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9090发布日期:2020-06-09 21:0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杆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杆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丝杆支撑装置,属于机床加工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龙门加工中心x轴行程较长,因此选用的丝杆也较长,如果不采取措施对丝杆进行支撑,丝杆会因为自身较重以及丝杆转动时所产生的转动惯量会导致丝杆严重中凹,不仅影响丝杆工作寿命传动效率,而且会影响加工的几何精度,导致加工件报废,因此必须在不影响丝杆工作精度的条件下安装丝杆支撑装置对丝杆弯曲位置进行支撑。

现使用的为线轨支撑结构支撑装置,由于支撑线轨的成本,及底座线轨安装面的加工成本会导致机床本身成本较高,而且必须安装拖链用于放置滑块进油润滑管路,如果线轨因外界原因损坏,则必须拆卸丝杆后维修,维修难度及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杆支撑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支撑装置采用支撑线轨的成本,及底座线轨安装面的加工成本会导致机床本身成本较高,而且必须安装拖链用于放置滑块进油润滑管路,如果线轨因外界原因损坏,则必须拆卸丝杆后维修,维修难度及成本也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丝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套装在支撑套的内部,且支撑杆的底部在支撑套的内部可上下移动,支撑杆的底部与支撑套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弹簧。

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支撑座,支撑座顶部中端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滚轮,支撑座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撑座盖板,两个支撑座盖板相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滚针轴承。

所述支撑座的上方安装有可移动的工作台,工作台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座,螺母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轴心线在两个支撑滚轮之间,且丝杆的转动方向与支撑滚轮的转动方向相同,螺母座的底部两侧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均连接有导引板。

优选的,所述导引板的两端均呈圆弧形设置,且导引板的两端均向上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丝杆设置在两个支撑滚轮之间的正上方,且丝杆的底部与支撑滚轮接触,丝杆的轴心方向和支撑滚轮的轴心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支撑滚轮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贯穿固定连接有轴,轴的两端均通过滚珠轴承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支撑座的上部两侧均连接有垫片,轴转动安装在两个垫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滚针轴承安装在螺杆的一端,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盖板连接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的顶部连接有压板,支撑杆的底部贯穿压板进入到支撑套的内部,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圆形的横板,横板的直径大于支撑杆的直径,且压板的顶部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支撑套的顶部上下两端均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o型环,支撑套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t型限位板,t型限位板的顶部连接有转接板,转接板的顶部与支撑座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该丝杆支撑装置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使用的支撑套竖直固定在底座的内部,底座与需要使用的位置进行固定,丝杆处在两个支撑滚轮之间,弹簧推动支撑杆向上移动,使得两个支撑滚轮在丝杆的底部进行支撑,且丝杆转动时,支撑滚轮随之一起转动;

步骤二:丝杆转动过程中,螺母座带动上部的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沿着丝杆的长度移动,移动过程中底部的导引板随着螺母座一起移动;导引板的端部圆弧段与侧面的滚针轴承接触,对滚针轴承向下按压,并在滚针轴承的上部移动;滚针轴承在导引板的带动下转动;

步骤三:两侧的滚针轴承均被向下按动,进而带动支撑座向下移动,支撑杆向下移动收缩在支撑套的内部,对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支撑座上部的支撑滚轮向下移动脱离丝杆的底部,螺母座在支撑座的上部移动时不与支撑滚轮接触;螺母座越过支撑座的上部后,导引板从滚针轴承的上部脱离,进而弹簧推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支撑滚轮再次与丝杆的底部接触对丝杆进行支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撑座的上部安装两组支撑滚轮,使得工作中将待使用的支撑套竖直固定在底座的内部,使得支撑套使用中不易晃动,且占用空间小。底座与需要使用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丝杆处在两个支撑滚轮之间,弹簧能推动支撑杆向上移动,使得两个支撑滚轮能在丝杆的底部进行支撑,且丝杆转动时,支撑滚轮随之一起转动,既不影响丝杆的转动,又能在底部对丝杆进行支撑,使得丝杆不易弯曲,进而能保证加工中的精度。

2、通过在螺母座的底部两侧均连接导引板,使得丝杆转动过程中,螺母座能带动上部的工作台在水平方向上沿着丝杆的长度移动,移动过程中底部的导引板随着螺母座一起移动。导引板的端部圆弧段与侧面的滚针轴承接触,对滚针轴承向下按压,并在滚针轴承的上部移动。滚针轴承在导引板的带动下转动,不影响导引板的正常移动。两侧的滚针轴承均被向下按动,进而带动支撑座向下移动,支撑杆向下移动收缩在支撑套的内部,对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支撑座上部的支撑滚轮向下移动脱离丝杆的底部,使得螺母座在支撑座的上部移动时不与支撑滚轮接触,能保证移动顺畅。螺母座越过支撑座的上部后,导引板从滚针轴承的上部脱离,进而弹簧推动支撑杆向上移动,支撑滚轮再次与丝杆的底部接触,又能正常的对丝杆进行支撑。该装置使用方便快捷,稳定性能好,不影响丝杆的正常转动,且不影响螺母座和工作台的正常移动。该种丝杆支撑结构,从而在能够在正常支撑线轨的同时减少各项成本及维修难度,并且该结构安装在底座内部,只占用少量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导引板与丝杆支撑装置开始接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螺母座与丝杆支撑装置接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引板脱离丝杆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垫片;3、滚珠轴承;4、紧固螺母;5、支撑滚轮;6、支撑座盖板;7、滚针轴承;8、油封;9、o型环;10、支撑座;11、转接板;12、t型限位板;13、压板;14、支撑套;15、支撑杆;16、弹簧;17、螺母座;18、导引板;19、丝杆;20、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丝杆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5和支撑座10,支撑杆15的底部套装在支撑套14的内部,且支撑杆15的底部在支撑套14的内部可上下移动,支撑杆15的底部与支撑套14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弹簧16;

支撑杆15的顶部连接支撑座10,支撑座10顶部中端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滚轮5,支撑座10的顶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撑座盖板6,两个支撑座盖板6相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滚针轴承7;

支撑座10的上方安装有可移动的工作台20,工作台20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座17,螺母座1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19,丝杆19的轴心线在两个支撑滚轮5之间,且丝杆19的转动方向与支撑滚轮5的转动方向相同,螺母座17的底部两侧沿着丝杆19的长度方向均连接有导引板1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引板18的两端均呈圆弧形设置,且导引板18的两端均向上呈倾斜设置,导引板18的圆弧端方便与滚针轴承7接触,摩擦力减小,使得导引板18向滚针轴承7的上部移动时不易受阻,且导引板18脱离滚针轴承7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丝杆19设置在两个支撑滚轮5之间的正上方,且丝杆19的底部与支撑滚轮5接触,丝杆19的轴心方向和支撑滚轮5的轴心方向一致,两个支撑滚轮5能在底部对丝杆19进行稳定的支撑,不影响丝杆19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滚轮5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贯穿固定连接有轴,轴的两端均通过滚珠轴承3与支撑座10转动连接,支撑座10的上部两侧均连接有垫片2,轴转动安装在两个垫片2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滚针轴承7安装在螺杆的一端,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盖板6连接有紧固螺母4,螺杆和紧固螺母4方便滚针轴承7的安装拆卸,后续维护简单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套14的顶部连接有压板13,支撑杆15的底部贯穿压板13进入到支撑套14的内部,支撑杆15的底部连接有圆形的横板,横板的直径大于支撑杆15的直径,且压板13的顶部与支撑杆15的连接处设置有油封8,支撑套14的顶部上下两端均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圈o型环9,支撑套1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支撑杆15向上移动时,底部的横板与压板13接触能受到限制,使得支撑杆15不会从支撑套14的内部脱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杆15的顶部连接有t型限位板12,t型限位板12的顶部连接有转接板11,转接板11的顶部与支撑座10的底部连接,支撑杆15向下移动时,t型限位板12与压板13接触,能起到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该丝杆支撑装置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使用的支撑套14竖直固定在底座1的内部,底座1与需要使用的位置进行固定,丝杆19处在两个支撑滚轮5之间,弹簧16推动支撑杆15向上移动,使得两个支撑滚轮5在丝杆19的底部进行支撑,且丝杆19转动时,支撑滚轮5随之一起转动;

步骤二:丝杆19转动过程中,螺母座17带动上部的工作台20在水平方向上沿着丝杆19的长度移动,移动过程中底部的导引板18随着螺母座17一起移动;导引板18的端部圆弧段与侧面的滚针轴承7接触,对滚针轴承7向下按压,并在滚针轴承7的上部移动;滚针轴承7在导引板18的带动下转动;

步骤三:两侧的滚针轴承7均被向下按动,进而带动支撑座10向下移动,支撑杆15向下移动收缩在支撑套14的内部,对弹簧16进行压缩;从而支撑座10上部的支撑滚轮5向下移动脱离丝杆19的底部,螺母座17在支撑座10的上部移动时不与支撑滚轮5接触;螺母座17越过支撑座10的上部后,导引板18从滚针轴承7的上部脱离,进而弹簧16推动支撑杆15向上移动,支撑滚轮5再次与丝杆19的底部接触对丝杆19进行支撑。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待使用的支撑套14竖直固定在底座1的内部,使得支撑套14使用中不易晃动,且占用空间小。底座1与需要使用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丝杆19处在两个支撑滚轮5之间,弹簧16能推动支撑杆15向上移动,使得两个支撑滚轮5能在丝杆19的底部进行支撑,且丝杆19转动时,支撑滚轮5随之一起转动,既不影响丝杆19的转动,又能在底部对丝杆19进行支撑,使得丝杆19不易弯曲,进而能保证加工中的精度。

丝杆19转动过程中,螺母座17带动上部的工作台20在水平方向上沿着丝杆19的长度移动,移动过程中底部的导引板18随着螺母座17一起移动。导引板18的端部圆弧段与侧面的滚针轴承7接触,对滚针轴承7向下按压,并在滚针轴承7的上部移动。滚针轴承7在导引板18的带动下转动,不影响导引板18的正常移动。

两侧的滚针轴承7均被向下按动,进而带动支撑座10向下移动,支撑杆15向下移动收缩在支撑套14的内部,对弹簧16进行压缩。从而支撑座10上部的支撑滚轮5向下移动脱离丝杆19的底部,使得螺母座17在支撑座10的上部移动时不与支撑滚轮5接触,能保证移动顺畅。螺母座17越过支撑座10的上部后,导引板18从滚针轴承7的上部脱离,进而弹簧16推动支撑杆15向上移动,支撑滚轮5再次与丝杆19的底部接触,又能正常的对丝杆19进行支撑。该装置使用方便快捷,稳定性能好,不影响丝杆19的正常转动,且不影响螺母座17和工作台20的正常移动。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