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2640发布日期:2021-01-08 15:1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定位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场应用的服务器结构主要结构材料是镀锌钢板,双料压平结构在服务器机箱结构件中应用相当广泛。但双料压平结构在制作时因模具工艺方法不同,效果差异较大。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压平与推平两种。推平工艺交效果较好,但模具结构复杂,在小空间无法使用;另一种是压平工艺,结构较为简单,应用方便,但会产生毛刺及磨损等质量问题。

常用的双料成型方式:

推平方式,先折成90度,用水平侧向运动推块推倒折弯材料形成双料结构,所需推力较小,模具与材料摩擦及磨损也很小,产品质量较好。但此结构较复杂,需要空间较大。

常规推平模具结构:由下模板、压料板、推块、插刀、压板、靠块、复位弹簧等主要结构组成。

压平方式,先折成90度,用竖直向下运动压块压倒材料,形成双料结构。

常规压平模具结构:下模板、压料板,压块三个结构。在压倒材料的过程中,材料断截面的尖角与模具零件有严重的摩擦及磨损,会有毛刺及铁屑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在压平过程中,通过滑块机构,实现模具的竖直下压运动转变成水平侧推运动,达到推平结构所达成的效果,且结构简单占用较小空间,方便在结构件多个场合应用。

具体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其中,

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上模模组向下依次层叠:上垫板、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上夹板上包括矩形的滑道,滑道的两侧包括用于配合边缘凸起的槽。

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下模座上依次叠放下垫板和下模板;下模座、下模板、下垫板通过端部设置螺纹的导柱进行层叠的连接安装。

工件房子与下模板上,上模组件内装配有用于合模时推平工件的滑块;

压料板、上背板、上夹板上均开设有穿孔以形成上模组件内装配滑块的通孔;上背板和压料板上均布置有用于配合滑块的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面积大于滑道的面积。

滑块通过弹簧顶出通孔并在合模状态下接触工件;滑块为斜楔形状;弹簧推出滑块使滑块沿斜楔面伸出,滑块底面形成平面方向的位移以推平工件。

上夹板上包括用于与滑块斜楔面配合导向的滑道,斜楔面包括与滑道匹配的边缘凸起。

结构原理说明:当上模整体下压,压料板压紧材料同时滑块被下模板反推向上运动,滑块相对于下模及材料做水平运动,复位弹簧被压缩,材料被压平。

优选的是,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之间还包括导柱,导柱上套设有压料弹簧。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上设有用于配合导柱上端的孔。

优选的是,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上设有用于配合导柱下端的孔。

优选的是,弹簧的下端安装顶销,弹簧的上端通过止位螺丝进行固定。

优选的是,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通过套筒螺丝进行层叠拉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种滑块式压平装置,结合推平及压平的优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而且用滑块的方式实现水平运动,可以达到推平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滑块式压平装置的装配图;

图2为滑块式压平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分步动作对照图;

图4为滑块的立体图;

图5为位螺丝、弹簧、顶销的装配图;

图6为上夹板上的滑道结构图;

图7为工件的加工状态变化图;

其中,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上背板;5、压料板;6、滑块;7、导柱;8、工件;9、下模板;10、下垫板;11、下模座;12、止位螺丝;13、弹簧;14、顶销;15、压料弹簧;16、套筒螺丝;17、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块式压平主体结构:由有上模座1、上夹板3、上垫板2、压料板5、上背板4,导柱7、滑块6,顶销14、弹簧13、工件8、下模板9、下垫板10、下模座11等零件。

如图2,结构原理说明:上模整体下压,压料板5压紧材料同时滑块17被下模板9反推向上运动,滑块6相对于下模及工件8做水平运动,压料弹簧15被压缩,工件被压平。

如图3,滑块式压平步骤图示:上模整体向下运动,压料板5向下压住材料,上模整体继续下压,压料弹簧15被压缩,滑块6被下模板向上反推,滑块6相对下模板及工件形成水平运动,材料被滑块推倒压平,上模回升离开下模,弹簧13推动顶销14,顶销14推动滑块6复位。

如图4,滑块6:安装在上夹板的滑道17中,可在滑道17内移动,开始点位于上夹板3及顶压装置所限定的上夹板3的滑道下端,受下模向上推动,可水平运动,滑块离开下模,顶压装置可回压滑块到初始位置。

如图5,顶压装置:固定在上垫板上与上模座1上,有顶销14、弹簧13、止位螺丝12。

如图6,滑槽结构:上夹板加工出的滑道17,可约束滑块在其中运动。

用滑块6结构完成双料压平成型,在压平过程中,通过滑块机构,实现模具的竖直下压运动转变成水平侧推运动,达到推平结构所达成的效果,且结构简单占用较小空间,方便在结构件多个场合应用。

具体结构如附图3所示:上模整体下压,压料板5压紧材料同时滑块被下模板10反推向上运动,滑块6相对于下模及材料做水平运动,复位弹簧被压缩,材料被压平。上模回升离开下模,复位弹簧推动顶销,顶销推动滑块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的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

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

工件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上模组件内装配有用于合模时推平工件的滑块;

所述压料板、上背板、上夹板上均开设有穿孔以形成上模组件内装配所述滑块的通孔;

所述滑块通过弹簧顶出所述通孔并在合模状态下接触工件;所述滑块为斜楔形状;所述弹簧推出滑块使滑块沿斜楔面伸出,滑块底面形成平面方向的位移以推平工件;

所述上夹板上包括用于与滑块斜楔面配合导向的滑道;所述斜楔面包括与所述滑道匹配的边缘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模组向下依次层叠:上垫板、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所述上夹板上包括矩形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包括用于配合所述边缘凸起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背板和压料板上均布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滑块的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面积大于所述滑道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依次叠放下垫板和下模板;下模座、下模板、下垫板通过端部设置螺纹的导柱进行层叠的连接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柱,所述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上均设有用于配合导柱上端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上套设有压料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上设有用于配合导柱下端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下端安装顶销,弹簧的上端通过止位螺丝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通过套筒螺丝进行层叠拉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块式双料压平装置,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背板、压料板;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工件房子与下模板上,上模组件内装配有用于合模时推平工件的滑块;所述压料板、上背板、上夹板上均开设有穿孔以形成上模组件内装配滑块的通孔;滑块通过弹簧顶出通孔并在合模状态下接触工件;滑块为斜楔形状;弹簧推出滑块使滑块沿斜楔面伸出,滑块底面形成平面方向的位移以推平工件;所述上夹板上包括用于与滑块斜楔面配合导向的滑道;斜楔面包括与所述滑道匹配的边缘凸起。一种滑块式压平装置,结合推平及压平的优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而且用滑块的方式实现水平运动,可以达到推平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韩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