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钣金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0159发布日期:2020-07-31 21:1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钣金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冲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钣金冲压机。



背景技术:

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此冲压工艺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冲压工艺中,常用的生产设备即为冲压机。

公告号为cn205995983u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冲压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中部放置有定模,定模正上方静连接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静连接有动模,在动模内部安装有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距离传感器与报警器之间电连接,可以有效避免冲压机高速急停,提高安全性,同时提高冲压机的使用寿命。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在冲压过程中,由于钢板与动模以及定模之间缺少润滑装置,在冲压时,定模与动模受到的摩擦力很大,容易导致定模与动模的磨损加快,从而降低定模与动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钣金冲压机,在冲压时可以在钣金与定模、动模之间进行润滑,从而延长定模与动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钣金冲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用于安装定模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盒,所述储油盒顶部开口内传动连接有润滑辊,所述润滑辊的转轴垂直于钢带输送方向,所述润滑辊与钢带底面相切,所述机架上位于钢带上方固定有存储有润滑油的方盒,所述方盒沿底部沿钢带宽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滴油孔,所述方盒内设有控制滴油孔打开以及关闭的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润滑辊与钢带底面是相切的,在钢带输送的过程中,润滑辊在钢带的带动下会转动,在润滑辊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将储油盒的润滑油涂覆到钢带的底面上;在冲压时,控制装置还可以将滴油孔打开,方盒内的润滑油即可从滴油孔内掉落到钢带上表面,从而实现钢带上表面的润滑,这样钢带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在冲压之前均可被涂覆上润滑油,可以有效的降低动模以及定模的磨损,延长动模以及定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方盒内的开关辊,所述开关辊沿钢带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开关辊与方盒底面贴合设置,所述开关辊内与滴油孔对应设有开关孔,所述开关孔两端均位于开关辊外周面上,所述方盒内设有在冲压时驱动开关孔一端与滴油孔对齐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压时,驱动件驱动开关辊转动,开关孔一端与滴油孔对齐,此时方盒内的润滑油即可进入开关孔,从滴油孔输出后掉落到钢带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位于工作台上方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用于安装动模的安装板,所述开关辊一端伸出方盒,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开关辊伸出端的齿轮,所述安装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安装板竖直往复运动,当安装板向下滑动时,齿条驱动齿轮正转,带动开关辊转动,当安装板滑动到最低点时,此时开关辊上的开关孔一端与滴油孔相通,滴油孔打开,方盒内的润滑油从滴油孔内掉出,当安装板向上滑动时,齿轮反转,驱动开关辊复位,滴油孔关闭,如此往复,即可实现钢带的润滑,并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电器元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将齿条固定在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进行润滑时,将齿条转动到水平位置,齿条脱离与齿轮啮合的状态,此时即使安装板上下滑动,也不会驱动开关辊转动,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选择是否进行润滑操作,提高了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盒底部与滴油孔同轴设有导管,所述导管顶部与开关辊外周面贴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可以辅助开关辊,对滴油孔起到密封效果,避免润滑油从开关辊与方盒底面之间泄漏出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盒底部沿水平方向滑移设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与方盒底面贴合设置且与滴油孔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开关板,即可实现对应滴油孔的打开以及关闭,当钢带宽度较窄时,可以关闭两侧的滴油孔,从而避免润滑油出现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盒与工作台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储油盒与工作台之间设有驱动储油盒向上滑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储油盒整体会向上滑动,从而保证润滑辊能够与钢带底面接触,进而稳定的实现润滑辊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盒侧面沿钢带宽度方向相对滑移设有导辊,所述导辊竖直设置,所述储油盒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导辊滑移以及固定的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带输送过程中,导辊可以对钢带起到限位以及导向的作用,稳定的实现钢带的输送,同时转动调节螺栓,即可实现导辊位置的调节,适应不同宽度的钢带的输送以及限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以对钢带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能够起到润滑操作;

2.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钢带的润滑,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油盒以及方盒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方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盒竖直方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工作台;12、安装板;2、储油盒;21、润滑辊;22、伸缩杆;23、弹簧;3、方盒;31、滴油孔;32、导管;4、开关辊;41、开关孔;42、齿轮;5、齿条;51、搭扣;52、挂钩;6、开关板;7、调节螺栓;8、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钣金冲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设有用于安装定模的工作台11,工作台11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位于工作台11上方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安装板12,动模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2底部,工作时,钢带从工作台11一侧进入定模以及动模之间,随后定模以及动模即可对钢带进行冲压。

参照图2,在工作台11上设有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盒2,储油盒2设置在工作台11上钢带进料的一侧,即储油盒2靠近钢带开卷机设置,在储油盒2顶部开口内传动连接有润滑辊21,润滑辊21的转轴垂直于钢带输送方向,润滑辊21与钢带底面相切,在钢带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润滑辊21与钢带底面是相切的,这样润滑辊21在钢带的带动下会转动,在润滑辊21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将储油盒2的润滑油涂覆到钢带的底面上。

参照图2以及图3,为实现钢带上表面的润滑,在机架1上位于钢带上方固定有存储有润滑油的方盒3,方盒3沿钢带宽度方向设置,方盒3的一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在方盒3沿底部沿钢带宽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滴油孔31,在方盒3内设有控制滴油孔31打开以及关闭的控制装置,当冲压时,控制装置将滴油孔31打开,方盒3内的润滑油即可从滴油孔31内掉落到钢带上表面,从而实现钢带上表面的润滑。

参照图3以及图4,为方便实现同时控制所有滴油孔31的打开以及关闭,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方盒3内的开关辊4,开关辊4的转轴沿钢带宽度方向设置在,开关辊4的外周面与方盒3的底面贴合设置,在开关辊4内与滴油孔31对应设有开关孔41,开关孔41的两端均位于开关辊4的外周面上,开关孔41整体形状呈l形设置,即开关孔41的两端互相垂直设置,这样可以方便将开关孔41与滴油孔31对齐,在方盒3内设有驱动开关辊4转动的驱动件,当冲压时,驱动件驱动开关辊4转动,开关孔41一端与滴油孔31对齐,此时方盒3内的润滑油即可进入开关孔41,从滴油孔31输出后掉落到钢带上表面上。

参照图4,为提高开关辊4与滴油孔31之间的密封性,在方盒3的内底面上设有导管32,导管32设置在滴油孔31与开关辊4之间,导管32的顶面与开关辊4的外周面贴合,导管32与滴油孔31同轴设置,导管32的内径与滴油孔31直径相等,导管32可以辅助开关辊4,对滴油孔31起到密封效果,避免润滑油从开关辊4与方盒3底面之间泄漏出来。

参照图2,为方便实现开关辊4的驱动,开关辊4一端伸出方盒3,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开关辊4伸出端的齿轮42,齿轮42与开关辊4同轴设置,在安装板12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与齿轮42啮合的齿条5,初始状态下,开关孔41的两端均不与滴油孔31相通,滴油孔31处于关闭状态,工作时,安装板12竖直往复运动,当安装板12向下滑动时,齿条5驱动齿轮42正转,带动开关辊4转动,当安装板12滑动到最低点时,此时开关辊4上的开关孔41一端与滴油孔31相通,滴油孔31打开,方盒3内的润滑油从滴油孔31内掉出,当安装板12向上滑动时,齿轮42反转,驱动开关辊4复位,滴油孔31关闭,如此往复,即可实现钢带的润滑,并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电器元件,操作方便。

参照图2,为方便润滑油在钢带上表面散开,也可以在方盒3的底面上设置毛刷(图中未示出),毛刷与钢带上表面抵接,将滴落到钢带上表面上的润滑油均匀分摊到钢带上。

参照图2,此外,齿条5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2上,在齿条5的顶部设有转轴,转轴与安装板12转动连接,当不需要进行润滑时,将齿条5转动到水平位置,齿条5脱离与齿轮42啮合的状态,此时即使安装板12上下滑动,也不会驱动开关辊4转动,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选择是否进行润滑操作,提高了适应性。

参照图2,为方便实现安装板12的固定,在安装板12上设有将齿条5固定在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2上的挂钩52以及设置在齿条5背面的搭扣51,当齿条5转动到水平位置时,齿条5通过搭扣51以及挂钩52固定在安装板12上,当齿条5转动到竖直位置时,可以通过定位销固定即可。

参照图3,为适应不同宽度方向的钢带的润滑,在方盒3底部沿水平方向滑移设有开关板6,开关板6沿方盒3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方盒3底部,开关板6与方盒3底面贴合设置且与滴油孔31对应设置,通过滑动开关板6,即可实现对应滴油孔31的打开以及关闭,当钢带宽度较窄时,可以关闭两侧的滴油孔31,从而避免润滑油出现浪费现象。

此外,参照图5,为保证润滑辊21能够与钢带底面接触,储油盒2与工作台11之间设有若干伸缩杆22,本实施例中,伸缩杆2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储油盒2的两端,伸缩杆22一端与工作台11固定,另一端与方盒3底部固定,并且伸缩杆2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储油盒2与工作台11之间设有驱动储油盒2向上滑动的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23,弹簧23设置在伸缩杆22内,弹簧23一端与工作台11固定,另一端与伸缩杆22固定,在弹簧23弹力的作用下,储油盒2整体会向上滑动,从而保证润滑辊21能够与钢带底面接触。

参照图5,为稳定的实现钢带的输送,在储油盒2侧面沿钢带宽度方向相对滑移设有导辊8,导辊8竖直设置,导辊8对称设置在钢带两侧,在钢带输送过程中,可以对钢带起到限位以及导向的作用,在储油盒2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导辊8滑移以及固定的调节螺栓7,调节螺栓7沿钢带宽度方向设置,调节螺栓7一端与储油盒2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导辊8抵接,转动调节螺栓7,即可实现导辊8位置的调节,适应不同宽度的钢带的输送以及限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冲压时,钢带在送料机的作用下不断向冲压机内滑动,润滑辊21在弹簧23的驱动下,始终与钢带下表面接触,在钢带输送过程中,润滑辊21被带动,将储油盒2内的润滑油涂覆到钢带下表面上;

同时,当安装板12向下滑动时,在齿条5的驱动下,开关辊4转动到开关孔41与滴油孔31对齐的位置,润滑油通过开关孔41以及滴油孔31滴落到钢带上表面上,从而实现钢带上表面的润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