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8779发布日期:2020-06-09 20:04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针组装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一次性医用耗材。输液器通常由输液针、上输液导管、流速调节器、下输液导管、滴斗配件、进气管空气过滤器、瓶塞穿刺器、护帽等连接组成。其中,输液针连接在上输液导管的一端,滴斗配件连接在上输液导管的另一端,输液针、上输液导管、滴斗配件之间的组装通常依靠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实现组装。

现有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通常包括上料机构、移料机构、组装机构,上料机构向移料机构中输送导管,移料机构将导管移动至组装机构,对导管的两端进行涂胶,再分别对导管的两端装配输液针和滴斗配件,但是现有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在导管被送至移料机构上时,导管的端部通常不固定,但因导管为软胶材质,易形变,导致其在进行涂胶以及组装配件时,导管端部受力易发生倾斜移动而与配件组装不精准,严重影响组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以防止导管的端部在组装时发生倾斜移动,提高组装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移料机构、用于向所述移料机构的载料部上输送导管的上料机构、用于对所述载料部上的所述导管的端部组装配件的组装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移料机构的上方,所述组装机构设置于所述移料机构的侧方,所述载料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管端部的固定机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载料部上的所述导管端部的压紧部、用于驱动所述压紧部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所述载料部上靠近所述导管端部的一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气缸,所述压紧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推杆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部为伸缩电机,所述压紧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伸缩杆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夹紧所述载料部上的所述导管端部的夹紧部、用于驱动所述夹紧部松紧的第二驱动部,所述夹紧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固定于所述载料部上靠近所述导管端部的一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分别铰接于所述载料部上靠近所述导管端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之间形成用于夹紧所述导管端部的夹紧位,所述第一夹爪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连接部相铰接,所述第二夹爪通过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部相铰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部为电机,所述连接部为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的螺纹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螺纹配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部为气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气缸的推杆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料部上靠近所述导管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避位凹槽,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避位凹槽的内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料部的两侧位于所述导管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固定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通过移料机构、上料机构、组装机构的配合,上料机构向移料机构的载料部上添加导管,而后移料机构将载料部移动至组装机构,对导管的端部进行装配输液针、滴斗配件等配件。通过在载料部的一侧设置固定机构,在导管被输送至载料部上时,固定机构即对导管的端部进行固定,以防止导管端部在进行组装配件时因受力发生倾斜、移动,保证导管端部与待组装的配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移动,从而提高导管端部与配件之间装配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去除上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去除上料机构)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去除上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提供的固定机构与载料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移料机构;10、载料部;11、移料驱动气缸;2、导管;3、上料机构;31、料斗;32、出料管;4、组装机构;5、固定机构;51、压紧部;52、第一驱动部;53、夹紧部;54、第二驱动部;531、第一夹爪;532、第二夹爪;533、第一连杆;534、第二连杆;535、连接部;100、避位凹槽;101、载料通槽;6、机座;41、涂胶机构;42、配件组装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移料机构1、用于向移料机构1的载料部10上输送导管2的上料机构3、用于对载料部10上的导管2的端部组装配件的组装机构4,上料机构3设置于移料机构1的上方,组装机构4设置于移料机构1的侧方,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还包括机座6,移料机构1包括载料部10和用于驱动载料部10移动的移料驱动气缸11,载料部10可移动地设置于机座6上,移料驱动气缸11固定于机座6上,且移料驱动气缸11的推杆与载料部10相连接,以带动载料部10沿机座6长度方向移动,上料机构3包括位于移料机构1上方的料斗31、设置于料斗31下端的出料管32,料斗31固定于机座6上,组装机构4包括涂胶机构41和配件组装机构42,涂胶机构分别设置于机座6的两侧,配件组装机构亦分别设置于机座6的两侧,载料部10上沿载料部1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载料通槽101,载料部10的两侧且位于导管2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导管2端部的固定机构5。组装时,料斗31中的导管2经出料管落入载料部10的载料通槽101中,固定机构5动作,将导管2两端的端部进行固定,而后移料驱动气缸11将载料部10移动至涂胶机构41,对导管2的两端进行涂胶,再将载料部10移动至配件组装机构42,配件组装机构42对导管2的两端分别组装输液针和滴斗配件,组装完成后固定机构5松开导管2。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导管2的两端部在进行涂胶以及组装配件时均被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2端部在进行涂胶以及组装配件时因受力发生倾斜、移动,保证导管2端部与待组装的配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移动,从而提高导管端部与配件之间装配的精准度,提高组装质量。

其中,移料机构1、上料机构3、组装机构4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可直接采用市购产品,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为便于固定机构5对导管的端部进行固定,进一步地,固定机构5包括用于压紧载料部10上的导管2端部的压紧部51、用于驱动压紧部51移动的第一驱动部52,压紧部51与第一驱动部5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驱动部52固定于载料部10上靠近导管2端部的一侧,载料部10上靠近导管2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避位凹槽100,避位凹槽100与载料通槽101相垂直,第一驱动部52和压紧部51均位于该避位凹槽100的内部。在导管2被输送至载料通槽101中时,通过第一驱动部52驱动压紧部51向靠近导管2的一侧移动,将导管2压紧于载料通槽101的侧壁上。

具体地,第一驱动部52可为气缸或伸缩电机,当第一驱动部52为气缸时,压紧部51与第一驱动部52的推杆相连接,通过气缸动作,其推杆带动压紧部51移动而实现压紧导管;当第一驱动部52为伸缩电机时,压紧部51与第一驱动部52的伸缩杆相连接,通过伸缩电机动作,其伸缩杆带动压紧部51移动而实现压紧导管。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静脉输液针导管自动组装机,包括可移动设置的移料机构1、用于向移料机构1的载料部10上输送导管2的上料机构3、用于对载料部10上的导管2的端部组装配件的组装机构4,上料机构3设置于移料机构1的上方,组装机构4设置于移料机构1的侧方,载料部10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导管端部的固定机构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固定机构5包括用于夹紧载料部10上的导管2端部的夹紧部53、用于驱动夹紧部53松紧的第二驱动部54,夹紧部53与第二驱动部54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驱动部54固定于载料部10上靠近导管2端部的一侧。通过第二驱动部54动作,驱动夹紧部53夹紧导管2或松开导管2。通过设置为该结构,可提高对导管2夹紧的稳定性。

为便于夹紧部53夹紧导管2,进一步地,夹紧部53包括第一夹爪531、第二夹爪532、第一连杆533、第二连杆534以及连接部535,第一夹爪531的中部和第二夹爪532的中部分别通过铰接柱铰接于载料部10上靠近载料通槽101端部的侧壁上,第一夹爪531和第二夹爪532之间形成用于夹紧导管2端部的夹紧位,第一夹爪531远离导管端部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533与连接部535相铰接,第二夹爪532远离导管端部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534与连接部535相铰接,连接部535与第二驱动部54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部54正向动作,其动力输出端带动连接部535向靠近导管2的一侧移动,连接部535通过第一连杆533和第二连杆534分别带动第一夹爪531和第二夹爪532转动,使第一夹爪531和第二夹爪532夹紧导管2,在导管端部组装配件完成后,通过第二驱动部54反向动作,其动力输出端带动连接部535向远离导管2的一侧移动,连接部535通过第一连杆533和第二连杆534分别带动第一夹爪531和第二夹爪532转动,使第一夹爪531和第二夹爪532松开导管2。

具体地,第二驱动部54可为电机或气缸。当第二驱动部54为电机时,连接部535为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第二驱动部54的动力输出轴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535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螺纹配合,通过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转动,从而驱动连接部535沿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移动。当第二驱动部54为气缸时,连接部535与第二驱动部54的推杆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部54的推杆带动连接部535移动。

为防止固定机构5影响两侧的涂胶机构和配件组装机构工作,进一步地,载料部10上靠近导管2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避位凹槽100,避位凹槽100位于载料通槽101的端部且与载料通槽相连通,第二驱动部54和夹紧部53均位于避位凹槽100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