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及其原料板和半成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529发布日期:2020-09-15 18:5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及其原料板和半成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伸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及其原料板和半成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容器,如金属花瓶等金属摆件,目前采用的生产方式都是浇铸而成的,采用浇铸工艺生产的金属容器其存在精度低的缺陷,且需要经过抛沙、打磨、去毛刺等多道工序处理,工序繁杂且生产成本高。

而拉伸模生产的产品则不存在上述的问题,因此,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在研究如何能够将拉伸模应用到金属容器的生产中。如图1所示的金属花瓶,其生产难点在于外形呈四棱柱结构,而为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所采用的原材料选用金属板,但直接将金属板通过拉伸模拉伸呈上述形状将导致产品被拉破而直接报废,因此必须采用多次拉伸工序,而在所有拉伸工序中,第一道拉伸工序非常重要,将直接决定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其能够完成半成品的生产,且成品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包括上动模和下静模,所述上动模包括有上模座和安装在上膜座上的凹模板,所述下静模包括圆柱形的凸模和套设在凸模上的压边圈,所述凹模板呈与凸模同轴心的环状、且内圆直径大于凸模外径;所述压边圈的上端面形成一放置平面,所述凹模板和压边圈间连接形成夹持组件。

如此设置,先将凹模板和压边圈分开,使凹模板抬起,并确保压边圈定位在凸模顶部位置,使压边圈上端面不低于凸模,然后将金属板放置在压边圈上的放置平面上,然后使得凹模板下移抵在金属板上并与压边圈连接形成夹持组件,最后再次启动凹模板下移带动金属板和压边圈一同下移,使凸模将金属板压入到凹模板的内环内,直至完成压膜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一下模座上,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压边圈的底部连接有导向连接柱,所述导向连接柱穿过导向孔与一驱动块连接,且所述驱动块与下模座抵接时,所述压边圈的上端面不低于凸模的上端面。

如此设置,通过导向连接柱的设置与驱动块连接,如此,可以通过在驱动块下方设置辅助液压缸的方式实现金属板在放置时对压边圈的支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压边圈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在凹模板和压边圈间形成空隙的定位销,多个所述定位销绕压边圈的轴心等间距分布,所述定位销于压边圈上凸起高度与凹模板内径和凸模外径的半径差相同。

如此设置,通过定位销使得凹模板与压边圈间形成间隙,从而使凹模板在带动压边圈下移时不会对金属板产生压力而导致拉伸出成品不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多个所述定位销间形成放置区。

如此设置,便于金属板放置。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凹模板和压边圈间通过连接销连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凹模板与上模座间通过多个撑杆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缩小凹模板的厚度,并可以确保提供足够的距离,使凸模能够插入凹模板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凹模板的下端面所在内环上倒有第一圆角,所述凸模的上端面边缘倒有与第一圆角直径相同的第二圆角。

如此设置,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的设置,具有更好的过渡效果,使金属板在拉伸过程中更不易发生破损,并能在半成品上形成圆角结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静模上设置有一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贯穿凸模和下模座设置。

如此设置,避免凸模与半成品间产生真空,从而使取料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的原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的原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呈圆形,且所述凹模板内径和凸模外径的半径差与板体厚度相同。

如此设置,圆形设置能够形成所需的半成品,而厚度设置能够确保拉伸过程中不易发生破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三是提供一种上述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的半成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成型后的半成品结构,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呈圆筒状,在底壁和侧壁的连接处过渡有圆弧。

如此设置,形成的半成品结构能够更容易转换呈四边形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于形成半成品,报废率低,且便于后期产品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所需生产的金属花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示出了分模时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示出了分模时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一的主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上动模;110、上模座;120、凹模板;121、第一圆角;130、撑杆;200、下静模;210、压边圈;211、导向连接柱;220、凸模;221、第二倒角;230、下模座;231、安装板;232、支撑脚;240、出气孔;250、驱动块;300、板体;410、底壁;420、侧壁;430、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如图2所示,包括上动模100和下静模200。

下静模200包括下模座230、凸模220和压边圈210,下模座230包括一安装板231和两支撑脚232,两支撑脚23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231的底部,且两支撑脚232均呈板状设置。凸模220呈圆柱形设置,其固定安装在下模座230上端面上,结合附图4,凸模220顶部边缘倒有第二圆角。在下静模200上设置有一出气孔240,出气孔240的上端贯穿凸模220、下端贯穿下模座230的安装板231。

参照图2和图3,压边圈210呈环状,并套设在凸模220上、与凸模220外侧壁420间间隙配合。在压边圈210的底端端面上连接有六根导向连接柱211,六根导向连接柱211绕压边圈210轴心线等间距分布。在下模座230上设置有六个与导向连接柱211相配合的导向孔,六根导向连接柱211分别穿过导向孔与一驱动块250连接,其中,在驱动块250上升与安装板231抵触时,压边圈210的上端面与凸模220的上端面持平。

参照图2,上动模100包括上模座110和凹模板120,凹模板120呈环状结构、并通过六个撑杆130安装在上膜座上,撑杆130绕凹模板120的轴心线等间距分布。凹模板120位于下静模200的上方,且凹模板120与凸模220呈同轴心设置,凹模板120的内圆直径大于凸模220外径。

压边圈210的上端面形成一放置平面,在压边圈210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三个用于在凹模板120和压边圈210间形成空隙的定位销,三个定位销绕压边圈210的轴心等间距分布,并通过三个定位销形成放置区,使定位销刚好与金属板的侧壁420抵触使其形成定位。

其中,定位销于压边圈210上凸起高度与凹模板120内径和凸模220外径的半径差相同,凹模板120和压边圈210间通过连接销连接后形成夹持组件用来固定金属板。

参照图4,凹模板120的下端面所在内环上倒有第一圆角121,第一圆角121和第二圆角的半径相同。

工作原理:

先将凹模板120和压边圈210分开,使凹模板120抬起,并确保压边圈210定位在凸模220顶部位置,使压边圈210上端面与凸模220持平,然后将金属板放置在压边圈210上的放置平面上,然后使得凹模板120下移抵在金属板上并与压边圈210连接形成夹持组件,最后再次启动凹模板120下移带动金属板和压边圈210一同下移,使凸模220将金属板压入到凹模板120的内环内,直至完成压膜操作。

最后将连接销拆卸,使凹模板120上移与压边圈210分开,再推动驱动块250带动压边圈210上移使半成品脱出即可。

实施例2: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的原料板,如图5所示,包括板体300,板体300呈圆形,且凹模板120内径和凸模220外径的半径差与板体300厚度相同。

实施例3:一种金属容器生产用拉伸模成型后的半成品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底壁410和侧壁420,侧壁420呈圆筒状,在底壁410和侧壁420的连接处过渡有圆弧43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