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3974发布日期:2020-05-08 13:1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弧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埋弧焊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其固有的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送丝机是埋弧焊机中的一种必须配套设备,通过送丝机的自动送给焊丝来达到连续焊接的目的,是焊丝传送的关键部件。公告号cn20182148887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埋弧焊用送丝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送丝牙轮、送丝副轮、定校丝轮、动校丝轮以及用于驱动送丝牙轮转动的减速电机,还包括拉直机构,所述拉直机构包括呈“品”字形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拉直轮、第二拉直轮和第三拉直轮,且第一拉直轮和第三拉直轮位于焊丝的同一侧,第二拉直轮位于焊丝的另一侧,这种送机装置虽然能够将焊丝拉直,使校丝轮能够有效地对焊丝进入焊缝的角度进行校准;且第二拉直轮、送丝副轮和动校丝轮的位置均可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焊丝,但是在送丝装置中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单个品字形的拉直机构对焊丝的拉直效果比较差;2、拉直机构与送丝机构之间没有过度结构,在送丝的过程中,焊丝容易发生晃动,造成滑丝;3、送丝机构中的送丝轮没有完全对称,在送丝的过程中,焊丝会出现弯曲,焊丝容易晃动,造成焊丝进入焊缝出现偏差;4、拉丝机构上仅仅是通过品字形的拉直轮,焊丝进入拉直轮之间比较困难,初次上丝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包括送丝机构和拉直机构,所述拉直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直机构垂直设置,上部的所述拉直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进丝块,所述进丝块上对应设有进丝筒,所述送丝机构包括立板、送丝轮和旋转电机,所述立板通过连接架与下部的所述拉直机构连接,所述送丝轮为四个,四个所述送丝轮两两对称设置,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安装板与立板的背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连接送丝轮,所述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中转板,所述中转板上设有中转块,所述中转块上设有中转丝筒,所述中转丝筒与两个所述送丝轮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

优选的,所述拉直机构包括拉直操作板、出丝板、主动拉直轮和从动拉直轮,所述从动拉直轮为两个,所述主动拉直轮和两个所述从动拉直轮呈“品”型设置,所述出丝板与拉直操作板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直操作板上设有滑槽,所述主动拉直轮通过滑杆嵌于滑槽内,所述拉直操作板上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连接滑杆。

优选的,所述出丝板上设有出丝孔,所述出丝孔与中转丝筒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立板位于送丝轮下方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内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l型板上设有弧形出丝槽,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弧形出丝槽对应的弧形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出丝槽与两个所述送丝轮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品字形拉直机构,提高了拉直效果;2、在拉直机构和送丝机构之间安装中转板并且中转板上安装中转丝筒,提供焊丝的过渡结构,使得焊丝在拉直机构和送丝机构之间传动时稳定不晃动,配合两个品字形的拉直机构,防止送丝过程中出现滑丝现象;3、送丝机构中的送丝轮两两对称设置,避免焊丝从送丝机构出来时弯曲,减少焊丝出现的晃动,减少焊丝进入焊缝出现偏差;4、设置盖板且盖板上设置有进丝筒,方便焊丝进入到拉直轮中,方便首次上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直机构立体图。

图中:1、送丝机构;101、立板;102、送丝轮;103、旋转电机;104、安装板;105、旋转轴;2、拉直机构;201、拉直操作板;202、出丝板;203、主动拉直轮;204、从动拉直轮;205、滑槽;206、滑杆;207、调节丝杆;208、出丝孔;3、盖板;4、进丝块;5、进丝筒;6、连接架;7、中转板;8、中转块;9、中转丝筒;10、l型板;11、固定块;12、弧形出丝槽;13、弧形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包括送丝机构1和拉直机构2,所述拉直机构2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直机构2垂直设置,上部的所述拉直机构2上端固定连接盖板3,所述盖板3上设有进丝块4,所述进丝块4上对应设有进丝筒5,所述送丝机构1包括立板101、送丝轮102和旋转电机103,所述立板101通过连接架6与下部的所述拉直机构2连接,所述送丝轮102为四个,四个所述送丝轮102两两对称设置,所述旋转电机103通过安装板104与立板101的背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03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105连接送丝轮102,所述立板1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中转板7,所述中转板7上设有中转块8,所述中转块8上设有中转丝筒9,所述中转丝筒9与两个对称设置所述送丝轮102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直机构2包括拉直操作板201、出丝板202、主动拉直轮203和从动拉直轮204,所述从动拉直轮204为两个,所述主动拉直轮203和两个所述从动拉直轮204呈“品”型设置,所述出丝板202与拉直操作板201底端固定连接,主动拉直轮203与从动拉直轮204交错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重合点,使得焊丝在出丝的过程中,出现紧绷,进而实现拉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直操作板201上设有滑槽205,所述主动拉直轮203通过滑杆206嵌于滑槽205内,所述拉直操作板201上设有调节丝杆207,所述调节丝杆207连接滑杆206,通过调节丝杆207调节主动拉直轮203的位置,进而调整焊丝的松紧程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丝板202上设有出丝孔208,所述出丝孔208与中转丝筒9相对应,方便出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板101位于送丝轮102下方设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与立板101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10内固定连接固定块11,所述l型板10上设有弧形出丝槽12,所述固定块11上设有与弧形出丝槽12对应的弧形限位槽13,焊丝经过送丝机构出丝后,l型板10的弧形出丝槽12与固定块11上的弧形限位槽13形成圆孔,方便焊丝通过,进而对焊丝进行定位,方便焊丝进入焊缝。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出丝槽12与两个所述送丝轮102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方便焊丝插入。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包括送丝机构和拉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直机构垂直设置,上部的所述拉直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进丝块,所述进丝块上对应设有进丝筒,所述送丝机构包括立板、送丝轮和旋转电机,所述立板通过连接架与下部的所述拉直机构连接,所述送丝轮为四个,四个所述送丝轮两两对称设置,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安装板与立板的背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连接送丝轮,所述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中转板,所述中转板上设有中转块,所述中转块上设有中转丝筒,所述中转丝筒与两个所述送丝轮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机构包括拉直操作板、出丝板、主动拉直轮和从动拉直轮,所述从动拉直轮为两个,所述主动拉直轮和两个所述从动拉直轮呈“品”型设置,所述出丝板与拉直操作板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直操作板上设有滑槽,所述主动拉直轮通过滑杆嵌于滑槽内,所述拉直操作板上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连接滑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丝板上设有出丝孔,所述出丝孔与中转丝筒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位于送丝轮下方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内固定连接固定块,所述l型板上设有弧形出丝槽,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弧形出丝槽对应的弧形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出丝槽与两个所述送丝轮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式埋弧焊冷丝送丝装置,包括送丝机构和拉直机构,拉直机构为两个,两个拉直机构垂直设置,上部的拉直机构上端固定连接盖板,盖板上设有进丝块,进丝块上对应设有进丝筒,送丝机构包括立板、送丝轮和旋转电机,立板通过连接架与下部的拉直机构连接,送丝轮两两对称设置,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中转板,中转板上设有中转块,中转块上设有中转丝筒,中转丝筒与两个送丝轮连接处位于同一垂直线。本实用新型拉直效果好;焊丝传动时稳定不晃动,防止送丝过程中出现滑丝现象;避免焊丝从送丝机构出来时弯曲,减少焊丝出现的晃动,减少焊丝进入焊缝出现偏差;方便首次上丝。

技术研发人员: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