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缓释肥致密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262发布日期:2020-08-05 01:3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碳基缓释肥致密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碳基缓释肥致密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开发基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碳基缓释肥料技术对解决秸秆资源低效利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和向环境有害排放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碳基缓释肥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然后对加热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挤压成型。但现有技术中未有既能对原料进行加热,又能同时对原料进行挤压成型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基缓释肥致密成型设备,将碳基缓释肥经机械加压的方法制成密度较高的、具有具体形状的成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碳基缓释肥致密成型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

料斗,在料斗内放置粉料;

加料筒,它设置在料斗下方且与料斗连通,在加料筒的第一端设有驱动电机;

挤出套筒,挤出套筒固定在加料筒的第二端,在加料筒和挤出套筒内设有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螺旋输送器,加料筒内腔的内径小于加料筒内腔的内径;

加热器,它设置在挤出套筒的外侧,在加热器内设有位于挤出套筒外围的加热圈。

进一步地,在加料筒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法兰,在加料筒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法兰,在驱动电机上设有第三法兰,第一、第三法兰接触固定。

进一步地,在挤出套筒上设有第四法兰,第二、第四法兰接触固定。

进一步地,在靠近加料筒的挤出套筒的内腔一侧设有锥形孔。

进一步地,在挤出套筒内设有挤出器,挤出器与挤出套筒螺纹连接,在挤出器上设有若干挤出孔。

进一步地,在挤出器的右端面上螺纹安装有第一附加盘,在第一附加盘上设有与挤出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孔,在第一调节孔的左侧设有锥形的过渡孔,过渡孔的大端与挤出孔接触连通,挤出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调节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在第一附加盘的左端面上设有安装环,在挤出器的右端面上设有与安装环螺纹连接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在第一附加盘上螺纹安装有第二附加盘,在第二附加盘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孔径小于第一调节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在第二附加盘上螺纹安装有第三附加盘,在第三附加盘上设有与第二调节孔一一对应的第三调节孔,第三调节孔孔径小于第二调节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设置在料斗上方的搅拌箱、转动安装在搅拌箱内的搅拌器、设置在搅拌箱底部底孔内的密封板、驱动密封板摆动的开闭机构。

进一步地,开闭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搅拌箱底部的蜗轮、设置在蜗轮与密封板之间的连接杆、固定在搅拌箱底部的搅拌电机、固定在搅拌电机输出端的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

进一步地,底孔为锥形孔,密封板为与底板接触的圆台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基缓释肥致密成型设备,可以实现对粉料的混合、输送,通过螺旋挤压将粉料挤压成型。还可以在挤出套筒内设置挤出器,经挤出器挤出的成型产品为棒状结构。搅拌单元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混合料的充分搅拌,然后加入料斗内。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三维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在挤出套筒内设置挤出器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挤出器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挤出器的剖视图;

图9为第一附加盘的轴向示意图;

图10为搅拌单元与料斗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搅拌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加料筒,21通孔,22第一法兰,23第二法兰,24螺栓组件,3驱动电机,31第三法兰,4螺旋输送器,5挤出套筒,51第四法兰,52锥形孔,6加热器,61加热圈,7粉料,71成型产品,8挤出器,81挤出孔,82第一附加盘,821第一调节孔,83第二附加盘,831第二调节孔,84第三附加盘,841第三调节孔,842过渡孔,85安装环,9搅拌箱,91搅拌器,92安装板,93搅拌电机,94密封板,95连接杆,96蜗轮,97蜗杆,98开闭电机,99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料斗1、加料筒2、驱动电机3、挤出套筒5和加热器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料斗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使用时在料斗内盛放碳基缓释肥粉料和其他添加肥料。在料斗的下方设有加料筒2,加料筒为圆筒形结构,加料筒与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加料筒的上侧壁设有通孔21,通孔的设置实现加料筒与料斗的连通,料斗内的粉料穿过通孔进入加料筒内。在加料筒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法兰22,在加料筒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法兰23,加料筒的第一端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三法兰31上,第三法兰与第一法兰接触,并在第一、第三法兰之间设有螺栓组件24,通过螺栓组件实现驱动电机与加料筒的固定连接。

在加料筒的第二端设有挤出套筒5,在加料筒、挤出套筒内设有螺旋输送器4,螺旋输送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螺旋输送器的转动,进而实现对粉料的输送。如图5所示,粉料7由料斗内进入加料筒中,然后在螺旋输送器的作用下由加料筒进入挤出套筒内。在挤出套筒上设有第四法兰51,第四法兰与第二法兰接触固定,并在第二、第四法兰之间设置螺栓组件实现加料筒与挤出套筒的固定连接。

靠近加料筒的挤出套筒内侧为锥形孔52,远离加料筒的挤出套筒内腔为圆柱形,这样挤出套筒的内腔为左端大、右端小的锥形结构。锥形孔的设置可以实现加料筒内腔与挤出套筒内腔之间的过渡。螺旋输送器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粉料由加料筒向挤出套筒一侧移动,由于挤出套筒内腔的内径小于加料筒内腔的内径,这样粉料在挤出套筒内被挤压变致密,如图5所示,随后经挤出套筒挤出后得到成型产品71。

在挤出套筒的外围设有加热器6,加热器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实现对挤出套筒的加热,在加热器内壁设有加热圈61,加热圈设置在挤出套筒的外侧。粉料经挤出成型后,加热圈的设置对成型产品起到加热定型的作用。

如图6所示,挤出套筒的第一端与加料筒固定连接,在挤出套筒的第二端内设有挤出器8,如图7所示,挤出器为圆柱形结构,在挤出器上设有若干挤出孔81,粉料在挤出套筒内移动,并在挤压作用下经挤出孔挤出,形成棒状的成型产品。

如图8所示,在挤出器的右端面上设有安装槽,在挤出器的右侧设有第一附加盘82,如图9所示,第一附加盘82为圆形结构,在第一附加盘的左端面上设有安装环85,安装环与安装槽螺纹连接,在第一附加盘上设有与挤出孔一一对应的第一调节孔821,第一附加盘上的安装环完全旋入安装槽中后,第一调节孔与挤出孔对齐且同轴线设置。第一调节孔的左端为锥形的过渡孔842,过渡孔的小端与第一调节孔接触连通,过渡孔的大端与挤出孔接触连通。

在第一附加盘的右端面上设有安装槽,在第一附加盘的右侧设有第二附加盘83,第二附加盘的结构形状与第一附加盘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第二附加盘左端面上设有安装环,该安装环与第一附加盘上的安装槽螺纹连接。第二附加盘上的第二调节孔与第一附加盘上的第一调节孔一一对应,并在第二调节孔的左端也设有过渡孔,过渡孔的大端与第一调节孔连通,过渡孔的小端与第二调节孔连通。第二附加盘上的过渡孔的大端内径与第一调节孔内径相同,第一附加盘上的过渡孔的大端内径与挤出孔内径相同。

在第二附加盘的右端面上也设有安装槽,在第二附加盘的右侧设有第三附加盘84。第三附加盘的结构形状与第二附加盘相同,第二、第三附加盘之间的装配关系与第一、第二附加盘之间的装配关系相同。在第三附加盘上设有第三调节孔,挤出孔、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的孔径依次减小。经挤出孔挤出的成型产品外径最大,经第三调节孔挤出的成型产品外径最小。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一至第三附加盘安装在挤出器上或从挤出器上卸下,进而调节挤出得到的成型产品的外径尺寸。

如图10、图11所示,在料斗的上方设有搅拌单元,搅拌单元包括设置在料斗上方的搅拌箱9、固定在搅拌箱上部的安装板92、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搅拌电机93、固定在搅拌电机输出轴上的搅拌器91、设置在搅拌箱底部的密封板94、驱动密封板摆动的开闭机构,在搅拌箱的底部设有锥形的底孔,密封板为与底孔接触的圆台形结构,密封板置于底孔内时可以实现对搅拌箱底部的封闭。开闭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搅拌箱底部的蜗轮96、设置在蜗轮与密封板之间的连接杆95、固定在搅拌箱底部的开闭电机98、固定在开闭电机输出端的蜗杆97,蜗杆与蜗轮啮合。在搅拌箱底部设有支耳99,蜗杆转动安装在支耳上。在搅拌箱内加入碳基缓释肥粉料和其他添加肥料,然后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对混合粉料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对两种粉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通过开闭机构驱动密封板从底孔内移出,此时搅拌箱内的混合料穿过底孔进入料斗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