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6397发布日期:2020-06-09 19:2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助力器是汽车中借助压缩空气、高压油等操控装置,以达到使用轻便的目的。大型车辆操作因人力有限,于是就有很多“助力”装置(学名叫“伺服机构”)。以助力式伺服制动系统为例,其特点是伺服系统的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直接操纵,其输出力作用于液压主缸,与踏板力一起对主缸油液加压,这一点是区别与“增压式”伺服制动系统的——“增压式”伺服制动系统特点是制动踏板机构控制制动主缸,主缸输出的液压传递到辅助缸,并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伺服系统的输出力与主缸液压共同作用于辅助缸,辅助缸输出到轮缸的液压远高于主缸液压。

后推杆是助力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推杆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多个零部件也需要固定连接,因此,后推杆零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需要有特定的设备来执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精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完成后推杆上零部件的固定连接,固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具有实用性和使用广泛性的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包括圆环、中心座、气缸、机架和后推杆组合,所述圆环的下端设有圆环固定座,圆环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中心座设置在圆环内侧的中心处,所述中心座上设有多个冲头安装槽,冲头安装在冲头安装槽中并在冲头安装槽中来回移动,所述机架上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安装有气缸固定座,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座上,气缸的下端连接有顶杆,顶杆上安装有压套,压套与顶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组合包括控制阀活塞、后推杆和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圆环、中心座及冲头的设置,使得后推杆组合的各零部件能够完成自动固定连接,其设计精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完成后推杆上零部件的固定连接,固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优选的,所述中心座的上端设有导向块,所述中心座上设有螺纹孔,导向块采用螺栓固定在螺纹孔上。

该设置,便于后推杆组合在固定时不会向四周倾斜,使得压套能够准确集中后推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中心座上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中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心座、冲头连接。

该设置,便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冲头回移,保证下次工作的正常进行。

优选的,所述中心座的中间处设有一个凹槽,凹槽中设有垫块。

该设置,保证了控制阀活塞的铆点处处于冲头的撞击处,保证连接固定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便于根据不同的后推杆组合大小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上端采用向内侧倾斜的“漏斗状”结构。

该设置,实现了冲头的铆点功能,通过冲头的作用使控制阀活塞与后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头与圆环接触面采用弧形设计。

该设置,便于中心座上下移动时冲头的来回移动,增加了其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圆环为中空结构。

该设置,使得中心座可以上下来回移动,保证冲头能够撞击控制阀活塞并形成铆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精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完成后推杆上零部件的固定连接,固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环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推杆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推杆组合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环,2.中心座,3.冲头,4.垫块,5.压套,6.顶杆,7.气缸,8.圆环固定座,9.机架,10.控制阀活塞,11.后推杆,12.立柱,13.气缸固定座,14.冲头安装槽,15.弹簧安装孔,16.弹簧,17.控制阀,18.导向块,1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包括圆环1、中心座2、气缸7、机架9和后推杆组合,所述圆环1的下端设有圆环固定座8,圆环固定座8固定在机架9上,所述中心座2设置在圆环1内侧的中心处,所述中心座2上设有多个冲头安装槽14,冲头3安装在冲头安装槽14中并在冲头安装槽14中来回移动,所述机架9上设有立柱12,立柱12的上端安装有气缸固定座13,气缸7固定在气缸固定座13上,气缸7的下端连接有顶杆6,顶杆6上安装有压套5,压套5与顶杆6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组合包括控制阀活塞10、后推杆11和控制阀17。

所述中心座2的上端设有导向块18,所述中心座2上设有螺纹孔19,导向块18采用螺栓固定在螺纹孔19上。

所述中心座2上设有弹簧安装孔15,弹簧安装孔15中设有弹簧16,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中心座2、冲头3连接。

所述中心座2的中间处设有一个凹槽,凹槽中设有垫块4。

所述圆环1的上端采用向内侧倾斜的“漏斗状”结构。

所述冲头3与圆环1接触面采用弧形设计。

所述圆环1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后推杆组合的型号或大小选择垫块的具体型号,将垫块放置在中心座中间的孔中;再将后推杆组合的控制阀活塞、后推杆和控制阀等零部件简单拼接,拼接完成后将控制阀活塞端放置在中心座上;启动气缸,气缸驱动顶杆带动压套下移,压套下移挤压后推杆,后推杆下移插入控制阀活塞中,同时受到压力点的影响,中心座下移,中心座的下移使得圆环挤压冲头,使得冲头撞击控制阀活塞,使得控制阀活塞的外侧呈点状相内凹陷形成铆点,将控制阀活塞和后推杆固定连接;固定完成后,气缸带动压套回移,冲头受到弹簧反弹力的作用归位,使得中心座上升并归位,使用者直接拿取成型后的推杆组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后推杆与控制阀活塞连接的一端为球形结构,控制阀活塞的内部设有一个口袋装的开口槽,后推杆的一端需要通过挤压才能插入控制阀活塞的开口槽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中心座、冲头、气缸、机架和后推杆组合,所述圆环的下端设有圆环固定座,圆环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中心座设置在圆环内侧的中心处,所述中心座上设有多个冲头安装槽,冲头安装在冲头安装槽中并在冲头安装槽中来回移动,所述机架上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安装有气缸固定座,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座上,气缸的下端连接有顶杆,顶杆上安装有压套,压套与顶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组合包括控制阀活塞、后推杆和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座的上端设有导向块,所述中心座上设有螺纹孔,导向块采用螺栓固定在螺纹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座上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中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中心座、冲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座的中间处设有一个凹槽,凹槽中设有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上端采用向内侧倾斜的“漏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与圆环接触面采用弧形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为中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助力器的后推杆铆合装置,包括圆环、中心座、气缸、机架和后推杆组合,圆环的下端设有圆环固定座,圆环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中心座设置在圆环内侧的中心处,中心座上安装有冲头,所述机架上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安装有气缸固定座,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座上,气缸的下端安装有压套,所述推杆组合包括控制阀活塞、后推杆和控制阀,铆合前将推杆组合简易装配放置在中心座上,铆合时,气缸推动压套下移,使得后推杆下移插入控制阀活塞中,同时使得中心座下移,中心座下移使得圆环挤压冲头,使得冲头向中间移动、合拢,冲头撞击控制阀活塞的外侧并形成铆点,将控制阀活塞与后推杆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百胜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