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7501发布日期:2020-08-05 01:1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接头采用锌合金材料压铸而成,表面镀锌、磨沙、或镀铬;结构紧密、无气孔和度高。与金属软管连接可靠,外表美观大方;此金属接头为端接式,用来将金属软管连接于箱体上的直线连接件。

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目前需要同时通过两台设备加工完成,一台设备完成除拆卸面的加工,再通过另一台设备单独完成装卸面的加工。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需要同时通过两台设备加工完成,一台设备完成除拆卸面的加工,再通过另一台设备单独完成装卸面的加工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包括机箱和侧板,所述机箱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刀架托盘,所述刀架托盘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机箱的一侧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拦截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平键连接有丝杆,所述刀架托盘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且丝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平键连接有加持座,所述加持座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接头本体,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气动伸缩杆,且气动伸缩杆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安装在刀架托盘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能够使得切削刀具和钻头的前后左右移动,便于对密封接头进行装卸面的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喷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刀架托盘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的内部设置有切削刀具。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的一侧焊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刀架托盘的一侧开有两个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插接在导向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刀架托盘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头。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三个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壁设置有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丝杆和气动伸缩杆,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螺纹带动刀架托盘前后移动,气动伸缩杆带动刀架托盘左右移动,因此能够使得切削刀具和钻头的前后左右移动,便于对密封接头进行装卸面的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和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钻头转动,加持座通过电机带动,因此能够实现密封接头和钻头同时转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的喷水管,通过喷水管能够向密封接头加工时进行喷水,能够对密封接头在加工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密封接头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的主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侧板、3加持座、4固定板、5喷水管、6密封接头本体、7刀架托盘、8防护壳、9固定夹具、10切削刀具、11固定座、12钻头、13伺服电机、14滑动板、15丝杆、16导向杆、17气动伸缩杆、18驱动电机、19主动轮、20从动轮、21皮带、22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包括机箱1和侧板2,机箱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刀架托盘7,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8,机箱1的一侧开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滑动拦截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3,丝杆15螺纹带动刀架托盘7前后移动,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平键连接有丝杆15,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且丝杆15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侧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平键连接有加持座3,加持座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接头本体6,侧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气动伸缩杆17,气动伸缩杆17带动刀架托盘7左右移动,且气动伸缩杆17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安装在刀架托盘7的一侧,通过伺服电机13和气动伸缩杆17能够使得切削刀具10和钻头12的前后左右移动,便于对密封接头本体6进行装卸面的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伺服13、丝杆15和气动伸缩杆17,伺服电机13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螺纹带动刀架托盘7前后移动,气动伸缩杆17带动刀架托盘7左右移动,因此能够使得切削刀具10和钻头12的前后左右移动,便于对密封接头本体6进行装卸面的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侧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喷水管5,通过喷水管5能够向密封接头加工时进行喷水,能够对密封接头在加工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密封接头形状。

进一步的,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具9,固定夹具9的内部设置有切削刀具10,切削刀具10能够对密封接头本体6的接头面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滑动板14的一侧焊接有两个导向杆16,刀架托盘7的一侧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杆16插接在导向孔内,能够对刀架托盘7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刀架托盘7移动时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20,转动轴22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头12。

进一步的,防护壳8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轮19转动,主动轮19通过皮带21带动从动轮20和转动轴22转动,从而带动钻头22转动,加持座3通过电机带动,因此能够实现密封接头本体6和钻头12同时转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套接有三个主动轮19,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的外壁设置有皮带21。

采用上述设置的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轮19转动,主动轮19通过皮带21带动从动轮20和转动轴22转动,从而带动钻头22转动,加持座3通过电机带动,因此能够实现密封接头本体6和钻头12同时转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实施例1

一种密封接头装卸面加工装置,包括机箱1和侧板2,机箱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刀架托盘7,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8,机箱1的一侧开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滑动拦截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伺服电机13,丝杆15螺纹带动刀架托盘7前后移动,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平键连接有丝杆15,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且丝杆15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侧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平键连接有加持座3,加持座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接头本体6,侧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气动伸缩杆17,气动伸缩杆17带动刀架托盘7左右移动,且气动伸缩杆17的输出轴通过螺栓安装在刀架托盘7的一侧,通过伺服电机13和气动伸缩杆17能够使得切削刀具10和钻头12的前后左右移动,便于对密封接头本体6进行装卸面的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侧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喷水管5,通过喷水管5能够向密封接头加工时进行喷水,能够对密封接头在加工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密封接头形状;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具9,固定夹具9的内部设置有切削刀具10,切削刀具10能够对密封接头本体6的接头面进行加工;滑动板14的一侧焊接有两个导向杆16,刀架托盘7的一侧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杆16插接在导向孔内,能够对刀架托盘7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刀架托盘7移动时发生偏移;刀架托盘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1,固定座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轮20,转动轴22的另一端设置有钻头12;防护壳8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轮19转动,主动轮19通过皮带21带动从动轮20和转动轴22转动,从而带动钻头22转动,加持座3通过电机带动,因此能够实现密封接头本体6和钻头12同时转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套接有三个主动轮19,主动轮19和从动轮20的外壁设置有皮带21。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螺纹带动刀架托盘7前后移动,气动伸缩杆17带动刀架托盘7左右移动,因此能够使得切削刀具10和钻头12的前后左右移动,便于对密封接头本体6进行装卸面的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需要使用钻头12时,启动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轮19转动,主动轮19通过皮带21带动从动轮20和转动轴22转动,从而带动钻头22转动,加持座3通过电机带动,因此能够实现密封接头本体6和钻头12同时转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用喷水管5,通过喷水管5能够向密封接头加工时进行喷水,能够对密封接头在加工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密封接头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