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支架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4071发布日期:2020-07-29 02:4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灯具支架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灯具配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支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灯具需要通过灯具支架来进行安装,如图1所示,现有的灯具支架1通常包括用于与安装现场的固定物(例如:墙体、灯杆等)相对固定的基座10和与所述基座10枢接并用于与灯具相对固定的支撑板12。在实际组装时,通常由螺栓14和螺母16相互配合来将基座10和支撑板12相对枢接,为保证灯具调节至预定的光照角度时能有效锁定光照角度,通常会在螺栓14的头部和尾部都套设垫片18(例如:平垫181和弹性垫片183)来增强螺栓14和螺母16配合对基座10和支撑板12的锁紧性能。然而,目前的灯具支架1组装工序通常是人工操作完成,组装效率较低,而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另外,有些灯具支架为保证正确的对应关系,在组装时,对螺栓14有定向插入的要求,人工组装时容易沿错误方向插入螺栓14,也容易出现错装或漏装垫片18的情况,导致螺栓14和螺母16难以有效锁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支架组装设备,可有效提高灯具支架的组装效率,避免错装或漏装零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具支架组装设备,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承载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沿预定方向循环行进的驱动机构以及组装于承载机构上的至少一个组装夹具;

沿所述承载机构的行进方向在承载机构的行进路径侧旁依次设置的:有序排列及输出螺栓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两个分别有序排列及输出第一垫片和螺母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以及用于将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从组装夹具中取出并输出的下料装置,所述螺栓的设有头部的一端由所述组装夹具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垫片和螺母分别输送套设于螺栓上;以及

设置在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和输送第一垫片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之间、用于人工将灯具支架的基座和支撑板对应套于螺栓上的人工上料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基座以及中部枢接于所述基座上并由驱动机构带动而绕中心轴旋转且盘面按角度等分的分度盘,所述组装夹具组装于所述分度盘的顶面靠边缘的等分线处,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人工上料工位及下料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分度盘侧旁且分别对应一条等分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输出端活动方向平行于分度盘底面的第一直线动力件、固定于第一直线动力件的输出端上的安装座、固定于安装座上且输出端活动方向垂直于分度盘底面的第二直线动力件以及固定于第二直线动力件的输出端上的用于活动抵压所述分度盘底面的抵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分度盘上还开设有对应设置于各等分线上的定位孔,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底部用于在分度盘每旋转一个等分角度时对应锁定分度盘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以及输出轴与定位柱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柱进出所述定位孔的第三直线动力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并振动以有序排列垫片或螺母的振动盘机构以及将垫片或螺母自所述振动盘机构的直振盘处移送并套在螺栓上的二维移送机构以及将已套在螺栓上的垫片或螺母对应组装至螺栓上的组装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移送机构包括从所述直振盘处夹取垫片或螺母的移送夹具以及驱动所述移送夹具进行二维移动的第一二维动力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组装件以及固定于第一二维动力模组的输出端上用于驱动所述组装件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件,所述组装件为下压杆或电批。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夹具包括借助于弹性件相连的固定夹块和活动夹块、一端与所述活动夹块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延伸至分度盘底部的挡止条以及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底部用于驱动挡止条运动而使活动夹块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远离固定夹块运动的解锁动力机构,所述解锁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分度盘底面的解锁直线动力件以及固定于解锁直线动力件输出端上的挡块,所述分度盘带动所述组装夹具的挡止条旋转至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或下料装置时,所述解锁直线动力件驱动所述挡块与挡止条抵接而使活动夹块远离固定夹块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自所述组装夹具上夹取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的下料夹具以及驱动所述下料夹具进行二维移动的第二二维动力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包括组装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和人工上料工位之间且对应于分度盘的等分线设置的第三振动盘供料装置,所述第三振动盘供料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相同,用于将第二垫片逐个套至定位于所述组装夹具中的螺栓的靠螺栓头部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沿预定方向循环行进,在设备具体工作时,首先承载机构承载组装夹具到达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给组装夹具供应螺栓,组装夹具将螺栓头部夹紧,螺栓竖向固定后,然后承载机构带动组装夹具到达人工上料工位,人工将灯具支架的基座和支撑板对应套在螺栓上,接着承载机构再次带动组装夹具到达经过两个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以及下料装置,依次组装第一垫片和螺母,最后将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下料,完成灯具支架的组装过程,避免了人工的组装,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提高灯具支架的组装效率,避免错装或漏装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支架组装设备所对应组装的灯具支架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支架组装设备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支架组装设备一个可选实施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支架组装设备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支架组装设备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组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灯具支架组装设备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支架组装设备,用于组装如图1所示的灯具支架1,包括:

输送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承载机构30、驱动所述承载机构30沿预定方向循环行进的驱动机构32以及组装于承载机构30上的至少一个组装夹具34;

沿所述承载机构30的行进方向在承载机构30的行进路径侧旁依次设置的:有序排列及输出螺栓14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两个分别有序排列及输出第一垫片18a和螺母16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以及用于将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1从组装夹具34中取出并输出的下料装置6,所述螺栓14的设有头部的一端由所述组装夹具34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垫片18a和螺母16分别输送套设于螺栓14上;以及

设置在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和输送第一垫片18a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之间、用于人工将灯具支架的基座10和支撑板12对应套于螺栓14上的人工上料工位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输送装置3的驱动机构32驱动承载机构30沿预定方向循环行进,在设备具体工作时,首先承载机构30承载组装夹具34到达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给组装夹具34供应螺栓14,组装夹具34将螺栓14头部夹紧,螺栓14竖向固定后,然后承载机构30带动组装夹具34到达人工上料工位7,人工将灯具支架1的基座10和支撑板12对应套在螺栓14上,接着承载机构30再次带动组装夹具34到达经过两个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以及下料装置6,依次组装第一垫片18a和螺母16,最后将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1下料,完成灯具支架1的组装过程,避免了人工的组装,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提高灯具支架1的组装效率,避免错装或漏装零件。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直接采用螺栓振动盘机构来供应螺栓14,并且螺栓振动盘机构4的螺栓直振盘40延伸至承载机构30上方,从螺栓直振盘40输出的螺栓14直接自由落体到组装夹具34上;另外,根据各个组装设备的位置,上述提及的第一垫片18a具体是指套设于已套有基座10和支撑板12的螺栓14上的垫片,即套设于螺栓14尾部的垫片;在所述人工上料工位7处还设置有工作板70,方便人工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承载机构30包括基座301以及中部枢接于所述基座301上并由驱动机构32带动而绕中心轴旋转且盘面按角度等分的分度盘303,所述组装夹具34组装于所述分度盘303的顶面靠边缘的等分线处,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人工上料工位7及下料装置6均设置于所述分度盘303侧旁且分别对应一条等分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组装夹具34组装于所述分度盘303的顶面靠边缘的等分线处,通过驱动机构32带动分度盘303旋转而使等分线上的组装夹具34移送至各个组装工位,结构相对简单,方便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输出端活动方向平行于分度盘303底面的第一直线动力件321、固定于第一直线动力件321的输出端上的安装座323、固定于安装座323上且输出端活动方向垂直于分度盘303底面的第二直线动力件325以及固定于第二直线动力件325的输出端上的用于活动抵压所述分度盘303底面的抵接块3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直线动力件321和第二直线动力件325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的实现驱动抵接块327实现推动分度盘303,实现了分度盘303的旋转。在如图3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动力件321和第二直线动力件325均采用气缸,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机构32可以直接采用步进电机,同样可以驱动分度盘303,而且控制也会更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分度盘303上还开设有对应设置于各等分线上的定位孔3030,所述输送装置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301底部用于在分度盘303每旋转一个等分角度时对应锁定分度盘303的定位机构36,所述定位机构36包括定位柱361以及输出轴与定位柱36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柱361进出所述定位孔3030的第三直线动力件3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分度盘303的等分线上设置定位孔3030,当每个等分线上的组装夹具34每旋转一个等分角度时(即一个组装工位),通过第三直线动力件363驱动定位柱361插进分度盘303的等分线上的定位孔3030内,此时分度盘303则稳定的停于相应的组装工位,方便各个步骤的组装,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直线动力件363采用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包括用于存储并振动以有序排列垫片18或螺母16的振动盘机构50以及将垫片18或螺母16自所述振动盘机构50的直振盘501处移送并套在螺栓14上的二维移送机构52以及将已套在螺栓14上的垫片18或螺母16对应组装至螺栓14上的组装机构54。本实用新型实施通过振动盘机构50存储并振动以有序排列垫片18或螺母16,然后二维移送机构52将振动盘机构50的直振盘501处的垫片18或螺母16套在螺栓14,最后组装机构54将垫片18或螺母16进行组装,组装效率高,可有效实现垫片18和螺母16的装配。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还包括组装于分度盘303上方用于夹紧固定螺栓14中部的固定夹具56,在套垫片18或螺母16时,对螺栓14进行夹紧固定,避免螺栓14倾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二维移送机构52包括从所述直振盘501处夹取垫片18或螺母16的移送夹具521以及驱动所述移送夹具521进行二维移动的第一二维动力模组523。本实用新型实施通过移送夹具521夹取垫片18或螺母16,然后第一二维动力模组523驱动移送夹具521进行二维移动,可有效的实现垫片18或螺母16的移送,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组装机构54包括组装件54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二维动力模组523的输出端上用于驱动所述组装件541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件543,所述组装件541为下压杆或电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升降驱动件543驱动组装件541升降运动,在对应于组装垫片18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上,组装件541采用下压杆对套在螺栓16的垫片18进行下压,保证垫片18的有效组装;而在对应于组装螺母16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上,组装件541采用电批对套在螺栓14的螺母16进行锁紧,在具体操作是,通过设置电批对螺母16的锁紧程度,避免人工的锁紧螺母16,保证螺母16适当的锁紧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组装夹具34包括借助于弹性件341相连的固定夹块343和活动夹块345、一端与所述活动夹块345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延伸至分度盘303底部的挡止条347以及分别组装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和下料装置7底部用于驱动挡止条347运动而使活动夹块345克服所述弹性件341的弹力远离固定夹块343运动的解锁动力机构349,所述解锁动力机构349包括固定于所述分度盘303底面的解锁直线动力件3491以及固定于解锁直线动力件3491输出端上的挡块3493,所述分度盘303带动所述组装夹具34的挡止条347旋转至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或下料装置6时,所述解锁直线动力件3491驱动所述挡块3493与挡止条347抵接而使活动夹块345远离固定夹块343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件341,使固定夹块343和活动夹块345夹紧螺栓14,再通过设置于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和下料装置6底部的解锁直线动力件3491驱动挡块3493与挡止条347抵接而驱动活动夹块345远离固定夹块343,解开组装夹具34的夹紧状态,保证顺利的装上螺栓16及进行下料操作。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解锁直线动力件3491可以采用气缸或直线电机等,本实施例采用气缸;另外,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41采用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下料装置6包括自所述组装夹具34上夹取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1的下料夹具60以及驱动所述下料夹具60进行二维移动的第二二维动力模组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下料夹具60夹取组装完成的灯具支架1,然后第二二维动力模组62驱动下料夹具60移动至预定的成品堆积区,避免人工的下料,减小生产的劳动强度。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二维动力模组62和所述第一二维动力模组523完全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例如:第一气缸以及固定于第一气缸输出端上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相互垂直。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下料夹具60和上述提及的移送夹具521和固定夹具56均可以采用气动夹具或由气缸驱动的机械夹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设备还包括组装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和人工上料工位7之间且对应于分度盘303的等分线设置的第三振动盘供料装置8,所述第三振动盘供料装置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相同,用于将第二垫片18b逐个套至定位于所述组装夹具34中的螺栓14的靠螺栓14头部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垫片18b是套设于螺栓14的靠头部一侧,通过设置第三振动盘供料装置8,使螺栓16的靠头部一侧也套设第二垫片18b,保证螺栓14和螺母16的锁紧性能。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垫片18a和第二垫片18b均包括平垫181和弹性垫片183,因此,在如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和人工上料工位7之间且对应于分度盘303的等分线设置有两台第三振动盘供料装置8,分别用于依次在螺栓14的靠头部一侧套设平垫181和弹性垫片183;所述人工上料工位7和下料装置6之间且对应于分度盘303的等分线设置有三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5,分别用于依次在螺栓14的靠尾部一侧套设平垫181和弹性垫片183以及螺母14;所述分度盘303的每条等分线上均组装有一个组装夹具34,可有效的提高组装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