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0316发布日期:2020-09-01 17: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锻造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模具是指先将坯料加热,再将其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锻造与铸造的不同点在于:铸造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模型里,而模锻还需要通过上下模的合闭,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所以模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都要好于铸造件。

对于处理难变形合金,等温超塑成型是一种很合适的成形方法。等温超塑成型是在高温下对固态金属进行变形充型的一种慢速成形方式。在此生产方式下,模具处于持续的高温高压状态。为了增加模具的强度并减少温度的损失,将等温超塑成型模具设计成大型整体结构,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环境并能使模具承受持续高压。

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的模具存在的问题:等温超塑成型模具大多使用高温合金制造,其材料本身就很昂贵,一个整体模具用于一个锻件,模具的材料使用量很大,由于等温超塑成型模具寿命一般都较短,寿命结束后整个模具都需要重新制作,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所述的这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体模具寿命结束后整个模具都需要重新制作,导致材料使用量大、材料成本高、加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框模和芯模;

所述的框模包括上框模和下框模,所述的上框模位于下框模的上侧,所述的上框模中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下框模中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的芯模包括上芯模和下芯模,所述的上芯模设置在上框模的第一通孔中,所述的下芯模设置在下框模的第二通孔中,所述的上芯模与上框模中的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下芯模与下框模中的第二通孔相适配;

所述上芯模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所述下芯模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型腔,所述的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之间配合设置构成锻件型腔,所述的下芯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孔,任意一个所述的顶出孔内均设置有一个顶出杆,所述的顶出杆可沿顶出孔的轴向滑动,所述顶出杆的上端面与第二型腔的底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为沉头孔,使上芯模不易从第一通孔的下端脱出,下芯模不易从第二通孔的上端脱出。

优选地,所述的上框模和上芯模之间以及下框模和下芯模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使框模与芯模装配更方便并且可以减少锻件的毛刺。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框模和芯模,如果芯模损坏或者需要加工不同的锻件时,只需重新制作和更换芯模即可,而框模是可以共用的,因此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用量,减少了制作成本,减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框模和芯模;

所述的框模包括上框模2和下框模6,所述的上框模2位于下框模6的上侧,所述的上框模2中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下框模6中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的芯模包括上芯模1和下芯模7,所述的上芯模1设置在上框模2的第一通孔中,所述的下芯模设置在下框模6的第二通孔中,所述的上芯模1与上框模2中的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下芯模7与下框模6中的第二通孔相适配;

所述上芯模1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3,所述下芯模7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型腔4,所述的第一型腔3与第二型腔4之间配合设置构成锻件型腔,所述的下芯模7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孔,任意一个所述的顶出孔内均设置有一个顶出杆5,所述的顶出杆可沿顶出孔的轴向滑动,所述顶出杆5的上端面与第二型腔4的底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为沉头孔,使上芯模2不易从第一通孔的下端脱出,下芯模7不易从第二通孔的上端脱出。

优选地,所述的上框模2和上芯模1之间以及下框模6和下芯模7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使框模与芯模装配更方便并且可以减少锻件的毛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加工锻件的过程中,该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与锻件一同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锻件加工完成后,利用顶出杆5将锻件从下芯模7的第二型腔4中顶出。框模与芯模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材质,降低模具的制作成本。如果芯模损坏或者需要加工不同的锻件时,只需重新制作和更换芯模即可,而框模是可以共用的,因此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用量,减少了制作成本,减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模和芯模;

所述的框模包括上框模和下框模,所述的上框模位于下框模的上侧,所述的上框模中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下框模中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的芯模包括上芯模和下芯模,所述的上芯模设置在上框模的第一通孔中,所述的下芯模设置在下框模的第二通孔中,所述的上芯模与上框模中的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下芯模与下框模中的第二通孔相适配;

所述上芯模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型腔,所述下芯模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型腔,所述的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之间配合设置构成锻件型腔,所述的下芯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顶出孔,任意一个所述的顶出孔内均设置有一个顶出杆,所述的顶出杆可沿顶出孔的轴向滑动,所述顶出杆的上端面与第二型腔的底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为沉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模和上芯模之间以及下框模和下芯模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框模和芯模;框模包括上框模和下框模,上框模中设置有第一通孔,下框模中设置有第二通孔;芯模包括上芯模和下芯模,上芯模设置在上框模的第一通孔中,下芯模设置在下框模的第二通孔中,上芯模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腔,下芯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之间配合设置构成锻件型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框模和芯模,如果芯模损坏或者需要加工不同的锻件时,只需重新制作和更换芯模即可,而框模是可以共用的,因此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用量,减少了制作成本,减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制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庞克昌;王立荣;吴瑞恒;周建华;王惟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金甸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