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0904发布日期:2020-07-31 21:1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



背景技术:

拉铆主要是指拉铆件在外界拉力作用下,特定设计部位发生塑性形变,从而夹紧待铆接板材的一种铆接方法。

现有的拉铆装置,都只考虑了提高生产效率这一方面的改进,目前紧固件领域,拉铆螺柱普遍存在拉铆偏心的问题,如m5拉铆螺柱,拉铆完成后存在±0.3mm的偏心。对于位置度有较高要求的部件显然直接拉铆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前锁板支架快速拉铆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底座固定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固定块与底座固定板固定连接,滑动轨道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滑动块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限位固定块与底座固定板固定连接,限位螺栓与限位固定块固定连接,限位挡块与拉铆枪滑板下方固定连接,拉铆枪滑板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拉铆枪固定座与拉铆枪滑板固定连接,气动拉铆枪与拉铆枪固定座固定连接,夹持手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接近传感器位于气动拉铆枪前侧,并与拉铆枪滑板固定连接。这个结构的优点在于配合接近传感器使用,避免了漏放漏铆螺母的缺陷,同时水平拉铆,可保证拉铆的垂直度,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环保适用。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结构复杂,只保证垂直度精度,没有保证位置度精度,同时只能适合特定的产品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铆装置,能够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包括:本体、开设在所述本体上并和所述拉铆螺柱相适配的若干安装孔,所述本体具有一定的厚度,若干所述安装孔位于靠近所述本体边缘的位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一侧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的边缘,所述避空槽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开设有所述法兰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包括4个或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铆螺柱的数量和所述安装孔的数量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铆螺柱包括安装精度相对低的拉铆螺柱和安装精度相对高的拉铆螺柱,所述安装精度相对高的拉铆螺柱在拉铆前与所述本体以及产品通过螺母固定,具体过程如下:先将精度要求相对低的所述拉铆螺柱安装在所述本体内,并进行拉铆,精度要求相对高的所述拉铆螺柱装入所述本体的相应所述安装孔中,并用螺母将所述本体与产品锁紧,然后对精度要求相对高的所述拉铆螺柱进行拉铆。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铆螺柱的位置度的精度达到±0.03mm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将所述拉铆螺柱的位置度的精度达到±0.03mm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1-本体、12-安装孔、13-避空槽、14-法兰槽、21、22、23、24-拉铆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包括:本体11、开设在所述本体上并和所述拉铆螺柱相适配的若干安装孔12,所述本体11具有一定的厚度,若干所述安装孔12位于靠近所述本体11边缘的位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12开设有避空槽13,所述避空槽13的一侧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11的边缘,所述避空槽13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11的上表面,在所述本体11的下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12开设有所述法兰槽14。所述避空槽13是用来避空拉铆枪头,使得拉铆枪头能与装入孔的拉铆螺柱连接上,如果该位置不做避空,拉铆枪与拉铆螺柱连接不上。所述法兰槽14是拉铆螺母法兰盘与工装配合位置,确保拉铆螺柱垂直,增加拉铆枪与拉铆螺柱的咬合的螺牙数量。

本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2包括4个,相对应所述拉铆螺柱的数量也为4个。在这4个所述拉铆螺柱中,包括安装精度相对低的拉铆螺柱21、24和安装精度相对高的拉铆螺柱22、23,所述安装精度相对高的拉铆螺柱22、23在拉铆前与所述本体11以及产品通过螺母固定,具体过程如下:先将精度要求相对低的所述拉铆螺柱21、24安装在所述本体11内,并进行拉铆,精度要求相对高的所述拉铆螺柱22、23装入所述本体11的相应所述安装孔12中,并用螺母将所述本体11与产品锁紧,然后对精度要求相对高的所述拉铆螺柱22、23进行拉铆。所述拉铆螺柱的位置度的精度达到±0.03mm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开设在所述本体上并和所述拉铆螺柱相适配的若干安装孔,所述本体具有厚度,若干所述安装孔位于靠近所述本体边缘的位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一侧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的边缘,所述避空槽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开设有法兰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4个或4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螺柱的数量和所述安装孔的数量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螺柱包括安装精度相对低的拉铆螺柱和安装精度相对高的拉铆螺柱,所述安装精度相对高的拉铆螺柱在拉铆前与所述本体以及产品通过螺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螺柱的位置度的精度达到±0.03mm的范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包括:本体、开设在所述本体上并和所述拉铆螺柱相适配的若干安装孔,所述本体具有一定的厚度,若干所述安装孔位于靠近所述本体边缘的位置,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一侧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的边缘,所述避空槽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并围绕所述安装孔开设有所述法兰槽。本实用新型控制拉铆螺柱相对位置度的拉铆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将所述拉铆螺柱的位置度的精度达到±0.03mm的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顾勇涛;龚忠良;张盛;白校仲;陈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