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1164发布日期:2021-02-09 11:5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压轴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压轴机。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转子包含有铁芯、支架、与铁芯和支架轴接的转轴以及安装在转轴上的轴承,如何将铁芯、支架、转轴以及轴承的组装通过自动化机械来实现,减少人工操作,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压轴机,实现铁芯、支架、转轴以及轴承的自动组装,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压轴机,用于将转轴插入转子铁芯和组装有轴承的支架中,所述支架为线型的两脚支架,包括中心台和位于所述中心台两侧的支脚,所述中心台中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自动压轴机包括第一自动转台、第二自动转台、转轴上料装置、压铁芯装置、压轴装置、轴套上料装置、夹取装置、支架上料装置、压支架装置、轴承上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0005]
所述第一自动转台上绕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6个第一支撑座,其中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转轴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铁芯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压铁芯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压轴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轴套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夹取工位,且通过所述第一自动转台的转动使所述第一支撑座依次轮流转动到所述上转轴工位、上铁芯工位、压铁芯工位、压轴工位、上轴套工位、夹取工位;
[0006]
所述第二自动转台上绕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5个第二支撑座,其中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支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组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压支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轴承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出料工位,且通过所述第二自动转台的转动使所述第二支撑座依次轮流转动到所述上支架工位、上组件工位、压支架工位、上轴承工位、出料工位;在所述第二自动转台上位于出料工位设置有倾斜的出料槽,在出料槽下方设置有收料框;
[0007]
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弹性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底座上的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上竖向设置有滑孔,在滑孔中竖向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转轴的轴定位柱,所述轴定位柱上设置有插孔;
[0008]
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弹性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底座上的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架的定位槽,所述支架的中心台摆放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槽中央设置有用于插入转轴的导向孔;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竖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座后侧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0009]
在上转轴工位通过所述转轴上料装置将转轴竖向插入到相应第一支撑座的插孔
中,在上铁芯工位通过人工将铁芯装到相应第一支撑座上的转轴上;在压铁芯工位通过所述压铁芯装置将铁芯向下压,使铁芯与转轴铆压结合;在压轴工位通过所述压轴装置将转轴向下压;在上轴套工位通过所述轴套上料装置将轴套装入转轴上,形成铁芯组件;在上支架工位通过所述支架上料装置将支架摆放到相应第二支撑座上,支架的中心台插入相应的所述定位槽中;在夹取工位通过所述夹取装置将所述铁芯组件取出后180
°
翻转并装到上组件工位上相应的第二支撑座上,转轴插入相应的导向孔中;在压支架工位上通过所述压支架装置将转轴及其上的轴套铆压入支架内的轴承的轴孔中;在上轴承工位通过所述轴承上料装置将轴承铆压在转轴上,形成铁芯支架组件;在出料工位通过所述出料装置将铁芯支架组件取出至出料槽。
[0010]
优选地,所述转轴上料装置包括底部呈倾斜设置的放料槽、可滑动的平放于放料槽内下位底部的滑动推板、第一线性推动装置、第二线性推动装置、用于90
°
旋转的电动转头、位于所述上转轴工位上方的第一横向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导轨一端的第三线性推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横向导轨上的第一安装架、竖向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四线性推动装置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所述第四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的第一夹取气爪,所述第三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
[0011]
所述滑动推板的上端前方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适配且两端开口的转轴槽,在所述放料槽的倾斜下位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转轴槽对应的开口,所述放料槽内的转轴从所述开口滑落到所述转轴槽,再由所述第一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推板向前推出至所述放料槽外部,所述电动转头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二线性推动装置和所述电动转头分别位于所述放料槽的外部前方两侧,所述第二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和所述电动转头的插孔分别与推出的所述滑动推板上的转轴槽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二线性推动装置用于将推出的所述滑动推板上的转轴推动至所述电动转头的插孔中,再通过所述电动转头向上90
°
转动,使转轴竖向放置;
[0012]
通过所述第四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取气爪下降,使所述第一夹取气爪能够夹取到电动转头上的转轴,再由所述第四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取气爪上升,再由所述第三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取气爪移动至所述上转轴工位的第一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四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取气爪下降,使第一夹取气爪上抓取的转轴插入第一支撑座上的插孔中。
[0013]
优选地,所述压铁芯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压铁芯工位上方的第五线性推动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第五线性推动装置的下方推动端的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上设有供所述转轴穿入的导向孔,压铁芯时,所述转轴穿入所述第一压头上的导向孔中,所述第一压头压置在所述铁芯上,将所述铁芯向下铆压在转轴上。
[0014]
优选地,所述压轴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压轴工位上方的第六线性推动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第六线性推动装置的下方推动端的第二压头,所述第二压头上设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定位孔,压轴时,所述转轴上端插入在所述第二压头上的定位孔中,所述第二压头压置在所述转轴上,使所述转轴下压。
[0015]
优选地,所述轴套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横置在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口及所述上轴套工位上方的第二横向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一端的第七线性推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上的第二安装架、竖向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第
八线性推动装置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所述第八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的第二夹取气爪,所述第七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
[0016]
通过所述第八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夹取气爪下降,使所述第二夹取气爪能够夹取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口的轴套夹取,再由所述第八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夹取气爪上升,再由所述第七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夹取气爪移动至所述上轴套工位的第一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八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夹取气爪下降,使第二夹取气爪上抓取的轴套装入相应第一支撑座上的转轴上。
[0017]
优选地,所述夹取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夹取工位上方的180
°
换向夹头,竖向向下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九线性推动装置、横至在所述换向夹头和所述上组件工位上方的第三横向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三横向导轨一端的第十线性推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横向导轨上的第三安装架、竖向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架上的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所述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的第三夹取气爪,所述第十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第七安装架,所述换向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七安装架上,所述第九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七安装架的上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九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七安装架及其上的换向夹头向下移动,使所述换向夹头能够夹取所述夹取工位上的铁芯组件,再由所述第九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七安装架及其上的换向夹头向上移动,使夹取工位上的铁芯组件脱离相应的第一支撑座,再由所述换向夹头带动夹取到的铁芯组件做180
°
转动,使铁芯组件上的轴套位于下位;
[0018]
通过所述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三夹取气爪下降,使所述第三夹取气爪能够夹取到换向后的铁芯组件,再由所述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三夹取气爪上升,再由所述第十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三夹取气爪移动至所述上组件工位的第二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三夹取气爪下降,使第三夹取气爪上抓取的铁芯组件装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铁芯组件中的转轴插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导向孔中。
[0019]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横置在所述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及所述上支架工位上方的第四横向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第四横向导轨一端的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横向导轨上的第四安装架、竖向固定在所述第四安装架上的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所述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的第四夹取气爪,所述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四安装架连接;
[0020]
通过所述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四夹取气爪下降,使所述第四夹取气爪能够夹取到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的支架,再由所述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四夹取气爪上升,再由所述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四夹取气爪移动至所述上支架工位的第二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四夹取气爪下降,使第四夹取气爪上抓取的支架装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
[0021]
优选地,所述压支架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压支架工位上方的第十四线性推动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第十四线性推动装置的下方推动端的第三压头,所述第三压头上设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定位孔,压轴时,所述转轴上端插入在所述第三压头上的定位孔中,所述第三压头压置在所述转轴上,使所述转轴及其上的轴套向下铆压入支架上的轴承的轴孔内。
[0022]
优选地,所述轴承上料装置包括第三振动盘、横置在所述第三振动盘的出料口及所述上轴承工位上方的第五横向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第五横向导轨一端的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五横向导轨上的第五安装架、竖向固定在所述第五安装架上的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所述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的第五夹取气爪,所述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五安装架连接;
[0023]
通过所述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五夹取气爪下降,使所述第五夹取气爪能够夹取到第三振动盘的出料口的轴承,再由所述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五夹取气爪上升,再由所述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五夹取气爪移动至所述上轴承工位的第二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五夹取气爪下降,使第五夹取气爪上抓取的轴承装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的转轴上。
[0024]
优选地,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横置在所述出料工位和出料槽上方的第六横向导轨、横向固定在所述第六横向导轨一端的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六横向导轨上的第六安装架、竖向固定在所述第六安装架上的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所述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的第六夹取气爪,所述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的推动端与所述第六安装架连接;
[0025]
通过所述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六夹取气爪下降,使所述第六夹取气爪能够夹取到出料工位上的铁芯支架组件,再由所述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六夹取气爪上升,然后由所述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六夹取气爪移动至所述出料槽上方,最后由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第六夹取气爪下降,使第六夹取气爪上抓取的铁芯支架组件落入所述出料槽中。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7]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压轴机包括第一自动转台、第二自动转台、转轴上料装置、压铁芯装置、压轴装置、轴套上料装置、夹取装置、支架上料装置、压支架装置、轴承上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0028]
第一自动转台上绕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6个第一支撑座,其中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转轴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铁芯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压铁芯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压轴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轴套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夹取工位,且通过第一自动转台的转动使第一支撑座依次轮流转动到上转轴工位、上铁芯工位、压铁芯工位、压轴工位、上轴套工位、夹取工位;
[0029]
第二自动转台上绕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5个第二支撑座,其中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支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组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压支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轴承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出料工位,且通过第二自动转台的转动使第二支撑座依次轮流转动到上支架工位、上组件工位、压支架工位、上轴承工位、出料工位;在第二自动转台上位于出料工位设置有倾斜的出料槽,在出料槽下方设置有收料框;
[0030]
在上转轴工位通过转轴上料装置将转轴竖向插入到相应第一支撑座的插孔中,在上铁芯工位通过人工将铁芯装到相应第一支撑座上的转轴上;在压铁芯工位通过压铁芯装置将铁芯向下压,使铁芯与转轴铆压结合;在压轴工位通过压轴装置将转轴向下压;在上轴套工位通过轴套上料装置将轴套装入转轴上,形成铁芯组件;在上支架工位通过支架上料装置将支架摆放到相应第二支撑座上,支架的中心台插入相应的定位槽中;在夹取工位通
过夹取装置将铁芯组件取出后180
°
翻转并装到上组件工位上相应的第二支撑座上,转轴插入相应的导向孔中;在压支架工位上通过压支架装置将转轴及其上的轴套铆压入支架内的轴承的轴孔中;在上轴承工位通过轴承上料装置将轴承铆压在转轴上,形成铁芯支架组件;在出料工位通过出料装置将铁芯支架组件取出至出料槽,实现铁芯、支架、转轴以及轴承的自动组装,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的铁芯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的转轴上料装置的放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发明的转轴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为本发明的轴套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8为本发明的支架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9为本发明的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0为本发明的轴承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1为本发明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4]
参照图1至图11,提出本发明的自动压轴机的一实施例:
[0045]
一种自动压轴机,用于将转轴2插入转子铁芯1和组装有轴承4的支架3中。支架3为线型的两脚支架3,包括中心台301和位于中心台301两侧的支脚302,中心台301中央设置有安装孔,轴承安装在安装孔中。
[0046]
自动压轴机包括第一自动转台、第二自动转台、转轴上料装置、压铁芯装置、压轴装置、轴套上料装置、夹取装置、支架上料装置、压支架装置、轴承上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0047]
第一自动转台上绕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6个第一支撑座,其中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转轴工位10,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铁芯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压铁芯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压轴工位,一第一支撑座位于上轴套工位20,一第一支撑座位于夹取工位30,且通过第一自动转台的转动使第一支撑座依次轮流转动到上转轴工位10、上铁芯工位、压铁芯工位、压轴工位、上轴套工位20、夹取工位30。
[0048]
第二自动转台上绕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5个第二支撑座,其中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支架工位40,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组件工位50,一第二支撑座位于压支架工位,一第二支撑座位于上轴承工位60,一第二支撑座位于出料工位70,且通过第二自动转台的转动使第二支撑座依次轮流转动到上支架工位40、上组件工位50、压支架工位、上轴承工位60、出料工位70;在第二自动转台上位于出料工位70设置有倾斜的出料槽,在出料槽下方设置有收料框。
[0049]
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弹性底座501和设置在第一弹性底座501上的第一支撑台5,第一支撑台5上竖向设置有滑孔,在滑孔中竖向固定设置有用于插入转轴2的轴定位柱,轴定位柱上设置有插孔,在外力的按压下第一支撑台5可通过滑孔在轴定位柱外做上下伸缩。
[0050]
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弹性底座601和设置在第二弹性底座601上的第二支撑台6,第二支撑台6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架3的定位槽,支架3的中心台301摆放在定位槽中,定位槽中央设置有用于插入转轴2的导向孔。在第二支撑座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架602,定位架602上竖向设置有限位槽603,第二支撑座后侧部分位于限位槽603内。
[0051]
在上转轴工位10通过转轴上料装置将转轴2竖向插入到相应第一支撑座的插孔中,在上铁芯工位通过人工将铁芯1装到相应第一支撑座上的转轴2上;在压铁芯工位通过压铁芯装置将铁芯1向下压,使铁芯1与转轴2铆压结合;在压轴工位通过压轴装置将转轴2向下压,使转轴2与铁芯1铆压位置更加准确到位;在上轴套工位20通过轴套上料装置将轴套装入转轴2上,形成铁芯组件;在上支架工位40通过支架上料装置将支架3摆放到相应第二支撑座上,支架3的中心台301插入相应的定位槽中,支架3的一端支脚302穿入限位槽603中,使支架3不可转动,定位在第二支撑座上;在夹取工位30通过夹取装置将铁芯组件取出后180
°
翻转并装到上组件工位50上相应的第二支撑座上,转轴2插入相应的导向孔中;在压支架工位上通过压支架装置将转轴2及其上的轴套铆压入支架3内的轴承的轴孔303中;在上轴承工位60通过轴承上料装置将轴承4铆压在转轴2上,形成铁芯支架组件;在出料工位70通过出料装置将铁芯支架组件取出至出料槽,从出料槽滑落至收料框中,实现铁芯1、支架3、转轴2以及轴承4的自动组装,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0052]
其中,转轴上料装置包括底部呈倾斜设置的放料槽11、可滑动的平放于放料槽11内下位底部的滑动推板13、第一线性推动装置12、第二线性推动装置14、用于90
°
旋转的电动转头15、位于上转轴工位10上方的第一横向导轨16、横向固定在第一横向导轨16一端的第三线性推动装置17、滑动安装在第一横向导轨16上的第一安装架、竖向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四线性推动装置18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第四线性推动装置18的推动端的第一夹取气爪19,第三线性推动装置17的推动端与第一安装架连接。
[0053]
滑动推板13的上端前方设置有与转轴2适配且两端开口的转轴槽,在放料槽11的倾斜下位位置设置有与转轴槽对应的开口,放料槽11内的转轴2从开口滑落到转轴槽,再由第一线性推动装置12带动滑动推板13向前推出至放料槽11外部。电动转头15上设置有插孔,第二线性推动装置14和电动转头15分别位于放料槽11的外部前方两侧,第二线性推动装置14的推动端和电动转头15的插孔分别与推出的滑动推板13上的转轴槽的两端相对,第二线性推动装置14用于将推出的滑动推板13上的转轴2推动至电动转头15的插孔中,再通过电动转头15向上90
°
转动,使转轴2竖向放置。
[0054]
通过第四线性推动装置18带动第一夹取气爪19下降,使第一夹取气爪19能够夹取到电动转头15上的转轴2,再由第四线性推动装置18带动第一夹取气爪19上升,再由第三线性推动装置17带动第一夹取气爪19移动至上转轴工位10的第一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四线性推动装置18带动第一夹取气爪19下降,使第一夹取气爪19上抓取的转轴2插入第一支撑座上的插孔中。然后第四线性推动装置18带动第一夹取气爪19上升至第一夹取气爪19脱离转轴2,再由第三线性推动装置17带动第一夹取气爪19移动至电动转头15的上方,等待下一次的夹取。
[0055]
在第一夹取气爪19将电动转头15上的转轴2夹取走之后,电动转头15通过转动复位,等待下一次的转轴2插入。
[0056]
压铁芯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压铁芯工位上方的第五线性推动装置和安装在第五线性推动装置的下方推动端的第一压头,第一压头上设有供转轴2穿入的导向孔,压铁芯时,转轴2穿入第一压头上的导向孔中,第一压头压置在铁芯1上,将铁芯1向下铆压,转轴2不动,使铁芯1铆接在转轴2上。
[0057]
压轴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压轴工位上方的第六线性推动装置和安装在第六线性推动装置的下方推动端的第二压头,第二压头上设有与转轴2对应的定位孔,压轴时,转轴2上端插入在第二压头上的定位孔中,第二压头压置在转轴2上,使转轴2下压。因为在铆压铁芯时,会使铁芯1压入在转轴2上的位置微微偏下,通过压轴装置将转轴2下压,使将转轴2与铁芯1的铆合位置进行微调,使转轴2与铁芯1铆压位置更加准确到位。
[0058]
轴套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21、横置在第一振动盘21的出料口及上轴套工位20上方的第二横向导轨22、横向固定在第二横向导轨22一端的第七线性推动装置23、滑动安装在第二横向导轨22上的第二安装架24、竖向固定在第二安装架24上的第八线性推动装置25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第八线性推动装置25的推动端的第二夹取气爪26,第七线性推动装置23的推动端与第二安装架24连接。
[0059]
通过第八线性推动装置25带动第二夹取气爪26下降,使第二夹取气爪26能够夹取到第一振动盘21的出料口的轴套夹取,再由第八线性推动装置25带动第二夹取气爪26上升,再由第七线性推动装置23带动第二夹取气爪26移动至上轴套工位20的第一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八线性推动装置25带动第二夹取气爪26下降,使第二夹取气爪26上抓取的轴套装入相应第一支撑座上的转轴2上。然后,由第八线性推动装置25带动第二夹取气爪26上升,使第二夹取气爪26脱离轴套,再由第七线性推动装置23带动第二夹取气爪26移动至第一振动潘的出料口上方,等待下一次的夹取,以此循环。
[0060]
支架上料装置包括第二振动盘41、横置在第二振动盘41的出料口及上支架工位40上方的第四横向导轨42、横向固定在第四横向导轨42一端的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43、滑动安装在第四横向导轨42上的第四安装架44、竖向固定在第四安装架44上的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45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45的推动端的第四夹取气爪46,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43的推动端与第四安装架44连接。
[0061]
通过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45带动第四夹取气爪46下降,使第四夹取气爪46能够夹取到第二振动盘41的出料口的支架3,再由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45带动第四夹取气爪46上升,然后由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43带动第四夹取气爪46移动至上支架工位40的第二支撑座上方,第四夹取气爪46上夹取的支架3一端支脚302穿入定位架602上的限位槽603,最后由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45带动第四夹取气爪46下降,使第四夹取气爪46上抓取的支架3装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使支架3定位在第二支撑座上。
[0062]
然后,由第十三线性推动装置45带动第四夹取气爪46上升,使第四夹取气爪46脱离支架3,再由第十二线性推动装置43带动第四夹取气爪46移动至第二振动潘的出料口上方,等待下一次的夹取,以此循环。
[0063]
夹取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31安装在夹取工位30上方的180
°
换向夹头34,竖向向下安装在支撑架31上的第九线性推动装置32、横至在换向夹头34和上组件工位50上方的第三
横向导轨35、横向固定在第三横向导轨35一端的第十线性推动装置36、滑动安装在第三横向导轨35上的第三安装架37、竖向固定在第三安装架37上的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38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38的推动端的第三夹取气爪39,第十线性推动装置36的推动端与第三安装架37连接,在支撑架31上竖向滑动安装有第七安装架33,换向夹头34安装在第七安装架33上,第九线性推动装置32的推动端与第七安装架33的上端连接;通过第九线性推动装置32带动第七安装架33及其上的换向夹头34向下移动,使换向夹头34能够夹取夹取工位30上的铁芯组件,再由第九线性推动装置32带动第七安装架33及其上的换向夹头34向上移动,使夹取工位30上的铁芯组件脱离相应的第一支撑座,再由换向夹头34带动夹取到的铁芯组件做180
°
转动,使铁芯组件上的轴套位于下位。
[0064]
通过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38带动第三夹取气爪39下降,使第三夹取气爪39能够夹取到换向后的铁芯组件,再由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38带动第三夹取气爪39上升,再由第十线性推动装置36带动第三夹取气爪39移动至上组件工位50的第二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38带动第三夹取气爪39下降,使第三夹取气爪39上抓取的铁芯组件装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铁芯组件中的转轴2插入上组件工位50相应第二支撑座上的导向孔中,支架3中的轴承的轴孔303与导向孔相对,从而铁芯组件中的转轴2穿入支架3中的轴承的轴孔303中。
[0065]
然后,由第十一线性推动装置38带动第三夹取气爪39上升,使第三夹取气爪39脱离铁芯组件,再由第十线性推动装置36带动第三夹取气爪39移动至换向夹头34上方,等待下一次的夹取,以此循环。
[0066]
压支架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31安装在压支架工位上方的第十四线性推动装置和安装在第十四线性推动装置的下方推动端的第三压头,第三压头上设有与转轴2对应的定位孔。压轴时,转轴2上端插入在第三压头上的定位孔中,第三压头压置在转轴2上,使转轴2及其上的轴套向下铆压入支架3上的轴承的轴孔303内。
[0067]
轴承上料装置包括第三振动盘61、横置在第三振动盘61的出料口及上轴承工位60上方的第五横向导轨62、横向固定在第五横向导轨62一端的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63、滑动安装在第五横向导轨62上的第五安装架64、竖向固定在第五安装架64上的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65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65的推动端的第五夹取气爪66,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63的推动端与第五安装架64连接。
[0068]
通过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65带动第五夹取气爪66下降,使第五夹取气爪66能够夹取到第三振动盘61的出料口的轴承4,再由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65带动第五夹取气爪66上升,再由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63带动第五夹取气爪66移动至上轴承工位60的第二支撑座上方,最后由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65带动第五夹取气爪66下降,使第五夹取气爪66上抓取的轴承4装入相应第二支撑座上的转轴2上。
[0069]
然后,由第十六线性推动装置65带动第五夹取气爪66上升,使第五夹取气爪66脱离轴承4,再由第十五线性推动装置63带动第五夹取气爪66移动至第三振动盘61的出料口上方,等待下一次的夹取,以此循环。
[0070]
出料装置包括横置在出料工位70和出料槽上方的第六横向导轨71、横向固定在第六横向导轨71一端的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72、滑动安装在第六横向导轨71上的第六安装架73、竖向固定在第六安装架73上的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74以及竖向向下固定在第十八线性
推动装置74的推动端的第六夹取气爪75,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72的推动端与第六安装架73连接。
[0071]
通过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74带动第六夹取气爪75下降,使第六夹取气爪75能够夹取到出料工位70上的铁芯支架组件,再由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74带动第六夹取气爪75上升,然后由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72带动第六夹取气爪75移动至出料槽上方,最后由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74带动第六夹取气爪75下降,使第六夹取气爪75上抓取的铁芯支架组件落入出料槽中。
[0072]
然后,由第十八线性推动装置74带动第六夹取气爪75上升,使第六夹取气爪75脱离铁芯支架组件,再由第十七线性推动装置72带动第六夹取气爪75移动至出料工位70上方,等待下一次的夹取,以此循环。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