温降的问题,进而提升黑皮卷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包括中间辊道和烧嘴组件,所述中间辊道上具有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传输辊以及与传输辊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中间辊道两侧分别设置护板,所述护板位于中间辊道后段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烧嘴组件由中间辊道外部伸至中间辊道内部,所述烧嘴组件被配置为对位于中间辊道上的刚坯进行加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辊中部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宽与钢坯的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深为100mm。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60mm。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组件的数量为36个,且均匀分布在两侧的护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混合段和输气段,所述混合段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比第二开口的位置更远离输气段,所述第一开口与天然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空气管道连接,所述输气段远离混合段的一端伸入中间辊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段的口径为50mm,所述混合段的内径为40mm,所述烧嘴组件的功率为40kw。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气管道上装有流量计、手动阀以及蒸汽吹扫管。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气管道的各阀门节点上还设有煤气报警仪,所述煤气报警仪与位于远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煤气报警仪与提示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管道上装有助燃风机、消音器、压力表、压力表阀以及手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中间辊道两侧的护板且护板位于中间辊道后段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烧嘴组件由中间辊道外部伸至中间辊道内部,所述烧嘴组件被配置为对位于中间辊道上的钢坯进行加热操作,以解决在中间辊道传输后段过程中钢坯温降的问题,进而提升整体黑皮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的烧嘴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的烧嘴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的烧嘴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s30400钢种实际投产情况;

标号说明:

1、中间辊道;2、烧嘴组件;11、传输辊;12、驱动电机;13、护板;21、混合段;22、输气段;211、第一开口;212、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包括中间辊道和烧嘴组件,所述中间辊道上具有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传输辊以及与传输辊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中间辊道两侧分别设置护板,所述护板位于中间辊道后段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烧嘴组件由中间辊道外部伸至中间辊道内部,所述烧嘴组件被配置为对位于中间辊道上的钢坯进行加热操作。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中间辊道两侧的护板且护板位于中间辊道后段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烧嘴组件由中间辊道外部伸至中间辊道内部,所述烧嘴组件被配置为对位于中间辊道上的钢坯进行加热操作,以解决在中间辊道传输后段过程中钢坯边部温降的问题,进而提升整体钢坯的加工工艺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辊中部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宽与钢坯的宽度相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凹槽设计为传输辊中心位置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使得传输辊既起到传动作用也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深为100mm。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钢坯传动过程中存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经过多次试验得出:将凹槽的槽深设计为100mm,足以满足钢坯跳动高度,使其不会跳出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60mm。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组件的数量为36个,且均匀分布在两侧的护板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烧嘴组件呈一字间隔排布在护板上,相邻两个烧嘴组件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800mm-1860mm。

进一步的,所述烧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混合段和输气段,所述混合段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比第二开口的位置更远离输气段,所述第一开口与天然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空气管道连接,所述输气段远离混合段的一端伸入中间辊道内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第一开口通入天然气,在第二开口通入空气,在混合段内进行天然气和空气均匀且充分混合,之后经输气段点火喷射至中间辊道内部对钢坯侧边进行加热,以弥补温降影响后端工序。其中第一开口的口径为15mm,第二开口的口径为40mm,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中心距为80mm,第二开口的中心与输气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61mm。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段的口径为50mm,所述混合段的内径为40mm,所述烧嘴组件的功率为40kw。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气管道上装有流量计、手动阀以及蒸汽吹扫管。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气管道的各阀门节点上还设有煤气报警仪,所述煤气报警仪与位于远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煤气报警仪与提示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管道上装有助燃风机、消音器、压力表、压力表阀以及手动蝶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包括中间辊道1和烧嘴组件2,所述中间辊道1上具有两个以上沿一方向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传输辊11以及与传输辊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机12,所述中间辊道1两侧分别设置护板13,所述护板位于中间辊道后段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烧嘴组件2由中间辊道外部伸至中间辊道内部,所述烧嘴组件2被配置为对位于中间辊道上的钢坯进行加热操作。

所述传输辊11中部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宽与钢坯的宽度相适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凹槽设计为传输辊中心位置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使得传输辊既起到传动作用也起到限位作用。

所述凹槽的槽深为100mm。在钢坯传动过程中存在竖直方向上的跳动,经过多次试验得出:将凹槽的槽深设计为100mm,足以满足钢坯跳动高度,使其不会跳出凹槽。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60mm。所述烧嘴组件2的数量为36个,且均匀分布在两侧的护板上。烧嘴组件呈一字间隔排布在护板上,相邻两个烧嘴组件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800mm-1860mm。

所述烧嘴组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混合段21和输气段22,所述混合段21上设有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12,所述第一开口211的位置比第二开口212的位置更远离输气段,所述第一开口211与天然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开口212与空气管道连接,所述输气段远离混合段的一端伸入中间辊道内部。在第一开口通入天然气,在第二开口通入空气,在混合段内进行天然气和空气均匀且充分混合,之后经输气段点火喷射至中间辊道内部对钢坯侧边进行加热,以弥补温降影响后端工序。其中第一开口的口径为15mm,第二开口的口径为40mm,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中心距为80mm,第二开口的中心与输气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61mm。

所述输气段的口径为50mm,所述混合段的内径为40mm,所述烧嘴组件的功率为40kw,调节比10比1,最小功率为4kw,每小时最大用量4m3,长度根据现场位置进行测量。如图5,火焰长度为350mm,从l1-2开始计算,l1-2为喷火口,防止脱火。

所述天然气管道上装有流量计、手动阀以及蒸汽吹扫管。其中手动阀采用304不锈钢球阀。所述天然气管道的各阀门节点上还设有煤气报警仪,所述煤气报警仪与位于远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煤气报警仪与提示铃电连接。煤气报警仪配置在现场,而视频监控设备通常配置在监控室,煤气报警仪上的相关参数回传输至视频监控设备上,位于监控室的监控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天然气管道的各阀门情况。

所述空气管道上装有助燃风机、消音器、压力表、压力表阀以及手动蝶阀。其中,助燃风机的数量为两台,一台使用另一个备用。其相关参数为:风量:2500m3/h,风压:5000pa,转速:2900r/min。采用9-19国标助燃风机,考虑沿程压力损失,所以选功率稍大;消音器的数量为两台,分别装在进风口。手动蝶阀安装在备用风机并网管道上,用于切换使用,同时在操作侧或传动侧要加一个热风放散管,放散管加一道手动蝶阀。

另外,空气管路设放散,保证单侧加热稳定风压。天然气管路进口端与末端均设吹扫放散管,吹扫使用蒸汽吹扫。系统配置为手动调节标定功率,因为烧嘴可能在最大功率下点火,所以燃气电磁阀选用了慢开电磁阀;烧嘴控制器具有本地和远程两种操作模式,可通过设置进行转换。

通过本方案提供的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所达到的经济效果如下:

投入中间坯加热装置的使用情况:在热连轧生产当中,带钢轧制过程的温降至关重要。fet的提升有利于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轧辊的辊面质量、精轧机组的负荷、精轧钢型的控制,提高了轧制的稳定性以及为进一步突破极限规格提供了可能性。

如图6,统计了近一个月以来的轧制数据,从实际轧制数据来看,8月7日正式投入中间坯边部加热器之后,fet温度上升明显、精轧负荷下降明显。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述实例可知,本方案在实际使用中,不仅提升了钢坯温度,而且还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

新增燃气费用:

36个烧嘴*4m3/小时*3元/m3=432元/小时;

432元/小时÷600吨/小时=0.72元/吨;

根据s30400钢种实测数据;温度可提高(13-20)℃,电机负荷可下降(130-300)a;

单台主电机电流每降低(130-300)a能节约:1.732×(130/300)×1650×80÷3600÷1000约等于(14-19)度电每块钢;

平均电费:(14+19)/2度×8机架×20吨/支×0.6元/度=1.584元/吨;

轧辊消耗:按目前的换支数计算,整体温度提高16.5℃,轧辊每次使用寿命可增加3-5块钢。用去年的产能379万吨钢,可节约换辊支数790支。

产能提升:平均每班换辊6次,每次增加60吨,每班增加产量360吨,一天为720吨,按目前平均三炉产量为12300吨,增加到13000吨。每月产量增加约18800吨。

辊耗:按2018年的1.268kg/t进行计算(3790000吨/年*1.268公斤/吨)÷(3790000吨/年+18800吨/月*10月)=1.208公斤/吨。辊耗下降0.068公斤/吨,吨钢轧辊成本下降1.156元/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中间坯加热装置,通过在中间辊道两侧的护板且护板位于中间辊道后段部分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容纳所述烧嘴组件由中间辊道外部伸至中间辊道内部,所述烧嘴组件被配置为对位于中间辊道上的钢坯进行加热操作,以解决在中间辊道传输后段过程中钢坯边部温降的问题,进而提升黑皮卷的质量、产量及减少辊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