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头以及具有该焊头的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942发布日期:2020-10-17 01:1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头以及具有该焊头的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头以及具有该焊头的焊接机。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现有的焊头100’,包括加热头10’以及连接所述加热头10’的连接端子20’。由于所述加热头10’面向待焊接物的一侧呈平板状,从而使得在焊接接线盒的导电端子、引出线时不能添加焊料,只能依靠接线盒的导电端子自带的焊料进行焊接,进而使得焊接后的引出线与接线盒的导电端子之间粘接不牢,焊料也不能充分填满引出线、接线盒的导电端子边缘间的缝隙。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焊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头以及具有该焊头的焊接机,该焊头由于设置有预填焊料的容纳槽从而使得焊接后的焊料饱满,有效避免了虚焊、引出线和导电端子之间粘接不牢等焊接不良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头,包括: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包括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面向待焊接物的一侧向外突伸形成的第一突伸部以及第二突伸部;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基部共同形成一容纳槽以预填焊料;以及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位于所述加热头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头,另一端电性连接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背离待焊接物的一侧设置有热电偶以检测所述加热头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呈平板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8.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头沿所述连接端子、加热头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为2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加热头;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沿所述容纳槽的贯穿方向上的长度为8毫米。

一种焊接机,包括前述焊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接机还包括送料装置,以向所述容纳槽内填充焊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焊头由于设置有预填焊料的容纳槽从而使得焊接后的焊料饱满,有效避免了虚焊、引出线和导电端子之间粘接不牢等焊接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焊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焊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焊头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焊头的尺寸标识图。

图5是图2所示焊头、引出线、导电端子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焊头100,包括加热头10以及与所述加热头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20。

请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加热头10包括基部11以及自所述基部11面向待焊接物的一侧向外突伸形成的第一突伸部12以及第二突伸部13。所述基部11、第一突伸部12以及第二突伸部13共同形成一贯穿所述加热头10的容纳槽14以预填焊料。所述基部11背离待焊接物的一侧设置有热电偶111。所述热电偶111用以检测所述加热头10的温度,以便用户根据所述热电偶111反馈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所述加热头10。所述第一突伸部12、第二突伸部13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的距离a(如图4所示)为5毫米。所述第一突伸部12、第二突伸部13沿所述容纳槽14的贯穿方向上的长度b(如图4所示)为8毫米。所述容纳槽14用以预填焊料,以便焊接时位于所述容纳槽14内的预填焊料可以填充在待焊接物之间,从而使得焊接饱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14的数量为1个,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容纳槽14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即:所述容纳槽14的数量可以依需而设。

请参阅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连接端子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子21以及第二连接端子22。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1、第二连接端子2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头10,另一端电性连接加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1、第二连接端子22呈平板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c(如图4所示)为4毫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1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如图4所示)为8.5毫米。所述焊头100沿所述加热头10、连接端子20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e(如图4所示)为20毫米。

请参阅图5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焊头100时,首先在所述容纳槽14内预填满焊料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料为焊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焊料30的具体材质亦可以依需而设。然后,将引出线40放置在预设有焊料51的导电端子50上。最后,将所述焊头100放置在引出线40、导电端子50的相接处,以进行焊接。由于所述容纳槽14内预填有焊料,从而可以使得焊接处的焊料饱满,避免了现有焊接处出现虚焊、粘接不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焊接机,包括所述焊头100以及送料装置(未图示)。所述送料装置自动向热熔融平台输送焊料,以便所述焊头100从热熔融平台获取焊料,进而使得所述容纳槽14内预填满焊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焊头100由于设置有预填焊料的容纳槽14从而使得焊接后的焊料饱满,有效避免了虚焊、引出线和导电端子之间粘接不牢等焊接不良现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焊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包括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面向待焊接物的一侧向外突伸形成的第一突伸部以及第二突伸部;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基部共同形成一容纳槽以预填焊料;以及

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位于所述加热头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头,另一端电性连接加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背离待焊接物的一侧设置有热电偶以检测所述加热头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呈平板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4毫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8.5毫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头沿所述连接端子、加热头的排列方向上的长度为20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加热头;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沿所述容纳槽的贯穿方向上的长度为8毫米。

8.一种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还包括送料装置,以向所述容纳槽内填充焊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头以及具有该焊头的焊接机,所述焊头包括:加热头,所述加热头包括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面向待焊接物的一侧向外突伸形成的第一突伸部以及第二突伸部;所述第一突伸部、第二突伸部、基部共同形成一容纳槽以预填焊料;以及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位于所述加热头两侧的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头,另一端电性连接加热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焊头由于设置有预填焊料的容纳槽从而使得焊接后的焊料饱满,有效避免了虚焊、引出线和导电端子之间粘接不牢等焊接不良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林洪良;杨峰;徐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