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7454发布日期:2020-06-20 18:1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群板上钢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群板上钢系统是轧材设备系统在轧制过程中,用于成品轧件经3#剪切后的倍尺,通过群板上钢系统分钢制动后抛入冷床正确位置。一些早期投入的产线或一些局部区域设备能力提升后,整体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当轧件进入群板上钢系统时,其速度超出了群板上钢系统的动作周期和制动距离时,轧件不能正确制动和抛到冷床的合理位置或冲顶。

参见图1,成品轧件经3#剪倍尺剪切后由安装在群板基座6的群板辊7和活动群板5处于高位时输送进入群板上钢系统。当倍尺轧件3在群板辊7输送一段设定的时长后其尾部脱离分钢点,此时油缸10活塞杆收回通过连杆9带动调节杆8使活动群板5下降到低位。然后油缸10活塞杆再迅速伸出设定的长度,活动群板5随着连杆9和调节杆8的联动迅速上升到中位把轧件3托到活动群板5与导板4的中位高度之间靠摩擦力进行制动。与此同时第二根倍尺的头部也到达分钢点,因上升的活动群板5把其挡在群板辊7上继续向前输送。当在活动群板5与导板4的轧件3制动后处于冷床甩直板正确位置时油缸10继续伸出到最长,活动群板5也上升到最高位把轧件3抛入冷床的甩直板。群板上钢系统完成一个周期,周而复始不断的把倍尺轧件抛到冷床甩直和步进冷却。而一些早期投入的产线或一些局部区域设备能力提升后,轧制速度也得到较大的提升。其速度超越了群板上钢系统的动作周期和制动距离,轧件就无法完成的合理的制动停止下来及抛入冷床正确的位置,导致冲顶、乱钢等故障和不能实现连续生产的状态,能够在群板上钢系统的动作周期和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轧件在群板上钢系统上的制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能够在群板上钢系统的动作周期和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轧件在群板上钢系统上的制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在冷床入口区域甩直板的位置安装有制动机构底座,制动机构底座一端与导板紧密相连,在制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下夹板,下夹板上方对应设有上夹板,上夹板在驱动件驱动下与下夹板夹持轧件对下落的轧件进行制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制动机构底座上开设有方孔,方孔下端设有下夹板支座,方孔内放置下夹板,并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夹板支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夹板支座高度不高于方孔背侧高度,下夹板支座底部固定在制动机构底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夹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夹板支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安装在制动连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连杆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制动机构底座上,并能够以连接点为支点进行摆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连杆具有小于90°的弧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与制动连杆的弧角背侧动力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安装在气缸支座上,该气缸支座固定在制动机构底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机构底座固定在甩直板固定梁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上下夹板夹持能够在群板上钢系统的动作周期和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轧件在群板上钢系统上的制动;

其二,通过调节气缸进气压力和时间控制控制夹板的夹持力使轧件制动停止在冷床的理想位置,从而达到制动的良好效果;

其三,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更换零部件;容易操作和调节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各类棒材群板上钢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群板上钢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1-甩直板;2-甩直板固定梁;3-轧件;4-导板;5-活动群板;6-群板辊基座;7-群板辊道电机;8-调节杆;9-连杆;10-油缸;11-气缸;12-制动连杆;13-上夹板;14-下夹板;15-压力调节阀;16-压力表;17-电磁气动换向阀;18-制动机构底座;19-下夹板支座;20-沉头螺栓;21-连杆支座;22-气缸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参见图2,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在冷床入口区域甩直板1的位置设置有制动机构底座18,制动机构底座18固定在甩直板固定梁2上,制动机构底座18一端与导板4相连,与导板4相连的一端形成有斜面,在斜面上开设有方孔,方孔下端设置有下夹板支座19,下夹板支座19焊接在制动机构底座18上,方孔内放置下夹板14,并通过沉头螺栓20栓接在下夹板支座19上,下夹板14上方设置有上夹板13,上夹板13通过螺栓栓接在制动连杆12上,制动连杆12的弧角背侧动力连接气缸11,当气缸11作伸出动作时,推动制动连杆12往前运动下压到最低位,上夹板13与下夹板14贴合;当气缸11缩回时,上下夹板14分离,制动连杆12升回高位;在上下夹板14的夹持作用下,对下落的轧件3进行制动。

为了加强上下夹板14的使用寿命和夹持效果,上下夹板14采用具有摩擦面的耐磨材料制作。

所述下夹板支座19高度不高于方孔背侧高度,下夹板支座19根据方孔位置选择合适的高度,下夹板支座19底部焊接在制动机构底座18上。

所述制动连杆12另一端采用铰接的方式活动固定在连杆支座21上,连杆支座21则焊接在制动机构底座18上,并能够以铰接点为轴点进行摆动,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实现定向摆动。

所述制动连杆12具有小于90°的弧角,保证制动连杆12高位一端端口朝下。

参见图3,所述气缸11连接有气动压力调节阀15,通过气动压力调节阀15控调节压力,同时安装有压力表16便于实施时进行观察,气缸11上安装有在电磁气动换向阀17,通过电气控制气缸11实现进气出气完成运动。

所述气缸11铰接在气缸支座22上,该气缸11支座安装在制动机构底座18上。

当轧件3在活动群板5无法完成制动抛入甩直板1后,轧件3的尾段部分会经过尾部制动装置,通过电气及程序控制上下夹持板的夹持或分离动作进行制动,使轧件3停止在冷床上理想的位置;这样就避免了因制动距离不足导致的冲顶和乱钢故障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原冷床入口区域甩直板的位置安装有制动机构底座,制动机构底座一端与导板紧密相连,在制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下夹板,下夹板上方对应设有上夹板,上夹板在驱动件驱动下与下夹板夹持轧件对下落的轧件进行制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机构底座上开设有方孔,方孔下端设有下夹板支座,方孔内放置下夹板,并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夹板支座上。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支座高度不高于方孔背侧高度,下夹板支座底部固定在制动机构底座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夹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下夹板支座上。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安装在制动连杆上。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连杆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制动机构底座上,并能够以连接点为支点进行摆动。

7.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连杆具有小于90°的弧角。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与制动连杆的弧角背侧动力相连。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安装在气缸支座上,该气缸支座固定在制动机构底座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底座固定在甩直板固定梁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群板上钢系统尾部制动装置,在冷床入口区域甩直板的位置安装有制动机构底座,制动机构底座一端与导板相连,在制动机构底座上设有下夹板,下夹板上方对应设有上夹板,上夹板在驱动件驱动下与下夹板夹持轧件对下落的轧件进行制动。能够在群板上钢系统的动作周期和制动距离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轧件在群板上钢系统上的制动。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斌;黄韶坚;王财仁;刘爱涛;罗伟加;潘志国;查安鸿;江志华;江英军;罗浩文;许金顺;潘新辉;刘彭军;朱新才;陈登荣;唐叶财;孙鼎;肖志礼;叶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2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